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悲剧电影和女性主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2 共916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悲剧电影和女性主义

  2.1 电影的特点与功能

  对于主流电影而言,叙事情节、人物性格、美学风格的合理性是艺术评价体系的三大要素,而要将电影达到完美高度,我们就要考虑到作品所传播的文化理念,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和塑造的文化形象,正确的文化理念将作品上升到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

  从大众性和艺术特点出发,导演通常将自我理念贯穿于整部电影中,形成电影独特的展现形式。悲剧性女性色彩是受众群体的普遍认识,导演从客观考虑,加以自我理念的叙述表达,更增加了女性的悲剧色彩。

  1. 逼真性

  电影从投影到影院荧幕再到宽荧幕的不断改进,更人性化地为人们提供观察事物和开拓眼界、放松心情的视角,使人们更多地在轻松享受到环境中感受古今中外,大千世界。张艺谋的代表影片《红高粱》(图 2-1),其中最热闹红火、精心策划的“颠轿”场面,曾经被评价为“伪民俗”,但其热烈奔放、酣畅淋漓的视觉造型,创意地礼赞了陕北传统婚嫁习俗中的迎娶,无论出处是否正宗,时至今日,仍给观影人奉献了视觉大餐5.之所以让人信服,是因为人类各式各样的传统中,婚俗的通性就是热闹,符合受众群体需要,震撼人心的同时也深入心。

  再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全篇取国家级景区乔家大院作为拍摄基地,真实再现了乔家大院豪门深宅,层层叠叠的大院虽然富贵,但却让人压抑,房间里阴暗潮湿好像只有点灯才会亮堂起来,可是点灯的永远只有一个,影片以“棺材”隐喻大院,揭示了大院中女人的悲惨,她们从进入陈府卷入妻妾纷争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走进了棺材里,虽然自己浑然不觉,因为清醒的那一天,也就是永远也清醒不了的那一天,这大院锁住了传统女人的一生。而这种眼见为实的思想导向,加深了观众的认识和思考,也深化了观众的同情和认可。

  电影《蓝风筝》(图 2-1)中的女主人公兼具中国传统女性身上所有的优点,却无法抓住正真属于自己的幸福。铁头的母亲,是整部故事中最不幸的人、她的死去的丈夫们,她失明的哥哥和曾经有些愤青的弟弟,在当时整体悲凉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悲剧显得尤其深刻而更加逼真。

  2. 观众性

  观众性使电影成为最大众化同时也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电影通过声音和图像表达,将全世界的人纽带在一起,形成集体意识。

  奥黛丽·赫本的经典电影《蒂芙尼的早餐》(图 2-3)中,她戴着蒂芙尼的项链、身着纪梵希的高级定制小黑裙的形象成为当时的经典。《阿甘正传》(图2-4)风靡全球,故事中的阿甘是所有人取笑的对象,他从小被鉴定为智商不及格,为了纠正他穿上了腿箍,本以为他的一生就被限定在这个报告里,可是他冲破障碍,有了爱和神话。阿甘每遇危险,都以奔跑摆脱困境,而阿甘那双显眼而经典的阿甘鞋被无数人追捧,阿甘的执着精神也影响着全球的影迷。张曼玉在电影《花样年华》中身着民族风格的旗袍形象,引领了当时的潮流。

  2.2 电影与文化的关系

  2.2.1 中国电影的创作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电影的出现,是作为活动摄影技术的表达,也为真实地表现人们生活、社会活动提供新的可能。此后,电影成为独立地艺术表达形式,经过不断实践、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其艺术地位。电影艺术综合了摄影、文学、音乐、戏剧、美术等成份并加以完善和改变、通过艺术语言手段形成新的特质、表现力和魅力,全面地再现和表现生活。

  2.2.2 中国电影记录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史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此期间中,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是其的内在基础,而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是影响它必不可少的原因,在二者的交互作用下,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解体和中国近代新文化的重构,而同时期诞生在法国的电影也于 1896 年 8 月传入我国,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史上出现了几个重要独特的文化转型期:

  1912 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制度的瓦解。在 1913 年,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中国第一部无声黑白的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电影由郑正秋执笔,剧中角色由文明戏演员扮演,1913 年 9 月 29 日上映,被广评为中国影片的开山之作。随后到了 20 世纪 40 年代因为国内战争连连,局势动荡不安,但电影创作依然没有断。如:1934 年的、《小城之春》、《三毛流浪记》、《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等。

  从 1949-1966 年,这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 年时期”,由于我国全盘照搬了苏联电影垄断的工业体制,几乎是清一色的国营片,具备教化功能的电影被党和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其中反映旧时代、旧社会生活的影片主要有《苦菜花》、《白毛女》等;反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历史片:《林则徐》、《甲午风云》等;反映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争片:《南泥湾》、《地道战》、《英勇投弹手》、《南京南京》、《智取威虎山》、《永不消失的广播》、《冰山上的来客》《小兵张嘎》和《鸡毛信》等;反映旧中国旧社会人民生活的、根据名着改编的“改编片”:《祝福》、《茶馆》、《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滚滚红尘》等;反映封建社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的“戏曲片”:黄梅戏《天仙配》、京剧《野猪林》和《杨门女将》等。反映新中国建立以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斗争和生活的影片如《刘巧儿》;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农村片”:《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老兵新传》等;反映少数民族边疆风情的“风情片”:《阿诗玛》、《刘三姐》和《五朵金花》等;反映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面貌新风尚的歌颂片:《今天我休息》、《大李、小李和老李》和《满意不满意》等。这些优秀的电影也流传了一些优美的插曲6.

  1979 年-1988 年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电影运动。文革后,文艺百废俱兴,初期出现一些伤痕、反思的电影,如:1980 年的《天云山传奇》。自 1950 年逐步开始的世界新电影运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法国新浪潮)到这个时期已接近尾声,而中国的新电影运动由于“文革”造成的文化断裂所以才刚刚开始,代表作有1979 年的《小花》,1984 年的《黄土地》、1987 年的《红高梁》,中国第四代导演也正式成为中国电影的先驱者。

  80 年代末期,随着城市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出现了一些在信仰危机的浊流中失意、失业、失足的边缘人物。“独具慧眼”的作家王朔专门描写这类人物,他的小说、剧本被接连改编拍成电影,如:1989 年的《顽主》、1991 年的《青春无悔》、1994 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等。

  中国当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与西方文化(有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哲学、精神分析学、高新技术及美欧电影等)三元汇入,这种文化具有鲜明承继性又具有当代性与开放性,到 20 世纪末,更加具有时代特点,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段时期的电影创作由于不少电影的质量跟不上现代人的审美步伐,故未达百花齐放程度,使国内的影坛上只有零零落落的几朵牡丹在迎风而立,孤立百草园。

  2.2.3 从文化视点的角度分析

  1、女性文化与电影

  中国女性文化占中国整个文化领域的多半比例,而女性电影的创作是中国文化、中国女性不可缺少的。最早的具代表性的有:由伍锦霞导演在 1937 年拍摄的《民族女英雄》,讲述的是一位青年女子参加抗日军队并成为民族英雄的故事。

  由陆小雅导演在 1985 年拍摄的《红衣少女》(图 2-5),讲述的是一名叫做安然的 16 岁“假小子”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一个社会与思想的冲突。还有由作家张爱玲小说改编的影片中的女性形象等等。这些影片都对女性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和思考。

  在张艺谋的镜头中,女性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角色限定,她代表着一种符号,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和文化底蕴,这种女性现象和女性意识在观众心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存在,而这种女性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让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富有生命力。

  2、性、情爱文化与电影

  中国电影从 1937 年到如今,一直不同变化的角度向观众展示着性、情爱文化,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制,从妓院的兴废到同性恋演变,在中国电影历史上呈现。中国表现情爱的作品有 1937 年由袁牧之导演拍摄《马路天使》,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代表作,描绘了活泼的市井生活并将中国早期社会问题间接反应出来。又如 1999 年根据鲍十小说《纪念》改编张艺谋拍摄的《我的父亲母亲》(图2-6),通过自传形式讲述了父亲母亲的爱情故事。表现性爱的主要有张艺谋在1990 年根据刘恒小说《伏羲伏羲》改编的《菊豆》和在 1991 年拍摄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表现同性恋的有 1993 年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主演的《霸王别姬》(图 2-7)及香港的王家卫在 1994 年拍摄的《春光乍泄》。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