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

兰州市综合发展评价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08 共159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3 兰州市综合发展评价

  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作用是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效果如何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城市现状发展水平来衡量,参考城市综合实力相关研究实证和方法[45-52],本部分利用 4 个一级指标,22 个二级指标构建兰州市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兰州市改革开放以来 3 个规划发展阶段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纵向评价兰州市第二版总体规划期末(2000 年)、第三版总体规划期末(2010 年)、第四版总体规划现状(2014 年)的综合发展水平;横向与 2014 年国内人均水平比较,以期说明兰州市在城市总体规划调控期间的发展状况。

  3.3.1 评价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从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四个维度来衡量兰州市的综合实力,利用 GDP 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 GDP、GDP 增长率)衡量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度来说明地方与外部联系的紧密程度,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指标衡量经济结构发展合理与否;利用城市化率、城市建设用地占市区面积比重、总抚养比、教育支出占 GDP比重、科学支出占 GDP 比重、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7 项指标衡量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城市人口结构是否合理、教育科技医疗及交通等公共设施水平如何;通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用水普及率 6 项指标衡量人民生活质量;利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空气质量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 5 项指标衡量生态环境。

  2)确定指标的标准值。

  根据研究目的和比较的标准水平的不同,选择一定时期平均数、计划规定水平、历史最高水平、行业平均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等作为标志值。

  3)指标权重确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及咨询相关专家确定指标权重,各个指标间判断矩阵和层次排序结果及权重见。

  4)评价方法。

  利用相对化处理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并计算城市综合发展状况指数Si,综合指数越大说明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3.3.2 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方法,计算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值,见表 3-18.资料来源于 2001 年、2011 年、2015 年的《甘肃发展年鉴》和 2000 年、2010 年及2014 年《兰州市环境状况公报》、2015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5 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等资料。

  总体看来,兰州市 2000 年、2010 年、2014 年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值分别为0.5063,0.6218,0.6844,均低于 2014 年国内人均水平 0.7544.也就是说,兰州市第二版规划期末(2000 年)、第三版规划期末(2010 年)、第四版规划现状(2014 年),3 个时段兰州市城市综合均有提升但现状低于国内人均水平。

  具体看来,兰州市经济水平指数值 2000 年、2010 年、2014 年得分分别是0.3639、0.4278、0.4934,2014 年国内人均水平为 0.4659;社会发展指数值 2000年、2010 年、2014 年得分分别是 0.6473、0.7237、0.7525,2014 年国内人均水平为0.7866;人民生活指数值2000年、2010年、2014年得分分别是0.5333、0.6076、0.7285,2014 年国内人均水平为 0.7656;生态环境指数值 2000 年、2010 年、2014年得分分别是 0.4854、0.7034、0.7328,2014 年国内人均水平为 0.9205,见图 3-8.

  纵向比较兰州 2000 年、2010 年、2014 年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在城市总体规划的三个时间节点兰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第三版规划期末较第二版规划期末得到大幅度改善,在第四版规划实施期间有所提高但成效较小;横向比较 2014 年兰州和国内人均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兰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国内人均水平外,社会发展指标中的城市建设面积占城区面积比重、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人民生活指标中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用水普及率,生态环境指标中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均低于国内人均水平。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城市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