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各个城市整体实力迅速增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也逐渐浮现诸多的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人地矛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城市盲目建设密切相关。正确的对城市规划部署和规范的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而对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的合理与否的认知的关键在于城市规划评价,明确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规避的问题需要客观的对城市规划进行评价。
(1)规划实施评价严重滞后于城市规划发展。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公共政策性导向性引导城市的发展,规划编制的方案合理与否、规划实施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在规划实践中较快的发展起来,而城市规划实施评估却严重滞后于城市规划的发展[1].
(2)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成为法定性要求。
自 2008 年以来,城市规划评估纳入《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条条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中继续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评估的内容体系和实施程序,城市总体规划的评估在立法层面受法律约束,这给城市规划评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3)"公众参与"引入城市规划总体评估。
中国几十年的城市规划发展中,公众的参与权利往往是被忽略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利益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加上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对公众参与认同与推动,公众参与逐渐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及评估中备受关注的焦点[3].
(4)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存在的挑战。
城市总体规划评价存在着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城市规划评估作为规划编制必需的环节,往往成为规划编制者为达成规划编制任务而做的一项必要工作,未能事实求是的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国内学者们对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城市规划进行评估做了很多探索,但至今,评价停留在对规划目标与实施结果契合度的研究中,而规划目标与实施结果的高度一致有时却不能在现实中取得预期的效果[4].这两个问题是规划评价中需要重视并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有助于厘清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反馈。
(1)构建系列规划控制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和内容体系。
国内研究主要侧重某一规划的评估(包括规划方案、规划实施过程和规划实施结果),但由于城市规划具有特殊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建立完善的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估,不可避免评估结果会有偏差。
本文从城市建设状况、规划目标与现状值一致性偏差和民意调查 3 个方面构建兰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内容体系,可以较全面的反映问题;其次本文是对兰州城市发展过程中系列总体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能较为客观了解城市规划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为同类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提供思路。
作为西部地区的典型城市,兰州市在国内有重要的地位,其在城市区位、自然条件、国家政策承接上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矛盾也不容乐观,兰州城市总体规划评价对其他同类型城市规划建设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3)研究区选择的现实意义。
兰州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较早,是新中国第一版规划蓝图涵盖的城市,兰州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在全国均是起到模范作用,尤其是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1974 年)》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城市规划一穷二白局面,开创国内规划界新的局面。
兰州的发展也是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控制下城市发展状态的缩影,其规划评价研究工作对直观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城市发展历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择兰州市作为研究区,以期对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工作做出微薄的贡献。
(4)为兰州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建议。
本文建立一套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及内容体系,对兰州系列总体规划评价研究,有助于了解兰州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重视和规避的问题,可以为兰州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反馈。
1.3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评估兰州城市总体规划,研究中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数理统计、文献综述和民意调查等方法。
1)层次分析法(AHP):主要应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面,将与分析目标相关的元素分为多个层次,根据已有资料和研究,在层次间对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打分,由打分结果得到层次间各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出不同因素重要性的权重,最后根据层次单排序的的结果确定各个层次的权重,并根据专家意见平衡各个指标的权重。
2)文献综述法:阅读与本文相关的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了解城市总体规划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内容体系,明确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出对课题的思考,构建本文研究基础。
3)数据统计分析法:从《甘肃发展年鉴》、《中国城市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年鉴》和环境统计公报等资料中获取数据,利用 excel、spss、arcgis等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4)民意调查法:针对规划区内的居民设计问题,以做问卷、访谈的方式调查,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认知度调查;再者对规划实施满意程度的调查。对城市总体规划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公众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社区环境、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综合交通的满意度等。
5)数学模型法:借鉴前人的研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用综合指数法算出兰州城市发展各项目层及综合发展指数,赋值并采用相关数学模型方法分析兰州市民满意度调查问卷。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本文分五部分展开对兰州市系列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价:
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两个角度总结国外城市规划评估相关研究的成熟经验,并在对国内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分析基础上,构建本文研究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城市建设发展层面对兰州市改革开放以来 3 版城市总体规划调控期间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简要回顾 1954 年以来兰州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构建城市综合发展评价模型,评价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期末(2000 年)、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期末(2010 年)、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现状(2014 年)城市建设状况,并与 2014 年国内人均发展水平对比,认识兰州市在城市规划调控期间的发展状态;第三部分,从规划目标与现状实施偏差层面对兰州近期城市总体规划目标与实施结果的契合度的评价研究,选择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考量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0 年)、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的规划目标与实施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效果产生偏差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空间布局等的影响和作用;第四部分,民意评价层面对系列城市总体规划调控期间城市建设的公众满意度的综合评价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对兰州城市总体规划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调查,分析城市规划在规划公示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城市建设在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社区环境、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综合交通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第五部分,阐述主要研究结论并认识本文研究过程中的不足,最后提出研究展望。
摘要传统的聚落文化是我国建筑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地域文化、建筑与山水环境的依存关系均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邯郸西部山区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8处,这些传统村落格局完整,历史悠久,具有当地独特的村落形态和丰厚的乡土文化...
第三章兰州城市发展背景研究3.1研究区概况。3.1.1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兰州是甘肃省会,地处黄河上游,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沟通青海、宁夏、新疆的交通枢纽,也是丝绸之路上的着名古城与军事重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6至10434、北纬3534至370...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不断扩张,带来了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截止到2011年,中国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由1990年的12856km升至43603.23km[1].关于特大城市的界定存在争议,2014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将特大城市界定为城区人口在100万人以...
目前,大许多城市建筑规划中,各级机构对城市资源和人力的统计并不完善,在目前建筑规划调查中,通常使用采样与测定的调查方式,但是,在进行采样和测定过程中选取的样品代表性不足。...
新加坡是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有花园城市的美称。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新加坡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核心经验是对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真...
在规划设计城市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需求等要素,统一规划空间,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景观水平,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规划直接决定了各个空间的形态设计,所以要重视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1正确处理几种关系正确处理局部...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结论随着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大学生入学人数将有新的增加,为满足新增的教学需求,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建设仍然是各大院校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建设以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对大学新校区的功能布局以及交通特性...
一、东营市建设智慧城市优势1.城市建设起点高,基础设施良好东营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历史欠账较少,人口压力小,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东营市以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为契机,建设了一批重大信息化项目,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目前,全市光纤...
1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产生及发展公众参与是合作型规划的前身,二战结束后新自由主义的盛行,使政府及公众对社会福利进行了反思,得出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政府、私营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之间必须围绕社会的整体目标展开合作,分别做出各自的贡献。欧洲首先提...
1引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与霾的构成原因和条件有很大的差异。雾是大量浮游在空中的冰晶或者微小水滴组成的,而霾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烟粒、尘粒、盐粒等均匀地悬游在空气中,使有效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浊现象。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