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国外农业推广体制模式分析
3.2.1 美国农业推广体制模式分析
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迅猛发展是在 1776 年美国独立后,随着西部开发运动对农业教育,农业科学,农业推广等学科的影响,农业开发和农业经济也日益发达。另外,美国国家思想开放,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很多新想法,新技术愿意去尝试,因此也影响了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1862 年 7 月 2 日,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莫里哀法》(Morrill Act of 1862) ,亦称赠地学院法。该法案规定: 拍卖各州一定面积的联邦公有土地来筹集资金,用于每州至少成立一所开设农业和机械课程的州立学院。这个法案促进了农业教育的普及。 1877 年, 美国国会通过《哈奇法》( Hatch Act of l877) .该法规定: 为了获取和传播农业信息, 促进农业科学研究, 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拨款,建立州农业试验站。试验站为农业科研机构, 属美国农业部、州和州立大学农学院共同领导, 以农学院为主。农学院的教师在同农民的接触中, 了解到农民对技术和信息的渴求, 促使 1890 年美国大学成立了推广教育协会。1892 年, 芝加哥、威斯康星大学开始组织大学推广项目。 到 1907 年,39 个州的 42 所学院都参加了农业推广活动。
3.2.2 日本农业推广体制模式分析
日本的农业迅速发展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之后,农村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多,产地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农产品占据了农业的主产地。日本政府于 60 年代中期及时对农业推广组织和活动体制进行了调整, 并进行了制度改革, 把农业技术推广员分为“区域农业改良员”和“专门改良普及员”两种, 分别负责市町村区域的推广工作和专项技术的推广工作, 实行“功能分担方式”, 并把普及所由原来的 1 586 个调整合并为 630 个(平均每 5 个市町村设一个普及所) , 农业技术普及人员 114 万多人(1970 年)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农业生产技术迅速提高, 农业经营范围在不断扩大, 尤其是新、高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直接应用, 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指导的要求越来越高, “功能分担方式”的农业推广活动已逐渐不能适应其发展。 随即从 1980 年起改“功能分担方式”为“区域分担方式”, 由各类改良普及员共同组成指导队, 就振兴地区农业实施指导。 在人员方面, 自 1968 年开始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定额管理。
3.2.3 前联邦德国农业推广体制模式分析
德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理念是与众不同的,人们把这种推广当做一种咨询题,一种活动。在农业推广中没有强制,没有操控,没有控制,一切采取自愿合作,合伙。遇到问题共同研究、共同沟通,一同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团结一致,用中国的一句俗语说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德国的这种农业技术推广理念很人性化,群体化。
德国农业推广咨询组织由德国的农业行政领导机构领导和管理。分四级管理:一是联邦政府的农业营养部;二是州政府的农业营养部;三是地区农业局,与之平行的机构是农村发展研究所、畜牧教学科研实验站;四是县农业局、各个层次的任务大体相同, 主要是农业行政管理、成人训练、职业教育和农业推广咨询。官方咨询机构主要设置在州政府, 由州政府农业营养部执行咨询任务。
3.2.4 肇东市农业推广体制模式分析
肇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分三级管理,肇东市政府、肇东市农委、肇东市农业技术推广办公室。再由农技推广办公室向各个乡镇传达农技推广等文件政策。肇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的,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需求。虽然政府在努力解决一部分难题,但是其中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想打破传统化、单一化的推广模式就要对国外的农技推广模式取其精华,弃之糟粕。
3.3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经验对我国及肇东的启示
通过对上述几个国家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发现各个国家的风俗文化、教育、历史发展进程是很不一样的。因此,在诸多不同的情况下,导致各国的农业发展历程不同,但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各国的领导重视农业技术发展的程度是一致的,而且同时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公益事业来做。肇东市也不例外。
1.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组织农业推广并明确职能
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多元化, 农业推广组织必须明确划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各自的职能。国家推广体系的主要职责是重大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提高农民素质, 引导农民科学经营农业, 不断增加收入, 以及开展直接为履行这些职能服务的技术质量监测(如病虫测报、农资质量监测) 等基础工作。肇东市一直重视农业发展,如果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推进农业的发展,效果一定惊人。
2.面向市场和农民,自下而上开展推广工作
一直以来,我国的体制都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推广,这种体制造就了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人们把推广当成一项任务,执行政府的任务。而如今,农产品市场化,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明显,量也越来越大,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民追求利益的想法也越演越烈。肇东市政府可以通过人们的这种心理来诱导农民逐渐走向科学的思维道路,诱导人们相信科学致富,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自身素质来发展农业,发展新农村。我们要用变通的思维来对待农民和农业推广这项工作。俗话说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本事。
3.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的创新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由直接干预转向宏观间接指导。 这意味着, 我国农业推广在工作方法上不能继续完全沿用传统计划经济的“技术示范+ 行政推动”的老办法, 要积极探索引导农民自愿变革的新方法,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重视培养农民科技示范户和带头人, 加强对农民专业协会的工作指导与合作, 引导分散经营的农民走向市场, 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从而帮助农民不断增加收入, 改善生活。肇东市农业推广是我国农业推广的典型代表,改变与创新是势在必行。
第4章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存在问题4.1.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双鸭山市建立的多个文化设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而言,文化站的场地...
第三章沈北新区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3.1失地农民安置现状3.1.1失地农民现状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分布于沈北新区近郊处,主要有沈北新区道义街道、虎石台街道、辉山街道、新城子街道等一系列街道村屯。这此街道紧连沈北新区区中心,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第4章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4.1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养猪业访谈调查结果,我国目前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4.1.1产业环境缺乏压力我国养猪业所存在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养猪业是一种...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建行动。当城市扩展到城中村、周边村时,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因为想种地却无地可种、想上班却无班可上、想买房却无钱购买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现在...
第7章结论7.1主要结论玉米是牡丹江市主栽粮食作物,其生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开发空间巨大,农产品市场前景好,玉米产业已经成为牡丹江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从目前来看,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掘出来,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第3章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3.1牡丹江市大豆生产情况大豆产业是牡丹江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部分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在2009年数据来看,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41万亩,2009年全市大豆播种面积348万亩,大豆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
第四章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4.1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4.1.1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农村的信息化,这也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从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看,农村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建设...
第五章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湖南省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实现全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旧有思想观念,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林业...
第二章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2.1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是否达到文明和发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段时期以来,湖南作为南方的重点林区,现有的森林...
农村垃圾处理与城市垃圾处理同等重要,农村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滋生一些病毒细菌,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它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