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吟诵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16 共570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吟诵的渊源

  第一节 什么是吟诵

  一、吟诵的概念

  “吟诵”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1.泛指读书。2.有节奏地诵读诗文。(《现代汉语词典》,2005)将“吟”“诵”分开搜索得到的解释,“吟”有唱,咏,声调抑扬地念,吟咏的意思,是包含音阶曲调的一种古代读书方式。

  “诵”是有诵读,背诵的意思,是指高低抑扬的腔调念,它没有乐音的高低之分。

  郭沫若先生释吟诵为“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郭沫若:《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序》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62)赵元任先生对于“吟诵”的解释,“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的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或读单字时的语调。”

  可见“吟诵”这个词的关键意思在“吟”上,这也是它有别于现代意义上的“诵”“读”“唱”的特色所在,也体现了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故“吟”常常代替“吟诵”被人们作为“吟诵”的简称。

  吟诵传承到今天,对吟诵的解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人从传统的角度,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吟诵就是“私塾调”,是古代文人以无伴奏吟唱的方式,依字形腔、口头传承、创作、古诗词文的方法,在师生教学中代代相传,而非直接用民歌、戏曲等方式来吟诵诗文。有人站在传承和发展的立场上认为吟诵可以依据诗词作品的情感律动以及平仄的规律依字形腔,本着准确表现诗词作品思想情感的原则,可以将其呈现的音乐艺术化使其更加悦耳,并适当的加入中国古典乐器的伴奏。

  关于吟诵的概念,笔者认为吟诵是一种口传文化,它是基于汉诗文涵义的一种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吟诵即以唱的方式来读古典诗词文,音调与节奏皆基于诗文诵读的格律,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借吟唱以助抒情达意。

  二、吟诵的历史简述

  (一)吟诵的辉煌

  翻开我国的古代史,从有诗的那一天起,诗与乐便被牢牢的绑在了一起,因此有诗乐同源之说。在周代,诗歌吟诵已是官学的必修课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每首诗歌都可入乐,《墨子·公孟》曰“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即思是说《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都是诗乐一体的例证,既揭示出我国诗的历史,也体现了我国音乐的最早呈现形式吟诵的繁荣发展。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典诗词的 “吟诵”当始于隋唐之际,燕乐的繁荣之时。此义的吟诵最早出现在李白的诗《游泰山六首。其四》: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当时上至天子下至文士,从宫廷至乡野,吟诗作赋蔚然成风,涌现出大批杰出的诗人与流芳百世的作品。当时很难分辨诗与乐,很难将中国传统音乐从诗歌中分离出来。正如赵元任所说:“诗歌不分化的时候,诗也是吟,歌也是吟。”“所谓叫唱戏唱戏,其实还不是唱戏,乃是吟戏。”诗词吟诵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域、师承、方言、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和腔调。因此,也有人把吟诵直接看作是中国戏曲的前身。在中华大地上无人不精通吟诵,无人不喜爱吟诵,这样的景象一直延续到“五四”之前。

  (二) 吟诵的衰落

  历史在不断演进,到“五四”之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民主和科学思想得以弘扬,受到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洗礼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倡导应用白话文写作、教学,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时语言和文字的统一,对文化在民众中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中的一部分激进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其中就包括吟诵。他们将吟诵看做成封建腐朽的文化,将吟诵与文化落后相连,一时间吟诵在教育中销声匿迹。

  除了上述历史原因,笔者经过梳理认为吟诵走向衰落还有以下原因:

  1、吟诵的传承只靠口传心授无谱可依。

  “诗词吟唱一向无曲谱,只是靠古典诗文的教学而世代相传”.这是孙玄龄、刘东升两位先生在 1990 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歌曲》一书中提到的。虽然一些人在听过部分吟诵曲之后认为它很像歌曲,但由于会吟诵的大多是文人,他们中只有极少数人懂得音乐记谱,因此也就造成了吟诵没有曲谱的情况。

  而作为无曲谱可以参照的吟诵,使得它在传承中必须以口传心授的形式行进,这虽然在古代给吟诵的传承和发展带来许多的机会和可能,但从长远来看给吟诵的传承带来了困难。

  2、教育体制的改变。

  清末,近代学校新式学堂的兴起,使得吟诵随着私塾的衰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学生的课程设置越来越多样,课程被细分开来,可是不管是音乐课还是语文课,都见不到吟诵,这给吟诵的传承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3、诗、乐分离。

  诗和乐关系上,我国当代音乐理论家李西安教授认为吟诵无法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诗和乐的分离。在我国古代诗乐本是一体,在新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音乐家和文学家(如胡适)互相认为彼此牵绊住了自身的发展,音乐家认为作曲不要考虑诗韵,要释放音乐旋律。文学家认为诗歌不应该受到音乐的束缚,要语言优美生动高度凝炼集中。因此,从五四运动之后,“诗”就是读,乐就是“唱”,诗与乐以朗读与演唱的两种不同的形式独立存在了。

  第二节 吟诵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发展现状

  全国各地都有会传统吟诵的人士,他们的年龄基本都在 80 岁以上,部分是90 到 100 岁之间。平均每个市(包括各郊区县)有 1-10 名左右,北京有百名左右,也有的市已经没有会吟诵的人了。这些先生中很多人也只会部分文体的吟诵,只有少数学养深厚、书香世传的先生吟诵的文体比较全面。

  21 世纪以来,国内外懂得吟诵的老一代学者对吟诵的呼吁和研究逐渐稀少,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开始对吟诵感兴趣,吟诵活动逐渐开展起来。2007 年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台湾辅仁大学联合成立吟诵诗社。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常年传授吟诵。2007 年徐健顺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学成立吟诵诗社,次年成立“首都高校吟诵传承研究联谊会” .2010 年 01 月 24 日中华吟诵协会这一全国唯一的吟诵团体在北京成立,徐健顺先生任秘书长。自中华吟诵协会成立至今,中华吟诵学会已经在全国 7 个省市开展了吟诵的宣传推广活动,并取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古代诗与乐完美结合的载体,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吟诵应当扎根于中国文化这片土壤,以其丰富、悠久的文化价值和独有的传统艺术魅力,在中国尽情绽放他的风采。

  二、 海外吟诵现状

  日本吟诗社众多,社员有数百万。其吟诵的内容有日诗有汉诗,汉诗吟诵有吟诵谱传世,并在上世纪就经常来我国交流。现在也有来访问的,但是越来越少了,原因在于日本吟诗社人员老化问题也非常严重。韩国、朝鲜(其实包括我国的朝鲜族)也有汉诗文吟诵传统。高丽、李朝时盛极一时,但是传承的情况远不如日本。越南也有汉诗文吟诵,传统悠久,自成体系,但现在的传承情况尚不明。

  台湾吟诵盛行,吟诵自幼儿园开始进入教育体系。大学普遍有此课程。可以说台湾每个人都多少会点吟诵,大学生水平更好,古典文化学者则更是谙熟此道。台湾吟诵分几个大派,有闽语、粤语吟诵,也有河洛音吟诵。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华人吟诵之风尚在,多为闽语系统。欧美国家华人同样保存着良好的吟诵传统,而且向当地传播,有一些外国人也在学习吟诵。

  三、现状分析以及应对策略

  纵观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应该说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吟诵发展逐步蓬勃了起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到目前我们对这门古老艺术的保护大多集中在采集、记录、整理、出版研究现存的吟诵资料的静态保护层面。其二,参与吟诵传承的大多集中在语言界、文学界的一些人士。纵观吟诵目前的发展现状,要想使这门传统艺术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一)坚持“静态保护和创新发展”促进吟诵广泛传承

  古典诗文吟诵这门古老的艺术传承发展至今,历经了一个漫长的旅程,这其中需要老一辈吟诵艺术家对原有的吟诵资料进行采集、整理、记录,确保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另一方面,则需要我们在保护吟诵本身根基和一些固有特性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扬弃其中的一些特性,并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让这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面貌以促进它的传承和发展。恩格斯说得好:“传统是一条河流”在这条河流中既有来自源头的水流,也有来自各个分支不断涌入的新的水流,这条河流是一汪活水,在不断地融汇、贯通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吟诵的发展就像这条河流,我们必须坚持发展,因为发展也是一种保护,没有了发展就没有了继承,吟诵艺术只能束之高阁。但我们在创新发展中一方面要避免墨守成规、大胆发展;另一方面,必须遵循吟诵本身的基本规律,用十分认真、严肃、科学的态度对传统吟诵进行审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1、吟诵传承中的保留
  
  (1)吟诵的内容应继续以古典诗词文为主,其中以韵文为主,以保持吟诵固有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2)吟诵的音调应继续建立在原有诗文诵读的基础上,“依字行腔”.

  (3)吟诵应继续保留原有“平仄”声调的艺术特征,遵循“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或“平高仄低”和“平直仄曲”的基本规律。

  (4)吟诵以保持其原有的自有节奏特点,借以表达诗词的内容和吟诵者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2、吟诵发展中的创新
  
  (1)吟诵的内容既可用普通话也可用地方方言。因为普通话的普及范围较广,且普通话与方言都是文化,二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多元并存。

  (2)吟诵可用谱,以便于对吟诵的备忘、提高、传授、学习、记忆、复习、研究和传播。

  如陈以鸿先生的亲身体会一样:“我每遍所吟的音调虽大体上差不多,但总会有些出入,有时自己觉得好一些,有时也会觉得某处不如前一遍吟的好,但前遍如何吟的,却想不起来了,如有记录之谱,那该多好”.更何况现代人已经习惯了“按谱唱歌”的方式,一旦没有谱子作参照,便觉得无从张口,因此曲谱对吟诵的传播与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吟诵的节奏应建立在规整的基础上,提倡自由发挥。

  现如今学习吟诵的人大多属于初学者,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习惯了规整的节奏模式,在面对吟诵写意自由的节奏时有些手足无措,因而吟诵的节奏可以适当调整的规整一些,待学习者基本掌握其韵律感后,提倡吟诵者自由发挥,二度创作,彰显吟诵的节奏美。

  (4)吟诵的旋律性适当增强吟诵中的“吟”是吟诵精髓的体现,然而这“吟”也分两类:一类是音高不明确也不稳定,旋律性不强,第二类是音高明确,全部由乐音构成,有明显旋律感。为了适应当今吟诵爱好者的喜爱和接受能力,我们所吟的诗文应该偏重第二类。这样既不违背吟诵的基本规律,又能使吟诵的旋律更加优美,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二)充分借助音乐界人士,尤其是基层音乐教师的力量,为吟诵的推广助力

  21 世纪以来,在国内外吟诵的老一代学者的呼吁下,吟诵活动逐渐开展起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重视。但是这热潮大多席卷了语言界,虽然也有一些音乐家的参与,也邀请了全国各校的音乐教师参与,但参与的范围较窄,参与的音乐界专家和普通教师由于对吟诵的了解少之又少,导致了现阶段在吟诵第一线进行研究和推广的大多是语文教师或是语言界人士,制约着吟诵的传承。做为吟诵的推广,应充分考虑到它的音乐性,以及音乐家、基层音乐教师的优势。下面我就结合自身职业和吟诵的了解谈一谈基层音乐教师参与吟诵教学的优势:

  1、吟诵的传承离不开音乐。

  在吟诵的文学性、语言性、音乐性三个属性中,音乐性被看做吟诵的本质属性。吟诵的节奏、音高、旋律都是其音乐性的体现。在吟诵教学中,吟诵的音乐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推广吟诵既要让学生了解中国语言的韵律美,又要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美。音乐教师虽然在文学修养上不及语文教师,但是在音乐内涵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2、现代儿童学习音乐方式及接受吟诵音乐的程度,音乐教师最清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语文教师及专家一起创作出适合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认知水平和演唱的吟诵音乐。

  吟诵越来越受到当今各界人士的重视,有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而我们更加应当综合其各方面的属性,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让吟诵回归课堂,让这种原本来源于课堂的艺术,回到它所属的最简单而真实的环境中去。而现代儿童学习音乐方式及接受吟诵音乐的程度,音乐教师最清楚,只有音乐教师与语文教师一起研究才能创作出适合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认知水平和演唱的吟诵音乐。

  第三节 吟诵复兴的意义

  一、吟诵复兴的历史价值

  关于吟诵的源头,我们普遍认同的是它起源于唐代,迄今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也有人把发轫于远古时代的“吟唱”看做“吟诵”的开始。但无论哪种观点,吟诵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历经了时间的磨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二、吟诵复兴的文化价值

  吟诵在“五四”之前是我们国人的一种读书方式,它渗透在教学之中,并不被看做为一门独特而独立的艺术门类,但在我们的文化中却无处不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灵魂。读书人通过它来品味、欣赏前人的诗词作品,也通过它来创作和交流作品,并在此基础上悄无声息的完成了我国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发展。作为一种口传文化,在吟诵发展繁荣的漫漫长河中,它不断与各地的民歌、小调、戏曲互相融合,呈现出各地不同的民间音乐特点,并作为最早的“声乐”作品广为流传,因而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吟诵复兴的教育价值

  吟诵作为我国传统的教学载体,也被称作“私塾调”,它在我国古代就是教育必不可少的方面。由于吟诵的内容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唐诗宋词,它们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哲理、思维方式、世界观、品格的精华,对当今少年儿童优秀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情操,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我们重视素质教育,提倡“美感教育”“快乐教育”的今天,吟诵所能体现的教育价值更加不能被忽视。

  四、民族凝聚价值

  热爱吟诵的华夏子孙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一脉相承,共同允吸着祖先灿烂文化的乳汁。吟诵成为了增强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民族感情和深切情谊的纽带,他们借吟诵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吟诵无疑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