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7-04-07 共425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三) 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笔者曾对河北经贸大学 2003-2014 级的 300 名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调研结果显示,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复杂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是社会大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学校环境影响以及贫困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1) 入学前后生活环境的差异
  
  贫困大学生进入高校前后所处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调查显示,从我国目前的消费水平看,以一般本科生为例,供养一个大学生每年花费最少 1 万元(包括学费、书本费、伙食费等),4 年至少需要 4.5 万元,这个数字对于低收入的普通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而言,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
  
  首先,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出身偏远山区或农村,而高校多分布在大中型城市,近些年高校快速发展,宿舍楼、教学楼、实验室设施条件高端,家乡和学校的鲜明对比给贫困大学生造成的心理落差,给多数没见过“世面”的人带来强烈心理冲击。
  
  其次,大学生消费观念差异明显。由于我国贫富差距较大,非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用品通常比较高端,他们的吃、穿、用、行等消费观念和捉襟见肘的贫困大学生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易使贫困大学生心理自卑,进而对他们的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日常生活中,贫困大学生通常和与自己生活背景相似的同学交往,因而产生了与非贫困大学生不合群的现象。英格尔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特困生当中有 5.47%的同学经常参加集体活动,这个比例在贫困生群体显示为 22.60%,而这个数字在非贫困生群体则高达 71.88%[14]
  
  另外,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受教育背景存在明显差异。贫困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一般是应试教育,他们追求的目标基本定格在取得好成绩,而从小在城市生活的大学生接受的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面培养,在大学校园,一名学生是否优秀,其评判标准是对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考察,单一的课本知识学习优秀,已不是贫困大学生的优势。在大学校园没有突出优势,和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形成鲜明对比,这给他们带来强烈的思想冲击,经济的贫困和学习优势的丧失综合作用在一起,“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方面出现严重的焦虑感或抑郁症状”.
  
  最后,两者生活方式的差异。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平时是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课余时间通常是图书馆读书、兼职打工或勤工助学。非贫困大学生除了学习,他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通常参加各种活动比如聚会、旅游、球赛等集体活动。
  
  贫困大学生对非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耳濡目染,极易心理不平衡,自卑的同时还可能产生“羡慕嫉妒恨”等复杂的情绪。
  
  (2) “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蚀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上潜藏一种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暗流,这种以金钱多少作为衡量成功与否标准的潜规则,使贫困生容易形成金钱决定一切的观念,自己囊中羞涩,没钱没地位,被人瞧不起,心理失衡,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笔者调查中发现,有个别贫困大学生离开家乡来到大学后,在校园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下,精神世界已然出现偏差,背离了真善美、淳朴的优秀品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充斥大脑,由于自己窘迫的经济条件不能满足虚荣心,他们剑走偏锋,走向了一条与大学生这个光荣身份不匹配的人生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要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从一开始就要鼓励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做好学生的青春引路人和人生导师。
  
  (3) 严峻的就业压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式是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避免了某些不公平因素。但是在优秀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与非贫困大学生具有较大差异,加之在气质、谈吐、形象方面不占优势,给他们的就业带来更严峻的压力,造成焦虑、恐慌、抑郁、愤懑等不良心理问题。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贫困大学生从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就开始为就业问题谋划和担忧。他们在劳动力适龄时期不仅不能给家里减轻经济压力,还要花费大笔金钱维持学业,对毕业后就业情况的恐慌与家庭当下的经济困境纠结在一起,贫困大学生都背负着不小的精神压力。
  
  (4) 资助者的行为或媒体不当宣传给贫困生造成心理伤害
  
  爱心人士或企业资助考上大学的寒门学子完成学业,本是好事善事。但是个别企业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资助贫困大学生当做噱头炒作,在公众场合频频曝光他们的个人形象,个别媒体甚至深挖贫困大学生的家庭隐私。这些行为在给当事人改善经济情况的同时,也带来了深深的心理伤害。这种个人隐私被公之于众的隐性伤害,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持久的隐秘暗伤。资助者、媒体以及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尊重当事人隐私的前提下开展物质和精神帮扶。
  
  2. 家庭环境的影响
  
  造成贫困大学生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进入高校之前,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相对简单,尤其在家乡就读,同学们的家庭环境相似,贫困问题不太明显。但是贫困生进入大学后,他们与身边同学的经济状况立即形成较大反差,使得经济贫困带来的困扰趋于显现。不少贫困生的心理出现失落、自卑等强烈反差,甚至在认知方面形成强烈的焦虑、抑郁等症状,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带来严重的恶劣影响。
  
  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这一劣势带给贫困大学生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有的贫困生积极乐观、勤奋学习、自信阳光,正直善良,但是个别贫困生却表现出消极悲观、追求享受、心理阴暗、自私自利甚至自甘堕落等不良形象。对比鲜明,反差巨大的状况与贫困生的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和自身素质有着密切关系。调查证明,“亲密型、成功型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养育方式有助于贫困生自强水平的提高,而矛盾型的家庭则不利于贫困生自强意识的养成。消极的父母养育方式和不良的家庭环境,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人格发展的影响更大。”
  
  现实生活中,一些贫困大学生展现出来的感恩意识淡薄、自私自利等现象,很大程度上和家庭经济状况差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
  
  3. 学校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校园,校风学风的优良程度对同学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生活在以崇尚自强自立、诚信友善、勤奋学习为校风的高校,与攀比风气盛行、学风浮躁、考风不正的高校相比,带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是不同的。前者让贫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找到部分身份认同感,而后者则可能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加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落差。
  
  当前,各高校都通过和银行合作,设置了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通过高校发放,解决了部分优秀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学校临时贫困补助等形式的帮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大学生的燃眉之急。这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肯定。但是在不少高校,贫困生资助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只重视物质资助,忽视精神关爱,具体表现为:有些非贫困生通过弄虚作假手段获得资助,真正的贫困生却不能得到帮助;部分贫困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拿贫困助学金请客、追求享受、爱慕虚荣;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由于部分教师责任心缺乏,经济帮扶集中到少数贫困生身上,导致贫困生受资助出现“贫富不均”现象。
  
  4. 贫困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 贫困大学生生理上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易产生心理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的生理机能趋向成熟,基本达到或接近成年人的标准。但是另一方面,在心智上,他们的思维能力迅速提高,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知程度逐步加深。这一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处于尚未定型阶段,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个人发展上,他们正脱离原生态家庭,正在完成依赖父母到独立自主的转变,逐步完成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但是由于心智尚不稳定,社会经历和人生经验不足,所以抗挫折能力不强,对人、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深层次关系的认知程度浅显,易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在应对经济困难、交际困境、学业压力等问题时,缺乏应有的技巧、方法和态度,导致自己无法有效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2) 个体人格缺陷
  
  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本身的人格缺陷密切相关。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性格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表现为孤僻、偏执、自私、冷漠、自负、自大、虚荣、冲动、钻牛角尖等。面对同样环境下的困难,个体的反应和应对措施因人而异,这与本人的心理特质有关。偏执型人格障碍导致固执、多疑、难相处;自恋型人格障碍表现为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公感性,自尊心脆弱,稍有挫折就否定自我,不接受批评建议,人际关系紧张;强迫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谨小慎微、做事要求尽善尽美,严苛,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卑心越强烈的人自卑感越重。一般表现为情感体验深刻,过于敏感和多疑。”
  
  (3) 缺乏科学的社会认知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过程中,社会急剧变革,传统文化的影响开始变弱,新的道德行为规范尚未建立,人们普遍感到焦虑困惑,无所适从,甚至出现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等现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行为屡见不鲜。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处于成长敏感期的大学生表现出种种不适,他们对社会的消极面不能全面认识,对社会转型时期缺少科学正确的认知,于是困惑、悲观、消极、失望、偏激等不良心理特征频现,更有甚者发展为攻击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 社交能力欠佳
  
  社交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品质、自我修养以及各种心理能力的综合。人际交往问题是大学生群体最为关注也深感困惑的问题之一。
  
  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能否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有着深层次影响。对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的能力欠缺也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日常生活交往中,有的同学内心有关心其他同学,却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达,不知从何做起;想表达对别人的赞美却不词不达意;想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却发现自己越协调越复杂,现实和愿望背道而驰;本想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却不善于表达,不能以稳定的情绪与人相处。
  
  (5) 对贫困缺乏正确的认知
  
  贫困大学生陷入经济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贫困大学生群体由于承受着经济和精神压力,由于不能正确面对贫困,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趋于自我封闭,产生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拒绝他人善意的帮助,不合群,对社会抱有偏激或极端观点。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论文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