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比较语言学论文 >

中日感谢语与道歉语比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1-13 共637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 中日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礼貌用语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感谢语、道歉语、敬语、谦语以及寒暄问候语等。本章将从这几种礼貌用语的表达形式入手,详尽地进行汉日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3.1 感谢语。

  感谢语是表示敬意或感谢的用语。感谢语可以分类为直接感谢语和间接感谢语。直接感谢语是指专门感谢词语的话语。间接感谢语指不包含专门感谢词语,但在功能上起感谢作用的话语。间接感谢语有很多奇特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词汇组合,大致可分为五类:赞美式,指用赞美的语言表示感谢;承诺式,指对方给了自己好处时,以承诺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感激之意;关切式,指用关心的语言表达谢意;道歉式,指用略带歉意的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感激之情;责备式,指用责备的语言来反应自己的感激之情。

  3.1.1 汉语感谢语。

  汉语直接感谢语指汉语本身能直接明确地表达感谢意思的词,如"谢谢、多谢、谢了、感谢、十分感谢"等。汉字"谢"在上古,是拒绝、辞谢、辞别、谢绝、道歉、酬谢的意思。其中,道歉是损害了对方利益,说话者表示对不起,此时的道谢有一定歉意,让对方承担了某种付出或损失给自己带来好处,所以表示感激,由此引申出谢谢的意思。而现在,"谢"字已经由辞别、谢罪、告诉等意义,渐渐转变为一个主要表示礼貌的词,而且道谢的对象从古代君王往普通人、普通事扩展,让该词已成为日常用语。

  "谢"字的意义变化表现了人们心理上感谢需求的发展。

  汉语间接感谢语在中国,汉语直接感谢语远远没有间接感谢语丰富多彩,因为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太常使用直接感谢语,会显得对话双方关系不是那么亲密,越是亲近的关系越少使用直接感谢语。例如,在中国,对自己的妈妈说"谢谢"还是较为少见的。

  汉语的间接感谢语中,最典型的礼貌语言形式是承诺式、关切式和责备式。

  承诺式:汉语礼貌语里的这类表达形式非常多。喜欢用承诺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向来重视信用,君子一言九鼎,说出的承诺必定会实现。再加上,中国自古以来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思想,所以当受到别人恩惠时,会有一种"感激之情到了极致,只有以承诺给予回报"的感情。例如"以后你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我若有出息了,会好好回报您的。"关切式:是指用关心表达谢意。这种语言形式非常有利于瞬间拉近双方的距离,有种"不见外"的亲切感。例如"看你满头大汗的,累了吧,来喝点水,别做了。"责备式:是一种典型的传统中国礼貌形式,说话人使用的责备语言似乎是无礼的指责,但双方具体的关系下,这种责备却是能间接地表达谢意。责备语言之所以能间接地表达感谢之意,主要是因为它包含着强烈的关怀,有一种"舍不得"而动怒的含义,而且这种感谢效果是很强烈的。说话双方关系越密切、地位差距越小,使用这样的责备式感谢语的频率就会越高。例如:"我俩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你买这些礼物干什么,用得着这样客气吗?"这三种形式的间接感谢语独具汉文化特色,跟其他形式感谢语相比,也更符合中国传统的会话方式。这三种感谢语, 都意味着由于他人帮助了自己,给别人带来不便,所感到的不安。因为它是从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来考虑问题,所以用起来,比只说"谢谢"显得更亲切、更真诚。

  3.1.2 日语感谢语。

  日语直接感谢语日语中的直接感谢语丰富多种,并且多是固定搭配,不同的场合由不同的直接感谢语搭配。日语直接感谢语使用频率非常高,几乎是每天做任何事,只要与人打交道,都会不断使用。

  日语"ありがとう"(谢谢)一词来源于"ありがたい",意为"珍贵的、来之不易的,值得感谢的".在中世纪,这是一个宗教词汇,意思是"佛的慈悲是难能可贵的,自己有幸受到恩泽",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在,这个词义缩小成只有感谢之意。

  日语直接感谢语有:ありがとう、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等。使用时,时常附带どうも(多谢)等词,可以明确地表达出上下级、内外部、亲密疏远的人际关系。

  例如,对上级或者外人表示感谢时,会说"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感谢您)、"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您)、"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您了)。和关系亲密的朋友或者亲人,则会用"ありがとう"(谢谢)、"どうもありがとう"(感谢)。

  日语间接感谢语日语间接感谢语中有特色的就是道歉式了。道歉式指用略带歉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日语中的"すみません"是"对不起"的意思,但是日本人在向别人表示谢意时,也会使用"すみません",并且这被认为是更郑重更有礼貌的感谢语。例如:"すみません, 席を譲ってくれて".( 谢谢你, 把座位让给我。)"お茶をどうぞ。- あっ、すみません".( 请喝茶。- 啊,谢谢你。)这里不得不提到"ありがとう"和"すみません"在同时表示感谢时的区别:

  前者是指日本人在表达受到别人恩惠,自己感到十分喜悦时使用, 例如当收到朋友的礼物时, 对对方说"ありがとう";而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服务时,日本人则会使用"すみません"来表达感谢。这是因为,"すみません"除了包含对对方的谢意, 更主要的是表达出自己让对方费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 给对方带来了不便而心有不安的内疚之情。"ありがとう"则往往带有一种理所应当的意思,如果在那样的语境下使用,会被视为失礼。

  3.1.3 中日感谢语文化。

  中日两国都受儒家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儒家思想讲求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这一思想的影响力至今存在。在中国,人际交往的目的是为达到"合和".在日本,也主张"和为贵".要求人们必须遵守"上尊下卑"的社会交际法则。我们所作的一切都必须符合社会对人"上下有序、内外有别"的等级要求。中日的感谢言语行为都多多少少体现出了这一点。

  在中国,除非对方是长辈、陌生人或者是对方帮了自己很大的忙,一般不会急于表示感谢,否则会让彼此产生生疏的感觉。中国人古话说得好,"大恩不言谢",就更不用说平常微乎其微的小事了。然而,中国人并不是忽视对方给自己的帮助,而是认为礼尚往来应该是细水长流的,在日后交往中,会用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这一点上,日本人注重口头语言的表达,一定不能在外在形式上失礼,而中国人更加重视行动上的回报,不说只做,因而也更能体现真诚之心。

  通过对汉语和日语感谢语的研究,可以发现,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中日两国人们的相似点是都能在得到对方的恩惠或者帮忙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还为对方考虑很多,害怕给对方增添麻烦。但同中有异的是,中国人更多用承诺式、关切式和责备式的语言来表达感激,日本人则多用道歉式的语言来表达感激。

  从这点中日感谢语使用习惯的不同,可以看出,中国人更偏向于外向型的交际,注重行动,愿意跟对方打成一片,不拘礼,来显示彼此亲密的人际关系;而日本人则偏向于内向型的交际,重视交往时的礼貌形式,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显得客气,以此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3.2 道歉语。

  礼貌语言属于语用学范畴,语用学的使用原则之一是遵循面子原则,也就是说,礼貌语言是在交际过程中,考虑双方的面子而使用的语言。道歉是礼貌行为的一种。当交际的一方的言行举止威胁到另一方的面子时,要用适当的言语来减轻面子受到的威胁,从而让交际顺利地进行。道歉就是这样的一种行为。虽然在道歉语上,汉语和日语有共通之处,但也存在不少差别。

  3.2.1 汉语道歉语。

  汉语的道歉用语也可分为直接道歉语和间接道歉语。最常用的直接道歉语是"对不起"和"不好意思".

  "对不起"在词典中的意思为:(1)对人有愧,表示歉意的客套话。(2)指带有威胁口吻的话,表示将采取对对方不利的行为。在实际交际中,"对不起"可分为以下三种含义。

  表示单纯道歉。这时使用"对不起"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请求得到对方的原谅。表达的道歉感情也是最真诚和最严重的。例如:"是我没有提前准备好材料,才造成了公司的损失,对不起".在表示道歉的含义下,还有一种并不是犯了错误,但是也会用到"对不起",那就是说话者自认为某方面做的不够好,由于惭愧而说"对不起".例如:"对不起大家,因为这次太匆促,所以考虑得不够周到。"表示打破现状,转移焦点。这个时候使用"对不起"是为了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例如"对不起各位,我临时有点事先走了,下次再聊。"表示将要对别人采取不利的行动之前或者之后,用"对不起"来缓和矛盾和冲突,这时候的"对不起"道歉意思已经很弱了,只是为了避免更直接的冲突。

  例如:"对不起了,吃你的将军。""不好意思"跟"对不起"相比,同中有异。"不好意思"也有打破现状,转移焦点;预备对别人采取不利行动之前或之后,用来缓和矛盾的意思。但是,"不好意思"在词典中的意思为:害羞,碍于情面不愿意或者不肯。所以"不好意思"比"对不起"的含义更丰富,它有表示害羞,难为情的意思。例如:"看到那封情书,小明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不好意思"的到歉意由惭愧,为心里过不去的歉意引申而来,"不好意思,闹钟坏了,迟到了。"两者使用的场合以及表达道歉的程度轻重都不太一样。就语用场合而言,"对不起"多用于正式场合,例如会议、演讲。"不好意思"则用在非正式的日常交谈中。就对象而言,"对不起"多用于权利大、地位高、距离远者上,道歉程度重,以显得诚恳。"不好意思"则多用于关系亲密的同辈上,道歉程度轻。

  在汉语间接道歉表达中,会通过重述冒犯行为、解释申明理由、提出补救措施和回避道歉等语言形式来缓和关系,而不仅只说一句"对不起"就结束。例如,"不好意思,我的学校这边还有毕业的相关事情没有做完,实在回来不了,不得不向公司请假几天。"说明对不起的理由,让对方感受到,这样的失礼不是我有意为之的。除此之外,还会用提出补救措施来再次强调抱歉的心情,也是常见的表达歉意的方式。

  例如:"这次确实有点急事,没有跟你好好聚。下一次,我专门抽出时间带你去附近玩".

  3.2.2 日语道歉语。

  日本人的道歉频率是非常高的。在每一天的生活里,上学上班去超市买菜,都会不断的伴随着道歉语。可以说,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在道歉。在日语中, 直接道歉语也比较多,主要有"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请问)、"ごめんなさい"(对不起, 劳驾)、"失礼します"(对不起失礼了)、"申し訳ありません" (非常对不起, 实在抱歉)这四种道歉语,它们所表达的歉意程度和恭敬程度略有不同。下面详细论述。

  1."すみません".

  "すみません"是日语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道歉用语。它在做错事表示歉意时使用;也用于打破现状,引起注意时使用;还可以在感谢别人时使用。

  "すみません"可分为以下三种含义。

  表示单纯歉意时:当自己做错事情, 给别人带来麻烦、不便时, 需要向对方表示歉意。这是"すみません"单纯表示歉意的用法。例如:间违ってしまって, どうもすみませんでした。( 是我弄错了, 真是对不起。)表示打破现状,吸引人注意力:首先可以分为向人打招呼、询问或者拜托别人做某事时。例如:

  マリア:"すみません、そのワインをっ见せてください。"(对不起, 到那瓶红酒能把给我看看吗? )店员:"はい、どうぞ。"(好的,您请)还可以在问路时使用"すみません".

  サントス:"すみません、甲子园は何番线ですか?"(对不起请问,去甲子园是几号线?)駅员:五番线です。(是五号线)サントス:どうも。(谢谢)其次,"すみません"还可用在商店购物、餐厅点菜、付帐时。目的就是大声说话, 引起对方的注意。

  表示感谢时:在上一节论述日语间接感谢语时,已经详细分析了"すみません"表示感谢的含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 不管"すみません"用于表示歉意、寒暄还是感谢时, "すみません"表示歉意的意思已经淡化,虽然也会翻译成"对不起", 但它已经不是真正地道歉, 而仅仅是为了引出下文,所以日本人将它挂在嘴边,使用得非常广泛。

  2、"ごめんなさい".

  "ごめんなさい" 用于有小失误时表示歉意,或请别人让路或给方便时的客气话,是表示说话人所进行的行为对听话人不利或造成损失时说的道歉语言。多用于自己的家人,朋友等比较亲近的人, 或是下级, 晚辈, 小孩等比自己年幼的人。不能用于正式的场合, 不能对尊长使用。

  "ごめんなさい"在男女的使用上也有一点区别。女性一般多用"ごめんなさい"、"ごめんね"等。而 30 岁, 40 岁左右的男性却不太使用"ごめんなさい",他们认为女性和小孩才更多使用"ごめんなさい",如果他们也说"ごめんなさい",就会显得幼稚或比较女性化。所以他们会更多地使用"ごめん"、"すみません"来代替"ごめんなさい".

  3."失礼します".

  意思翻译为"对不起失礼了",在有小失误或无意中失礼后表示歉意时使用;做客或谈话结束后告辞时使用。例,桑托斯去邻居山田一郎家里做客,进门时便用到"失礼します":

  サントス:サントスです。(我是桑托斯)山田一郎:いらっしゃい。どうぞお上がりください。(欢迎,请进,里面请)サントス:失礼します。(对不起,打扰了)在谈话结束时,也用"失礼します"表示告辞:

  サントス:あ、もう六时ですね。そろそろ失礼します。(啊,已经六点了呢,我该收拾回去了)山田一郎:また いらっしゃってください。(欢迎您下次再来做客)サントス:はい。失礼します。(好,对不起再见)4."申し訳ありません".

  "申し訳ありません" 是一种很正式的道歉说法,在有较大失误时或面对尊长或关系比较疏远的人表示歉意时使用, 跟以上几种道歉语相比,语气是最郑重的。

  比如,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的会话:"息子が学校でいろいろご迷惑をおかけして、申し訳ありません。( 我的孩子在学习上给您添了很多麻烦, 真是太对不起了。)"公司职员请求科长报告时:"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が、レポートをちょっと见ていただけないでしょうか。( 很抱歉, 能请您看看我的报告吗? )"在日本,使用"申し訳ありません"的大多是 30 岁以上的人,日本的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怎么使用过"申し訳ありません".这跟 10 岁到 20 岁的年轻人,尚未步入真正的社会,等级意识还没有建立有关系。

  3.2.3 中日道歉文化。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和汉语道歉语相比,日语道歉语使用的语境更多,使用范围更广,使用频率更高。中国人不怎么使用直接道歉语,而日本人把道歉挂在嘴边。这跟中日两国的道歉文化有关系。

  中国是个重视面子的国家,两千年儒家思想教导人们重视"礼义廉耻",即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总的来说就是遵守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中国是人情社会,人情是人们之间良好的感觉,中国人讲求人情,就是互惠与关照,希望自己的形象和声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你关照了我,我也会关照你。而面子正是人们名誉和声望的象征,是公众形象,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所以才这么被人们重视,在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中国人会不顾一切不让尊严受到损害。在道歉问题上,中国人坚持对与错的原则,道歉语的使用和礼貌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是道歉会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中国人认为,某些场合下的道歉意味着承认自己的过失,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很容易造成道歉者的心理负担,怕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最终造成自己丢了"面子".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不轻易说"对不起",使用的频率相对日本人要低得多的原因。

  那么,日本人特别频繁使用的原因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日本社会也是重视"礼仪"的社会, 非常注重礼节,但是它却注重的是礼节规范的形式层面,比如在人际交往中,不管怎样,在言语说话上得把礼节做足,至于真实内心想法或者是否有行动力就另说了。道歉也被看作是一种礼貌行为。经常道歉会被人们赞许是有修养的表现。再加上"すみません"等道歉语的道歉语气比中文低很多,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寒暄语,所以也更加容易说出口。甚至家庭成员,如夫妻、母子、兄弟之间也经常使用。

  其次,这跟日本的恩情与人情社会文化有关系。日本社会的"恩情"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大的义礼,如,需要用尽一生得报答的父母恩情的"孝"和报答天皇恩情的"忠";另一种是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得偿还的人情。日本人认为受惠于他人,无论是接受了帮助还是接受了好意,都给他人添了麻烦,欠下了人情,所以需要及时道歉来承认自己欠了对方恩情。日本人"不给人添麻烦"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是来源于此。正是由于这样, 日本道歉语的使用范围大大拓宽, 大到工作小到日常购物,都听得到日本人的道歉。此时的道歉,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人际关系润滑剂在使用。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比较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