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意义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7-04-07 共156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二、 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意义
  
  贫困大学生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学生本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还对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制约,影响了高校的和谐发展及社会稳定。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普遍存在的教育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携手解决。
  
  (一) 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基础
  
  高等教育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如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那么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成为空谈。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应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外部大环境中,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以正常的心态适应和立足社会,以正确的手段参与社会竞争,以正确的方式生存的重要前提。没有健康的心态,拥有高学历、丰富知识储备的的贫困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环境时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有可能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一系列潜藏的危险因素。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当今世界,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大学生心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真正入脑入心,就必须正视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上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反之,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心理抵触,再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都是徒劳。
  
  笔者调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表面看是纪律或者道德问题,实际上深层原因是心理问题,很多问题是由于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的,比如心理困扰导致的行为失常,比如心理异常导致的习惯性偷盗问题,某些因恋爱引起的纠纷,其根源可能是心理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会有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好开展。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除了必要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情商等变得更加重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快节奏的生活和高效率的生产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抗挫能力和心理自我调控能力。心理素质差,成为大学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同时要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作为教育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把每年 5 月份设为心理健康月,把 5 月 25 日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寓意“我爱我”,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决策层面的高度,绝不是一时兴起的权宜之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由课堂延伸到了校园和社会实践的舞台,已经成为高校进行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四) 改变贫困大学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的基本个性逐渐成型,他们在人际交往、社会认知、自我评价、职业选择等方面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承受着外界环境带来的压力,常常处于自我加压的高压学习生活状态,他们对未来不免恐慌和束手无策。
  
  因此,不可避免地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给大学生心灵带来困扰,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加上大学校园里存在的交友、恋爱、学业等问题,这些都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和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做好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现状的需要。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论文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