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姑苏区初中学生体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7 共264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2 姑苏区初中学生体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都影响人的体质健康。本文主要从后天因素(学生对体质测试的态度、营养状况、体育锻炼情况、家庭因素、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因素等)进行分析。问卷第一项是学生最近体质测试的成绩,据此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另外,从对体质测试的态度、营养状况、体育锻炼情况、家庭因素、日常生活习惯因素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3.2.1 测试时态度对结果的影响

  中学生对体质测试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问卷第二部分对学生态度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 48.2%的学生体质测试时积极性一般,30.5%的中学生不积极。调查结果显示 39.35 %的学生在进行体质测试时没有尽最大努力,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3.2.2 营养状况的影响

  3.2.2.1 饮食结构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学生正常发育的主要问题是膳食结构不合理,长期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当,以及偏食、偏嗜等,这些都会使人体内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体质,甚至引起疾病。29饮食偏肉食类会导致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积聚过多而产生超重和肥胖,偏素食类会导致体重较轻和营养不良。

  表 19 显示:偏肉食类占 34.74 %,偏素食类的占 45.55 %,说明中学生偏食现象普遍。从性别上来看,男生偏肉食类占 44.82 %,高于女生的 24.65 %.女生偏素食类占 52.35 %,高于男生的 38.75 %,差距较大。男女生饮食结构的差异是造成部分男生超重、肥胖及部分女生营养不良的原因。

  3.2.2.2 食欲的影响

  食欲水平反应了人对食物的兴趣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体质下降、生病或心情差往往导致食欲不振,长期食欲水平较差会造成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表 20 显示:食欲水平好的占 37.55 %,一般的占 58.37%,差的占 4.08 %.对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类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的食欲状况比较发现:体质健康状况优和良的学生食欲好的占 28.74 %,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的学生食欲好的只占 2.59 %,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另外,体质健康水平测试优和良的学生食欲差的占 0.79%,而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的学生食欲差的占 2.69 %,差异也非常显著。

  3.2.3 体育锻炼的影响

  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次数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同的。作者从学生每周锻炼的次数、锻炼的强度、锻炼持续时间 3 个方面来分析体育锻炼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3.2.3.1 周锻炼次数

  每天运动和隔天运动一次,肌肉力量增长效果一样,以增进健康、保持体力为目标的体育锻炼,每周锻炼 3~5 次为好。

  表 21 显示:2.78 %的学生周锻炼次数为 0 次,78.8%的学生周锻炼次数是 1~2 次,15.93%的学生周锻炼次数为 3~4 次,2.49%的学生周锻炼次数为 4 次以上,并且从表中可以看出男生要好于女生。由此可见除正常的学校体育课和活动课外,多数学生没有自主锻炼的习惯。

  3.2.3.2 体育锻炼强度

  强度小于最大强度 50 %的运动没有锻炼效果,大于 80 %的属于大强度,锻炼时运动强度适宜范围一般在 60 %~70 %之间,感觉比较累才能达到有效锻炼。

  问卷第三部分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后是否感觉累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非常累的占 12.87%,比较累的占 47.82 %,不太累的占 31.45%,没感觉的占 7.86 %.由此看出,未达到有效锻炼的达 39.31 %.

  3.2.3.3 锻炼持续时间

  要达到增强心脏功能的目的,每次锻炼 20 min~60 min 耐力项目比较适宜,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刺激比较充分,易提高心肺耐力水平,且不易引起关节损伤,要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则最好每次锻炼至少 1 h.

  表 23 显示:79.69%中学生的活动持续时间集中在 0.5h ~1 h,只有 16.83% 中学生活动持续时间在 1 h 以上,因此多数中学生的锻炼时间达不到有效锻炼的时间,未能起到提高心肺耐力水平的效果。

  3.2.4 家庭因素的影响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子女的宠爱带来了健康、教育、心理、生理和品德上的问题。家长只关注文化课成绩,不关心体育成绩,产生了误导,中学生普遍忽视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3.2.4.1 家庭对学生培养经济投资调查

  问卷第四部分对家长对子女培养主要经济投入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智力投资55.8% 、营养投资32.6% 、体育投资 5.91%、其他5.69% .从表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经济投入主要是智力开发和营养上,对体育的投资相对较少,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又不缺营养就足够了,参不参加体育活动无所谓,殊不知这是以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的,是不可取的。

  3.2.4.2 父母参与孩子锻炼情况调查

  表 25 显示:偶尔陪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占 66.2%,从不陪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占 7.7%,经常陪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占31.4%.可以看出68.6%的学生家长平时很少参与孩子的体育活动,尤其当前社会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没有家长的陪伴孩子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2.5 日常生活习惯因素的影响

  3.2.5.1 睡眠情况

  表 26 显示:样本总体有 33 人睡眠在 6 个小时以内,占 3.3%;357 人睡眠在 7小时左右,占 35.6%;有 486 人平均每天睡眠在 8 个小时,占 48.4%;只有 128人能达到医学睡眠标准 9 个小时,占 12.7%.纵观中学生睡眠时间,随着中学生年级的增长而递减。睡眠主要作用是为保护身心健康,使大脑和全身获得消除疲劳的机会;同时也为身体积蓄新的能量,补偿消耗的能量。可见睡眠是何等重要。

  睡眠不足不但直接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调查情况不难看出,姑苏区初中学生睡眠情况不理想,达到每天 9 小时睡眠的紧紧只有 12.7%,初三年级的占比为 0%,说明学业压力过大,大家都在抓紧时间赶进度,抓学习,殊不知这种学习效率非常低下,代价是损害了学生身体健康。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了 30 多名健康的青年男女,其中一部分人每晚睡眠不足 6 小时,作为睡眠不足组;其余人睡 7~8 小时,作为睡眠正常组,观察后得出了最新结论:睡眠不足组体内胰岛素不能正常地使葡萄糖进行代谢,因而可能发展成为肥胖。33

    3.2.5.2 上学方式

  表 27 显示:目前姑苏区初中生中有 14.8%的学生采取步行的方式上学、放学;有 56.5%的学生采取骑车的方式上学、放学;有 18.3%的学生采取公交的方式上学、放学;有 10.4%的学生采取骑车的方式上学、放学。上学方式的不同随着年级的变化也有小幅变化,与学生学习压力不无关系。

  不同的上学方式可以在上学、放学路途中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机体运动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代替了例如步行、骑车等传统出行方式,社会的进步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是很多“文明病”日益增多的元凶之一。由于路程远近、家庭条件、安全等因素的考虑 ,如今学生的上学方式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