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贵州省农村水污染及其防治概况
一、贵州农村水污染现状及其原因。
(一)贵州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1.饮用水源受到严重威胁。
贵州省农村的水污染中,饮用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的现象非常明显,这其中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如干旱、洪涝、泥石流等,也包括人为原因,如工程建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地形破碎,河谷受流水下切作用较为明显,加上水利工程建设较少,在蓄水和保水方面较为艰难,这就导致了贵州省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人口剧增。从政府公布的数据来看,自 2013 年以来,贵州省的饮水不安全人数已经高达 1100 万人,被污染的饮用水对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据相关调查结果可知,影响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罪魁祸首主要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超标(见表 1,这些细菌在出厂水合格率上只能达到 30%-60%之间,农村居民引用含有细菌的饮用水后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往往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在贵州省水污染防治中应当引起重视。
2.河流受污染现象明显。
从地理位置来看,贵州处于云贵高原的东侧,省内分布着多条河流,大体上以乌蒙山、苗岭为分水岭,北部是长江流域,南部为珠江流域,两大流域在贵州各分四大水系,长江流域分为乌江水系、金沙江支流上源横江牛栏江水系、长江上游支流赤水河綦江水系、洞庭湖沅江水系。珠江流域分为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柳江水系。
由于省内河网密布,大多数河流都是流经多个地区,一旦上游的水质受到污染,则下游地区的水质就会明显受到影响,使得污染的面积扩大,后期难以治理。
通过对 2012 年至 2014 年的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来看,乌江水系的污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还有很大比例的水体属于重度污染,小部分属于中度污染,而轻度污染的水质则在增加。沅水水系受到重度污染的水体比重增加,有污染加重的可能,南盘江水系的水质也有所下降。北盘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的水质不稳定,一旦防治措施不到位也有可能会变坏。
从历年公开的数据来看,乌江水系和沅水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标均为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厂排污,沿河的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此外还有网箱养鱼、水上餐饮等产生的废物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虽然后期经过了一定的治理,水质得到一定提升,但是根本的污染源没有被清理,尤其是磷污染源清理不够彻底,使得河流污染问题只是暂时缓解。
3.由点到面逐渐蔓延。
导致贵州省农村水污染的部分元凶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引起的面源污染以及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虽然可以使农业生产获得较高收成,但一旦遇上下雨天气,含有农药或者化肥的土壤经过雨水的浸润后流入到地下,直接污染了地下水,由于贵州省农村的部分村寨直接抽取地下水饮用,村民往往成为地下水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由于贵州地下暗河较多,企业为了防止相关部门的查处,悄悄将工业废水偷排入地下暗河,以节省污水处理的成本。受污染的水经过暗河,流经贵州其他农村甚至其他省份,大量的饮用水源呈现由点到面的污染态势。目前这种态势已经由城市向农村开始蔓延,直接严重威胁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甚至生命安全,贵州发生的多起饮用水中毒就是有力证明。
这些严峻形势都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以保证农村水资源安全。
(二)贵州省农村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就目前搜集到的资料和调研的结果来看,贵州省农村水污染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点源污染,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排放点的污染,而且这种污染的排放点是固定的,例如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水、居民生活污水等等。而面源污染则与点源污染不同,其一般是指在雨水或者径流的渗透、冲刷作用之下导致的污染。比如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物,在雨水或者径流的渗透、冲刷作用之下,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海湾等等引起的污染。
1.乡镇企业污水。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贵州省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还带动了农村非农人口有序转移,2006 年,全省乡镇企业总数达到 509613 个,总产值达到 2102.42 亿元,实现增加值 546.48 亿元,利润 193.79 亿元,上交税金 71.12 亿元。乡镇企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较深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极其严重的,如大量的污水排放对农村的水资源环境造成了较为恶劣的污染,治理难点较为困难。根据贵州省统计局统计的数据,2011 年贵州省废水排放总量为 7.8亿吨,2014 年则上升为 11.08 亿吨,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其中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速度更是惊人,2014 年比 2013 年增长了 42.7%(见表 3)。如此大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使得农村的水污染受到严重的威胁,尤其是一些江河受到的污染尤其严重,如乌江、清水江流域等,一些农村的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直接影响了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导致一些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2.农村居民生活污水。
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较大。目前贵州省的常住人口约为3500 万人,居住在在农村的人口为 2300 万左右,占常住人口总数的 66.19%,而平均每人每天的生活用水量约为 150 升。从 2011 年至 2014 年时间,贵州省的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一直上升,2011 年为 5.3 亿吨,到 2014 年则已经是 7.81 亿吨。
(见表 3)笔者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在用完水后都习惯将水随意倾倒,没有相应的生活污水储存设施,更没有处理设备,这些随意倾倒的生活污水会渗透到土壤中,不仅会改变土壤的属性,还对地下水源的质量造成极大的污染,尤其是农村清洗各种衣物或者器具等产生的污水,由于含有大量的化学杂质,对地下水的污染是相当严重的。
3.乡镇企业以及居民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由于农村乡镇企业以及人口数量众多,其每天产生的固体废物也较多,如废渣、生活垃圾等。据统计,贵州省每年要产生 7000 多万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而完全回收再利用依然没有得到实现,仍存在部分是被倾倒丢弃的。除了工业固体废物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农村水污染源便是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近年来,贵州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速度加快,尤其是清运总量上,2011 年到 2014 年呈现出逐年上涨的态势(见表 4)。如此庞大数量的工业固体废物和逐年增多的生活垃圾,随着降水的下渗作用、地表径流的挟带或者大风的吹扬,往往会对地下水水质或者河流湖泊的水质造成污染,再加上农村居民人为地丢弃生活垃圾进入河道等,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水污染的程度。
4.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贵州的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加上农村的大量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粮食和农产品的产量得到长期保证,大多数农户选择使用化肥而不是有机肥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这使得农村的化肥的使用量呈现逐年增加的特点。据统计,2010 年至 2014 年,贵州省农用化肥使用量逐年上升(见表 5),仅 2013 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就达 99.54万吨,平均亩耕地面积施用化肥 22.78 公斤,比全国平均亩耕地施用 21.9 公斤高出 0.88 公斤。
而从贵州省 2012 年至 2014 年贵州各市(州)农用化肥使用情况来看(见图1),各市(州)的化肥使用量几乎没有减少,个别地方还出现微增的情况,其中遵义市、毕节市由于地域范围较广,所辖农村人口较多,因此使用的化肥数量也较多,几乎是其他市(州)的 2 到 3 倍。化肥的大量使用虽然可以保证农业的较高产出,但由于目前的化肥利用率较为低,一般只能达到 30%-40%左右,剩余的60%-70%几乎都是残留在环境当中。流失的化肥中含有大量的氮,其溶解到水中之后排放到大自然中,极易造成江河湖海以及地下水的水体富营养化。
农药使用量近年来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仍是数量巨大,2014 年使用量达13425 吨(见表 5)。从贵州省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甘膦、敌敌畏、毒死蜱、氧乐果、辛硫磷、百菌清、氯氰菊酯、甲氰菊酯、百草枯、莠去津、三唑酮、氟氯氰菊酯等新型农药使用最为广泛。其中,OPPs 中草甘膦使用量最高,为 305.64kg/a,其次是敌敌畏,为 292.80kg/a;OCPs 中百菌清用量为 219.96 kg/a;新型农药中氯氰菊酯使用量最大,为 218.72kg/a,其次是甲氰菊酯,为 200.10kg/a(见表 6)。多数农药除冬季(12 月、1 月、2 月)未施用外,常年均在施用,以去除耕地内的杂草及害虫、病菌等,达到农产品增产目的。
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品,加上贵州多阴雨天气,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经过雨水的下渗以后,一些有毒元素不仅污染了土壤,更是对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除此之外,使用完的农药瓶、农药袋等废弃物被农民乱扔在田间、沟渠等地方,这些含有毒素的废弃物也是造成农村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5.农村养殖业产生的废物。
近年来,贵州省畜禽养殖发展迅速,为农村养殖人员带来了经济收入,但是大量兴起的养殖业却对农村的水源造成了严重污染,笔者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规模化的养殖场离农村生活饮用水源非常近,有的甚至不超过米,对在农村养殖业占中据主导地位的小型养殖场来说,规模小、分布混乱以及没有污水处理设备,是造成大肠杆菌群污染水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上财政对农村水污染防治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投入薄弱,最终造成了水质恶化、水体营养化等不良后果。
以六盘水市水城县纸厂乡前进村为例,该村离市区的供水水源地--窑上水库距离较近,车程约二十分钟。前进村养殖业发达,现有 500 头以上养猪大户 3 户,全年出售肥猪 3916 头。养鸭大户 2 户,全年出栏鸭 9000 多只。另有散养的鸡约3000 只、牛 28 头、马 9 匹。据笔者的调研得知,该村的养殖场大部分没有养殖废物处理设施,饲养的鸭子有时候还直接赶到河里放养,直接污染了河水。而这些家禽牲畜每天产生的尿液、粪便等废弃物数量惊人,大多数养殖户都采取直接排放在养殖场周边的空地上,经过暴雨的冲洗之后直接带入和河流湖泊,直接威胁到了饮用水源的安全。
二、贵州农村水污染防治情况。
针对贵州省发生的一系列水污染事件,贵州省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其进行了预防和治理,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对农村水污染的预防效果的理想,治理力度不够等,农村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一)农村水污染的预防效果不理想。
为了使水资源免受污染,贵州把主要工作重心放在饮用水源、重点流域以及湖泊的保护上,通过文件的形式予以确定其水污染预防的思路。在饮用水源保护上,贵州省对100个示范小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划定,并且出台了《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试行)》和《贵州省县城以上及部分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建设技术规范》、《贵州省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等文件,这些文件着重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保护,尤其是对这些保护区的开发和建设活动作出了严格限制,并且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明确作为其管辖区域内的饮用水源保护责任人,一旦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将对相关负责人追责。
在流域的水污染预防方面,贵州省制定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区水污染防治规划》、《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办法》、《清水江、红枫湖生态补偿机制》,在乌江、赤水河等全省八大流域建立环境保护河长制。
在湖泊的水污染预防方面,贵州省制定了《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年度实施方案(2014年度)》,实施了17个良好湖泊生态环境建设的项目;制定并实施了《万峰湖库区水环境保护联席会第四次会议暨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
从2014年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省内纳入监测的河流仍有受污染的情况,如乌江水系仍有26%的水质劣于Ⅴ类,水体水质综合评价为中度污染,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是导致该水系受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沅水水系劣于Ⅴ类水质占17%,水体水质综合评价良好。(见图2)而2014年纳入监测的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乌江水库、梭筛水库、虹山水库、万峰湖和草海总共八个湖泊和水库中,Ⅳ类水质和Ⅴ类水质各占32%和4%(见图3),其中,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依然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指标。稍微令人欣慰的是,城市饮用水未受到污染,2014年全省共2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而县级城镇饮用水水质则略低于城市,达标率为96.2%,这表明县级城镇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饮水安全隐患。
以上这些资料都证明了贵州省在水污染预防方面只注重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城市饮用水,在农村的水污染预防只注重县级城镇饮用水的安全,并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的水污染情况作出相应的监测和统计,这导致了水资源污染方面的预防效果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水污染的严峻形势只能说暂时的缓解,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在全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的大背景之下,2015 年 4 月 2 日,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旨在对水污染进行大规模的防治,以确保国家的水安全。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贵州制定了《贵州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除了将河流、湖泊、水库以及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计划作出明确规定外,还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包括畜禽养殖污染、渔业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防治工作纳入计划的范畴之中,并且将各项工作交给相关的牵头单位,这对于贵州省的农村水污染预防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后期的具体实施方案依然迟迟未能出台,直接影响了该方案的实施效果。
(二)对农村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不够。
从贵州省住建厅和发改委的有关报告可知,贵州省城镇现状生活污水总量为274.9 万立方米/日,这些污水一旦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久而久之便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因此,加大对污水的治理力度势在必行。这些污水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就离不开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作,只有经过无害化处理过的污水,无论是企业污水还是生活污水,才能够被允许排放到大自然当中。目前贵州污水治理的中心都是城市污水,而且从 2010 年到 2014 年公布的数据来看,每年完成的工业废水治理项目除了 2011 年和 2012 年数目较多外,其余年份都较少;在新增废水治理能力方面,2011 年和 2014 年仅为 1.61 吨/日和 4.46 吨/日,而 2011年和 2012 年分别为 29.91 吨/日和 16.62 吨/日,这些变化较大的数据表明政府对工业废水治理的长期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都只是在敷衍了事。在城市污水处理的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2014 年的污水处理率最高,也仅仅是 86.9%,说明仍有部分污水处理不到位。
城市污水处理尚不尽如意人,贵州农村的污水处理更糟糕,根据笔者的调研,贵州省农村污水处理基本上都存在着"设施不完善,管网破损、雨污混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进水量不足、许多污水处理设施闲置"等问题。以黔西南州的农村为例,该州共有乡镇街道办事处 136 个,村(居)委会 1216 个,村(居)民小组 13772 个,农村人口 241.32 万人。其中,兴义市马岭镇建立了一个污水处理厂,该厂总共投资 1268 万元,污水日处理能力为 1500 立方米,然而由于管网不完善,目前每天仅仅只能收集 300 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能力较弱。位于兴仁县屯脚镇的鲤鱼村也建成了 3 座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辅设污水收集管网 3800 米,总投资 47.96 万元,而处理能力却只有 68 立方米/日,只能勉强满足镇政府和鲤鱼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整个黔西南州的大部分农村的生活污水几乎都是采取直接排放到地面的河流、岩洞或者地势较低的地方。
像这样的案例不只是黔西南州,省内其他农村也存在,如遵义市 228 个镇(乡)中,已经建成处理厂的只有 8 个,在建的处理厂有 20 多个,其余的乡镇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自然界。而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在处理能力上也较弱,尤其是仁怀市的大多数农村,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仅仅是设计能力的 1/5,远远达不到处理污水的要求,这导致了每天大约有 2.5 万吨的污水被排入盐津河,之后又直接流进了赤水河,直接污染了赤水河的水质;在遵义红花岗区的万福桥拦河坝以下,基本上每天都会有约 10 万吨的污水被排放到湘江河,直接造成了严重的河流污染。除遵义外,六盘水、安顺等也存在着污水设施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六盘水的双水污水处理厂,由于进水浓度长期低至出水排放标准以下,生化池里面的活性污泥基本上已经全部死亡,这导致该厂几乎处于停产的状态;安顺的黄果树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由于没有污水处理,设备被闲置一旁且锈迹斑斑,没有真正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真正作用。这些现象说明目前贵州省农村在水污染的治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贵州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导致贵州水污染治理效果差的原因之一是对农村水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不够。由于长期以来,贵州省都较为重视城市污水治理而忽视农村污水的治理,导致大量的环保方面的投入都用于城市污水治理上,这是农村水污染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原因之一。
对于水污染的治理的投入主要体现在环保机构、人员、资金等方面。从政府公布的数据来看,贵州省在县级环保机构设置上增长速度较慢,年末人员总数也配置不够,尤其是科研人员的配置中,最多时才 107 人,完全不能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见表 8)。在资金的投入方面,2010 年至 2014 年间总体呈现出增长的特点,其中一般以上的资金主要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用于工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对于农村环境的专项投入几乎没有(见表 9)。这导致了贵州省在农村水污染方面的一些设施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经费而不能正常运行。还以黔西南州一些农村为例,从调研的情况看,兴义市马岭镇在保洁人员的配备上分别为 55 人,每年投入在环卫保洁方面的资金为 80 万元,而与之相比,兴仁县屯脚镇的环卫保洁人员才 6 人,环卫资金投入也才 10 万元,差距较大。
两个镇都配备垃圾车和垃圾箱对那些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进行运输或者集中堆放,然而这些人员配备和设施都只能够处理镇政府所在地以及周边的一些村组的日常生活垃圾,如果是太远的村组则无法满足实际的垃圾处理需要。如马岭镇的龙井村,由于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大量的垃圾没有处理设施处理,当地居民随处乱扔乱堆,有的居民甚至还直接把垃圾倒入当地的河流中,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因此,在贵州省农村水污染防治中,加大资金的投入是一项必须落实到位的措施,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农村水污染的问题。
一、生态资本观的提出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遭受了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财富的最大化而带来的环境危机。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开始反思自己对生态环境的态度,痛定思痛下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
一个社会的民众是否有充分的诉权寻求法律救济成为衡量其是否现代化、文明化的重要标准。环境公益诉讼(在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称为公民诉讼、在德国称为团体诉讼)突破了传统诉讼利益理论,它是指国家机关、普通公民或公益团体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环境受到或者...
摘要近几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再生能源凭借其几乎零污染的特点受到青睐,太阳能光伏发电也逐渐受到关注。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是太阳能转化为电的过程仍存在诸多障碍和不...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的发展高速腾飞,在经济迅速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日益严重的各类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备受世人瞩目的雾霾问题,已经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雾霾的范围不断扩大,...
第二章贵州省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现状分析一、现行立法不完善。(一)立法对农村水污染的防治重视程度不足。城市的发展一直优先于农村,受此发展观念的影响,贵州在水污染防治的立法上也是注重城市水污染防治,而对农村的水污染防治重视程度不足。如1999...
第三章、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评价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为其正当性和具体路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任何法律制度均非空中楼阁,它需要从现实的功能需求出发寻求与当前制度对接的途径。本部分将从国家和地方立法层面梳理我国现有的湿地生态补偿...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生态危机加重,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这种背景之下,出现了以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论等学说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展开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抨击与批判。其目的是使伦理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
结论场地修复、棕地开发,这是各国政府的急迫任务。责任的追究是最为棘手的问题。责任制度在各国的发展经过两个历程。在第一阶段,各国尽可能追究利益相关者的法律责任,设立高额罚款,进行严格执法,并设立专项基金以提供资金保障。然而,各国场地修复陷...
一、大气污染现状(一)大气污染概念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使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改变,使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现象。大气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
第二章西藏地区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来源与发展。法律包含了一个民族经过时间考验的发展,我们不能如此轻慢的对待它,它犹如一道道公式和推论,我们要做的是了解他们现在是什么,过去是什么,以及将来是什么。我们要把公式的推导过程去反复斟酌,仔细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