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乡村景观评价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30 共370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乡村景观
  
  16 世纪末,“景观”一词主要被用做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泛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 世纪以后它开始被园林设计师们所采用,成为描述自然、人文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整体景象的一个总称。到 19 世纪初,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德把景观引入了地理学,并从此形成了作为“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景观涵义。景观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身心愉悦的需要,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形成较为独立,具有形态、形式要素构成的,具有文化底蕴及审美价值的景物。景观设计具备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要求在一定的空间形态下,能够便捷的分离出可感应的,具有光、形、色、体的客观物体;二是社会属性(或者称为景观效应),能够给人身心愉悦,带给人情感、情趣、联想、发散等心理反映功能,进而达到观赏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景观设计是一门囊括美学、建筑学、工程学、地理学、数学、材料学、历史学等学科理念,且这些理念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理论。有学者归纳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为:对组成园林景观整体的地形、水体、植物、构筑物、设施等要素进行的综合设计的一门学问。现代景观设计的前身是园林设计,而中国的景观设计受儒家思想、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影响深远,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围绕着人与景观共生发展的原理展开的,人类各种对自然改造的活动不能违背景观生态特点,二者互利共生、和谐统一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优化整合乡村群落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和生活聚居建筑三大系统,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目标。通过乡村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景观格局与各种生态过程以及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农村用地景观一般分为居住建筑用地景观、公共建筑用地景观、道路广场用地景观、绿地用地景观、水域和其他用地景观。其中,居住建筑用地景观又可以分为布局形式、建筑样式、院落景观,公共建筑用地景观包括类型、建筑形式、外环境景观,道路广场用地景观(道路景观、广场景观)、绿化用地景观(公共绿地景观、生产防护林景观)、水域和其他用地景观(滨水景观、生产景观),主要以片林为主。村庄建筑用地构成可以分为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广场建筑用地和公共绿地。

  2.1.2 乡村景观特点
  
  广阔的乡村既有大量的人文景观,又有农田、果园和自然风光。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形态、供需关系、物质能量交换水平、生活标准、社会心理等众多因素均表现出十分迅速和不稳定的特征,是现代生态学中生态脆弱带的最典型例证。在乡村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强调充分分析规划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景观生态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注重发挥当地景观资源与社会经济的潜力与优势,以及与相邻区域景观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协调,提高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生产性乡村景观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使用者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对原有乡村地区的土地进行完善、修正和创造,这种行为本身是以生产、实用为功能目的的。

  (2)自发性乡村景观的形成是农民“劳作”出来的,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在最低能耗下去满足生产、生活和居住的需要。最终形成表现为“集体无意识”的形态的具有自发性的传统乡村景观。

  (3)地域性构成乡村景观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因此乡村景观的最终呈现形态会随地域的自然地理特点、人文特点的不同而差别较大。

  (4)生态性因地制宜的耕作方式,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土地利用方式,使乡村景观的具有丰富性和各要素的协调性。景观丰富性、生物多样性和各要素协调性共同构成了乡村环境的生态美。(5)审美性欣欣向荣的乡村景观表现了人与自然不断较量、探试过程,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对自然的适应,具有强烈的审美性。

  (6)文化与历史的体现乡村景观是人们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结果,是社会与文化的直接载体,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它反映了当地的社会文化发展状况,记载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富含着地域发展的历史信息。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其概念大致是:人类在满足当下需要的同时,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利益构成危害,强调发展过程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总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较早即收重视。20 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多国联合发布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 3月,我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 21世纪议程--中国 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在于正确辨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精神的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创造公正、理性与和谐的世界。关于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乡村景观规划等的理论研究尚不多见。冯歆(2012)以牡丹江市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例,认为牡丹江市乡村景观设计应该遵循多样性原则、生态原则、人本位原则、开放原则,并认为牡丹江乡村景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在于多元化、地域化、网络化,应该以营造乡村景观文化的特色及差异性、加强产业发展与乡村景观文化特色的结合、加强观光游憩规划与乡村景观文化的结合、加强乡村景观文化的保护来综合、可持续发展乡村景观建设。姚路(2011)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黑龙江省农村景观规划进行了分析,并以哈尔滨市阿城区岳吉村为例进行了实例论证。从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村景观规划中的研究已经付诸实践,但是这些研究更多的关注规划的具体内容,而忽略了如何选择规划的方面以及对这些方面的规划重要性的分析。可持续性指文化的可持续性,东北乡土人情文化是千年积淀的文化精品,理应在乡村景观中得到持续体现,并不断充实壮大。

  在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中,部分学者提出“低碳农村”的概念。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完善的情况下,低碳农业以提高土壤肥沃程度、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遵循尽可能少的排碳原则的指导下,获得最大社会效益,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操作手段之一。低碳农业具有“三低”特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农业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而这种全新的模式所带动的则是“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实现了理论上的低能耗和低污染模式。低碳农业的实现手段以发展“生态高值农业”为重要侧重方面,目前已有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例如辽宁省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图 2.1 所示),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如江西赣州的“猪--沼--果”模式,如图 2.2所示)等。
  
  2.2.2 景观设计理论
  
  合理的景观评价需要理解景观设计理论,能够区分所建立的景观设计合理与否。早在公元前圣经中,西方就开始使用希伯来文“noff”来代替“景观”一词。

  景观就是指有特色的风景、景色,主要特点是能够供人观赏、分享和利用,有利于愉悦身心。景观包括斑块(Patch)、廊道(C0rridor)、基质(Matrix)三要素。景观分类根据分类原则可以分为不同的景观方面,如下表 2.2 所示。景观设计的视觉因素受三维角度的影响极大,是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基于景观设计的视觉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尤其集中于宏观环境、场地规划、施工图、文本制作、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有学者将上述几个方面划分为三个层次:文化历史与艺术层、环境生态层、景观感受层。文化历史与艺术层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三因素确定地区、街道的景观设计内容。环境生态层主要指利用地形、土质、水质、植被条件以及光照条件、人为因素等影响分析。景观感受层主要指以追求艺术为准绳,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讲述的狭义上的景观,更加注重自然与人的感受的作用影响。

  景观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图 2.3 所示。Gullen(1961)描述了城市设计所包括的样式、架构、特色、色彩、尺寸、独特性和唯一性。R.B.Litton.Jr(2000)将景观的分析因子分为 6 个:①距离;②视点的位置;③形态;④空间的形(凸空间和凹空间);⑤光;⑥连续的场面。【1】

  
  因生活与环境美化需要,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是指在乡村领域内,形成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结合、相互映衬的在地表之上的综合景观表象。乡村景观具有生产性、自发性、地域性、生态性、审美性、文化与历史的体现等特点。国外乡村景观研究内容主要有乡村生态环境条件评价、乡村土地利用及变化、乡村经济结构及布局、乡村人口密度、乡村文化水平、乡村景观类型特征及发展趋势等。国内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农田景观、乡村文化地理景观、乡村景观评价和乡村景观规划。1993 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对村镇规划进行指导。1995 年,我国又出台了《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法规文件汇编》。2007年,我国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9 年又颁布了《村镇建设法律法规政策汇编》。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也是刚刚开始,尚需进一步探索。【2】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