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着《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开篇有这样的一句话,"伊凡·伊里奇的往昔生活最是单纯,也最为平凡,故是最恐怖可怕的".这句看似普通平淡无奇的话,实则反应了托尔斯泰对生命高度精神性的深刻体会。为何单纯平凡的生活会是最恐怖可怕的呢?依据海德格尔的实在分析,人一生下来即是"向死的存在",如何解决或应对生死问题,本来就是单独实存的份内事,绝非其他实存所能代为负荷的(傅伟勋,2006)。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都是走向死亡的时刻,但最为恐怖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在日常世俗的时间流逝过程中,埋没自己本然的"向死的存在",暂时忘却了死亡的威胁,这就表现了一种实存的非本然或非真实性。一个人只有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真正严肃,能为自己所拥有的时间做妥善的分配与安排。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受习惯的思想与行为方式,逐渐远离了真实的自己,他们用一系列熟知的、构建的意义把自己包围起来,同时,他们又培养出了一种回避进一步思考的技能,从而使自己远离人类状态的阴暗面,沉浸在自我欺骗的幸福世界中而自得其乐。这就是我们存在的非真实性,直到死亡的突然降临,那之前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的虚无缥缈,个体所赖以生存的价值信仰体系顷刻间全都崩塌了,这就导致了面对死亡时极度的绝望与恐惧。
尽管我们知道自己都会死,但大多数人的感觉是死亡离自己还很遥远,他们觉得死亡是那些老年人或者身患绝症的病人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对青年人来说,谈论死亡未免有些不太合适。实则不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离死亡其实是越来越近了,打开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关于死亡的新闻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飞机失踪,动车出轨,轮船翻船,连环车祸,恐怖袭击等等,这些死亡事件对我们的刺激,以及媒体的报道常常忽视了遭受死亡损失的家庭应对悲伤的痛苦历程,久而久之导致我们对那些事件变得冷漠麻木,表面上看似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实则潜意识中导致了人们普遍的不安全感、冷漠感以及隔离感。有人称之为"冷酷世界症候群"(德斯佩尔德,斯特克里兰,2013)。的确,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我们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死亡,也是处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个体所无法避免的,所以,死亡不仅仅是生命末期或身患绝症之人所需要应对的任务,作为真实存在的个体,它是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需要面对与认识的课题。
面对死亡,人们最初的反应就是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感受,即死亡焦虑,继而调动了各种防御机制进行应对,从而获得安定。这是大部分研究者开展的死亡焦虑发生机制的研究,以恐惧管理理论为核心,不同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验证。然而,恐惧管理理论只是阐述了死亡焦虑发生的过程,并没有阐明为何会发生,而且与死亡相关的刺激同样也会产生防御性反应,但恐惧管理理论并没有对其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死亡焦虑作为健康焦虑的一个清晰的中心特征,在其他的障碍中具有重大的作用(Furer&Walker,2008),对死亡焦虑的研究,可以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多种视角,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问题的本质。同时对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死亡焦虑的探讨,了解死亡焦虑的成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死亡意识的毕生发展观,为死亡教育相关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提供借鉴。
当前国内关于死亡焦虑的研究比较少见,少有的部分研究也是对国外的相关理论进行验证,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死亡焦虑具有跨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群体下,人们对死亡的认识不同,应对方式也各异。在个体化程度发展较高的文化中,人们根据文化的社会和心理结构来对待死亡问题(弗洛姆,1987)。同时,大部分的研究被试都是大学生群体,缺少老年人或青少年这些特殊时期的群体被试,因而这种年龄广泛的横断研究比较少见,本文就是立足于本土文化背景下,对不同年龄群体被试进行死亡焦虑的探究,以考察死亡焦虑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其相应的形成原因。
1.2 研究目的。
(1)了解死亡焦虑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特点。
(2)探讨死亡焦虑与抑郁及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3)综合前人研究及本研究结果,抽取部分被试进行深度访谈,试图寻找中国人内心深处导致死亡焦虑的原因。
(4)初步探索死亡焦虑的结构模型。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价值。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儒家观念的熏陶,导致了死亡相关问题一直都是群众所避讳的,目前国内关于死亡焦虑的心理学研究仍然比较少见,仅有的几篇文献都是从恐惧管理理论的视角进行的理论探讨与相关研究,缺乏多视角下的探讨,因而,死亡焦虑的内部心理机制仍然不很清晰。郑晓江(2001)指出,中国人之死亡焦虑主要起因于人伦未竟的遗憾。这反应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死亡焦虑的内容的实质性差异。本文立足于本土文化,对中国人的死亡焦虑开展横向调查研究,以了解其发展规律及形成原因,同时运用质性分析来探讨中国人死亡焦虑的内容,建构符合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死亡焦虑结构,为该领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3.2 实践价值。
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走向死亡的时刻,而死亡对于个体的意义,或个体对死亡的理解、态度等必将融入其以后的生活之中,对个体的发展与成长具有无法磨灭的影响,是我们一生都需要面对的主题,了解不同年龄群体的死亡焦虑变化特点及其根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死亡的认识,推动生命教育或死亡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对死亡创伤等心理问题的治疗。
1.4 研究框架。
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有关死亡焦虑的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目前该领域关于死亡焦虑的横向研究比较少见,被试群体多比较单一,研究方法大多一致,因此,本研究总体上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综述,主要对国内外关于死亡焦虑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死亡焦虑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做简单的梳理,以发现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自己进一步研究的设想;第二部分即死亡焦虑的发展特点,运用死亡焦虑问卷和特质抑郁问卷对不同年龄群体的被试进行调查,探讨死亡焦虑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以及死亡焦虑与抑郁和其他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死亡焦虑的成因与结构探析,根据第二部分研究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抽取部分被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并分析资料,探讨国人内心深处导致死亡焦虑的根源,立足于本土文化,尝试探索符合中国人死亡焦虑的结构模型。
学习倦怠指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学生如果出现学习倦怠,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成就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不同个体追求成...
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生恋爱心理展开论述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心理。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由学术堂整理,题目为大学生错误恋爱心理与应对措施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原标题: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摘要:大学生恋爱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
4实验二内外源因素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4.1实验目的探讨内外源因素对现状偏差的影响,且在不同的决策情境中,内外源因素的影响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内源因素主要指被试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外源因素主要指同伴和他人的推荐。4.2研究方法4.2.1被试华中科技...
当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网络、教育学习需要网络、人际交往也需要网络,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当下网络的使用已经十分便捷,除了计算机以外,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上网,可以说网络已经是无处不在,因此网络...
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社会的缩影,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各自担当自己的角色,维护着相互之间既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而维护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课堂管理。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多种多样,学生群体心理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于...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犯罪、休学、退学、精神失常等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高发趋势,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对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规避心理风险,健康成长的切实需要...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群体。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的特征,而随着高考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因此,本研究从高职学生的视...
多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被关注,如何对贫困大学生开展经济和心理的支持,也被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所关注。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表明,在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学生自身的成就动机,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及社会支持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一些理论研...
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找出大学生中在恋爱观方面的缺陷及不足,从而给予相应的建议,引导学生度过恋爱难关。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90后高校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应对措施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原标题:90后大学生恋爱现状及...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和助人过程。在充满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