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定义、基本内容、哲学内涵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26 共306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 结果与分析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争智慧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夺取了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虽然,它的形成距今已过去了几十年,几十年来我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已于发生了众多的改变。但是,思想的精髓、观点、方法,仍对我们现在的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环顾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环境,与几十年前也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不断的接近与平衡。生物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完善、物流技术的出现,在全球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下,各国之间实难隐蔽本国竞技体育的硬实力即各项物质条件。从而使得,在物质这一条件,各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接近。这样的情况下,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将中国人民特有的、在军事战争领域取得辉煌成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不论是生物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哲学层面都与战争极其相似的现代竞技体育相结合,具有相当积极的指导与探索意义。

  3.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定义、基本内容、哲学内涵

  3.1.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定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其主要由人民军队的建设、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军队国防建设三个部分组成。

  3.1.2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

  3.1.2.1 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战争起源、战争性质、战争目的作出了深刻的阐述,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思想认为,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问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战争力量的竞赛;战争是一种物质运动现象,是有规律的。

  3.1.2.2 将马列主义的建军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建军理论和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军队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人民军队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人民军队在加强革命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和正规化建设。

  3.1.2.3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它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坚决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实行全面彻底的人民革命战争。

  3.1.2.4 依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实践,总结和提出一整套建立在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基础上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理论。确立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基本原则;明确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确定了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建立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作战原则。

  3.1.2.5 新中国成立以后,创立了一套科学体系的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其主要内容有:国防建设要根据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指导;国防建设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在世界大战可能避免的相对和平时期,要实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等。

  3.1.3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哲学内涵

  毛泽东作为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军事家,其最光辉的方面不在战术层面,而在与战略层面。这一战略层面,不是简单地一场战争的整体战略。而是中国革命与中国军队建设的大层面的战略视野与战略思维。在其思想的哲学层面中,创造性将哲学思维始终贯穿于革命战争的始终。所包含的军事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活和精髓,是军事领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在军事问题上“认识的认识,方法的方法”.

  3.1.3.1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问题。毛泽东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全部军事问题。他把中国革命战争放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军阀混战的大背景下考察,得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结论。毛泽东说:

  “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出发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这就是说,毛泽东认为人们在认识世界、从事实践的过程中,应当“知己知彼”,全面地看问题,从而发展了军事辩证法思维的全面性原则。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深刻揭示了战略战术中一系列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辩证联系,他认为战略学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而战役战术学则是研究战争局部的。他深刻阐明了进攻与防御、持久与速决、外线与内线、集中与分散、歼灭与消耗、计划性与灵活性等一系列的辩证关系。这充分看出矛盾分析法在其军事思想中所占据的无可估量的重要性。

  3.1.3.2 用阶级分析方法和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观点研究战争的性质和革命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毛泽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观点来观察分析战争现象,揭示战争的本质,并深刻论述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观察和分析战争的基本问题,认识和运用军事领域的辩证规律,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战争观。他指出:“战争一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1 卷,171)
  
  从而说明了任何人都不能抽象地看待战争,因为任何具体的人都不是超阶级的。毛泽东军事哲学还认为,每一种作战方法的制定都是人员和物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调在客观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去夺取战争的胜利,这正是毛泽东军事哲学同其他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军事哲学的根本区别之一。两军对垒,必有胜负。任何一方都想求胜而避负。为了在战争中求得胜利就必须弄清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科学地回答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一重要问题。他指出。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兵民是胜利之本”.

  3.1.3.3 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考察中国革命军事斗争的过程。毛泽东认为,认识战争情况的第一个过程,就是作战计划建立之前对战争情况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指挥员要使用一切手段将调查或侦察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资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才能制定出正确的作战计划。而作战计划的形成既标志着战争认识第一阶段的完成,又标志着第二阶段的开始。战争认识第一阶段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实行战争客服当前敌人的,这一目的要通过战争认识的第二阶段来完成。由于第一阶段人们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时指挥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作战计划适时地加以修改和完善,使主观指挥紧紧跟上客观情况的变化。这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高级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