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26 共835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3 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3.3.1 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

  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我军建设的长期实践活动中,深入探索人民军事建设的规律和特点,认真总结军队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的一系列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建设无产阶级人民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了创建军队、领导军队、发展军队、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装备工作、革命化建设、现代化建设、正规化等方面。这些方面,涵盖了军队建设的基本领域,全面回答了我军建设思想的战略性、关键性、长远性、基础性理论问题,构成了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

  3.3.2“人”的因素与运动选材的分析

  “人”的因素贯穿了毛泽东思想的始终,所有一切工作的展开,必须要以人为基础,离开了人,一切都是空谈。战争也不外如是,对于战争中人的认识,毛泽东是这样认为的“有人能说,武器是第一,人是第二。我们反过来说,人是第一,武器是第二。武器同机器差不多,都是人手的延长而已。是人拿在武器手里,还是武器拿在人手里?当然是后者,因为武器没有手,哪个武器有手?我打了二十五年仗,包括朝鲜战争三年。我原来是不会打仗的,不知道怎样打,是通过二十五年的战争过程学会打的。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武器有手,只看见人有手,而人用手掌握武器。”

  在中国革命的战略大局中,中国共产党人,也是历经了多次城市暴动、工人运动的失败,才得出了血的教训,确立了最应团结的最广泛的人群。这个教训就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个最广泛的人群就是农民阶级。正是对于“人”因素的最终确立与正确发展,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对于运动训练而言,也具有一个最基础的“人”的因素,这个 “人”,就是运动员。这是竞技体育最基础的构成因素。竞技体育的最终博弈,归根到底,体现在各个国家派选的运动员竞技水平上。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各个国家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是竞技体育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运动训练工作的第一步--运动选材成为了整个竞技体育战略大局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运动选材,着重点比较偏重于人的外在条件。例如 92 年出版的《运动员科学选材》及 O5 年出版的《运动选材学》(运动选材研究需要整体论思路探析),详细的记录了几乎所有奥运竞技项目的指标和标准。而这一外在的指标和标准往往被教练员作为了选择项目运动员的依据。很明显,如果奥运会的冠军可以有依据参照的话,那么奥运冠军就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可以批量的复制,显然事实不是如此。另外,这套所谓的标准又会将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却有真正运动天赋的好苗子拒之门外。例如当年的邓亚萍因为身高不够标准,尽管比赛成绩优秀,还是屡次被河南省乒乓球队拒绝入选。很明显,这样照本宣科的运动选材,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1964 年 7 月 9 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说:“我打了二十五年仗,包括朝鲜战争三年。我原来是不会打仗的,不知道怎样打,是通过二十五的战争过程学会打的。”

  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改进,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里一个很重的方面。毛泽东的着名哲学着作《实践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这一循环不断的过程。因此,正确地运动选材,应当尊重客观实际,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了解事物之间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合理、科学的开展运动选材工作。

  分析运动选材,研究对象有两大类。一是运动员也就是“人”,是重点的、复杂的研究对象;二是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从属的研究对象。科学合理的运动选材,必须要首先认清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并依此来制定选材要求。毛泽东的《矛盾论》认为:矛盾始终贯穿在事物发展的始终,并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性和特殊性。选材时,除了遵循传统的普遍选材规律外,比如篮球运动员需要身高臂长的人,同时,应对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区别,发现项目本质属性规律中的共性规律和特异性规律。运动项目之间的相似点越多,其共性也就越多,根据运动项目的共性进行项群分类。在此基础上,寻求与分析运动项目之间的差异性即此项目主导制胜的因素。并由此,总结出运动选材规律的三个层次:第一:通用选材规律,即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须遵循的一般规律。第二,依据项群分类的运动选材规律。第三,同类项群中不同项目的运动选材规律。
  
  3.3.3 军事训练与竞技训练的分析

  战争实践揭示了这样一个法则:训练有素的军队才能英勇善战,训练懈怠的军队必定不堪一击。严格的军事训练才能保证在残酷的战场上存活下去,才能保证去赢得战争的胜利。同样的,竞技训练是达成战略胜利(夺取冠军)的必要步骤和重要保证。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想要在胜利的路上领先一步,必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到日常的竞技训练中去。竞技训练与军事训练一样,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只有从严、从难、从实际出发,在科学训练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这个工作。

  3.3.3.1 对“人”的内部因素改造

  竞技训练与军事训练一样,充满了残酷与竞争。能最终一起站到赛场的人与人之间,都具备了几乎相同的竞技水平。比赛的胜负往往就决定一个瞬间的爆发或者一个运动状态的改变。这一切的良好临场发挥,都不会凭空而来,完全取决于平日训练里一点一滴的积累,取决于就必须在平日的训练过程中挥洒更多的汗水,取决于运动员对自身更高更严的要求。在训练过程中,面对教练员的指导,认真也是完成一次训练,懈怠也是完成一次训练,如何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训练,促使运动员在竞技训练的时候,始终能严格的对待自己,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对人的内部因素改造和运用很重要。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谈到:“唯物辩证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运动员也具备的相应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决定一个人取得多大成就的本质东西。外部条件就是我们通常所能看到东西,比如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讲,身高臂长越有利。“许多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地理和气候的条件下,它们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非常之大。同一个国家吧,在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的情形下,社会的变化却是很大的。帝国主义的俄国变为社会主义的苏联,封建的闭关锁国的日本变为帝国主义的日本,这些国家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

  历史的发展与实践告诉我们,外部条件只是成功路上的一个辅助条件,真正取决定作用的还是事物的内部条件即事物的内因。由此,运动员的内部条件改造应成为体育竞技训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这个人的内因,即应为运动员心中那份坚定的夺冠信念。当选择了竞技体育这条路,为之奋斗的只有努力训练,力争夺冠。这份信念必须坚定无比,不为任何因素所动摇,即使途中有挫折、有失败,也应坚定的坚持下去。能力与信念,组成了运动员成功的外因与内因。在能力即外因相似的情况下,信念即内因成为了推动运动员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信念可理解为将心放在夺冠之目的。心在哪里,意就在哪里。凡将来有望夺冠之运动员,他们满脑子想的应该就是夺冠或与之相关之事,而非其它无关之事。具备这样信念的运动员不但有定力,而且有信心,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们在竞技训练中总是会朝好的地方去想。着名的 NBA 巨星迈克尔-乔丹在高中第二年,曾因身高问题落选校篮球队。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乔丹并没有放弃与气馁,凭借着心中对篮球的那份热爱与执着,始终坚持不断的努力与训练,最终回归了校队,从此迈上了巨星的道路。这份执着的信念,也伴随着乔丹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捧回了一座又一座的冠军奖杯,成为了篮球运动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

  3.3.3.2 军队干部的培养与建设与教练员的培养与建设的分析

  干部(亦称军官)是构成军队系统的骨干部分,是军队作战行动的决策者和指挥官。干部的素质如何,军队的用人之道,决定着军队的胜败和国家的存亡。自古就有“是存亡安危在于枹端,奈何无重将也”之说。“只有提高了干部的军事政治程度,才能使战斗员的军事政治程度真正提高。提高老干部的程度,创造许多的新干部,这是红军在大战争面前的迫切任务。”

  毛泽东1935 年 11 月的这番话,指出了在一支优秀的军队中发展与培养军事干部的重要性。

  从最早的红军大学,到后来的中国抗大,以及建国后各类军校的建设,不论所处的条件多么艰苦,面对的环境多么恶劣,我党始终没有放弃利用军校对干部军事政治素质的正规培养。革命战争期间,这些培养的干部,非战时,作为教官,加强对基层普通士兵的军事政治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战时,作为军官,往往身先士卒,哪里战斗环境最恶劣,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为普通的士兵树立了人民军队干部的光辉榜样。

  我国的竞技体育实行的举国体制,是以各地方的业余运动学校为基础,这个基础在整个举国体制是数量最多的一级单位。在中国,几乎每一个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都拥有自己的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如此庞大的数量使得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员成为了竞技体育发展中的重要的人才资源。业余体育教练员的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培养与培训体系,在此体系中,如何更进完善,仍需广开思路,寻找对策。

  3.3.3.2.1 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更新,不止是教练员知识与能力的更新,还包含着用人部门的观念更新。现今的部分体育运动学校确实存在着只重使用、只重成绩,不重培养的现象。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教练员专业知识滞后,训练能力下降。所以,用人部门理应更新观念,防止短期行为,将提高教练员各方面的能力落到实处,加强对基层教练员的培养力度。上文提过,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内因才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作为教练员,也应认清与认识到自己在竞技训练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不满于现状,积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建议教练员的培养与发展,应作为主管部门考核的重要方面之一,成为一项硬性条件。

  3.3.3.2.2 引进竞争,持证上岗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特色,即使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回避这个特色,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存优汰劣,事物的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行业必须遵守的市场规律,即使是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员也不能例外。在现今的业余竞技训练机制下,教练员对于的建设与培养还是沿用的传统的一些方法,缺乏一定的活力,使得教练员的岗位成为了一定程度上的“铁饭碗”.归根结底,教练员的岗位聘任还是缺乏市场竞争体制。现今,我国的业余体育教练员的数量还是大量的少于运动员的数量,像孙海平与刘翔这样 1:1 的配比几乎是竞技训练中的一个特例。在供需关系中,还是一个“供小于求”的现象,这很不利于形成教练员的市场竞争体制。建议可适当的引进一些合格的、持证的兼职体育运动教练员,来建立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为岗位聘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供物质基础。此外,为保证了各类各级教练员的质素,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全面实行教练员证书制,每一位参与体育教练员竞聘的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