第一章 商业秘密的概念及司法保护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定义
一、商业秘密的定义
商业秘密(trade secret),又称经营秘密,我国自古以来所称“独家绝技”“祖传秘法”等就是最初描述商业秘密的词语1.目前,对于商业秘密的定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以及《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做了统一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二、商业秘密的分类
商行业秘密无论载体如何,按照其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信息另一类是经营信息。
(一)技术信息的表现形式有:设计图纸、应用程序、药剂配方、制作流程、工艺诀窍等。
(二)经营信息的表现形式有:管理方法、客户名单、项目标书、投标底价、销售策略、采购途径等。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特征
并非所有上述表现形式的信息都是法律意义的“商业秘密”,其必须要具备以下特征:
一、实用性
也有称“价值性”,对于权利人来说是有利用价值的,是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该信息还必须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2.商业秘密的这种价值属性对内要求权利人需要支出一定的代价才获得该信息,也就是说不能是不特定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得到的,比如在超市的产品上获得的产品原料目录,又或者是地上随手捡起的一张名片。商业秘密的这种价值属性对外要求该信息是能够有“确定的”可应用性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项发明或一项研究虽然投入巨大,但是,研究出来的成果却根本不符合市场需要或者在人们可预见到的时期内无任何实践可能,那这种信息也不是商业秘密,只能是一项研究成果。
二、秘密性
即“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已为社会公知公用的通用技术和普通的经营方法不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3.由此可见,秘密性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得只有商业秘密权利人知晓,也不得容许大多数人知晓,且大多数人直接获知的途径是合法的公共渠道。这里的“公众”可以认为是不特定的大数人,也可以认为是在特定行业和特定范围内的大多数人。
商业秘密的这种特性也正是其区别于专利的地方。专利在申请专利权时必须将专利内容向社会公开,以确认其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申请专利权的实用性信息在申请之前很可能就是以商业秘密的形式存在,但是一经公开,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合法的公示平台获知后,该信息就丧失了其秘密性。当该信息转化为专利,则信息的所有人将作为专利权利人受到国家保护,而非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其保护的方式和范围都不相同。
三、保密性
即“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4”.法律要求的保密措施是要求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像是善意的过路人面前的一道栅栏,足以使善意的过路人不能在一眼看去或者稍加分析就可以搞清商业秘密的同时,警告其不可进一步把脚踏入被禁止进入的领地”.5并不是一定要求商业秘密的权利人营造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可以抵御任何形式的商业间谍或者其他人有意无意的窥探,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单位编制了一份客户名单,是单位派专人搜罗整理,并且为了接待名单上的客户花费了人力物力,并且形成了外界或者同行所不知晓的交易习惯、产品周期等信息总汇。但是该名单却是单位任何部门,甚至随时来单位拜访的外部人员也可以轻易获知,并可以无限制复印,携带,传阅的话,那么也不能认为是商业秘密。当然,也并不是要求所有权利人都有军事化的“铜墙铁壁”来保护商业秘密。法条突出“合理”二字,也就是说只要权利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手段,能够起到一定的限制他人运用的作用即可。
另外,商业秘密也并不要求具有唯一性。商业秘密因其秘密性,有时可能存在多个权利人持有的情况,但他们之间可能并无关系,因此,自己都以为自己是该商业秘密的唯一所有人。即使发生这种情况,该技术信息或者经营信息仍然属于商业秘密,但如果持有人是整个行业的所有人或者多数人的话,那该信息的秘密性和实用性就受到很大挑战。该信息在一般条件下就不能成为法律所保护的商业秘密。
第三节 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
一、外国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
1817 年英国“Newbery vs. James”一案开创了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先河6.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在多边国际条约如 1883 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 194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也有对于秘密信息的保护的规定。
美国作为最早的也是最完善的设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国家之一,历年来积累了大量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经典判例,确立了商业秘密司法保护领域的众多规则。目前美国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体系是由《统一商业秘密法》、《侵权行为法重述》、判例法三者构成,以刑法为补充7.
19 世纪中期,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法国和德国在其刑法典中规定了对未经许可而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可以对其采取刑事制裁措施,后来,大陆法系国家基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目的,一般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来保护商业秘密8.
中文摘要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犯罪是我国职务犯罪中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因而是目前反腐败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行立法规定在当前反腐败形势面前越来越...
第3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司法适用3.1区分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罪与非罪3.1.1出资不足额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界限出资不足额是指股东不足额出资,一种是发起人、股东由于不可抗力等无法避免的客观原因导致的出资不足额,11另一种是发起人、股...
结论综上所述,构建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区不仅是可行性方案,而且也是具有建设性惫义的一种司法改革途径。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区与行政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目前我国的司法地方化现象,完善法院人财物的管理,实现法院独立,实现法官独立。但这些...
中文摘要以邓玉娇案为切入点,分析了民意与司法审判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从法理学角度研究如何促进我国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良性互动,进而指出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尊重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完善舆论监督体系,使民意通过合法方式进入司法程序对其...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及社会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司法诉讼案件的急剧上涨,使我国现行司法管辖区设置的弊端也日益突显,当前我国实行的法院管理模式形成了司法地方化的现象。为了使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管理体制更为公正高效权威,我们迫...
三、民意审判的防范对策。司法的公证公平离不开民意的正确引导和指向,但要想保证民意的正当性与正确性需要对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只有健全相关制度才能使得民意对司法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一)构建民意融入司法程序的正当性。1.从立法层面上吸收民意。...
结语我国受贿罪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客观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受贿手段的多样化,更使这些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立法导致的分歧空间,加上部分司法人员执法不严的推波助澜,便得司法统一性及法律权威性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一些判决不仅...
摘要本文以笔者承办的一例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案件引出话题,介绍了笔者承办的张家港市第一例侵犯客户名单的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交待了笔者在立案之初就遇到了案件管辖、罪名定性、犯罪数额认定、排除客户信赖、跨国证据收集等一系列问题,这也就是本文选...
第四章脱逃罪司法实践疑难问题的分析认定第一节脱逃罪的犯罪形态问题一、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关于怎样才能算既遂,理论和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应当以行为人是否逃离监管场所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为准;有的认为,应当以行为人是否脱离监狱、...
具体而言实践中婚约财产纠纷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既有实体方面,也有程序方面。实体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因婚约解除后的彩礼返还范围及比例、现有的彩礼返还规则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