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蒲松龄笔下的狐形象研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1-12 共497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引 言

  一、选题依据。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人蒲松龄历时四十多年的创作,是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带动了清代以后文言小说创作的复苏。它虽写乱力怪神之事,实则不外乎人情世故,一经刊发便"风行天下,万口传诵".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成功塑造了数以百计的,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其中尤以狐形象最为令人难忘。他虽不是第一个将狐引入文学创作的人,然而"小说家谈狐说鬼之书,以《聊斋》为第一".狐形象在蒲松龄的笔下创造性地被改编或者重塑,并呈现出新面貌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实现了人形、人性和人情的完美结合,完成了审美化、理想化和现实性的高度统一,成为了一道独特别致的风景。因此,对《聊斋志异》狐形象的研究将会显出较为重要的意义。

  尽管有关《聊斋志异》狐形象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都颇多,但仍有研究余地。本文试图依据狐精逐渐人性化这一过程,总结历史上的狐形象,并以此为前瞻,细察《聊斋志异》之狐和前人笔下之狐的异同点,突出《聊斋志异》狐形象之发展,希望能丰富《聊斋志异》狐形象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几乎与《聊斋志异》同时期,有关它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主要是以小说评点的形式呈现。在当时众多评论家中,以冯镇峦、何守奇、但明伦三位评论家的点评最为出彩。他们的点评多是对具体篇什的分析,关于狐形象的分析却是只言片语,评点内容主要涉及单篇作品的写作手法、语言、情节、作品中人物的品行、作品的主旨思想、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结合社会情况发表自己对现实的议论。尽管具有偶有感悟、随手书写、零散不成系统的特点,但也不乏"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的精辟见解,开辟了《聊斋志异》研究的先河。

  近些年来,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拓展,关于《聊斋志异》的探究之风仍没有消歇。不胜枚举的研究专着、学术论文相继问世,研究范围包含作家的身世背景、创作动机;小说的版本、主题、思想内涵、评价及影响;还有作品人物形象分析、语言技巧、叙事风格等几个方面。依据本篇论文的选题范围,本小节将重点整理和归纳《聊斋志异》狐形象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现当代时期,国内对《聊斋志异》中的狐形象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以张稔穰、袁世硕、汪玢玲、朱一玄、马瑞芳、李剑国、陈炳熙等人为代表,其着作中涉及狐形象分析的主要有:马瑞芳教授的《狐鬼与人间:解读奇书<聊斋志异>》、《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等一系列着作主要依据狐形象的性格特点,分析了狐精故事里狐形象的艺术魅力,但侧重点是具体文本的赏析。而张稔穰教授的《<聊斋志异>艺术研究》相较之马瑞芳的着作有整体性,系统化。该书主要以整部小说为蓝本,在对整部短篇小说集的艺术美学研究的基础上,专设章节分析了狐形象的艺术特色。汪玢玲教授在《鬼狐风情:<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中也用专章写"聊斋志异与狐文化".她统计《聊斋志异》共有 82 篇狐精故事,从民俗文化角度将其分为情狐、义狐、学狐、天狐、妖狐和凡狐六类,并在专章中探讨宗教文化对狐精故事的影响,以及虚构与现实的手法对塑造狐形象的影响。李剑国则将"中国狐文化"作为一条主线,在《中国狐文化》一书中,以《聊斋志异》的美狐和友狐形象佐证了狐妖的文学审美化这一发展脉络。陈炳熙也在《聊斋境界》一书里从"特色独具的狐的闹剧"、"用活人的血肉塑造狐"、"写狐的一个重要方法"、"狐的爱情悲喜剧"、"在嬉笑怒骂中臧否人物"等五个方面赏析了狐世界的面貌秩序,解读了蒲松龄独特的写狐方法,以及作家在塑造狐形象中对狐的兴趣这一创作动机。

  除了专着类,国内对《聊斋志异》狐形象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不仅数量繁多,内容丰富,而且还呈现多角度化的特点。

  1.狐形象分类研究。如刘颖慧在《中国文言小说中的狐意象》(陕西师范大学,2002)中认为《聊斋志异》狐故事一共有 86 篇,并将狐形象分成两大类:继承传统害人模式的狐精和多具人情的狐精。岳文立《巫文化视野中的<聊斋志异>》(河北师范大学,2006)中说,《聊斋志异》狐化人的故事共计 73 篇,依据内容将其划分为六类:作祟之狐,与人交游之狐,复仇之狐,助人为乐之狐,与人婚恋之狐,戏谑之狐。商志翠的《论<聊斋志异>变形现象》(河北大学,2012),认为《聊斋志异》涉及狐变形的作品共有 71 篇,并按照正反两面的原则,将其分为:美狐和丑狐,其中美狐包括友狐和情狐,丑狐指淫狐和相貌丑陋之狐。

  2.狐形象特点研究。如黄洛《狐与<聊斋志异>》(《蒲松龄研究》,1997 年第 1 期)认为《聊斋志异》狐形象的最大特点:一是倾注了作者极大的热情,二是狐形象有着高度化的人格。张艳君的《论<聊斋志异>对传统狐仙题材的拓展与超越》(《蒲松龄研究》,2004 年第 4 期)总结得出,蒲松龄笔下的狐形象具有人性、人情的基本特点。徐克瑜《<聊斋志异>对传统狐狸形象的审美改造》(《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 期)一文中阐述了《聊斋志异》在审美方面对狐狸这一形象的改造。他认为,蒲松龄笔下的狐都具有狡黠、聪明、机智和无所不能的超自然力的灵性特点。

  3.文化思想类研究。如姚玉光《再论<聊斋>狐小说的文化创新价值》(《蒲松龄研究》,2005 年第 1 期)从民俗学层面,依据社会存在的恶霸、欺诈、性犯罪三大问题,解读蒲松龄透过狐形象表现出的超前的、独到的思想文化。柴国珍《正义·和睦·诚信--<聊斋志异>狐小说的文化价值取向新探》(《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1期)同姚玉光的论文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也从社会丑态、婚姻家庭、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论证了《聊斋志异》狐精故事正义、和睦、诚信的文化价值取向。 杨秀云、杨萍的《<聊斋志异>中狐意象的独特意蕴》(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 3 期)则从人类自身与狐的关系着手,探讨蒲松龄以一种纯粹的、无功利的心态塑造笔下的狐妖形象,它们是人类审视自身的参照对象,暴露了人类自身依然不能自觉意识到自身存亡的问题。

  4.原因动机类研究。陈炳熙的《论<聊斋志异>中的狐情》(《蒲松龄研究》,2003 年第 2 期)认为《聊斋志异》中多写狐妖故事的原因是由于作者对狐的浓厚兴趣,民间文学的影响以及蒲松龄个人的生活经验。黄洽《狐与<聊斋志异>》(《蒲松龄研究》,1997 年第 1 期)总结了蒲松龄钟爱写狐的原因,除了狐文化的积淀外,还与作家本人的坐馆生活经验有关。李艳在《狐意象之演进--<聊斋志异>中狐的人性美新探》(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年第 4 期)中指出蒲松龄笔下的狐不同于前代作品中狐形象的根本原因是:

  世情淡薄的时代背景,作者理想情感表达的需求,以及狐文化的传统积淀。

  5.与其他作品对比研究。如刘颖慧《中国文言小说中的狐意象》(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从作者塑造狐形象的极大热情,狐精的高度人格化,以及人狐关系的亲疏性阐述了蒲松龄笔下的狐形象与六朝和唐传奇中狐形象的异同。还指出了《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对狐世界的建构的不同之处,认为:前者更注重情感的宣泄表达,是个人的;后者崇理,注重狐世界秩序的构建,是为了教化功用。又将《聊斋志异》与《子不语》做比较,认为佳狐和崇狐是二者的主要区别。最后总结了戏入狐女和出嫁狐女两种人狐之间的新型关系。张向伟的《<夜谭随录><聊斋志异>鬼狐形象比较》(河北大学,2008)则从作祟狐和情狐两方面比较了两部作品的异同,又对比了两部作品在塑造狐形象中艺术手法的异同。李郭《<聊斋志异>的狐妖与<吸血鬼日记>的吸血鬼形象对比》(《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 11 期)认为这两部作品的形象都超越了前代作品,具有丰富的人性,不仅构建了异类社会,还与人类发生爱情,并且都被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二)国外研究综述。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杰作,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被译成世界多国文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这也为国外学者开始《聊斋志异》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1.文本翻译。

  国外对于《聊斋志异》的研究开始于文本翻译,"迄今已有英、法、德、俄、日等二十多种的选译本、全译本。"十八世纪下半叶,《聊斋志异》最初先传入到东方国家,其中又以日本最早接受;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向西方国家流传,这一阶段,有关《聊斋志异》

  的国外研究并未展开,主要是被翻译和被介绍。主要版本有:Herbert A. Giles 译《Strange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柴田天马译《聊斋志异》、Laura A. Rovetta 等翻译的西班牙文《Cuentos de Liao Zhai》等。而二十世纪以后,伴随着《聊斋志异》在国外的阅读及传播逐渐扩大和深入,为海外学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也基于此,《聊斋志异》

  狐小说的国外学术研究才得以逐渐兴起和发展。

  2.文本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对《聊斋志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语言、民俗、文献考证、思想艺术及社会价值等方面,借此探讨蒲松龄的世界观,并对比中外文化差异。主要代表有 ChanTak-hung Leo 撰写的《论狐和鬼》(1998),主要论述了《聊斋志异》中狐形象的艺术成就,并借此阐述了蒲松龄的情感世界和人生理想。辜美高在《聊斋志异中的鬼与狐》中强调,《聊斋志异》以前作品和民俗文化对蒲松龄笔下狐形象创作的影响。

  蒙赛因的论文《狐狸精的法术--中国文学中"狐狸精"母题的形成和发展》则对《聊斋志异》中的狐精形象母题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将其与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狐精对比,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文学现象。

  日本学者植松由起子在论文《思考:美女·狐·幽灵--<聊斋志异>的世界》一文中对比了中日文化作品中狐女形象,探讨了中日狐女形象的不同内涵,进而对中日文化进行了比较。

  Wu, Fatima Y 则在他的学术论文中对中西方哥特式小说中狐狸扮演的不同角色、哥特式小说中呈现的道德范式做了深入分析。论文《中国文学的狐狸形象:蒲松龄作品中动物伴侣的情欲》

  也以《聊斋志异》中的女狐为分析对象,进而升华到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狐女形象的不同,作者认为:《聊斋志异》里的狐女与西方作品中"性开放"的女性不同,她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支配身体的自由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者都对《聊斋志异》中的狐形象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研究虽然呈现多角度化,但无论是专着还是学术论文,大都是围绕艺术特色,审美意蕴展开,且在整体论述的过程中,多以狐女为分析重心。此外,通过整理文献,笔者发现有关《聊斋志异》狐形象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如,《聊斋志异》狐精故事数量问题,狐精形象分类的问题等。而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虽不如国内丰富,但无疑是对国内研究文献的补充,不仅深化了中外文学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也拓展了《聊斋志异》狐精形象的研究路径和视角。

  三、研究创新点。

  (一)以《聊斋志异》中是否出现"狐狸"之字为依据,对作品中所有有关狐精故事的内容进行了统计,共梳理出 84 篇与此相关的故事。

  (二)《聊斋志异》中的狐形象是对以往狐形象的突破,但现有研究成果对这一形象的深层解析还有欠缺。笔者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比以往作品中有关狐形象研究的基础上,对《聊斋志异》中多样且复杂的狐形象进行了深入挖掘。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文献法。结合蒲松龄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自身的生存现状、性格特点,研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创作狐形象的心态,以便对其得到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文本细读法。《聊斋志异》中出现的狐形象较多且较为复杂,通过细读文本,根据狐形象具有的独特性和共性特征,对其进行归类整理,这样会使研究更加系统和明朗。

  (三)比较研究法。笔者将比较法运用到《聊斋志异》狐形象对前代文学历史中的狐形象的继承和发展的梳理中。并且通过对比,探究蒲松龄笔下的狐形象与前代作品中的狐形象的相似、不同之处,更能清楚蒲松龄创作狐形象的独特之处。

  五、研究价值。

  基于《聊斋志异》狐形象的研究现状,本文将立足于文本细读,先通过对《聊斋志异》

  全面系统的仔细阅读,筛选出有关狐形象的故事。通过梳理这些狐形象对前代作品的继承和发展,在人性、人情的复杂性的基础上,按照《聊斋志异》狐精故事中狐形象具有的个性特征,对其中狐形象的多样性进行划分,不仅系统化对狐形象的认识,也有助于读者对《聊斋志异》狐形象有更全面把握,加深对文本的了解,充分展示狐形象的丰富内涵。这也旨在探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能成功创造狐形象的独特心态,找出其背后深层原因,从而使读者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蒲松龄的内心世界。

  笔者以 2013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刷出版的,张友鹤辑校版《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为准,本文所引《聊斋志异》原文也都依据此书。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