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相关概念解读
(一)网络技术的本质
1.相关概念阐述。
何谓科学技术学术界迄今还没有形成完全公认、一致的看法。要想理解科学技术,首先要弄清"科学"与"技术"各自的内涵。
关于科学的内涵,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科学"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
12 世纪初叶,宇宙论者威廉提出:科学是知识的思想。到了 16 世纪,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把"知识"与"科学"当成相似的概念。1888 年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史学家丹皮尔认为:"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自然现象,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史蒂芬·F .梅森指出:
"科学就是人类在历史上积累起来的,有关自然界相互联系的技术、经验、和理论知识不断发展的活动。"马克思指出:科学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海德格尔说:"今日的科学属于近代技术的本质之域,而且只是在这一本质之中"而在我国 1979 年出版的《辞海》中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科学内涵,很难说哪一个定义涵盖了所有科学的意义而获得公认。
就像恩格斯所说,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
技术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技术一词出自"希腊 TechNet(工艺、技能)与 10905(词、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当它 17世纪在英国首次出现时,仅指各种应用技艺。1760 年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爆发后,技术涉及工具、机器及其使用方法和过程,其含义远比古希腊时要深刻得多。"法国科学家狄德罗在其主编的《百科全书》中为技术所下定义是:技术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方法、手段和规则体系。兹沃雷金认为:"技术是社会生产体系的劳动手段总和"步入现代社会,技术的概念络绎不绝纷纷出现,如有的人把技术看作是科学的物化或是科学规律的应用;有的人主张技术是一种精神因素;还有提出技术是人类活动手段的总和。
本文将科学与技术概念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采用的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归纳,即技术是各种生产工艺的总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世界自然规律的活动。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辩证统一的集合体。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与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特征趋向同一化。学者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将科学与技术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统称为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的成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学科领域。
2.网络技术方面要区分网络和网络技术两个概念。
从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开始迈向信息时代,进入了网络社会。但在当时,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不统一的,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仍很不畅通,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信息革命解决了这一问题。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未来学家保罗·萨福认为,计算机技术至今经历过三次浪潮:第一次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信息处理是关键,主体是大型计算机;第二次 70 年代至 80 年代,信息获取是关键,主体是小型计算机。第三次 90 年代至今,信息的传输和共享成为关键,主体是网络计算机。
在阐述网络技术概念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网络。作为现代技术概念的网络主要是指现代信息网络,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互联网在 20世纪最后 30 年间的创造和发展,是军事策略、大型科学组织、科技产业,以及反传统文化的创新所衍生的独特混合体。"20 世纪 90 年代,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使每一个人可以产生自己的多媒体图像页面,一个巨大的虚拟超文本网络形成。随后多媒体技术、浏览器技术等的产生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易用性,降低了网络应用的门槛,使互联网飞速发展。"可以相互交换信息的互连系统的总和被称作计算机网络".
即"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附属设备,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资源共享目标的通信系统".
网络与网络技术是联结在一起的,没有网络技术就没有网络,网络技术的发展则决定着网络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不难看出网络的几个技术性特征:规模的全球性、网址的唯一性、协议的统一性、功能的服务性。而网络的本质是信息的全球共享性、虚拟现实的理念、以及传播方式的互动性。网络为人与人的互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场所。
在功能上,网络允许和支持世界上任何人们相互通讯和信息共享,从而使人类通讯和交往活动有了质的提高;在意义上,网络是人类社会结构分行与整合的产物,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结构和系统,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之自然历史过程中的新阶段和新形态,标志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的到来。"如果使用设计和建筑的语言来描述,不妨把它视作一所房屋。不同的是,网络可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潜在的家".
虚拟现实、信息共享以及网络的互动性是网络在发展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几大显着特征,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迅速普及,这些特点会更加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3.网络技术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科学技术是社会各个领域有关技术的统称,是个集合的概念。网络技术是科学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因功能不同,将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主体的技术称为网络技术。因此,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是网络技术的总称,网络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门类。
网络技术的发展变化规律遵循科学技术的变化规律,同时,网络技术符合科学技术的所有特征,也是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特别之处在于,网络技术虚拟环节的鲜明特征有别与其他任何科学技术,成为高科技时代最令人惊叹和自豪的科学技术。
善于模仿运用科学技术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网络技术的社会功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社会发展概念界定
1.社会发展概念阐述。
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社会发展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之一。但是关于社会发展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答案。
从广义上讲,社会发展这一概念涵盖了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各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等等。百度百科指出:"社会发展,是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出现从个人到社会总体的自由延伸,个人的自由延伸到社会整体关系面。包涵个人的物质及精神自由发展到社会层面,并取得社会化的一致。这其中包含经济、人文、政治等一系列的社会存在的总体发展。"在学术界,庞元正教授在《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中给发展作了如下的定义:"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结构、体制的演进和变革,特别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和变迁"在这里,作者所定义的发展显然是指社会发展。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发展就是指一种结构性的变迁,是从结构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发展,强调了社会发展的经济增长基础,明确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即组成社会的结构、体制等的演化和变迁。
邱耕田教授在《低代价发展论》一书中分析了目前学界对于理解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误区:将社会发展简单的等同于社会进步。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所谓社会发展,是指社会有机体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合乎人们主观目的和自主需要的,从而有着特定方向和一定规律的一种运动变化形式。换言之,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发展代价的扬弃而获得的社会系统的整体上的进步或积极的、向上的变化"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不是由外在的、先天的力量决定的,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结果。他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
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社会发展的特征。
由定义可见,社会发展包含着如下一些鲜明的特征。首先,社会发展具有整体性特征。社会发展是社会系统本身的整体发展,是构成社会系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要素及其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协同、全面、持续的进步、改善和优化,是社会系统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级的形态转变的上升运动。这就是说,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思想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或者说,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是构成社会发展整体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其次,社会发展具有层次性特征。根据社会发展的主体的不同层次,社会发展系统是由个体发展、群体发展和人类发展等不同层次结构有序地组成的。再次,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特征。社会发展是开放性的社会系统在一定环境中的发展,是一个通过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而实现上升的运动。最后,社会发展具有目的性特征。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并合乎人们主观目的和自主需要的上升运动。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发展就是人类自身的发展目的和发展愿望积极地现实化、对象化的过程。所以,马克思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总之,归结为一点,社会发展具有系统性特征。或者说,系统性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特性。
社会发展,是世界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表现为社会形态内部的革命性变革及社会形态间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过程,表现为人类的进化、文明的累积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所指的社会发展是包含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一系列社会存在的总体发展,主要是生产力、生产方式、人的思维模式的发展变化。通过分析生产力、生产方式、人的思维模式三个方面来具体化出社会发展的变化。
自古以来人类对简单性的不竭追求,或许是在寻求便于逼近真理的方式和可以展现世界本质的简单性道路。简单性的寻求在技术层面则是复杂性的不断增长,技术复杂性及其衍生的系列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主体的意向,为走出技术复杂性的困境寻求出路。1、技...
技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又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普遍技术化的时代,技术的高度社会化、普及化和一体化是不争的事实。技术活动不仅是提高综合国力、改善生活质量、保障民族安全的基本手段,而且也是现...
承认并探询知识的可靠基础是人类的古老理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大多数思想家都追求确定无疑的知识,他们在自然科学中找到标准的范例。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结论和科学的假定都是不容置疑的,科学成为理性的代名词。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弗洛伊德和...
摘要:通过钱学森之问,我们对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于杰出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学校、以人为本、创新精神的角度来研究对策。关键词: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对策一、引言:从钱学森之问说起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
当代哲学在信念的评判上处于两难境地,哲学家们要么陷入重建真理概念的泥潭中艰难自拔,要么选择抛弃真理原则的工具主义。按照事实符合论定义的真理概念遭到上帝之眼、怀疑论的批评;取而代之的每一个真理解释也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融贯论不能排除幻想...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的永恒主题。随着当今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危机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生态危机,国内外学者纷纷到马克思的着作中力求挖掘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寻找根治生态危机的...
一、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定位与学术研究的关系问题1.自然辩证法教育中基本理论的特质---确定性众所周知,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奠基的一门科学,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统一...
在我国技术哲学事业的初创与建制时期,陈昌曙先生既致力于工程主义技术哲学传统的研究,也注意吸纳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思想,其中包括各种技术批判思想和理论。在其论着中,陈先生不但在多处提及并阐述已有的技术批判思想,而且承认技术批判思想具有一定的合...
自STS在中国诞生以来,国内一直延续着学派述评和思想评介的研究道路,应该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STS学者较为全面的了解了国际STS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初步构建起了STS研究的理论图景。目前,STS一方面要走形而上式的理论研究,为STS寻找合法性哲...
其实,很多科学实验都蕴藏着人生的哲理,也可以说是生活的哲学。然而,红尘之中踽踽独行的人们,似乎早已被灯红酒绿的浮华遮住了眼眸,很少能够静下心来,浸没在自然的怀抱中感悟人生之理。于是,真正能够洞悉科学实验中的奥妙,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