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类信息量与日俱增。一方面人类信息资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另一方面,人们却无法对过多的信息资源做出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有趣、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与学习方式。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排队等候、搭乘地铁或者办公室的休息间隙等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电脑、上网本、或者手机、ipad等其他移动终端获取和发布微内容,开展互动和交流,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话题、微调查、微媒体、微广告、微课程各种"微"事物不断涌现,这些日益壮大的"微"字号队伍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而这正宣告着全民"微时代"的到来。
微课程对教学模式和学习形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微课程的应用必定带动教育领域一场教学和学习的革命,因此拥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重复性,教师的工作非常繁忙,无法抽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而不同的学生掌握同样的学习材料需要的时间不一样,这成为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一大难题。而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每个班40~50个学生的教学模式,更让教师只能大概保证学生的对于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对各个知识模块都已经完全了解。微课程的出现,恰恰可以解决这种问题,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约束,它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视频教程,视频对学习者而言,可以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学习,可以暂停、倒退、重播,有利于根据个人情况完成学习,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这不仅帮助教师和学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更有兴越、更有效率的学习。
1.2国内外微课程研究现状
1.2.1国外微课程的研究现状
在"微课程"未产生之前,国外也早有微课程的雏形,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这类课程涉及多门课程领域,有明确和单纯的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环境和活动的创设,也为学生提供了有效和丰富的学习支架,如2004年17月,英国启动的教师电视频道但是时间上面较微课程长很多,每个节目视频约长为15分钟,资源累计多达35万分钟。随后,通过国内外教育研宄者的研究实践,微课程的概念、体系等各方面内容得以不断成形和完善。
目前国外教育学者对于微课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成果(1)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一一 "一分钟教授"微课程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国外,2004年,微型学习的理念被奥地利学者马丁 ?林德纳提出,旨在通过应用微型媒体终端学习微内容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2008年秋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首创一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他把微视频称为"知识脉冲".后来因为"一分钟的微视频"受到学生的广泛喜爱,戴维?彭罗斯也因此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微视频的出现为微课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可汗学院
2006年下半年开办的"可汗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为了辅导他人在远程更好的学习,解决课后学习不能像课堂学习,随时有老师进行答疑的苦恼,设计了一系列的微课程,利用耳麦、桌面录像软件、手写板在十分钟之内讲解不同科目内容,再将每集视频课程放到网上并解答学习者问题,并在之后创建了可汗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网站。在网站系统中,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点击所需要学习的课程,随时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同时系统会帮助其生成一个知识地图,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这加深了学习者对自身掌握情况的了解和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学习者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提供了便利。在中国,也引进了可汗学院的学习模式,创建了与之相类似的微课程网站如"新浪公幵课"、"网易公开课"等。现在通过类似可汗学院的网站进行学习已经被广大学习者所接受,而这种学习方式也被广大媒体戏称为"未来的学习方式".
1.2. 2国内研究现状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微课程一词都属于新生事物,因此对我们来说微课程属于新生概念,所以在微课程概念的界定上不论是其名称还是其定义内涵都各不相同,可谓百家争鸣。即便在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下,我国各个教育研究领域都勇于实践探索,对微课程的应用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并不断反思与总结,让微课程的应用得以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
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下目前我国对于微课程的研宄现状。
2010年11月,佛山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资源建设征集与应用活动》,总共征集到了超过5000节优质微课,参与的教师也超过了近2000多人,其微课的内容也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微课"的课程类型多样,课程内容丰富,进一步提高了佛山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佛山微课热不仅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捧,也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髙度重视。
之后广东,深圳,天津、武汉上海等各大高校也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区域教育变革纷纷开设了网络课堂如"空中课堂"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征集活动,强调课例视频要往微型化发展,从而大量征集了优质的微课程资源,成为微课程在教育领域发展的强大助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及其团队则是开发和推广微课程的先行者。李玉平的微课程研究始于2010年,两年来,李玉平带领他的团队开发了大量的微课程,同时也对教师进行幵发微课程的培训。此外,李玉平所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还与一些学校结成了微课程开发的共同体,这更产生了显着的联动效应,使得微课程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产生了不可小觑的积极影响。
总结以上我国对于微课程的研究情况,可以说,在己有的研究成果中,从课堂教学到班级管理,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教师成长到学校管理,从学科教学到学生学习,从经典图书到经典电影,微课程几乎涵盖了教育教学中所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当前,微课程日益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所关注,其对教学实践和教育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广泛和深人,可以说是正在发展的_峰时期。
此外,笔者以"微课程"作为标题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对近几年的文献发表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分析检索结果发现在11年以前对于此方面的研宄几乎没有,而从12年之后开始急速增长,特别在13年增长到204篇,是12年的几乎10倍,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研究者在最近两年也越来越关注微课程的研宄。再对检索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主要研宄对微课程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对于微课程的研宄还不够深入,不够成熟。针对于微课程理论、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进行研究微课程文献更是少之胜少。
具体检索结果如图1.1所示。
1. 3研究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知识内容讲解和适当的示范,学生还需要通过练习实际操作,掌握相应的技能。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讲解演示的时候,学生只是识记式地在大脑里过了一遍,或者说是将这个过程在大脑里播放了一遍,虽然看的时候觉得教师操作的非常简单,但是真正在自己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要么找不到操作所需的工具在哪个栏目里,要么忘记了如何进行下一步操作,甚至有的同学连从哪里下手都不知道。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教师不得不经常停止授课,转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时间精力有限又无暇帮助所有学生。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学到技能,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受到很大的打击,而且操作课程具有连贯性,少了这节课的操作,下节课的内容难度增加了,就更不会操作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无事可做,形成一种想学又不知从何学起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将微课程应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微课程通过视频这一教学媒体完美的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按需反复播放、难点精确定位,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指导需求和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这一矛盾。微课程的优势不仅如此,它不但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或移动学习,通过这一方式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针对信息技术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就能增强学生对于掌握这门课程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1.4研究的方法
1.4. 1文献研究法
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广泛阅读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微课程及与微课程相联系的文献、杂志、网上资料等,并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掌握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研宄成果和微课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本论文提供研究依据和理论基础。同时因为本研究是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所以在文献研宄中还需要通过相关文献研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为微课程的设计提供基础。
1.4.2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本文在自身进行教育实践的情况下,分析归纳了关于微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1.4. 3案例研究法
采用案例研宄的方法,分析了优秀的微课程案例,并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其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方法,剖析其中蕴含的教学设计与学习理论。为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以及后续开发打下基础。
1.4.4访谈法
在课程设计前期,与一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交谈,了解学生在日常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使以后设计出的课程更具有使用价值;开发出一部分课程之后,还要与他们进行交流,观看课程,评价课程是否存在不恰当的地方,并及时进行调整;在后期实践检验时期,都要间或其它方法与使用者进行访谈,通过情感交流得到间接经验,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4MOOC用户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对MOOC平台和课程分析之后,笔者还对课程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课程参与情况、课程参与程度和课程学习体验角度编制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4.1MOOC用户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学科促进了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
第一章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爆发频率较高,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将部分学校卷入到安全和声誉的危机之中。古语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也意味着,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一)设计目标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德育来讲尤为...
第五章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小生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给人们...
第2章过度教育概念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2.1核心概念释义2.1.1度的哲学含义。哲学意义上,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度也是被规定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范围,度本身是一种量,并且是一种限量。度作为限量...
2.4中文歌曲文化意象的阐释歌词语言的符号学特性的表现之一为语符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关系,即语符的能指可能对应多个在某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所指[1].文化意象是在歌词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物象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一个物象可以传达...
第三部分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研究是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己任,因此,本章将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着的特...
第三部分《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问题与思考一、《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一)提升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览山东省某高中关于《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制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