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毛泽东战争指导思想与竞技比赛中的指挥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26 共1083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4 毛泽东战争指导思想与竞技比赛中的指挥关系

  3.4.1 毛泽东战争指导思想

  毛泽东战争指导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把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际成功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指导革命战争的思想观点。

  它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特别是战争指导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革命战争、战略和作战丰富实践的科学理论总结;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官兵与人们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战争指导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核心所在。一个战争思想的成功诞生,并发展能取得成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取得战争实践的胜利。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能打胜仗,实现战略目的。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在竞技比赛中夺取冠军。两者看似无关,却在实现目的上殊途同归。两者之间,既有着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很多体育竞赛的形式都发源于人类的劳动和战斗技能的学习。竞技比赛,不但在形式上沿袭了军事战争实践的的原型,并且在思想方法上也部分沿用了一些军事学术的术语与观念。从一些基本术语,例如“进攻”、“内线”、“前锋”,到某些战术思想,例如“出其不意”、“防守反击”等等,无不印证出竞技比赛中存在的军事实践思维模式的影子。竞赛与战争一样,都是敌我双方对抗性的竞技活动,相互之间为了双方之间的利益,相互竞技、相互拼搏,只是竞赛比战争多了和平的因素在里面,竞赛的胜负之间缺少了流血牺牲。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战胜对手。两者实践之间的活动主体都是人,不论表现形式如何变换,终究还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决定胜负的因素还在于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统帅、指挥员、士兵之间的智慧与配合,竞赛比赛的胜负则取决于教练员、运动员临场的智慧与配合。

  正是由于战争实践与竞技比赛在形式、手段等各方面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故尝试着以毛泽东战争指导思想对战争的成功指导来探讨竞技比赛的过程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丰富、发展竞技比赛的战术理论,提高竞技比赛水平。在如今信息快速发展,国际间竞技水平越来越接近的情况下,以我国独有的毛泽东战争指导思想融入到竞技比赛中去,从另一角度开辟新的蹊径,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

  3.4.2 赛前准备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是毛泽东军事指挥思想的精华“十大军事原则”的基础。总的意思是,不论在何种战争态势下,在作战行动上必须十分慎重,并做好充分准备,不可轻战,不可浪打,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要做到对战争的把握,就必须做好对战争的准备。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准备是把握的先决条件,多一份准备,就多一份胜利的把握,准备越充分,胜利的把握也就越大。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应以有把握作为立足点。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战役指挥员,每战之前,必须做足充足的准备,对于构成和影响战役的一切因素要了然于胸。认真、仔细的分析敌我形势,立足战争实践,制定战役计划。并能延续地考虑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变数,制定相应的应变之策。此外,还需做好保证战争顺利进行的一切保障,例如后勤保障、战俘收容等。战前的准备完成程度,极大的关系到作战胜利的程度。总之,战前的准备工作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当今的竞技比赛发展迅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仅仅是通过自身在挑战身体的极限,在此过程中,亦便随着很多辅助的器具,使得现今的竞技比赛节奏越来越快、强度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强,很多的运动员或运动队之间的胜负差距往往就取决于 1 厘米、一分球、1 毫秒之间。在比赛过程中,任何一方一丝细微的破绽被抓住,就有可能导致全盘的崩溃。因此,现今的世界各国,在参赛之前,无不通过各种手段,或了解对手详细信息,或隐藏本身实力,极尽能力地做足赛前的准备工作,从而来制定克敌制胜的策略。

  3.4.2.1 知己知彼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对于敌人的一次又计划的‘围剿’如果我们没有必要的和充分的准备,必然陷入被动地位。临时仓促应该,胜利的把握是没有的。因此,在和敌人准备‘围剿’的同时,进行我们的‘反’围剿的准备,实有完全的必要。”同样地,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也指出:“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乃是科学的真理。”两句叙述,足以表现出了对敌我双方实力了解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去实践中了解了,才能扎扎实实地制定出战争的对策,这是战争开始的基础。否则,则一头雾水,战则必败。

  在竞技比赛中,“知己知彼”也是教练员必须要掌握的克敌制胜的武器。一名教练员要真正的做到真正对自身,“知己知彼”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教练员要熟悉自己每一个队员的特点与特长,包括队员技术上优势、劣势;生理上的优势、劣势,了然于胸,排兵布阵方能随心所欲。其次,教练员或者教练组通过日常的各种手段,去搜集本队或本队员主要面对对手的情况,这其中也包括对手技术和生理上的优点、缺点。要注意的是,这种情报搜集工作不仅仅是在赛前去完成,还应当制定到训练备战计划中去,需要长期的跟踪主要对手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最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比赛较量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生理和技术,很多时候,一些自身以外的因素,在短瞬即逝的比赛中间也可能会起到制胜的作用。比如,曾在世界泳坛掀起风暴的“鲨鱼皮泳衣”.2000 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着名的游泳运动员伊恩?索普身着 speedo公司的鲨鱼皮泳衣一举夺得 3 枚金牌,震惊世界泳坛。从泳衣的出现至北京奥运会之间,被刷新的 44 项世界纪录中,高达 40 项与其有关。对面如此的竞赛“利器”,中国游泳队直至 2008 年才真正的开始启用。由此可见,当今的竞技比赛,运动员自身以外的因素同样的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也应当成为了教练员们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3.4.2.2 天时地利

  战争,除了将敌我优劣势了然于胸外,一些客观的因素往往也会成为克敌制胜的主要因素。我们常说一场胜利的战争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个三要素。古人将天时、地利排列于首位与次位,足见天时、地利在众多战争要素中的重要性。开国初期的朝鲜战争,中美双方军事实力悬殊。一方为二战后最强大的军事帝国,一方为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如此的现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将战争中的天时与地利发挥的淋漓尽致。天时上,充分利用夜色避免了敌人强大的空中侦察以及加大了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地利上,充分利用朝鲜半岛的山地覆盖的优势,大幅度的纵深,大幅度的运动,在运动战中大量的歼灭敌人。当时美国的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是这样评价他的对手:“中国军队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

  他们的主要秘密---实力,位置和意图---保守得非常完善,所以他们的力量就增加了一倍。 ……中国军队没有机械化部队,只好巧妙地实施徒步渗透,迂回包抄行动。

  敌人的行动比我们的行动意图更隐蔽。”三年的时间,硬是将强大的军事帝国逼迫在了谈判桌前,取得了近百年来,中国人第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在竞技比赛中,天时地利主要指与所参与比赛相关的因素。包括气候、时差、场地、裁判、赛制安排等等各种外界条件因素。这些外在条件的掌握,往往会成为构成比赛胜负的重要内容,哪一方面都不能忽视。以“时差”为例,很过的国际比赛都会跨洲跨时区,不同的地区时差会直接导致运动的当地的时钟时间与运动员本身的生物钟不吻合,破坏了正常的生理节奏,从而会导致运动员失眠、肠胃功能紊乱、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一系列的症状,使得运动员无法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像时差的调整,必须在比赛之前就应做相应的工作。比如,赛前一到两周,运动员的训练、生活以比赛的时间是种来安排。还有,条件允许下,可以安排几个相邻时区的对手进行赛前热身赛,让运动员以逐渐适应的方式来克服时差影响。

  除时差以外,比赛的气候(例如是海洋性气候还是亚热带气候等)、地理状况(例如是高原地区还是平原地区)也是很重要的要素。备战时,要尽可能将这些信息掌握于胸,为制定比赛计划、任务做好充足而相应的准备。

  3.4.3 赛时谋略得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现代体育竞技比赛的水平越来越高,各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仅在毫厘之间,比赛的过程与结果,充满了强烈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往往教练员或运动员对于赛间某一瞬间或片段的把握就决定了冠军的归属。所以,现代的体育竞技比赛,除了运动员日常的艰苦训练强大自身实力以外,教练员在比赛期间能根据场上战局的变化,迅速得调整和作出克敌制胜的决策,也成为了运动员夺取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曾说“如果临场指挥能作出一个正确的决策,那么就可能起到改变局势的作用。”“战术运用越来越广泛,场上局势瞬息万变,更需要教练员具备在复杂战局中果断决策的能力”由此,依据场上形势,对手表现,能随机应变、灵活调整、克敌制胜是成为一名优秀教练员必备的能力。毛泽东也在他《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提到“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形势,从建军伊始,就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局面。能在长期的斗争中最终取得胜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于局势与形势改变的把握、决策,起得了至关重要的最终。土地革命时期,在战略上提出了十六字的游击方针,扩大红色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指出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的对日作战三个阶段,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本方针;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了要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避敌锋芒,以运动战消耗国民党有生力量的战略方针。因此,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孕育出来的毛泽东战争指导思想充满了灵活应变,与实践相融合的特点。而将这种灵活机变的思想与同样瞬时巨变的体育竞技比赛想融合,势必对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应变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4.3.1 以迂为直,以退为进

  在中国的古老军事思想中,“以迂为直,以退为进”的谋略思想极为推崇。《孙子兵法》曾言:“军事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惑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故迂直之计者也。”此战术思想强调,用一种与目标相悖或选择一条与实现目标相反的途径去实现目标。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因为顾到不能迅速地击破其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战略退却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军力,准备反攻。退却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处在前敌的进攻面前,若不退让一步,则必危及军力的保存。”因为,毛泽东在他的战略思想中认为,战争理应正视敌我双方的实力,如若敌强我弱、实力悬殊巨大之时,就不能硬着头皮死拼,以适当的空间、时间来换取自身实力的强大,从而达到预期的战略目的。一个优秀的指挥员必须懂得保存有生力量深刻理解并熟练运用以退为进的谋略思想。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