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从藏族习惯法到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从各个部落到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藏族的环境保护习惯法蕴含在了自然禁忌、风俗习惯、村规民约、宗教信仰之中。
与传统的法治相比,现代法治的一元化构想与多元化矛盾,外部规则与本土性适应的断裂,公共领域的推进相对困难、民间运行机制微弱。但是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很好的解决了本土法律文化的重建工作,对于扩展补充环境制定法有很大的好处,从逻辑框架中对环境保护习惯法进行清晰的定位,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始终没有丧失其辅助性的特点,这一点事不容忽视的。藏族人民世世代代践行着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也许他们的初衷只是为了使自己同子孙后代更好的生活下去,但是他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客观结果就是对于西藏地区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是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很好的践行。和谐发展就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永久共存。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不仅为藏族的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而且还为中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蓝本,更为世界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参照。在多元化机制与多元化毛段的共同作用下,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还有一定的自我生成与自我修复的能力,这是一种区别于制定法的一种全新的自我完善机制。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纠纷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了对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研究,发现了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作用原理,我们希望借助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优势,使环境保护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相结合,切实推动西藏的环境保护事业再上一层楼。如何让我国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好,不仅仅是藏族地区环境习惯法的要求,更是人民大众的殷切期望。而西藏环境保护习惯法可以作为全国环境保护法的重要来源。虽然现在环境保护习惯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赋予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特殊的全新价值,除了其本质属性,还体现在相关作用机制上,由于一些问题已经超过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所以笔者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还需要对环境保护习惯法的内容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史籍:
[1] 萨班·贡嘎坚赞。 萨迦格言[M].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5.
2、著作:
[1]周润年。 西藏古代法典选编[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4.
[2]娄云生。 雪域高原的法律变迁[M].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0.
[3]张济民。《渊远流近--藏族部落习惯法法规及案例集录》[C]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4]梁治平。 法律的文化解释[M]. 三联书店, 1998.
[5]徐晓光。 藏族法制史研究[M]. 法律出版社, 2001.
[6]张济民。 寻根理枝[M].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2.
[7]张济民。 青海藏区部落习惯法资料集[M].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3.
[8]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9]杨士宏。 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研究[M].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4.
[10]索南坚赞。 西藏王统记[M]. 民族出版社, 2000.
[11]达赖喇嘛, 五世。 西藏王臣记[M]. 民族出版社, 2000.
[12]多卡夏仲·策仁旺杰。 颇罗鼐传[M].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2.
[13]戈伦夫。 现代西藏的诞生[M]. 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0.
[14]梅。戈尔斯坦(美)。 喇嘛王国的覆灭[M].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5.
[15]Tucci, Giuseppe, Heissig, Walther, 耿, 昇,等。 西藏和蒙古的宗教[M].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9.
[16]Nebesky-Wojkowitz, René de, 謝, 継勝。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M].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3.
[17]戈伦夫。 现代西藏的诞生[M]. 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0.
[18](法)石泰安。 西藏的文明[M].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5.
[19]西藏研究编辑部。 明实录藏族史料[M].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
[20]西藏社会科学院。 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M].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21]边吉。 中国藏学研究新硕果--《唐宋元明清藏事史料汇编》评介[J]. 中国藏学, 2008(4)
[22]张羽新。 清朝治藏法规全编[M]. 学苑出版社, 2002.
[23]白寿彝。 中国通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24]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
[25]陈庆英。 西藏通史[M].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3.
[26]黄玉生。 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M].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
[27]廖东凡。 恰白先生和《西藏通史--松石宝串》[J]. 中国西藏:中文版,1998(3)
[28]王森。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3、期刊及论文:
[1]偶芳。"人与自然是兄弟"--对云南丽江纳西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文化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 2004.
[2]曾代伟,郑军。巴楚文化圈民族习惯与生态环境保护[J].民族法学评论,2009(6)。
[3]吴迪。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西北民族大学,2010.
[4]陈谌。传统与生态---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澜沧千年万亩茶园的保护作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5]马晓琴,杨德亮。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青海藏区习惯法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06(2)。
[6]刘雁翎。论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J].贵州民族研究,2008,28(4)。
[7]陈小华。西双版纳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8]蔡庭花。裕固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9]牛绿花。 藏族部落习惯法对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J].社科纵横,2005(02)。
[10]郭武与高伟。 藏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与环境保护[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05)。
[11]鄂崇荣。民间信仰、习惯法与生态环境--试析青海藏族生态观念对保护草原环境的影响[J]. 青海社会科学,2009(04)。
[12]刘强。藏族生态习惯法对环境的积极影响[J].学理论,2011(14)。
[13]屈鹏献与杨平。藏族环保习惯法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14]扎西才措。浅谈藏族生态习惯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2.
[15]范景萍与李静波。少数民族习惯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价值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4(08)。
一、生态资本观的提出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遭受了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财富的最大化而带来的环境危机。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开始反思自己对生态环境的态度,痛定思痛下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
一个社会的民众是否有充分的诉权寻求法律救济成为衡量其是否现代化、文明化的重要标准。环境公益诉讼(在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称为公民诉讼、在德国称为团体诉讼)突破了传统诉讼利益理论,它是指国家机关、普通公民或公益团体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环境受到或者...
摘要近几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再生能源凭借其几乎零污染的特点受到青睐,太阳能光伏发电也逐渐受到关注。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是太阳能转化为电的过程仍存在诸多障碍和不...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的发展高速腾飞,在经济迅速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日益严重的各类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备受世人瞩目的雾霾问题,已经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雾霾的范围不断扩大,...
第二章贵州省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现状分析一、现行立法不完善。(一)立法对农村水污染的防治重视程度不足。城市的发展一直优先于农村,受此发展观念的影响,贵州在水污染防治的立法上也是注重城市水污染防治,而对农村的水污染防治重视程度不足。如1999...
第三章、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评价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为其正当性和具体路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任何法律制度均非空中楼阁,它需要从现实的功能需求出发寻求与当前制度对接的途径。本部分将从国家和地方立法层面梳理我国现有的湿地生态补偿...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生态危机加重,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这种背景之下,出现了以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论等学说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展开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抨击与批判。其目的是使伦理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
结论场地修复、棕地开发,这是各国政府的急迫任务。责任的追究是最为棘手的问题。责任制度在各国的发展经过两个历程。在第一阶段,各国尽可能追究利益相关者的法律责任,设立高额罚款,进行严格执法,并设立专项基金以提供资金保障。然而,各国场地修复陷...
一、大气污染现状(一)大气污染概念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使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改变,使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现象。大气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
第二章西藏地区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来源与发展。法律包含了一个民族经过时间考验的发展,我们不能如此轻慢的对待它,它犹如一道道公式和推论,我们要做的是了解他们现在是什么,过去是什么,以及将来是什么。我们要把公式的推导过程去反复斟酌,仔细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