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用户体验与手机客户端设计融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17 共508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携带的便捷性,使用手机客户端购物的用户越来越多。用户使用哪一种购物客户端,在于用户对客户端使用的体验,客户端设计的越符合用户的期望,用户的体验越好,用户使用的意向就越大。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构建手机客户端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研究模型,设计问卷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以手机淘宝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6.1 论文研究的结论。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手机客户端的应用,为用户使用手机客户端进行购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通过阅读文献,从手机客户端、用户体验的理论出发,建立购物类手机客户端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模型,通过阅读文献设计问卷,利用问卷获得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手机客户端设计的建议。本文实证研究的结论如下:

  第一,手机客户端设计的四个方面:界面设计、内容设计、交互设计、安全性设计存在密切关系,原因在于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用户使用手机客户端都是与客户端进行交流互动,获得自己的生活所需或精神所需,手机客户端设计的各个方面都与用户脱离不开,都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因此可能各方面存在关联。

  第二,内容设计对用户体验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并且对用户使用手机客户端的情感也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说明用户的情感和用户的体验都与手机客户端的内容设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提升用户的体验,可以从手机客户端的内容设计方面入手。

  第三,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安全性设计这三个方面对用户使用手机淘宝的情感感受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三个方面对用户体验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尤其是界面设计。在这个三个因素中,对用户的情感影响最大的是安全性设计,其次是交互设计,最后是界面设计。

  第四,用户的情感对用户的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用户使用该客户端的情感越好,用户体验就越好。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的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是在大量阅读文献基础上进行的,力求科学严谨,但是受时间精力、个人研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论文的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下面从模型维度的选择、样本的获得、研究的时间跨度三个角度讨论,并相应的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1)模型维度的选择。

  本文模型研究的维度和观察指标的选择是通过文献阅读获得的,探索性的选择了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内容设计、安全性设计、情感、用户体验这几个变量以及这些变量的观察变量,并没有加入其他的变量,如调节变量,而且指标因子的选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影响因子没有被模型包括,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扩展研究模型。

  (2)样本的获得。

  本文问卷的发放,由于时间、地点的限制,主要在学校和网上通过问卷星进行发放,回收 267 份,有效问卷 229 份,抽样方法不能保证是随机抽样,实证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并且样本量有限,没有把样本分为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对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在未来的研究中尽可能的采用随机抽样,并增加样本量。

  (3)研究的时间跨度。

  因为不同的时间段,用户使用同一客户端的体验是不断变化的,本文研究的样本数据只是用户在某一时间内使用手机淘宝的体验,而用户使用手机淘宝的体验是不断变化的,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不同时点的数据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2016-01)。
  [2] 张文环。艾瑞咨询:2014 Q3 中国移动购物市场快速发展,交易额达 2309.6 亿元[EB/OL].(2014-11-07)。
  [3] Yuanpan.8 月份国内手机移动购物 App 排行榜:淘宝第一[EB/OL].(2014-10-27)。
  [4] 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
  [5] Forlizzi J, Battarbee K.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 in interactive systems[C].Proceedings of the 5th conference on Designing interactive systems: processes, practic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ACM,2004:261-268.
  [6] Norman D.A.The Invisible Computer[J].Chemical Engineering Progress.2000(9):56.
  [7] 唐纳德。A.诺曼, 付秋芳等译。情感化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 Bargas-Avila J, Hornbaek K. Foci and blind spots in user experience research[J]. Interactions,2012,19(6):24-27.
  [9] Cennydd Bowles, James Box .Undercover User Experience Design[M].New York:New Riders Publishing,2010:1-2.
  [10] 江蕊。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与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11] 欧阳波, 贺赟。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设计[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55-57,77.
  [12] 周翊。基于用户体验研究的 C2C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13] 李小青。基于用户心理研究的户体验设计[J].情报科学,2010,28(5):765-767.
  [14] 古佳楠。基于用户体验的手持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15] 肖海鹏。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门户网站设计[J].硅谷,2011,20:93-95.
  [16] 吴方园。互联网购物用户体验及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17] 郭苏。 C2C 网络购物平台用户体验的角色划分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8.
  [18] 蒋素东。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 B2C 线上线下融合研究与实现[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9] 运行监测协调局。2015 年 10 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2015-11-18)。
  [20] Seongil Lee. Mobile Internet Services from Consumers'Perspectives[J]. Internationa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2009,25(5):390-413.
  [21] 鲁维,胡山。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电信技术。2009,(5):29-31.
  [22] B.Joseph, II Pine, James H. Gilmore, Alan Sklar. The experience economy[M], Blackstone Audiobooks,2012.
  [23] Shedroff N. Experience design[M]. New Riders Press,2001.
  [24] Kuniavsky, Mike. Observing the user experience: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user research[M]. Morgan Kaufmann,2003.
  [25] Daniel L. Understanding user experience[J/OL].
  [26] IS09241-210: Ergonomics of human-system interaction-Part 210: Human-centered design for interactive systems[M].ISO,2010.
  [27] Law E. L. C, Roto V, Hassenzahl M, et al. Understanding, scoping and defining user experience: a survey approach[C].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New York, ACM,2009:719-728.
  [28] 张耀辉。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9] 苏倩。基于中国 C2C 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体验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30] Jeffrey Veen. The Art & Science of Web Design[M].Que,2000.
  [31] Luke Wroblewski. Site-seeing: A Visual Approach to Web Usability[M].Hungry Minds, 2002.
  [32] Rangamathan C, Ganapathy S. Key dimensions of business to consumer web site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2,39(6):457-465.
  [33] Morville P. User experience design[J/OL].
  [34] 杜海。SNS 网站的用户体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5] 曾帆扬。基于用户体验的淘宝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1,(12)。
  [36] 张洁,赵英,余红。B2C 电子商务网站用户体验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13,31(12):84-90.
  [37] 陈安全,孙著。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产品创新[J].价值工程,2011,04:6-9.
  [38] 杨艾祥。下一站:用户体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1-30.
  [39] 胡昌平,邓胜利。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信息构建要素与模型分析[J].情报科学,2006,24
  (03):321-326.
  [40] 马朋。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互联网在线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4
  [41] 李翠芬。用户体验的 76 个体验点[EB/OL].
  [42] 刘岚,王霞。B2C 电子商务模式下网上商城用户体验分析[J].商业时代,2013(3):57-59.
  [43] Logan, J.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usability: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C]. in In M.E.Wiklund (Ed), Usability in practice.1994.New York: AP Professional.
  [44] Jurek Kirakowski, Mary Corbett. SUMI: The software usability measurement inventory[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3,24(3):210-212.
  [45] McNamara N, Kirakowski J. Defining usability: quality of user or quality of experience? [C]. in In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2005. Limerick, Ireland.
  [46] Patrick W. Jordan. Designing pleasurable products[M]. CRC Press,2000.
  [47] Mahlke, S. Understanding users' experience of interaction[C]. in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annual conference on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ognitive ergonomics. 2005. Chania, Greece.
  [48] Bentley R, Appelt W, Busbach U, et al. Basic support for cooperative work on the World Wide Web[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1997,46(6):827-846.
  [49] 尹志博,杨颖。用户体验的量化研究方法[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 [C].2008.
  [50] Robert Rubinoff, How To Quantify The User Experience[EB/OL],(2004-4-21)。
  [51] Mahlke 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xperience of website usage[C].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New York: ACM Press,2002.
  [52] Mahlke S. Studying affect and emotions as important parts of the user experience[EB/OL].
  [53] Fred D. Davis, Viswanath Venkatesh.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measurement Biases i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hree Experim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1996.1(45):19-45.
  [54] Vyas D, Gerrit C. van der Veer. APEC: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experience[EB/OL].2006.
  [55] Jesse James Garrett.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站设计。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
  [56] 鲁良兵。手机软件用户体验的评估及其对使用意愿的预测作用[D].杭州:浙江大学,2010.
  [57] 潘香洲。基于用户体验的孕婴健康管理类移动 APP 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58] 赵雪薇。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实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5.
  [59] 吴晓。基于手机购物软件的用户体验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60] 陈娟,邓胜利。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知乎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12(24):102-108.
  [61] 古佳楠。基于用户体验的手持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62] 包苏日娜。基于交互行为的网站用户体验过程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2.
  [63] 黄晟。基于用户体验的 APP 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2.
  [64] 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et al.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2003,27(3):425-478.
  [65] Davis F. D, Bagozzi R. P, Warshaw P R.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1989,35(8):982-1003.
  [66] Van der Heijden H.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age of websites: The case of a generic portal in the Netherlands[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3,40(6):541-549.
  [67] 赵文佳。一号店网上超市网站用户体验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68] Park J, et. al. Modeling user experience: A case study on a mobile devi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2013,43(2):187-196.
  [69] 陈娟,钟雨露,邓胜利。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以微信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1):95-99.
  [70] 吴卓浩。"建立企业中的用户体验力量"系列之二 用户体验质量控制体系[J].程序员。2011(10):56-57.
  [7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R/OL].(2015-06)。
  [72] 余建英,何旭宏编。数据统计分析与 SPSS 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362.
  [73] 姚秀丽。消费者行为及网络购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9
  [74] 五南,吴明隆编著。结构方程模型 Amos 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07: 1-2,5-7,9,17,37.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