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困生的成因
国内外学者对学困生成因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日本学者北尾伦彦提出三层级说,三层级说给人最大的启示是:学困生的形成不是单一的因素。强调学业不良与其说是个别的单纯的现象,不如说是关系到教学的结构性的复合现象。
日本儿科医生佐野良五郎根据其 8 年对 593 名学业不良小学生研究的案例从身心两方面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提出了双因素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导致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同心圆论,认为学困生的成因不外乎是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儿童身心发展上的障碍,知识、技能、熟练的不足。外因第一是教学上的缺陷,第二包括家庭在内的校外影响的缺陷。
任何事物都有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同样,在关于学困生的研究中,教育工作者们普遍认为学困生产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学生的智力、认知、心理、个性属于内因;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属于外因。俞国良认为差生形成的外因有学校、社会、家庭、同伴群体和大众媒介等因素,提出了对差生的“综合治理观”,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景式差生教育综合模式。李洪元等认为学困生的形成主要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外部三因素和学困生生长、适应、发展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三大内部心理矛盾,提出了转变学困生的“八原则”.
钟启泉在《差生心理与教育》中指出差生是由于素质、人格、环境、身体四因素造成的,他特别创造性地提出了成就目标要素和学业不良的关系。
综上所述,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学困生的形成,但作为教育者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也不管是生理和心理。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可能会使学困生产生。单单某一方面的因素或多种因素也可能出现在优秀学生的身上,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单纯的。我们常听到,越是贫穷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反而不差,他们的品德、行为有相当不错。我们也常看到尽管有些学生在某些能力的发展上有不足,但他们克服这些不足,在学习上也能取得好成绩。
(四)学困生的转化
1.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主观意识上来研究学困生的。他曾说过:“只有对人和人的本性彻底的、充足的、透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加以勤恳的探索,自然地得出有关爱护和教育所必须的其他一切知识以后,才能使真正的教育开花结果,欣欣向荣。”学困生也是人,是正在发展的人,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或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找准问题的根结,主动地找到解决方法,用心去感动、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2.而美国的瓦恩布雷纳所着的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的论着中,主要从教学策略和方法上阐述了许多的提高学困生认知技能的具体可操作性的探究。从备课、上课到评价,从语言教学到各科教学,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到情感、个性的发展,从教师的日常教学到与家长的联系等等,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关心“学困生”的教师都能从中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找到适宜的工作方法。
3.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徐芬曾系统的阐述了国内外学业不良的研究状况,内容涉及比较广泛全面。系统的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环境等角度,对学困生在身体、生理、心里、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及特征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4.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微对学困生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其中主要囊括了学习困难发展与教育基础、学习困难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三部分,不仅从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学困生,而且还进一步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借鉴。比较详细的从阅读障碍和数学学习困难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诊断与评定标准,对其进行教育干预措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从文献检索看,目前教育界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注意到学困生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意义,以及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纵观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及改革可以看出,已经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均衡性,其中就包括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平等。
从学生入学机会平等到学生享受优秀师资的平等,从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平等到自身各方面发展的平等。教育的目标在发生巨大的转变,新的教育发展时期,人性化的特点充分的体现在教育中,学困生的研究任重而道远,是目前中小学一线教师、教学机构需要紧迫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在教育领域,既有科学的学困生的研究理论、文献;又有详实丰富的转化教育案例。在研究中要充分利用和研究这些理论、文献资料,借鉴成功的转化教育案例。通过文献中关于学困生的各种介绍,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与自己所研究对象的练习,形成完整的主题。
(二)问卷法、访谈法。问卷、访谈的对象为青岛顺兴路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学困生、学困生的班主任、科任教师。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该校历年所教过的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通过访谈,明确他们在班级上课中的表现;通过对学困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判断学困生自身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他们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看法,了解教师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学困生的成因、转化提供基础。
4MOOC用户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对MOOC平台和课程分析之后,笔者还对课程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课程参与情况、课程参与程度和课程学习体验角度编制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4.1MOOC用户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学科促进了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
第一章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爆发频率较高,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将部分学校卷入到安全和声誉的危机之中。古语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也意味着,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一)设计目标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德育来讲尤为...
第五章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小生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给人们...
第2章过度教育概念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2.1核心概念释义2.1.1度的哲学含义。哲学意义上,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度也是被规定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范围,度本身是一种量,并且是一种限量。度作为限量...
2.4中文歌曲文化意象的阐释歌词语言的符号学特性的表现之一为语符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关系,即语符的能指可能对应多个在某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所指[1].文化意象是在歌词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物象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一个物象可以传达...
第三部分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研究是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己任,因此,本章将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着的特...
第三部分《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问题与思考一、《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一)提升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览山东省某高中关于《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制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