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 >

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智慧旅游的策略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8 共438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大众散客旅游时代的到来,大量的自助、散客、背包客等个性旅游消费群体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旅游需求多极化和消费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下,游客越来越需要更加便利快捷的个性化、信息化的服务。旅游产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的产业,对信息传播和现代技术的运用有根本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网络化、科技化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已经被运用到旅游产业的很多环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各大旅游咨询网站、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旅游应用、二维码电子门票、酒店预订、机票预订、线路规划、电子导游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可见,信息科技成为了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近几年无线宽带,云计算、物联网、移动 3G、4G 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悉知,智慧旅游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以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加强现代科技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满足多样化的现代需求。”在总结了全国旅游信息化目前的发展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用 10 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的构想。规划还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城市、乡镇、景区等各级旅游目的地开展以智慧旅游为主题的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目前,智慧旅游已被写进了许多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中,各地逐渐兴起了规划和发展智慧旅游的新浪潮。国家旅游局也公布了 2014 年我国的旅游宣传主题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 智慧旅游年”.这标志着中国智慧旅游的发展建设达到了新的高度,也表明了中国政府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的决心。随着支撑智慧旅游的信息技术开始逐渐成熟和完善,有关政策环境也在日益优化,智慧旅游正在渐行渐近,已经成为了我国各地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前沿。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这里居住着 49 个少数民族,其中 17 个是世居少数民族,拥有众多自然村寨,各种各样的民族节日、民族风情、民族艺术、神话传说和饮食习惯等,形成了“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作为贵州旅游业的重点特色板块,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日益兴起,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日渐凸显。有些少数民族经过多年的辛苦奋斗,居民生活逐渐富裕了,经济逐渐发展了,但少数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却渐渐丢失了,没有了自己文化的根;有些少数民族同样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非常充分,但作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创造者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却仍然没有脱离贫困。

  当前,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正处于优越的政策环境之下,国务院于 2009 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意味着国家对旅游产业的定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表明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2011 年,国发 2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旅游资源丰富的贵州省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位--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这个定位为贵州省旅游产业指明了方向,使贵州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2012 年,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同年,贵阳市入选第二批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2013 年贵阳市贵安新区大数据基地、云计算中心正式启动建设??因此,在政策环境日益优化的背景下,贵州旅游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好时机。

  1.1.2 研究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倾斜、国民休闲度假需求提升等条件下,贵州不缺宝贵的原生态旅游资源,缺的是创新思路,发展智慧旅游能为贵州旅游产业提供新的思路,为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指出新的方向。通过对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发展研究,对由少数民族文化变迁引起的文化保护的问题、由文化真实性引起的游客体验的问题以及由利益分配引起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把这些问题与智慧旅游发展相结合,抓住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的根本,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探索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多业态融合及共建模式,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实现高效、优质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发展的研究在理论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战略性,填补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空白,是一项开拓性研究。

  第二,现实意义。经济发展处在暂时落后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应当利用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改变自身落后的经济状况,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保护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保证资源主人各种积极性的有力发挥,并保证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收益公平分配。这些都是在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带有普遍性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因此本文尝试用智慧旅游发展的思路来创新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随着支持智慧旅游的相关技术逐渐成熟和完善,有关的政策环境日益优化,以及实践者和研究者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全国智慧旅游建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1.2.1 理论基础

  第一,旅游体验理论。旅游体验(Tourist Experience)的概念是科恩在 1979 年提出来的,他把旅游体验从内容上划分为五个模块:休闲娱乐模块-the Recreation Mode、转移模块-theDiversionary Mode、体验模块-the Experiential Mode、实验模块-the Experimental Mode 和存在模块-the Existential Mode.①谢彦君教授指出,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旅游体验。

  他认为旅游体验是指个体借助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时序过程,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结果。②其更强调的是情感放飞和精神救赎的功能。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旅游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