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中国传统武术与生活世界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24 共1149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5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生活世界”就是人们在沟通中达成相互理解所必须的共同的背景知识,这种知识是借助语言而符号化、客观化的,从而成为人们的共同财富,也为相互理解的主体间性提供了可能。它是一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是人共在交往的世界,是一个关系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是一个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等各种生活形式相互交织的互为依赖的、永远在生成着的世界。所以,人的存在不是其他,而是人的生活。

  “生活世界”包括三大结构成分:(一)文化--知识储存,当交往参与者相互关于一个世界上的某种事物获得理解时,他们就按照知识储存来加以解释。(二)社会--合法的秩序,交往参与者通过这些合法的秩序,把他们的成员调节为社会集团,并从而巩固联合。(三)个人--使一个主体在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方面具有的权限,就是说,使一个主体能够参与理解过程,并从而能论断自己的同一性。“个体的生活历史和交互主体地共有的生活形式都一同交织在生活世界的结钩之中,并且一同参与着对生活世界的总体化”.

  哈贝马斯断定:“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前见的原发境域,是“灌木丛”,它的各个枝条(自然、社会、历史、当下、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等等)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

  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构成的世界。用德国着名哲学家胡塞尔的话说,科学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不可知觉的客观性”,即人们永远也无法实际知觉和经验到这个世界本身,所经验到的只是以形形色色的概念原理、规律规则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世界的“图像”.

  马克思说过,“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生活是人的生命形态的特有表现形式,人的存在就是生活的存在,人的世界就是现实的生活世界,因而对于人的生命存在来说,生活具有本源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生活是人的“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又说:“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这就是说,由于生活具有本源性,因而人们对社会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是以生活为圆点和出发点的。

  科学世界在生活世界中孕育生长,但最终又是其自身的一部分。理性的思考超越于直接的具体的生活经验,但它仍要靠生活世界来支撑;通过理论阐释去透视直接经验的方法的合理性,仍然只有生活世界才能为其提供辩护;从包含非理性方式的生活世界的沃土中,生长出理性的真理来,但它仍然植根于生活世界;对生活世界原有经验的一切超越最终又被生活世界所吸收、同化,成为生活世界自我生长自我发展的源泉。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科学世界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它不过是把生活世界中的一部分抽取出来加以理论化、形式化的结果。科学世界从生活世界中分离出来原本就是为了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只不过当它日益与生活世界割裂开来以后,丧失了其意义的源泉,反过来导致了生活世界的异化。当科学世界重新回归生活世界、找到其意义之源后,它就可以重新承担其提升生活世界意义的重任。就某一特定历史阶段而言,其生活世界总蕴涵着前一历史时期科学世界的概念,同时也孕育着下一历史时期科学世界的基础。因此,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总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历史地统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义的生活包括了科学世界),这种统一是通过生活世界中交往活动而实现的。

  6中国传统武术与生活世界

  6. 1从功能价值分析中国传统武术起源于生活世界。

  6.1.1技击防御是生活世界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武术历史悠久,过去大多数流传于民间,在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发展和存在充分体现在生产和生活之中。传统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劳动创造了世间万物,这是恒久不变的真理。人类的生产发展必须适应其生存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到处流动,从事采集和狩猎。就是在与野兽以及同大自然的斗争中,才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因此,可以说中。

  华民族自卫的需要是古老的、基本的、原始的需要,和其他动物一样的本能的需要。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祖先们在以狩猎等为主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就学会了用徒手或使用木棒、石头等器具击打野兽的方法,这些击打可以看作是传统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类在与猛兽作斗争求得生存时,形成了主动使用工具和自觉运用格斗技术的行动,这就是传统武术的萌芽,技击防御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武术最根本的功能。人们对自身安危、保家护院、健体强身的社会需求,使当时出现了大量教拳习武的武馆、拳社和从事金融押送业的镖局,武术的技击防御功能是其成为古代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因此,从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防御功能来看,其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6.1.2健身是生活世界的根和本。

  传统武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学、仿生学等诸多精华的影响,大大扩展了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少林拳谱中定到,“习武技者,以增强体质为宗旨” 太极拳注云,“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后汉名医华佗说:“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体有不快,能作一禽之戏”.实践和科学实验也证明了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传统武术运动对于机体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是全面的,除此之外,传统武术对于维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恒定,加强酶的活性以及改善消化、排泄等系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总之,长期进行武术训练,能发展人体的速度、灵敏、协调、柔轫、耐力、弹跳等综合素质,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适应性,延缓人的自然老化,具有独特的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从以上不难发现,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体现在人们的身体生理上,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产生于生活世界,并融入了生活世界。

  6.1.3休闲娱乐是生活世界积极向上的主要内容。

  在古时打了胜仗之后,往往在把在战斗中打败对手的动作在众人将士面前演练,一来让将士们学习,二来可以让将士们在学习交流的同时得到相应的观赏娱乐,以壮士气。汉书《本记》中记载:“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写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界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此中可以看出当时公孙大娘剑术套路表演,名真四方,人人争看,舞起剑来光芒四射,有如后弈射落九个太阳。在宋时有了艺人练武卖艺养家糊口的勾栏,据记载:有十三座勾栏。终日不闲,围得水泄不通。②人们在农耕之余,完全把习练武术作为一种消遣,作为一种娱乐的形式。如隋、唐时期摔跤活动风靡一时,受到宫廷及民间的欢迎。清朝末年,“从农业文化走向都市文化的太极拳发展历程,从刚柔相济到以柔为主的陈式太极拳到杨式太极拳的演变,也正体现了太极拳的价值,更体现和展示了休闲的理念。③”这都说明了中国传统武术在封建社会时就已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项目,并且在社会上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由上看出,传统武术的娱乐价值功能自古就有,起源于人们最初的表演娱乐,蕴含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

  6.1.4教育是生活世界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从教育的本质而言,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人的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

  武术运动是终身性的、艰苦的,练习者要具有超越常人的恒心和坚韧的毅力;传统武术传习中,师傅择徒要求很高,而往往将人品作为考查的主要对象。而在对徒弟的考察中,逐步强化了徒弟的忠、义、诚、信的高贵品格;武术培养镇定自若、宽厚忍让处世态度。武术的习练过程伴随大量的双人的对练和实战,具有危险性和挑战性。通过习武的技艺修炼和武德教化能形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吴图南在《国术概论》中写到,“除包括拳术器械之外,当以修德养性为唯一之目的。至于养成勇敢奋斗团结御侮之精神,培养雄伟侠烈之风气,发扬民族固有之技能,创造新中华民族,皆自修德养性之中相演而生。”

  由此可知,武术的教育功能不仅仅让人学到的是强身健体、保家卫国技能,更能养成人的忠、义、诚、信等高贵品质,养成勇敢奋斗团结御侮之精神,培养雄伟侠烈之风气。

  王岗教授说过,“中国武术是一种民族化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的武术情结使武术在中国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容和精神,起到弘扬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生活世界的主体是人类,而教育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传统武术的教育功能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生活世界。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健身功能,还是其娱乐休闲价值、教育价值,无不起源于生活世界,渗透于生活世界。传统武术已经成为古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中国人的优秀传统文化,生存于生活世界。

  6. 2从文化视角看中国传统武术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本研究在前面提到生活世界从本质上讲就是文化,因此,探究中国传统武术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首先应该从文化视角厘清传统文化与传统武术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具体来讲,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祌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是刚性的文化,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而精神文化是柔性文化,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而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都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文化从来不是虚无的,文化即人化,也可以说文化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世界。要了解文化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就是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因此传统武术文化是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中华文化是中化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斗争实践中不断创造、提炼、升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和延续中而形成的。它是“一个多源发端、多元融合而成的,以道统为核心,以儒家学术思想为主干的,儒、释、道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汇集多种成分的多维文化复合体”.

  它既是历史选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又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作为一个体系完备的文化母体,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祌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文化一样,可分为:(一)物质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二)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精神文化层,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