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山东省属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与问题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09 共683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五)教师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西方发达国家在自然科学方面远远领先于我国,近年来高校非常重视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规模,高校教师中有国际或海外背景的数量逐渐增多,国际科技交流有助于教师拓展视野,掌握科技前沿,学习新的方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频繁是高校教师提高创新能力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 2012 年山东省地方高等学校共派遣 1410 人/次进行国际合作研究,3161 人/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 3161 篇,做特邀报告 560 篇,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110 次。于五年前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上是从山东省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现实状况出发进行的分析,就一般省属高校而言,在科学研究方面,虽然整体科研活动具有一定的实力和竞争力,但地方高校存在着承担高层次项目的能力不强,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科技服务和为地方服务的能力不强等问题。所以,研究山东省属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首先能够促进省属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其次还能促进高校认真科学地分析自身的实际问题,切实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发展机制,弥补存在的不足与空白,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实现高校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二、山东省属高校教师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由上文可见近几年山东省高校教师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在某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自身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挥。

  1山东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师数量巨大,整体素质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近年来,山东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加入到科技活动中去。但从投入科技活动的整个过程和结果看,科技创新队伍在整体结构上存在不合理因素:

  1、2012 年全省地方高校(39 所)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 28579 人,中科学家与工程师[17]职务(职称)28004 人,平均每所学校 700 人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人均承担课题 1.1 项,远远低于 1.39 项每人的平均水平。我省地方高校在科技人力资源总数量上具有优势,我省省地方高校教师有巨大的科研潜力有待发掘。

  2、2012 年在高校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有 10530 人,占教学与科研人员总量的 30%都不到,还有 20%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这说明高校教师队伍人数虽然可观,但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依然紧缺。高层次人才的不足直接导致高新技术成果水平不高,技术含量少,成果来源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3、2012 年,山东地方高校科技人力投入中,从事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 7527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 7448 人,分别与 2008 年的 9193 人和 8910 人相比,在总量上不仅没有增加,并且都还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是非常不利的。
  
  (二)省属高校教师整体科研实力不强,缺乏高水平的科研项目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发展历史决定了我国大多数省属高校教师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现实状况,又由于经费等限制,这一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主要表现在,总体科研实力不强,在申报项目与科学研究中存在低水平的重复,由于对国内外有关领域研究动态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项目申报的成功率较低,影响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缺少“863”和“973”等国家级高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计划,缺乏缺乏核心竞争力,学科发展不平衡,具有强势的学科方向较少,制约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在获奖方面,2012 年我省地方高校教师未获得任何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和国家发明奖,从科技统计的数据来看,山东省高校研发活动相对集中在三所部属院校,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在济南和青岛两所大城市。山东省人口和 GDP 总量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大中小企业遍布全省,高校数量也较多,但高校教师科技创新活动发展较慢,省属高校教师研发水平较低,活动能力较弱。

  另外,我省地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缓慢,使用效率低,科技资源相对紧缺且存在浪费现象。

  根据近五年的统计数据,山东高校科技活动筹集经费总体上呈递增趋势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08 年-2012 年五年间,全国地方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增长 120%,但是山东省地方高等学校五年间研究与发展经费增长仅 80%,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教师科研管理机制和职能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投产难

  我国高校当前管理体制上下命令的链条体制使院校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使校与校之间,学校内部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和教师之间的科技资源和成果相互独立封闭,难以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还有高校内层级似的人事管理制度、科研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使得教师只重视项目经费和项目完成后发表的论文数和奖项,而缺少对研究的基础条件、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的分享,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进步提高。

  此外,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工作是山东省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虽然今年来山东省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取得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中,达到规模生产化能力的很少。据山东省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冯光文长介绍,山东省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 1 万项左右,但转化率仅为 10%-15%.近九成的科技创新成果被束之高阁,研究成果的科研价值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据高技术研发中心专门从事高新技术推广的主任赵家旭介绍,目前科研评价体制这个指挥棒有问题,导致了一些科研项目使用价值不高科研体制急需改进。有些高校教师脱离社会实际需要,进行书斋式研究,或者随便找个项目就立项,科研成果或论文出来通过鉴定,就告一段落,束之高阁了,至于科技成果能解决哪些问题则不加考虑。这是高校教师进行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正常教学,失去了进行科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高校科技产业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发展。高校与大学科技园之间、与从事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四)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与利用不到位,产业化程度低

  近年来,大多地方高校和教师的专利保护意识与知识产权意识正在觉醒,但是开发利用不到位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出投入比不高,生产与科研脱节。

  虽然近些年一些地方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得到大幅提升,但相对项目数量而言还是很少,教师的研究成果仅以论文、学术报告、成果鉴定、等方式公开,造成知识产权流失,失去科研的实践意义,给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12 年我省地方高校教师申请专利数量非常之多,但是,出售专利的合同数量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合同创收,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见表 2-12,这说明,教师的专利保护和知识产权意识正在觉醒,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不足,科研专利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还亟待加强与发展。此外,我省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不到位,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投产;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首先因为高校与企业所处的环境、各自追求的目标和所关心的利益不尽相同,所以总是存在不少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推动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和相应的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够完善,科研合作与研究平台建设缓慢,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快,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进行科技创新的进程。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待深化

  省内高校已经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热情爷日益高涨,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教师在国际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数量、出境参加学术会议的人次也不断增多,但是在学科前沿领域的实质性国际合作进展缓慢。高校教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多停留在一般人员的学术互访、合作办学和论文发表上。高校教师参与国际大型科学项目合作研究,特别是与世界研究型大学的深层次合作有待进一步发展,在一些国际战略高科技前沿领域缺乏明确的国际合作目标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不仅不利于山东省高校教研人员及时把握国际高水平科学研究最新动态,而且在科技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有可能拉大山东省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与发达省市之间的差距。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