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比较语言学论文 >

中日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1-13 共538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4 中日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

  语言具有民族性,中日礼貌用语深深地打上了各自民族的烙印。

  前几章论述了中日礼貌用语,各自的语言形式特点以及礼貌语言中的感谢语文化,道歉语文化,敬语文化,寒暄语文化等。在礼貌语言这面镜子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中日两国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民族性格文化的形成,跟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有关系。接下来,本文将从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具体的国情出发,分别探讨两国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与精神。

  4.1 中国民族性格文化。

  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与独特的地理生存环境、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和独特的乐感文化分不开。

  4.1.1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的整体文化。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从整体上来看,东部南部临海,西部北部与高原高山相连,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与北方西北西南的国家隔绝开来,是一个相对封闭、自成整体的地理环境。从内部具体来看,这里生活着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局部的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在中华大地上,是一个多元化的环境。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上,形成了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水稻农业为主,渔业为辅。以世界角度来看,中华大地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人们自给自足,安居乐业,中国整个文化经济发展不受到外部国家的影响,而是向内向中心发展,形成内聚式的民族文化发展力量。以中国内部角度来看,中华大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团体文化,在长期以来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相争、相容和相互渗透,最终凝聚成同一股中华文化,形成共同的中华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那就是"兼容并包"、"和而不同".

  在这样的民族心理上,中国人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将整个大中国看作一个大家庭,对待来自不同地区的人,非常包容,在与之交往时,即使不熟悉,但也往往喜欢寒暄几句,套套近乎,把对方当成自己人,问长问短,营造亲密的人际关系。

  4.1.2 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社会文化意识的基础时经济基础,中国一直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经济形式决定文化观念,小农经济,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勤劳的中国人自古就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形成的是"重实际而黜玄想"的观念。这些思想根植在农耕文化中,影响深远,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文化,都是有极大的实用性和世俗性特征的。所以中国人形成了务实的品质,重视行动,承诺的事情一定会用实际行动实现。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大恩不言谢","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只会用行动来回报恩情。

  农耕经济影响不仅仅如此,因为它的规律性和季节性,要求人们得安定在一方土地上,规律得耕作,才会有好收成。正是这些特点,让中国人从来都讲求安居乐业,不喜四处奔波、极端尖锐,而喜四平八稳、和谐统一,从而形成崇尚和谐与中庸的性格。中国人崇尚中庸,无论是对人对事还是对己都避免对立跟冲突,采取中和的方式,不走极端。

  这些因素也再次充实了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

  4.1.3 乐感文化。

  "乐感文化"是最早是李泽厚先在一次题为《中国的智慧》的讲演中提出来的,并收录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乐感文化是指,由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都讲究家族宗法血亲的传统,这样强固的力量长期延续,再加上小农业经济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方式根深蒂固,导致中国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非常牢固,决定了中国文化中具有一种"实用性强"的倾向和特征。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不仅使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感恩和乐观豁达,而且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层精神:即乐感文化和乐天知命。这种乐感文化精神不同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它强调人的主体性存在,并赋予人参与天地之造化的主体地位,从而培育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

  而且,中国自古重视宗法血缘。从氏族社会时期,就遗留下了家族血缘纽带的关系,传统中国十分看中家族关系,认为家庭内部的结构应该跟国家的结构一样,父亲是一家之主,相当于家庭内部的君主,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儒家文化强调周礼,强调宗法等级,整个社会运转的制度就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以父子-君臣为主的伦理政治关系体系。所以家跟国的概念,从来不是分开的,治理家庭跟治理国家是一样的。在社会关系上,也就非常重视维系成员之间的血缘纽带关系,宗法的意识给中华民族性格打下的烙印太深,以至于到现在中国某种意义上说,都还是一个重血缘、重人情的社会。

  宗法等级制度使得社会等级上下有序,体现在语言中就是古代中国形成的庞大而完整的敬语体系,对长辈、地位高的人一定会使用敬语,表示礼貌与尊敬;对亲属的称呼,分为父方亲属和母方亲属,地位不一样,称呼也不同。重视宗族宗法秩序的同时,中国也是个重视血缘纽带的国家,使得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时,没有"内外有别"那样严重的思想,对待亲属也好,非亲属也好,都宁愿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家人一般熟络的交谈才好。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宗法礼教慢慢被异化,即越来越重视礼教的形式,传统的礼教被等同于名誉,重视礼教形式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名誉,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大民族性格特征--重视"面子".礼义廉耻,知耻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中国人不爱道歉,就是因为中国认为道歉意味着承认自己犯错,甚至是承认自己没有能力,道歉包含了太多沉重的含义,很容易产生心理包袱,所以中国人不轻易将"对不起"说出口。

  4.2 日本民族性格文化。

  日本民族的性格形成也要追源到日本国的地理环境,早期主导的经济生产方式和日本民族特有的耻感文化上。

  4.2.1 恶劣的地理环境与原始民族性格。

  日本是一个狭长的海岛国家,由本州岛、四国、九州岛、北海道等四个大岛及其它小岛构成,四面环海,资源匮乏、自然环境险恶,日本人常常都得跟海洋搏斗。在早期交通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海洋阻隔了日本与其他国家和大陆的联系,但是海洋也保护了日本不受外来民族的侵略,能保持国内的民族的单一,文化的统一,从而稳定地发展下去。

  日本国内是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同时气候也多变,常常受到台风和海啸的影响,不仅如此,境内多活火山和地震,资源也匮乏,日本的地理环境是恶劣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所以,日本人与自然界有一种天然的紧密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关注自然、天气和气候等话题,这也是日本在寒暄时,最常说的话题。

  正是因为日本岛国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少灾害又多,形成了日本人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顽强的民族性格。自己国内形式恶劣,日本人就向外国学习,走出去,吸收国外好的,弥补本国不足。这个思想极端的时候,也形成了日本不断向外侵略的行径。

  4.2.2 渔业与游牧经济与集体意识。

  早期的日本,以渔业和游牧业为最主要的经济生产形式,在恶劣的生产坏境面前,日本人不会单独自己行动,总是会跟着集体一起作业。这时,一个集体里的首领,他的决策和地位就变得非常重要,影响到整个团队内部的协调和最终的收成。日本民族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去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繁衍的日本人,心中自然产生了一种对集体、对国家的强烈的归属感。

  这最终形成了日本人的一种基本观念--集体意识。集体意识下,日本人很害怕与一起工作生活的人分开,跟强烈地张扬自己的个性相比,他们更喜欢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所以,日本人压抑自我,顾全别人,非常看重周围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更是自觉地回避和集体他人不一样的行为和语言。

  同时,也经常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担心自己是否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不便,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民族讲求以和为贵,注重和谐的集体关系,追求上下一致的心理原因。

  但是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一旦他们犯错或给集团造成一定的坏影响时,他们的内心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羞耻感,甚至做出极端的自杀行为。又是什么原因造成日本人这样的行为呢,那就是日本民族独特的耻感文化。

  4.2.3 耻感文化"耻感文化"最早是由鲁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出的。鲁斯。本尼迪克特认为"耻感文化"就是靠"耻辱感"来控制日本人的日常的语言行为规范。

  "耻感文化"是决定日本人思维与行动的主要精神动力之一,也是日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并不断得到强化和推广,成为日本文化的积淀。

  "耻感文化"的含义耻感文化,就是异常重视自己的面子,非常在意他人或集体或社会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约束自己的语言行为。强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评价一个人或事的时候,不是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而是凭借周围人的想法和看法来推测他人是怎样判断的,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方式,不会让自己显得和周围人不一样。也就是说,个体的日本人在社会集体中时,他会时刻关注自己的地位和行为是否遭到别人的嘲笑和侮辱,如果自己被周围人排斥,那么他的一切都将会被蒙上阴影,从此沉沦下去,甚至以自杀的形式来处理。日本人在平常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别人的眼光,自己的言行举止也都尽量做到让别人找不到任何可以嘲笑侮辱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随时随地都保持谦卑的仪态,稍微有点摩擦跟碰触,都会不停地道歉,不管是不是发自内心的道歉,至少在言语行为上,是不失礼貌的才行。

  提到耻感文化,就不得不提出跟它相对应的罪感文化。罪感文化是以道德的标准,依靠自身反省的方式,来促使社会成员进行行为的约束。罪感文化是一种自发式、内省式的自责为动力。假如我们或者西方人做错了事,而收到同事或者上级的批评,我们会选择自我反省的方式,总结犯错的原因,并且重拾信心,保证下次会做好。但是日本人就不会,他们可能会觉得背上沉重的包袱,感觉丢失了自己的名声,从此一蹶不振。

  "耻感文化"是通过外在的约束力促使人去行善,而外在的约束力就是羞耻感,但是,要产生羞耻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需要有人在场,即使看似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也能强烈意识到有人存在。也就是说,在这种意识下,虽然做了不好的事情,但是只要不被周围人知道,就不需要担心。

  耻辱感培养了日本人强烈的自尊心。日本人对于公开场合的嘲笑、讽刺和批评非常敏感,即使极小的或善意的批评,也会让他们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侮辱。大部分日本人要么将这种侮辱深埋在心里,隐忍不发作;要么就直接轻视自己,最极端的做法就是自杀,以保全名誉;要么就是转而欺负他人,以此宣泄心中的仇恨。

  耻感文化形成原因强烈的集体意识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前面分析过的,日本人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下,日本人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努力不断和他人取得平衡和一致,潜意识种也接受他人的价值观念,还担心自己是否给别人带来麻烦。所以说,每个日本人都十分在意自己是否被所在集体认同。当他们做了错事或产生坏影响无法挽回时,内心便会产生一种羞耻感。

  严格的等级制度森严的等级制度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基础。早期日本借鉴中国的社会制度体系,并结合日本国情进行了修改,建立了适应自身发展的等级制度文化。日本社会要求严格按照阶级和等级的身份制度来规范日本人的行为和观念。所以日本人长期生活在这种以身份地位为交际准则的环境里,"上下有序"的意识根深蒂固。在这样严格的阶级和世袭等级身份制度下,各个等级都被要求严格按照所规定的等级条例进行活动,每个阶级讲求伦理之道,人人各司其职、恪守本分,不得有丝毫的逾越,一旦逾越等级,会被周围人认为他不懂规矩和礼仪对于逾越者来说,是巨大的耻辱。这种外在的约束力导致了耻感文化的产生。

  儒家思想中礼义廉耻的影响日本文化属于东方儒学文化圈。儒教传入日本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独立发展开来。直到 17 世纪的江户时代,儒教才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开始独立发展起来,并进入一个全盛时期。在中国,儒家核心思想是"仁",其中包括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教养。传统的中国人盼望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这种思想驱使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家族、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日本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学习者,引进了中国廉耻观,并对其中的忠、孝、礼、义等文化元素进行加强,特别是忠、孝文化,却独独放弃了"仁"这个儒家道德体系的灵魂。日本文化中的"耻"是从中国儒家文化"礼义廉耻"中解析出来的一个文化元素。传统中国人把廉耻看作人的立身之本,廉耻是规范进行自我行为的重要约束力。日本人可以说把这种廉耻无限放大,将廉耻与自己的名誉威望联系在一起,而且渐渐地把名誉看得比正义、比责任、比情操更为重要,他们只在乎自已的行为是否为周围人接受,如果周围人不接受自己的行为,多么正义的行为也坚决不做;如果周围人接受,即使残忍无耻的行为也会去做。

  对权威的崇拜和忠孝文化的影响在日本人"上下有序"的等级观念里,下级应该对上级绝对服从,在上级面前,下级只能贬低自己的价值,卑躬屈膝,内心充满谦卑的情感。这正是日本社会对权威的极力推崇、追随和崇拜强者的心态的反映。

  在日本家庭中,子女对待父母也要无条件的服从。就算父母有不道德、不正确的行为,作为晚辈都要"视而不见",这被认为是子女、晚辈必须履行的义务。

  如果有人因为父母的行为损害了自己的幸福而觉得父母有错,不值得被尊敬,抵抗抛弃父母,这在日本社会里,是绝对的耻辱之事,也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日本人对权威的无条件崇拜还体现在对天皇的无限忠诚上。日本人心中天皇是唯一的,是整个日本的统治者,为天皇尽忠是绝对不可怀疑的。虽然在如今的日本,人们对天皇的热衷和崇拜不像过去那样的狂热,但是日本天皇在日本民众心目中,还是神一样的存在,效忠天皇、坚持忠贞的思想一直没有动摇过。比如现在每次选出的日本首相,在正式就职前,也必须得到天皇的承认。如果就职前,首相对天皇和皇室表现得不够尊敬,或是没能顺利地得到天皇的认同,那将是极大的羞耻与耻辱 .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价值观论文
返回:比较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