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网络技术服务社会发展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28 共208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 语

  网络技术已经进入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组织的各个角落,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领域的永恒进化与发展之中。

  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革命,使人们看到网络环境里巨大的利润市场,并注意到满足社会需求和增加剩余价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刺激了企业家在网络市场的资本欲望,通过扩大网络技术产品的投入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也迫使企业家们加速网络技术的改进和研发,将网络技术的好处发挥到极致。在利润驱使下的网络发展必然会造成技术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地方。在网络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网络技术的畸形发展。同时,我国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想要赶超发达国家还需要加大力度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网络技术有效的服务于社会,促进经济、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是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当务之急。

  最后,网络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高科技时代的逐渐成熟,社会呈现出一种以技术为先导的社会氛围。通过审视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能够遇见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这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技术的发展,用联系的哲学态度来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路径。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围绕数据、文字、语言、图像综合一体化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按照这个轨迹向前发展,不久的将来网络技术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眼前,这将是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在见证网络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审视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在高科技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表现出极大热情的时刻,加强健康的网络宣传和引导,将网络技术合理的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这个时代的最需要达到的目的。这样, 我国的互联网产业才能在全球信息化的氛围中追波逐浪,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海山等。技术论研究的文化视角--种新的技术观和方法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5.
  [2]韩小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系统[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
  [3]盛世豪。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解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2.
  [4]马来平。科技与社会引论[M].人民出版社,2006.12.
  [5]贝尔纳着 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3.8.
  [6]向德平着。科学的社会价值[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
  [7]科技与人文(第二辑)[D].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8]杨怀中主编。科学文化的当代视野[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1.
  [9]王前着。技术现代化的文化制约[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2.
  [10]郭冲辰。技术异化论[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7.
  [11]李宏伟。现代技术的缺陷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M].科学出版社,2008.
  [12][美]曼纽尔·卡斯特着。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13]王能东着。技术生存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0.
  [14]周邓平,科学技术哲学新论[M].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8.
  [15]科技前沿和未来第一辑[M].科学出版社,2009.
  [16]刘文霞 宋琳编着。现代科学技术概论[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6.
  [17]刘文霞 宋琳。科学技术元论[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18]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9]孙祯祥。 网络文化的人文精神缺失和重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0]胡昌恩。 网络文化发展趋势和作用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
  [21]郑文宝。 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区别探讨[J].理论探讨,2005.3.
  [22]冯永泰。 网络文化特征的系统分析[J].理论界,2005.6.
  [23]常普芳着。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24]高嘉社 刘戟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
  [25]何平着。伽达默尔科学技术反思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12.
  [26]唐魁玉。网络化的后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
  [27]王前。现代技术的哲学反思[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1.
  [28]郭玉锦 王欢着。网络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2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0]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5.
  [31]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32]黄志斌。绿色和谐文化论[M].北京新魏印刷厂,2007.12.
  [33]田广清。和谐论[M].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
  [34]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5]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6]陶 春。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J]. 实践探索, 2007.8.
  [37] Silverstone,R.(1994)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London:Routledge.
  [38]Sreberny-Mohammadi,A.(1991)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in 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s ' .In J.Curran and M.Gurevitch(eds),Mass Media andSociety,London:Arnold,118-38[39]Storey,J.(ed.)(1998)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2nd edn,HemelHempstead:Prentice Hall[40]Tomlinson,J.(1999)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Cambridge: Polity Press[41]Tomlinson,J(1997)'Internationalism,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In K. Thompson(ed.),Media and Rugulation,London:Sage,117-62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