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如何发展个性与团队精神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27 共212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北京地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分布在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两所专门的体育院校;从生源情况看,首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为本市生源,北体大为全国招生,其中每年还有 2%的留学生;从整体情况分析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文化考试成绩和体育加试成绩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与以往有较大提高;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北京地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普遍良好,但仍存在着自制力较差的现象。

  4.1.2 北京地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个性认知不够清晰明确,在语言、思维、行为方面体现出了部分共性,同时呈现出了本专业的特殊个性特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团队认知情况较好,主要体现在团队凝聚力、团队合作、团队责任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在团队沟通、团队信任方面仍需要加强。

  4.1.3 目前在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个性发展与团队精神培养过程中主要面临着学生个体经历差异大,兴趣爱好不同、专项课程等因素的影响。

  4.1.4 体育教育专业的集体活动基本由体育比赛、文艺表演、党组织活动组成。集体活动种类较少,开设选修课种类不多,学生接触社会,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比较少。

  4.2 建议

  4.2.1 学校应当增加多种集体活动,如对外交流、学术讨论等,并且尽量安排不同的学生来组织,在可能的情况下形成长期的机制,通过这种形式,吸引更多的有个性的学生能够参加到集体活动中来,发挥自身的特点,增加与集体的融合。

  4.2.2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切身需要,开设对学生有帮助和学生感兴趣的各类课程,通过课程来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长期以往有助于学生自身个性的培养。

  4.2.3 鼓励学生参与校外交流和社会活动,在原有的实习、志愿者等固有的社会交流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参与社会工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自己的个性和促进团队精神意识。


    参考文献

  [1]乔国华。普通高校体育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培养[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1):77

  [2]刘宇。高校体育时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4

  [3]伏尔泰。哲学辞典 北京出版社[M]. 2008

  [4]王邦佐等。 社会学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M]. 2009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M].1983: 8

  [6]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M].1985:289

  [7]常华。团队合作水平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08

  [8]郑刚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知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463

  [9]陈春花。杨映珊。科研团队运作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0]陈惠芬。研究生价值观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C].人民出版社,2001,(7):15-16

  [12]平旭。德育视野中的创新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1(2):52-54

  [13]张纹。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实现德育创新[J].理论研究,2000(11):6-7

  [14]王秀荣。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

  [15]董国强。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16]周瑛。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与体系构建[D].西安理工大学,2005

  [17]林金辉。论高等学校的创造环境「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2)

  [18]刘永林,盛艳军。实施自主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J].教育探索,2001(1)

  [19]孟会钏,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20]马抗美,翟立原。2002 年全国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报告概述[J].2002(4)

  [21]钱景林。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J].党政论坛,1999(7)

  [22]王彦佳。高等院校应加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学术交流,1999(3)

  [23]韩中敏。大学生人格缺陷反思及健康人格教育[J].合肥工业大学,2009,(04)

  [24]王凤春,刘冰。浅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管理与职业素质教育[J].职业圈,2007(23);44-50

  [25]刘义峰,郝一伟,赵赞的。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26]孙卫红,王华淖。北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状[J].体育学刊,2008(3):71-74

  [27]罗素。“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8]许馥蔑等,简论食品药品企业伦理中的经济德性,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09:34:138-139

  [29] 周蕊。浅谈高校创新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9): 68-70
 

  致谢

  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席凯强副教授这两年对我的栽培。他不仅在授业、传道上使我受益匪浅,他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敏锐的洞察力、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把握研究工作的走向能力也给了我深刻的影响和启迪。学习是个无止尽的过程,将会谨记您对我的教诲,踏踏实实去做人,兢兢业业地做事!

  于此同时也感谢个位专家们提供给我的第一手资料,和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同学在问卷发放和回收的过程中提供给我的帮助。

  此外深深地感谢在首都体育学院就读六年和工作五年间传授我知识和技能的每位老师,因为你们而获得知识,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理想。我将继续以勤学的态度去努力,去奋斗!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亲人、同门师兄弟们、同门师姐妹以及好朋友们,谢谢你们伴我走过了求学过程中遇到的每个困难,没有你们我也走不到今天。

  谢谢!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团队精神论文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