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培育研究导言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7-04-07 共462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导 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人际交往、择业就业、社会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压力也随之加大,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如情绪抑郁、否定自我、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未来生活迷茫和不知所措,严重者出现轻生、自杀的现象,更有甚者有杀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现象。据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等机构统计显示,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占 20%-30%,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占 1%,且该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有 60.2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一般,受人际关系影响占据很大比例,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压力过大的占 33%,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也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受到恋爱问题影响,大学生中自卑而感到前途茫然的也占到13%.此外,担心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这都充分说明,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也难以解决大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改变这种现状迫在眉睫。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探究,从而提出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
  
  2.研究意义
  
  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论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借鉴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此为本文的理论意义。
  
  本文现实意义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心理保障。本论文从“积极”的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学会对人、对事、对己的积极应对态度、技巧和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向上、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生活的效能与质量,使大学生在今后激烈的学习、就业竞争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坦然面对今后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做一名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从一般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就是对人类行为中积极的、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令人情感满足的因素进行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02 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关于“健康思想”的著述。1954 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的最后一章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这是“积极心理学”一词的最早使用。此后的几十年,诸多学者的研究都涉及积极心理学方面,如 1958 年美国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对积极的人类特征产生了兴趣,1968 年亚伯拉罕·马斯洛关于用对健康人的研究代替了对病人研究的主张。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关于“习得性乐观”①的研究、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教授米海·奇克森特米海关于“安适”②的研究都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而真正把积极心理学思想付诸实践的是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大力呼吁心理学界开展积极心理学运动。作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将创建积极心理学看作是自己任职的一项任务。1998 年,在美国召开的艾库玛尔会议中,塞里格曼等人进行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和方法,以及基本结构等问题的探讨。会议将积极心理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关于积极的主观体验的相关研究,狄娜作为主要研究带头人;第二部分是关于积极人格的相关研究,西卡森特米哈伊作为主要研究带头人;第三部分是关于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的相关研究,贾米森为主要研究带头人。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从美国快速扩展到世界许多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其,研究领域也从心理学扩展到教育学和教育研究领域。发生在 20 世纪末的西方积极教育运动就是在积极心理学推动下对教育的重新审视和定位。积极教育更加关注学生自身固有的积极人格、积极力量、积极潜质,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为核心,如幸福感、快乐感、满足感等,最终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因此能够体现当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理念,它消除了西方传统教育中的消极倾向,能够代表了 21 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
  
  美国目前有近100所高校都开设了与积极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如塞里格曼于19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泰勒·本沙哈于 2002 年在哈佛大学讲授传播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①,其初衷就是把深刻的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幸福课”一度成为哈佛选修课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英国惠灵顿公学校长安东尼·赛尔登于 2006 年为 10 级和 11 年级学生每周安排一次幸福课,由于课程能够内容迎合学生追求幸福的需要,因此广受欢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上述关于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大约开始于新世纪之初。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思想、一个概念、一种理念、一种技术、一种行动[1]受到了国内大量学者关注,并逐渐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目前国内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关注与引入阶段:以中央教育研究所孟万金教授与特殊教育相关部门等人为重要代表,其在 2002 年对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提出了全新理念,主要集中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等文献中。认为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需要吸取传统优秀文化精华,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品质,解决相关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开发大学生潜能,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心态。此后,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介绍与评价文章陆续发表,诸多学者在积极心理教育方面开展广泛研究。2003 年,苗元江教授发表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文中指出,消极心理学占主导地位,忽视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倡导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换,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实现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李金珍、王文中、施建农的《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一文对积极心理学发展以及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具体分析。2004 年,黄忆春的《转入快乐之路--新世纪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以及其他文章等都对积极心理学做了进一步研究与介绍,也为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支持,促进积极心理学快速发展。在这一发展时期,积极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心理学界研究的新视点,但是这一阶段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积极心理学相关研究还需要经过长期努力。
  
  第二阶段,发展和应用阶段:在 2005 年,积极心理学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学者从相关方面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积极心理学”网站,初步形成了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生团队;此后任俊教授对我国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等相关著作也对积极心理学相关实践做了深入分析,现代心理学健康教育对积极心理学制定了相关目标,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提供了重要实践,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要帮助,也能够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树立积极理念。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翔平教授对我国积极心理学则提出了《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一文,对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人性弱点等进行了重要分析,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重要指导。认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进行不断改革,通过制定三个方面目标来促进积极心理学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能够关注人的内在品质,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情绪体验以及培养积极社会行为等相关观点,赋予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目标,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质。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还要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观点。南昌大学苗元江教授在《教育与幸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积极心理教育探索》、《感恩:积极心理教育新视角》等相关文章,认为积极心理教育可以提升青少年幸福感,利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培养积极心理体验,对人们之间联系也起到重要帮助,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开设以培养积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对我国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010 年 8 月在清华大学召开了中国首届积极心理学大会,以“幸福”研究为主题,进行了东西方对话。本次大会的召开显示出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转型时期民生、百姓福祉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宣告着中国积极心理学和幸福科学迎来了新的时代。此后,宋玉冰等人在发表《论积极心理学趋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文中认为,积极心理学以性善论为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和生活。周炎根发表的《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文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能够解决大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开辟工作视野,帮助大学生追求终身幸福的教育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以上对我国心理学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思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和局限性,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要支持。二是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三是虽然研究层次和研究角度多样,但总体看来缺乏整体和系统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如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研究不够,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尤其是实践操作层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论著,浏览相关硕博论文,并查阅相关的网上信息获得资料,对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梳理,了解和掌握积极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相关资料,为本论文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本论文以问卷调查为依据,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选择渤海大学、辽东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的部分文史类、理工类和经管类大学生为研究样本,结合实证数据比较全面、客观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为本论文研究奠定实证研究基础。
  
  (四)创新点
  
  第一,研究方法力求创新。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实证研究的支撑,以增加理论研究的可信度和针对性,并依据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以点带面的进行研究,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撑。
  
  第二,研究内容力求创新。本论文根据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借鉴积极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学科知识,提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积极的心理预防和测量,积极的心理疏导和干预的方式方法;提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形成合力,有家庭心理教育的积极配合,社区成立积极心理咨询机构,大众传媒传播积极的正能量,以其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