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术馆公共教育
一、美术馆的定义和研究范畴
目前各国虽然对其性质、认识尚不统一,但国际上通常把收藏、陈列、展览书画、工艺品、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内容的博物馆称为艺术类博物馆。在国内对艺术类博物馆一般又统称为“美术馆”,是以收藏、展览、教育和研究为目的美术教育场馆。1986 年,文化部在美术馆工作暂行条例中,又进一步明确“美术馆是造型艺术博物馆”.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美术馆”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其职能日趋细分化、专门化和向多层化方向的发展,其本质更倾向于广义“美术”的概念。因此,像收藏古代艺术品的博物馆,收藏当代艺术品的美术馆、艺术馆等,亦或是专门为艺术家个人或儿童所建造的专门性美术馆都属于本文章的研究范畴。
二、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
(一)美术馆公共教育内涵
美术馆公共教育主要以艺术品为媒介,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展览、讲解、互动等方式,开展的公众美术教育活动,为公众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艺术体验活动。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而在于“学”,是利用美术馆的丰富艺术资源,通过沟通、诠释、分享与学习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为民众提供展览、讲座、讲解、导览等直接或间接体验艺术品,帮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观众,有效地使用美术馆,提升民众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美术馆具有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美术馆开展的各类艺术活动不受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固定教材的束缚,可以通过展品与辅展设备组成的展示系统,让学生与美术馆展览进行交流与互动,在对学生兴趣的全方位、持续性的调动中帮助他们得到“自助式”的学习,这正是新型美术馆公共教育所追求的。
(二)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
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为“公众”与“艺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其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于学校教学中定点、定时、固定对象的特性,观众通常是在一个相对宽松、开放的环境下,即可在美术馆,也可在社区、公共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或学校等场所。二是教育者主要由美术馆公共教育人员、志愿者、学校教师等组成。三是美术馆拥有丰富艺术品资源,可利用艺术原作与艺术家的讲解,刺激观众的感知,提升审美经验,达到教育效果,这也是学校与其它教育机构所不具有的。四是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方式丰富多样,寓教于乐,具有互动性、多元性、趣味性与游戏性等特点,包括展览陈列、学术讲座、现场演示、问卷调查、出版图册、影像拍摄、展览导览、网上看展、馆校合作、流动美术馆、艺术品鉴赏等内容。五是美术馆公共教育可根据观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阶层、不同的年龄等特点,设计多种教育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公共教育。
(三)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责
在文化全球一体化的的进程中,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作用日益明显,具有协助学校完成美术教育,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为美术研究者提供相关美术资料与信息的责任。美术馆不再是展出几幅作品,举办一些展览的地方,它是国家的文化形象,是一本丰富的百科全书,是人们终生教育的艺术殿堂。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美术馆公共教育不仅担负着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任,同时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因此,美术馆的机构设置也随着时间与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地改善,如过去美术馆在收藏、展示与研究方面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职能,现在美术馆在公共教育、典藏研究、展览策划等职能中协调发展,已成为了学校之外的公众教育机构,肩负着提升社会审美教育,服务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
三、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国内美术馆
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提高的,我国美术馆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速发展。19 世纪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开始涌入中国,一批有志之士力图通过变法改变国内腐朽的封建制度。这一时期大批的中国学者、清朝官员与留学生赴欧洲、日本考察学习,在了解西方制度、经济、科技的同时,也考察了美术馆对文化、艺术的教育作用。1841年,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提到了 1753 年建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当时对闭关锁国的中国人来讲,博物馆是一个全新的事物。1868 年至 1914 年,西方人陆续在中国建立了上海博物院、天津北疆博物院等一批博物馆。这些场馆虽然以历史、自然类为主,但有的也收藏、展示艺术品。
1905 年,清末学者张謇,在《上学部请设博览馆》和《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中,提议清政府建立博览馆,指出博览馆具有辅助学校教育的功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馆校结合的教育方案。但是处于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并没有采纳张謇的提案,于是他自己在家乡南通筹建了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首座博物馆。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至此中国现代博物馆建设迎来了第二次高峰,在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内,全国共注册了 13 所博物馆,同年设立了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14年至 1935 年先后成立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等。此时博物馆建设的主导思想己经从西学、新知、学校教育发展到群众性社会美育、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出现了具有特色的专题美术馆。直到1936年“国立美术陈列馆”即现在“江苏省美术馆”
在南京落成,成为我国首个专业美术馆。20 世纪中叶,国内迎来了美术馆建设的热潮。上海美术馆、广州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相继建成。同时,也出现了按流派、门类、美术家等划分的美术馆。但是由于这时期美术馆把举办展览作为业务的主要职责,而忽视了对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馆在数量、布局上均有了较大变化,有较多的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建立美术馆。但这一时期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刚刚起步,仍然是以展览为主的单一形式,鲜有其他的教育方式,美术馆内部教育机构设置也不健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艺术市场的兴起,中国的民间私人收藏也开始活跃起来,小型的私人美术馆也开始出现。此外,许多企业也纷纷筹建自己的企业美术馆。这些对国家公共美术馆形成了有益补充,同时也向现行美术馆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型美术馆在学习国外美术馆教育方法理念的同时,也开始了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美术馆公共教育之路。美术馆内部普遍设立教育部门,开展馆校合作、公共讲座、馆外展出、数字美术馆的建立等多种教育方式,已接近先进国家的教育服务方式,但在具体活动的实施上却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美术馆往往是选择较为单一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服务,并且很少有针对性,而国外有的美术馆可以多种教育方式并存,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段设计不同的活动,同时可以提供儿童、成年、教师不同人群的多种教育服务。在活动的方式上,国内公立美术馆缺乏有针对性的持续教育服务计划,而民营、企业美术馆更是普遍缺乏公共教育意识,有的是为盈利,有的是为企业门面,因而公共教育就显得更为不足。
2012 年以来,国内大部分公立美术馆都逐步向公众免费开放。公众可以自由的享受美术馆中的艺术资源,推动全民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的提升。然而,当这些精彩的“艺术大餐”在吸引大量的民众走进美术馆的同时,问题也应运而生,参观人员的剧增,并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让美术馆“疲惫不堪”.美术馆工作人员忙于接待事务,无法帮助他们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相理念。观众只能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达不到教育公众的实际效果,与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更为薄弱。当然这是暂时的现象,随着我国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重视,增加对美术馆公共教育建设的投入,会逐渐改变这种状况的。
(二)国外美术馆
在欧洲,皇室和宗教场所的收藏是美术类博物馆的发端。在古代,藏品一开始仅仅是具有美学价值而无实用价值的艺术品, 置放于王宫、权贵所与神庙等祭祀场所,没有专门收藏、展出这些物品的场所和建筑。
1471 年,罗马皇帝建立了加匹特里诺美术馆,这是美术馆第一次以独立于博物馆的概念出现。
1550 年,美蒂奇家族修建了一座供其办公用的建筑,并被专门用来收藏艺术品, 但直到 1743 年才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世界上首座具有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即乌菲齐美术馆。
1753 年,英国大英博物馆正式外开放,但是直到后来英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成立后,大英博物馆才以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的收藏为重点,成为单纯的美术性质的博物馆。
1793 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意味着从此博物馆脱离了少数权贵的私人控制,开始面向公众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发展、繁荣起来。
欧洲 18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早期,欧洲大部分国家都纷纷成立面向公众开放的美术馆。这时的美术馆已经在国家的设置机构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美术馆代表了资产阶级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关联,甚至美术馆的数量显示了一个城市的地位。然而,这些美术馆与公众的联系并不紧密,其主要职能还仅停留在展示、收藏等方面,借此来展示政府的财力和物力。
19 世纪后期,随着工业与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和教育。此时,美术馆作为为大众提供美术教育服务的场所,其公共教育职能受到重视。“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是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自此之后,欧美国家步入了积极探索与快速发展美术馆公共教育之路。
20 世纪的欧洲作为世界大战的主战区,经历了两次战争的的洗礼,各国普遍经济衰落,促成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地位。经济地位领先和较完善的赋税制度,使得美国的美术馆数量急剧增加、建筑面积不断扩大,并频繁开展各种公共教育活动。世界艺术中心从此由法国巴黎转移到美国的纽约造成了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的又一重大转折。使美国这个由众多移民组成的国家迅速统一在同一种文化之下,提高了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道德水平。
1906 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其以教育与传播知识为宗旨,支持美术馆与学校合作, 提出美术馆不再只是收藏和展示艺术品的首要场所,美术馆公共教育应服务于普通民众,尤其是对少年儿童关注的理念。1970 年后,美国的美术馆公共教育转为以”美学教育“、”视觉的教养“为重点,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进入了”以鉴赏教育为中心“18的阶段,直到今天。
在美国以外的欧洲与日本也同样在进行着一场美术馆的现代变革。1976 年对外开放的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就是其中的代表,其创立的想法来源于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他想建立一座汇集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文化中心,将戏剧、音乐、电影、文学等门类交融在一起,这种”开放式“19的创新理念,架起了现代艺术和公众之间的的桥梁。而日本则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进入了美术馆建设的高潮,各种社会团体积极资助美术馆建设,各种私立美术馆同公立美术馆一起蓬勃发展。”根据统计显示,1990 年日本共有美术馆565 座, 85%以上的美术馆都是在 70 年代以后开馆的。“20其中对中小学生公共教育的最大特征是”静与动“的同步进行,学生即是参与者也是创造者。另外,日本的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还融入了音乐、体育、地理,游戏等要素,让参加的中小学生能全方位地体验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魅力。
从上述国内外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发展概况可以看出,当今加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作用已成为各国美术教育的共识,学校与美术馆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小学生成为美术馆公共教育中最主要对象之一。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之职能,虽说近年来有较快的发展,但同国外先进国家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关系相比,却有较大差距。
一是在公共教育职能的认识上,无论是馆方还是校方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活动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现象。二是在于中小学活动的方法、方式上存在单一和不连续的状况,缺少制定发展目标和计划。三是地方美术馆普遍缺乏公共教育的专业人员,活动经费也是捉襟见肘。
4MOOC用户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对MOOC平台和课程分析之后,笔者还对课程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课程参与情况、课程参与程度和课程学习体验角度编制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4.1MOOC用户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学科促进了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
第一章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爆发频率较高,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将部分学校卷入到安全和声誉的危机之中。古语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也意味着,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一)设计目标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德育来讲尤为...
第五章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小生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给人们...
第2章过度教育概念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2.1核心概念释义2.1.1度的哲学含义。哲学意义上,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度也是被规定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范围,度本身是一种量,并且是一种限量。度作为限量...
2.4中文歌曲文化意象的阐释歌词语言的符号学特性的表现之一为语符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关系,即语符的能指可能对应多个在某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所指[1].文化意象是在歌词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物象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一个物象可以传达...
第三部分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研究是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己任,因此,本章将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着的特...
第三部分《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问题与思考一、《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一)提升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览山东省某高中关于《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制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