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人生旅途漫长,在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对于这个问题即使是成年人也未必都能给出理性的答案。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期,心智发育还未成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需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踏实、勇敢的走好每一步,但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初中生在遇到挫折时往往束手无策,或者逃避退缩,更有甚者做出极端行为。精神文明不断进步,人文关怀的给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那么,当青少年在遭遇挫折时,他们的人文关怀又体现在哪里呢?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此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挫折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笔者亲身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紧迫性,例如有些初中生面对学习成绩的退步不知所措,或者一蹶不振;有的同学不知道怎样处理同学关系,常因一句话就和同学起冲突等。此外,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对的挫折类型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初一年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初中的新生活使他们无法很好的适应,在学习方面,初中考试科目增加,使他们不知该如何分配各科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在与同学的交往方面,初一学生进入一个新的人际关系圈,比小学的同学关系更为复杂,如若不能很好适应,则矛盾冲突会一再发生。通过调查和走访,笔者发现许多孩子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在进入初中后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更有甚者,在巨大的压力下,有些孩子出现了轻生的可怕念头。此外,较高年级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也令人堪忧,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力度日益加大,但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仍普遍存在。
学生在初二刚适应了初中的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升入初三后老师和家长就将中考的事情提上日程。学生在生活中往往找不到一个心理关怀的支撑点,也许一次考试的失败就将一个心灵击垮。除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初中还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一个转折期,青春期的孩子具有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感情变化显着,而且这些变化贯穿学生的整个初中阶段。他们在各方面仍然是不成熟、不完善的,还不可能真正独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感情世界还没有成熟,还不善于把握真正的友谊,还不能真正与成人同步,还缺乏严谨的思维技能等等。因此,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对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初中生来说进行合理、科学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在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磨炼他们的意志,使其增加面对困难的勇气,即使身陷挫折困境仍能对自己充满信息,克服困难,在人生道路上取得进步。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而挫折教育可以为初中生的成才保驾护航。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挫折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虽然挫折教育相关研究已取得很大成就,但将挫折教育和思想品德课相融合的研究却很少,因此,笔者基于这一现状及初中生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更好的指导实践。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研究本课题有利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础作出进一步说明和补充,深化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挫折教育的理论研究,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挫折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2)现实意义。研究本课题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进挫折教育具有推动作用,对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进挫折教育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对于启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寻找挫折教育的有效对策,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挫折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面对挫折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的挫折教育研究源远流长,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曾说:"短时间的挫折比短时间的成功好".德国着名教育专家舒马赫也曾指出:"给孩子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1].
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家对挫折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理论性的探究,并贡献了许多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成果。20 世纪初期,英国心理学家麦杜谷(Mduogal.w)提出了挫折的本能学说,认为"人们遭受挫折而产生的各种行为,都是因为本能所致"[2].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强调个体生活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认为挫折是个体愿望或理想没有达到要求的一种处境。为了预防挫折,"个体不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社会也要对个体给予关心"[3].
挫折后反应理论认为,个体遭遇挫折后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系列影响,主要有"生理性反应、情绪性反应和理智性反应"[4].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在上个世纪中期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提出了挫折的ABC理论,该理论中A(ActivatingEven)代表诱发性事物,B(Belief)代表个体对挫折产生的认识和信念,C(Consequences)指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的结果。同时,他指出"人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都来自不合理的逻辑和思考,即不合理理念"[5]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挫折效应理论,该理论指出"个体在遭遇挫折时时,可以出现努力奋进的情况"14[6].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从西方研究挫折教育的着重点在个体怎样应对挫折机制上,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特殊人群。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西方学者也发现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能给孩子真正的快乐,要使孩子学会从困境、从挫折中寻求生活的幸福。他们认为挫折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使孩子在挫折中能探索快乐的秘诀,第二是使孩子在遭遇挫折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振作。他们认为挫折教育的作用是是让孩子无论在何处都能拥有获得快乐的能力,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放弃。"[7].
2、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挫折教育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孟子在其着作中就曾提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8].这也许就是我国的挫折教育的最初萌芽。《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9].则启发我们君子要像宇宙天体一样,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形,都要自强,奋斗不息。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挫折教育却被忽视了,主要原因是我国现行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的教育方法,这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倡导的,但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对智力发展的过重偏倚,使家庭、学校在对学生情感以及意志方面的发展就大大不足,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以至于走上社会后不能很好适应。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也使社会及学校认识到挫折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在青少年中开展专门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近年来,我国关于挫折教育的相关探索也越来越多。
我国对挫折教育进行专门研究是在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李海洲、边和平共同编制并出版发行了《挫折教育论》[10]一书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讲述挫折教育理论的着作,为以后的挫折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本世纪初挫折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到这一问题,因此关于挫折教育的理论也越来越多。在陈萍 2008 年发表的《浅议挫折教育》一文中指出"应将挫折教育视为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11],并给出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策略及挫折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马彩红发表的《挫折教育的哲学思考》[12]中分析研究了挫折教育中运用哲学原理的思想。随着挫折教育研究的推进,有些专家学者也发现了一些挫折教育的误区,如在杨帆、户东启联合发表的《浅谈挫折教育的误区》[13]中指出目前挫折教育存在的几点错误思想,即把挫折教育当做吃苦教育、失败教育、速成教育、痛苦教育。这些研究都为以后对挫折教育的探索提供了基础。最近一段时期,很多教育学者将挫折教育运用到了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刘兰英将挫折教育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发表了《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挫折教育》[14]一文;马宽斌、戴甲群在《基础教育研究期刊》发表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索》[15]等,这些都为将挫折教育研究用到具体学科中提供了条件。
在这些研究中,主要分析了以下两个方面:
(1)分析挫折情绪形成的原因。研究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一是个体自身的原因,例如身体的残疾、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迅速,是成长的第二个高峰期,但阅历不足、意志力不坚强使其在生活中容易陷入挫折的困扰情景。二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如现行教育模式的弊端、家庭的变故、学校的教学环境、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这些客观因素使初中生更易产生挫折问题。
(2)研究挫折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在对于挫折教育的途径及方法方面,主要有创设挫折教育情景培养学生耐挫力、使家庭参与到挫折教育中,重视孩子耐挫力的培养、改革学校相关教学管理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但这些研究在深度及广度上没有达到挫折教育实践的具体实施上来,可操作性措施的探究较少,仍需不断深化和扩展。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挫折教育的概述;第二部分是对挫折教育相关概念的阐述与界定;第三部分是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挫折教育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第四部分是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的教育调查及分析;第五部分是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具体实施策略。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整理汇总了不同学者及专家的相关观点及见解,在探究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完成该论文,论文写作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搜集资料。笔者通过搜索网络资源,筛选其中的可用数据及资料,且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充分了校园数字图书馆,筛选、借鉴了许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源。
第二步:访谈与调查。在实习教学期间,学校安排我跨年级教学,为我搜集丰富的写作材料提供了有利条件,借助这一有利条件,在实习学校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访谈工作,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第三步:论文的写作。在论文的写作材料搜集后,笔者构思论文框架进入写作的实质性阶段。在写作中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挫折教育的现状,探讨在思想品德课中怎么有效开展挫折教育。
2、研究方法
(1)访谈法
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及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中挫折教育学习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对的策略,保证研究的成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借助网络平台获得丰富的参考资料,经过对资料的研究,重点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挫折教育相关的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从而为深入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挫折教育研究拓展思路。
(3)案例分析法
笔者通过具体实际案例将研究策略具体实施到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本论文的研究,以更好的指导初中思想品德课挫折教育教学工作,进而有效提高挫折教育的有效性。
(四)本文的创新与特色
本文从教育实践入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当今初中思想品德课挫折教育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这些研究对当前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第一,积极探究学生生活和教师工作,较为全面概括总结了思想品德课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策略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第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挫折教育的改进对策,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中关于挫折教育的教学效果。
4MOOC用户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对MOOC平台和课程分析之后,笔者还对课程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课程参与情况、课程参与程度和课程学习体验角度编制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4.1MOOC用户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学科促进了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
第一章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爆发频率较高,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将部分学校卷入到安全和声誉的危机之中。古语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也意味着,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一)设计目标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德育来讲尤为...
第五章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小生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给人们...
第2章过度教育概念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2.1核心概念释义2.1.1度的哲学含义。哲学意义上,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度也是被规定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范围,度本身是一种量,并且是一种限量。度作为限量...
2.4中文歌曲文化意象的阐释歌词语言的符号学特性的表现之一为语符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关系,即语符的能指可能对应多个在某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所指[1].文化意象是在歌词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物象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一个物象可以传达...
第三部分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研究是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己任,因此,本章将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着的特...
第三部分《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问题与思考一、《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一)提升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览山东省某高中关于《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制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