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精选5篇)(3)
添加时间:2018-03-24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三。
题目:基于积极心理学探索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它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积极心理品质也是一种正向和主动的心理品质。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积极心理学来找到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 其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乃至全国的重视。传统的心理学方法已经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拥有乐观的生活, 作为一门刚刚兴起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成为培养和塑造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发挥其内在潜能和美德的重要手段。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通过自身的美德和长处来建立属于自己的自尊、自爱和自信心, 让大学生们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 从容不迫地面对以后社会竞争的压力, 体会健康成长中的快乐和价值。因此, 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深远且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从很多方面来说, 积极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物和衍生。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协会主席Martin Seligman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学之父, 他与一群相关学者在1998年确立了这一领域, 并与Csikzentmihalyi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1]这篇极具影响力的文章, 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他认为,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幸福感。[2]它以积极的角度来代替传统心理学, 研究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自此之后, 全球数百位研究者开始与积极心理学相联系, 或者在他们的研究项目中更多地使用积极心理学方法。
Seligman在他《真实的幸福》[3]一书中写道, 通往幸福之路有三条:第一条是愉快的生活。愉快的生活注重积极的主观体验, 也就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其中比较着名的研究是Freduckson的研究, 她认为我们对于情绪的认知可能并不准确。我们一般认为积极情绪是从努力工作甚至是成功中获得的, 如果你努力工作, 并获得了成功, 那么你会感觉良好。但是Freduckson的研究指出, 积极情绪实际上也可能是原因, 而不仅是成功人生的一个结果。她提出了拓展与构建模型, 该模型认为, 即使你的积极情绪只维持五分钟, 它同样能帮助我们开拓视角, 展开我们的注意力, 构建我们的社交资源、心理资源、智力资源。积极情绪并不仅仅是关于你现在拥有好的心情, 而是强调人们能够满意并欣然接受过去的生活、专注地尽情享受现在的每一天并充满希望积极乐观地迎接未来。
第二条途径是充实的生活, 主要注重研究积极的个性特征, 包括智慧、勇气、博爱、正义、温和、卓越等, 也就是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Seligman曾提出, 积极心理品质是可以通过训练被后天培养出来的, 通过训练可以开发和培养个体积极认知评估策略、积极情绪体验策略和积极行为操作。[4]
第三条途径是有意义的生活, 它是与积极的制度或组织系统有关的, 比如类似于民主这样的制度。主要指的是人们生活的大群体, 比如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邻里、积极向上的学校、高度安全的国家以及和平共处的世界。这些积极乐观的大组织、大群体能够让我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积极心理暗示, 培养每个公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 作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以及较少的攻击社会的行为。
二、积极心理品质概述
孟万金和管群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品质这一术语。他们认为, 积极心理品质是多维度的, 是包含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的一系列积极品质的集合。[5]积极心理品质主张开发人类的潜能, 主动积极地引导人们勇敢地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积极心理品质包括的内容很广泛, 无论是个人思想上还是情感上抑或是行为上都有属于积极心理品质的部分。但是积极心理品质又很“挑剔”, 一切不符合正向的、幸福的、美好的特性都会被其剔除在外。
孟万金、官群在大样本测量的基础上, 运用因素分析方法对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结构和维度进行探究。结果发现:我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着由六大维度20分项组成的多维度结构[6], 分别是认知 (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思维能力) 、人际 (真诚、勇敢和热情) 、情感 (感受爱、爱与友善和社交智慧) 、公正 (团队精神、正直公平和领导能力) 、节制 (宽容、谦虚、谨慎和自制) 和超越 (希望与信念、幽默风趣和心灵触动) 。本文作者认为,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样也可以从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上来划分。首先, 在思想上要具有正确的认知, 要能够积极地认知自我、认知他人和认知社会。认知自我就要求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等优良品质;认知他人就要求培养大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的能力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认知社会就要求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有个高度的认知, 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 在此基础上再去实现令自己满意的幸福生活。其次, 在情感上要从容、愉快、积极并接受自己, 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心理学指出, 积极情感包括乐观和主观幸福感。最后在行为上, 积极心理品质使人表现出更多的利人利己的行为, 对待生活永远充满希望和激情。
积极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功能, 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维持人际关系。Park和Peterson等通过研究问卷的结果, 将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两个独立的维度区分了出来[7], 分别是正向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所谓正向的利己特征包括:在个体遭遇挫折和困顿时, 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 寻找恰当的应对方法来克服困难, 或者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完全接纳自己的不足, 抑或是有自己个人的生活目标和动力, 可以为其持之以恒地奋斗并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所谓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就是指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得到他人的帮助以及在他人需要支持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这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保持稳定和谐的一种最佳关系。总之, 积极心理品质注重的是在社会关系中的“互惠互利”的一种状态, 它既能满足自身的要求, 为自己创造幸福, 还可以为他人提供帮助, 并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地位。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 对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主要在于大学生积极潜能的挖掘与开发, 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消极心理或变态心理的抑制和消除。Sin和Lyubomirsky认为, 积极心理培养是一种通过开发积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来增强一个人的幸福感并减轻消极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或是有计划的活动。[8]回顾上文中所提到的Seligman在《真实的幸福》中写的实现幸福的三种途径, 也就是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三种途径, 我们可以由此总结出三个方面来探索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方式方法。
(一) 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主观体验
主观体验也就是人们在面对一种客观刺激或经历某个事件之后内心的真实想法。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面对挫折或失败时的乐观心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美好的事件的希望以及对于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满意状态。在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主观体验的同时, 也需要我们引导大学生合理地宣泄消极的主观体验。
(二) 适时对大学生进行放松训练
大学生学习以及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普遍存在, 然而面对压力大学生若无法合理地转压力为动力, 无法正确处理困难, 那么对这个群体而言想要培养他们积极的主观体验是很难实行的。所以, 我们要开展活动对大学生定时进行放松训练, 通过放松训练, 缓解大学生学业的压力和日常的苦恼, 让大学生在日益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宁静, 从而消除消极的主观体验, 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 鼓励学生积极地看待过去、接受现在、挑战未来
每个人都有过去, 时间一去不复返, 我们要做的就是反思过去面向未来, 找寻过去的经验来弥补现在的不足。我们要敢于接受现在的自己, 看清自我的优点和缺陷, 在同他人比较和与自己比较之间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大学生的未来充满着未知和挑战, 勇敢地挑战未来, 也是当代大学生亟待培养的主观品质。根据以上三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主观体验, 使大学生能够乐观地克服困难, 迎接挑战。
(四) 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个性品质
大学生积极的个性品质的培养途径, 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宏观方面
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使其多样化。同时要注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整, 使其能够影响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 使他们能够用细节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个性品质。高校还应重视互联网平台的作用, 我们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 提高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效果和效率。例如, 我们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定时推送有助心理成长和积极品质发展的文章, 可以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 还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巨大的储存库来存储学生们的心理档案, 运用网络测评系统进行测量。
2.微观方面
要从大学生自身认知图式和情绪问题入手。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不要过于自卑也不要过于自信。认清自我并预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对大学生来说极其重要。高校心理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有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 要教会大学生辩证看待困境。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惨案, 大部分源于学生对挫折的消极态度, 他们没有办法从挫折中看到希望, 为了逃避只能选择极端的方式。
(五)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上文中提到, 积极乐观的大组织、大群体能够让我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积极心理暗示, 那么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谐氛围的校园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时间, 多举办大学生喜欢参加的各类活动
这样能让他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我效能感。同时,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团结精神和一定的领导能力。
2.丰富大学生的体育活动
人们运动后, 体内会大量分泌多巴胺等令人快乐的因素。因此, 高校可以多在体育课堂上组织学生做一些体育运动, 比如打篮球、踢足球, 打羽毛球, 等等, 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可以通过运动培养他们勇敢、热情、团结的个性, 同时又达到了放松身心的效果, 促进他们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化。
参考文献
[1]Seligman MEP,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 :5-14.
[2]张晓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2 (2) :151-154.
[3]Seligman MEP.Authentic happiness.New York:Free Press, 2002:22-23.
[4]Seligman MEP.Authentic happiness.New York:Free Press, 2002:10-11.
[5]管群, 孟万金, John K.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 2009 (4) :70-76.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精选5篇)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