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现状分析
3.1 沈阳地区乡村的基本情况
3.1.1 自然环境
农村景观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一部分。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东西为丘陵山区,中部为肥沃的辽河平原,全省土地总面积 14.8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1.5%.2011年,辽宁省禽蛋产量居全国第 4位、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 6 位、肉类产量居全国第 7 位、奶类产量居全国第 8 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 9 位,粮食总产量据中国省份第 13 位,是中国粮食大省之一。辽宁地区冬季较长,农村农民每年闲置时间较长,产业发展季节性较强,但是与吉林省、黑龙江省相比,在出口、工业、港口等发展方面遥遥领先。辽宁省共有 14 个地级市,全省人口 4172.8 万人,农业人口 2176.3 万人,其中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占据全省约 20%的人口规模。
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沈阳全市总面积 1.3 万多平方公里。2012 年,市区面积 3495 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 822.8 万人,市区户籍人口 724 万,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受季风影响,沈阳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6.2~9.7℃,全年气温在-29℃~36℃之间,温差较大,平均气温 8.3℃;全年降水量 500 毫米,降水集中;全年无霜期 183 天,四季分明。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正在建设中的沈阳经济区(沈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工业门类齐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沈阳为中心,半径 150 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 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
沈阳拥有高速发达的高速公路、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方便的铁路(包含高速铁路)网络,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大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 400 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毋庸置疑,辽宁省沈阳市对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沈阳市共有乡人民政府 20 个,镇人民政府 57 个,村民委员会 1252 个。
2010 年,沈阳市年末耕地面积为 77188666 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 654813公顷,粮食总产量为 3251122 吨。2011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406058666 吨。
2011 年末,沈阳全市果园面积为 26811 公顷,其中康平县果园面积为 7860 公顷,果园种类主要为苹果、梨、桃、葡萄和山楂。畜牧、水产养殖集中于传统的猪、牛、羊、家禽及其他大牲畜等。
3.1.2 经济发展
沈阳全市 2011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 534774777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占比38.29%,林业产值占比 1.53%,牧业产值占比 52.42%,渔业产值占比 4.09%,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 0.04%.2011 年,农村住户人均全年总收人为 17952.39元,其中辽中县最高为 22972.83元,康平县最低为 14454.77元。【1】
2013 年沈阳市共有 825.7 万人,户籍人口 727.1 万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715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8%.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43.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9%.其中,种植业产值 253.9 亿元,林业产值 10.9 亿元,畜牧业产值 329.3 亿元,渔业产值 25.8 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3.3 亿元。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 67.8 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1.5 万公顷。粮食总产量410.6 万吨,实现了连续十年粮食生产丰收,其中水稻产量 102.9 万吨,玉米产量 291.5 万吨。水果产量 27.8万吨,比上年增长 13.6%;蔬菜产量 576.1万吨,增长 14.8%;肉类总产量 105.9 万吨,增长 6.0%,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7.2%、6.8%和 4.8%;禽蛋产量 79.3 万吨,增长 5.9%;牛奶产量 50.8 万吨,增长 5.6%.农民人均纯收入 14467元,增长 10.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7196元,增长 8.6%.【2】
3.1.3 社会文化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是辽宁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整个东北地区的交通、金融以及旅游中心,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大的辐射能力,是我国十大城市之一。同时沈阳市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被称为“东方鲁尔”.沈阳因其濒临浑河(古城成为沈水)而得名,是我国辽河流域的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之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清末开禁以后,东北地区涌入了大批山东、河北的讨生计人口,中原移民擅长农耕、开荒种田,使得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形成了辽宁省农业的雏形,也促成了关内式农村村落的形成。正因为东北农村文化与来自关内的农村文化结合,尤其是山东地带的儒家文化的熏陶,造就了沈阳人民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淳朴、豪爽的民风。同时,由于东北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得东北人民具有更加独特的生活方式,例如东北八大怪,窗户纸糊在外,翻穿皮袄毛朝外等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生活特色。社会文化同样影响了乡村景观,例如由于等级性质的封建规则,人们观念中以北为上,南面次之,甚至坐北面南成了君临天下的带名词,决定了农村的房屋一般都是坐北朝南,东西向。
沈阳传统文化同样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受到重大冲击,农村文化逐渐失去其生长发展的土壤。
3.2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规划的定性分类
3.2.1 居住建筑用地景观
沈阳地区农村建筑物布局形式依据地形的不同而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原地形的集团式集聚形式,节约土地,便于统一的景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另一种是山地地形的条带状分布形式,主要在同一等高线上分布,主要集中在山谷、山麓、山坳中。
沈阳地区的农村景观建筑多是坐北朝南,便于采光,房屋呈东西排列,以独立的三间房最为多见。建筑主要依据主要道路或者水源展开,考虑交通方便、经济便利或者环境优越。居住建筑用地一般的功能划分为住宅、活动场地、厕所、停车、仓库、禽畜圈养、园地等(如图 3.4所示)。【3】
房屋建筑结构一般为砖瓦房或者石头房,极少量的土坯房,房屋墙体较厚。窗户是木质、扁宽型,朝南窗较多且小,朝北窗少且小,考虑到冬季阳光取暖和避免冬季寒烈的北风的冲击。屋顶采用斜坡式建筑,主要考虑冬季雪量较大,便于清雪和减轻房屋雪冰堆积。在农村,房顶结构以茅草苫为主。厕所设置在主卧大房外。房屋一般带有小院,房屋外围采用篱笆、木材围合,也有采用砖瓦式的封闭墙。
公共建筑主要是村委会,村委会建筑与普通民居建筑风格一样,有些村委会直接设在村长民居家中,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农村中建立了一些休闲广场、娱乐设施等。
3.2.2 道路广场用地景观
道路主要是网格式的布局方式,道路以大路和小路穿插使用,道路的功能除了交通运输以外,更兼有村里乡亲相互走动、拜访的功能。在山地地区,道路分布一般按同一等高线走向,并在缓坡垂直于等高线展开。广场用地多建于道路交叉口,但是位置的选取没有经过详细论证,一般主要考虑村中的闲置用地的使用。
3.2.3 绿化用地景观
农村中不存在专门的绿化用地,这里的绿化用地主要是指农民为了美化农园环境,自觉种植的树木,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树木景观,林树之间有建筑物。
农村中的闲置用地较多,可以采用闲置用地布置绿化景观。东北地区绿化植物种类可以分为花灌木、乔木等。树种主要为红松、樟松、落叶树、榆树、柞树、杨树、水曲柳、黄玻璃、桦树、椴树等。东北地区树木针叶树木长青,在夏季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在冬季,经常出现雾凇,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沈阳地区植物绿化采用目前常用的植物类型,平原地区在院内绿化建议种植 1-2 株乔木等,主要用来净化空气、夏天遮挡太阳,例如红松、落叶松、云杉、冷杉等。山地地区绿化面积一般大于平原地区,种植根系深的树木,主要用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例如长白赤松、水曲柳、桦木等。
3.2.4 其他用地景观
沈阳农村多喜欢傍水而建,即使周围无水源,也会引水入村,创造亲水空间,以美化环境,方便饮水和灌溉。水域,主要指的是用于灌溉的水域。由于农田对于水资源依赖性大,水系在村庄周围的分布主要用来方便农田灌溉。水系形式包括河流、池塘、沟渠以及水库(参见下表 3.2)。对闲置土地的使用,过去普遍存在规划不合理或者未有规划的问题,基本已自然生长植被的形式存在,随着九十年代农村经发展模式的改变,目前多数闲置土地应用为种植,但是种植方式存在随意、不合理现象,规划仍然落后。
3.2.5 现有景观总结分析
沈阳地区景观特征与沈阳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相辅相成。沈阳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种植业,较少的林业和水产养殖业。功能布局多采用卫星式的布局方式,景观特点以农业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在专有耕地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大院相对面积更大,在农村大院里仍然具有农作物分布,形成了特色的农村景观。通过以上对沈阳地区农村村落的定性分类,可以将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的特征归纳如下:
(1)景观规划特征呈现集团式和紧凑式的布局方式。沈阳地区的居住建筑用地属于集团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优点是节省了土地,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便于管理、丰富文化生活和基础设施共享;缺点是农民生产半径过大,阻碍了农户的个体生产劳动效率。住宅建筑机构采用并行式和交错式的建筑结构,缩短了农户之间的空间距离,景观空间易于搭建。
(2)乡村建筑样式景观布局体现了东北地区的独特特性,呈现大院落、大栅栏等形式。建筑样式为砖瓦式结构,简易的木质结构棚户偶然分布。住宅院落有前院,大部分还建设有后院,住宅之间距离较远,以避免遮挡阳光,便于保持温度。分布形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常见的,前院链接后院形式(如图 3.8所示),这种居住方式属于有前院;一种是前院与后院单独划分形式(如图 3.8所示),这种居住方式属于有前院和后院。农村院落中多种有树木,以合欢、白桦等阔叶树为主,很少种植常绿树种(冬季影响采光),以美化环境、遮阴避凉和净化空气。【4】
(3)公共建筑文化传承性强。公共建筑用地是指各类公用使用建筑以及附属设施,例如道路、绿化地、公共休闲娱乐场地等,是农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农村现代化程度,是农村的形象名片。公共建筑多建在村落中央或者村委会旁,与广场或者活动中心相配合,形式不尽相同。广场上一般没有建筑物,缺乏城市中的健身设施,为村民提供聊天、休闲娱乐的集散地。沈阳地区的农户大部分来自于清末民国初期,从全国各地,以山东、河北为主的“闯关东”式的人口迁徙,以及建国以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流动形成的,造成了农户文化背景的多样化,农村公共建筑以服务性的农村委员会及其附属物为代表。宗教建筑在沈阳地区尚缺乏。沈阳是满族的发祥地,少数民族人数居多的有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和蒙古族。现有黄家锡伯族、浑河站朝鲜族、大兴朝鲜族、兴隆台锡伯族、满堂满族共 5 个民族乡镇,202 个民族集聚村。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小学约 80 所,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周边设有相应供满、朝鲜、回、锡伯、蒙古族等民族子弟就读的中小学校。同时,在农村建有回族、朝鲜族、锡伯族敬老院,满族、锡伯族、朝鲜族卫生院以及少数民族文化长廊等。
(4)沈阳地区农村道路景观多是方格网型道路,道路两侧绿化方式以树木为主,道路两侧多配套排水沟,以方便灌溉和保护公路,没有剪型植物、模纹等人工景观。
(5)绿化用地景观一般存在于闲置用地中,一般没有这个绿化用地景观的概念。生产防护林景观由长青树木组成,主要种植于田间地头、农舍院内、在山上的一些水土保持方面会种植根系较深的树种植被。生产景观在沈阳地区主要表现为农田景观,不仅是生产对象,同时也是审美对象。对一些农村景观旅游中,一些果蔬采摘园项目不仅能够创造效益,同时能够美观环境、净化环境。
(6)滨水景观依据各个村庄的不同,而有区别,水在村中或者边缘。
3.3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发展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沈阳地区乡土文化呈现良好的文化传承性、惰性和约束性,乡土观念强。
但是存在缺乏创新性、发展性观念滞后等问题。这造成了乡村景观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改造困难,升级也困难。目前,我国推动的新农村建设也存在只是把相邻的几个村庄进行地域上的调整,使得村民集聚性更强,合并后主导产业不统一,贫富差距反而更大,交通对于有些民众来讲反而更加不便利,用地集约化未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从沈阳地区农村景观特征不难得出,现有景观布局呈现布局形式呆板、景观形象单一、植物景观缺乏层次性、特色不突出等现象。
农村建设与景观规划不同步。在农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对其有效定位的景观规划指导,或者景观规划在农村规划建设的过程,在关键转型时期未能及时发挥作用。景观规划缺乏方向指引。在现有的农村规划建设中,城市化与乡土文化冲突严重,对于当地社会文化研究不够,忽略了乡土文化价值,规划更多的强调现代化,向既有的城市规划模仿学习,缺少了对农村原有生态模式和生活模式的保护,导致规划效果既不被广大农民所认可,又无法实现城镇集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优势,成为了城镇化过程中的阻碍。因此,盲目的景观设计是耗财费时费力,但是确不知道要达到哪种效果,无法确定哪种农村景观才是更好的。
景观规划缺乏方向指引,归期原因是缺乏一种客观、逻辑性的景观评价体系,合理的景观评价体系不但能够为景观规划指明方向,同时能够发现景观规划中的问题,优化景观设计,甄别景观规划中的关键因素,实现有的放矢。
盲目的景观设计是耗财费时费力,不知道要达到哪种效果。无法确定哪种农村景观才是更好的。景观规划缺乏方向指引,归其原因是缺乏一种客观、逻辑性的绩效评价体系。合理的景观评价体系不但能够为景观规划指明方向,同时能够发现景观规划中的问题,优化景观设计,甄别景观规划中的关键因素,实现有的放矢。本文正是基于对沈阳地区乡村景观定性分类和特征分析,提出沈阳乡村地区景观评价体系,以指导对特定的农村村落的规划评价,对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考。
第4章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存在问题4.1.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双鸭山市建立的多个文化设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而言,文化站的场地...
第三章沈北新区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3.1失地农民安置现状3.1.1失地农民现状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分布于沈北新区近郊处,主要有沈北新区道义街道、虎石台街道、辉山街道、新城子街道等一系列街道村屯。这此街道紧连沈北新区区中心,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第4章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4.1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养猪业访谈调查结果,我国目前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4.1.1产业环境缺乏压力我国养猪业所存在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养猪业是一种...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建行动。当城市扩展到城中村、周边村时,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因为想种地却无地可种、想上班却无班可上、想买房却无钱购买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现在...
第7章结论7.1主要结论玉米是牡丹江市主栽粮食作物,其生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开发空间巨大,农产品市场前景好,玉米产业已经成为牡丹江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从目前来看,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掘出来,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第3章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3.1牡丹江市大豆生产情况大豆产业是牡丹江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部分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在2009年数据来看,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41万亩,2009年全市大豆播种面积348万亩,大豆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
第四章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4.1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4.1.1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农村的信息化,这也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从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看,农村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建设...
第五章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湖南省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实现全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旧有思想观念,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林业...
第二章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2.1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是否达到文明和发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段时期以来,湖南作为南方的重点林区,现有的森林...
农村垃圾处理与城市垃圾处理同等重要,农村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滋生一些病毒细菌,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它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