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 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根据 2011 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人口占 50%,其中有接近 50%的劳动力为农业劳动力,这意味着我国有 3亿多的农村劳动力,其数量相当可观。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及城乡一体化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1.1 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类型,是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部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不管是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规模,都已经占到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承担着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有利于改善国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从这一点来说,它必须加以重视".
温州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温州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较好,但与其他地区一样,它也存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低和质量不高的问题,这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普遍现状。在这一环境的制约下,温州地区农村劳动力无法得到更好的职业培训,这势必影响到温州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提高和就业率提升;同时,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竞争,国内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不断转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为适应这一外部环境的发展,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必须配合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大形势,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转变、社会转型的需要。因此,温州地区要实现兴盛与富强,并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就必须更加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而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不仅可以使当局更加了解当前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供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还可以为存在同样问题的其他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这对于加快我国农村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是在以往的研究理论基础上,对于产生的问题和困难选择更好的策略,结合各种新视野进行探究。深入地探讨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选择问题,让人们能够更好的认知问题所在,找到解决办法,使理论得到创新与变革。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温州地区职业教育的分析,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建议,促进该地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以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对近年来温州地区职业教育的阶段性发展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理性的疏理和分析,并给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综合判断,以期正确地评价、准确地反映出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为温州地区职业教育的健康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借鉴意义。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帮助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在温州快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找到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以适应温州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把解决农民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关心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扎实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保证农民能够"靠自己的本事吃饭",这就需要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水平,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只有农民的生活稳定了,富足了,整个社会经济就能够取得健康发展,距离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更近了。要实现农民更好地就业就必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而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意义有以下两点:
(1)理论意义
对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对丰富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同时还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幅员广阔,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是有关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因此开展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极其必要。
(2)现实意义
温州地区是浙江乃至全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从某一方面来说,温州农村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使温州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就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反而出现了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例如近年来温州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技工荒"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劳动力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
因此,对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就是要为温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持续发展提供良策,解决当前出现的各种问题。此外,采取措施促进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Mincer&Jacob(2004)研究认为,发达国家城乡差别较小,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农村教育与农业及其它教育融为一体,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力度大,在各方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理论与社会上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这为其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SusanneWorbs(2006)指出,当前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领域对现代科技的应用非常广泛,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摆脱粗放型农业发展,逐渐向密集型农业发展,这一发展方向,不仅加快了农业的发展速度,节约了社会成本,创造了更多的利益。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出色,其结果是发达国家在农业贸易中取得更为有利的地位。
Wooldridge(2003)的研究表明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的需要智力支持,而非人力支持,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因此加大对农业的教育,不仅能够大大降低人力资本投入,还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农业产出。
Schultz(1993)指出美国政府自 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提高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投入,集中对农村、农业相关人员进行培养,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Mason & Andrew (1995)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以及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足,难以保证农业发展的人才支持。因此农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Tsang & Mun.C(2012)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提高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为农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保证农业的科技创新,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他提出发展中国家应结合实际降低教育重心,大力发展农村初级职业教育。
Mansuri&Ghazala(2010)研究了劳动力市场开放条件下临时性经济移民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Alan de Brauw&John Giles(2011)以中国为背景,实证研究了农村初中生继续接受教育的影响因素,发现高中招生名额、外出就业机会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业抉择有重要影响。这些极为丰富和深刻的研究,为本课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和逻辑思考起点。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村教育体系及制度建设给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0 世纪 50 年代后,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由于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发展缓慢,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直至 80 年代后才得以迅速发展。1992年,刘春生和王虹组织国内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编写出《农村职业教育学》一书。该书在阐述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律和建构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上,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作用,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焦书新(2013)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逐步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马建富(2011)也认为,如今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职业教育更加重要。同时唐智彬(2012)认为农村职业教育非常重要,承担了面向农村人口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任务。但是彭文武(2012)认为我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还是不够。那英超(2013)也认为政府和农民自身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足。
这些因素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导致我国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的缓慢滞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远远落后几十年。杨洋(2013)指出长期的滞后,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种种问题,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就业水平不高,进而影响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农村职业教育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积重难返,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使得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许文静(2012)认为,农村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还是很缺少。同时,顾微微(2011)指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农村现代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张昭文(2011)也指出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水平和质量还是很弱的,基于这以上问题,邬志辉(2012)指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得到重视,并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佟柏(2012)认为,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来完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培养方向、培养内容不明确、教育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国家政策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马建斌(2010)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生源不足、经费投入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刘河燕(2009)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她提出应借鉴晏阳初提出对策建议,积极进行职业教学改革。解月光、孔森(2012)通过对俄罗斯农村教育的发展的分析,指出我国应该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积极进行农村教育改革。谢俊红(2012)则以教育公平理论为依据,指出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大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劳动力就业率。
贾英杰、孟庆平(2012)认为,当前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受经济、社会、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应该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因此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景琴玲(2012)提出,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具体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上,应该针对不同地域,灵活地进行职业教育,在东部地区实行集团化办学模式、联合办学模式,中部地区实行城乡统筹办学模式和因层制宜办学模式,西部地区适宜区域网络教育模式.
彭本初(2004)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问题,长期以来的社会经济体制禁锢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原有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使得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出现管理缺位现象。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等专业学校特别是省直中专学校都是由政府部门创办的,学校领导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主管部门指派,教育经费由财政拨款,使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失去活力,使广大教育者和管理者失去主动性、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
基于此,他认为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区域实际情况,一方面应深入了解当地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对策建议。另一方面应重视农村职业教育与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只有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系,才能正确制订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方向和措施,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笔者选择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系统分析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本文结合温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成功案例,对温州地区农村的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当前温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性的策略,以期为温州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际的借鉴与参考。
全文共分 7 章:
第 1 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第 2 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等,并梳理了人力资本理论、第三职能理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思想、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从而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 3 章:国内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对温州地区的启示,主要从国外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借鉴成功经验,并且从国内南昌、衡阳、青岛等市总结分析国内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在温州地区合理应用。
第 4 章:温州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主要从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和农村教育职业发展不足之处等方面对温州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第 5 章: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主要从生源、师资、教育设施、专业设置等维度分析问题,从经济能力、人口素质、教育成本、传统观念、教育投入等方面进行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第 6 章:加强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建议,主要介绍了建立教育体系,调整教育结构和强化发展意识,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并进一步从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招生政策、提高教师素质、健全科研机构、规范资格认证制度加快创新等维度对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进行对策建议。
第 7 章:结语。
1.4.2 研究思路
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第三职能理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思想、"三农"问题的思想,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研究的先进、成功经验成果,充分结合温州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理论研究支持下,分析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揭示温州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温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改革有效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温州农村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和提高,并为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借鉴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数据情报检索和资料的收集,寻求研究所必须的资料、数据、内容。同时通过对期刊、着作、网络上等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研究分析,在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加以深入细致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期能对农村区域经济与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2.案例法
通过直接参与和观察收集资料,对温州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通过实地调查温州市职业教育的现状,并对收集到的资料作分析研究,论述区域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从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建议。
第4章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存在问题4.1.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双鸭山市建立的多个文化设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而言,文化站的场地...
第三章沈北新区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3.1失地农民安置现状3.1.1失地农民现状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分布于沈北新区近郊处,主要有沈北新区道义街道、虎石台街道、辉山街道、新城子街道等一系列街道村屯。这此街道紧连沈北新区区中心,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第4章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4.1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养猪业访谈调查结果,我国目前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4.1.1产业环境缺乏压力我国养猪业所存在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养猪业是一种...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建行动。当城市扩展到城中村、周边村时,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因为想种地却无地可种、想上班却无班可上、想买房却无钱购买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现在...
第7章结论7.1主要结论玉米是牡丹江市主栽粮食作物,其生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开发空间巨大,农产品市场前景好,玉米产业已经成为牡丹江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从目前来看,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掘出来,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第3章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3.1牡丹江市大豆生产情况大豆产业是牡丹江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部分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在2009年数据来看,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41万亩,2009年全市大豆播种面积348万亩,大豆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
第四章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4.1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4.1.1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农村的信息化,这也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从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看,农村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建设...
第五章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湖南省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实现全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旧有思想观念,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林业...
第二章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2.1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是否达到文明和发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段时期以来,湖南作为南方的重点林区,现有的森林...
农村垃圾处理与城市垃圾处理同等重要,农村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滋生一些病毒细菌,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它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