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精选5篇)
添加时间:2018-03-26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一。
题目:大学生心理压力与自杀倾向研究述评
摘要:大学生心理压力是造成自杀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 大学生心理压力概念和压力源基本被定性。自杀倾向受越来越多学者关注, 但缺乏实用性干预机制研究成果。大学生心理压力与自杀倾向之间的深入研究更是稀缺。在未来研究中应从回归本质研究, 加强注重危机干预策略研究方面着手。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压力; 自杀倾向; 研究述评;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 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着急剧的社会转型, 这种转型既是经济、政治与社会结构的转型, 还是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革, 进而改变人们的心理, 最终促使“人的转型” (王雅林, 2003) 。
大学生面临着初涉社会、独立生活、学习就业、社交与情感等多方面的困惑, 属于承受压力较大的群体之一;甚至还有少数大学生因为缺少合适的心理干预机制而导致出现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 这对家庭幸福与社会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通过文献分析发现, 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学界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2 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述评
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始于1985年, 并逐年递增, 但2008年略有下降, 近两年研究数量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
2.1 大学生心理压力概念研究
通过文献进一步梳理, 发现国内对压力概念的讨论在2005~2008年最为热烈, 主要有三种定义方法: (1) 词源学定义。压力, 是由英文“stress”翻译而来, 是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概念, 译为应激、压力、心理压力感等。这类的解释主要事根据字面意思进行解释, 比较表面化。 (2) 来源定义。主要是由申东红 (2006) , 马磊, 李雄鹰 (2008) 认为, 压力是大学生因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紧张感。因压力源描述不能穷尽, 随着时代变迁, 会形成新的问题造成新的压力源。但是, 通过压力源对于压力进行阐述缺乏定性和完整性, 具有时代局限性。 (3) 生态学定义。这种定义法最早是由国外学者Selye和Lazarus提出的。Selye (1974) 认为压力是“对施加于身体上的任何需求的非特异性反应”。Lazarus (1984) 认为心理压力指“被个体评价为可能威胁身心健康, 需要动员自身资源承载或逾越的个体与环境间的特殊关系。”并会激发一些不良机体反应。经过多年的讨论, 近年来, 对心理压力概念的研究成果已趋于一致, 没有更多创新和争议。
2.2 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研究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 大学生心理压力源自于个体与环境两个方面。王东升 (2005) 通过2003年中国教育网发布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源问卷分析得出,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缺乏面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Lisa M、Vizer等人 (2009) 发现记忆认为与压力有关, 并且随着记忆任务增加, 被测者压力也会增大。曹莉、刘薇 (2013) 指出, 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因素、家庭、恋爱等都是在校大学生压力源因素, 其中就业压力是在校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2.3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的研究
国外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略早于国内, 国内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主要是通常通过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内外对心理压力应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调查方法研究。20世纪70年代开始, 研究者开始由量化的研究转向自然情境之下的研究, 研究者开始编制各具特色的自陈式应对方式问卷。 (2)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发现,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自我疏导的方法, 王佳利 (2013) 、郭晓红 (2015) 认为, 每位大学生都是自我心理调适者, 学校应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 增强他们自信、健康的人格, 让他们能够进行自我调适。二是外界干预的方法。陈建文 (2012) 提出了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耗性事件、多使用积极情绪治疗法、避免使用非健康压力应对策略。贠发平 (2015) 提出了五个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即开展心理健康专项教育、构建心理咨询室、多元化开展社会实践、加强良好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学校—家庭互动机制。郝雁 (2016) 也提出了建设完备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自己解压能力的应对策略。
3 大学生自杀倾向的研究
近年来, 大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多, 自杀倾向更是不胜枚举, 这种社会现象的骤增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冯缦、刘燕、孔庆文 (2016) 调研结果显示, 21.94%学生有自杀意念。研究表明, 国外对自杀的研究成果较多且研究较为专业化和科学化, 而国内研究起步较晚, 理论和方法的全面性与多样性尚存在一定的欠缺, 研究成果较少, 更重要的是缺乏社会认同, 社会影响力较小, 形成一种“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的现状。
3.1 大学生自杀意念概念研究
关于自杀意念的内涵已经在学术界有了普遍认识, 从字面解释就是自杀的想法。Durkheim (1951) 指出自杀意念是由于社会各方因素合力作用下产生的后果不符合人们预期, 造成的自杀意向。Freud认为, 自杀意念是人格结构中的本源因素, 因为生与死本能的失衡, 以至于死亡占据主体地位, 故而产生自杀意念。Pokorny (1974) 最早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自杀意念概念, 即“有解决自己生命的想法, 但尚未付诸行动”。梁瑛楠 (2011) 等学者赞同这一观点。
3.2 大学生自杀原因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杀意向产生是由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学者单从内因研究, 比如青春期变化以及缺乏沟通能力。李亚敏、雷先阳、张丹、刘莉、唐四元 (2014) 研究发现, 人格特征和负性生活事件事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 自杀态度是自杀意念产生的相关因素。时光英 (2012) 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对大学生自杀原因机型分析, 提出了两方面因素, 即主体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主体性因素包括恋爱因素、认知不协调因素、性格因素、抗压能力差以及缺少人生目标五个方面, 其中, 认知不协调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影响。
3.3 大学生自杀倾向干预策略的研究
对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干预方式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大学生本人的心理救助两个方面。时光英 (2012) 从思想政治提出, 预防大学生自杀方法主要有:疏导教育、良好人际关系构建教育、渗透人文关怀教育、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系统、充分利用课堂思政教育、开辟网络生命教育等。冯缦, 刘燕、孔庆文 (2016) 提出在大学生自杀干预中还需加入情绪管理能力, 尤其是羞耻感管理, 避免让学生产生羞耻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特别是关注家庭关系不健康的大学生;对已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 应给予密切关注并充分利用各方面社会支持。
4 心理压力与自杀倾向关系的研究
自杀是危机干预失败的结果。张杰、唐勇 (2009) 吴丹 (2015) 认为, 杀意念与四种心理扭力有明显关系, 当心理扭力超过临界值, 就会导致学生通过犯罪等外向型方式或者自杀等内向型方式宣泄。陈小容、况利、操军、艾明、陈建梅、王我、牛亚娟、Phillips MR (2014) 认为, 自杀意念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受多种各因素影响, 心理压力就是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来源之一。
5 结论与未来趋势
大学生心理压力和自杀倾向之间相关性的研究也过于表象化, 缺少更深层次的实证性研究, 多学科互补的综合性研究还严重欠缺。综合来看, 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和自杀倾向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 对策的趋同性严重。目前的研究基本是沿着“问卷调研——提出干预方案”的路径进行, 提出的策略比较空泛, 没有真正地揭示出大学生心理压力与自杀倾向的产生机制, 对策研究过于局限与校园范围, 而缺少开放而广阔的视野, 因此, 相关对策表现出较强的趋同性。
其次, 心理压力研究角度较为单一。心理压力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某些特定方面, 未能涵盖全局。
最后, 自杀倾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对自杀倾向的研究方法大多采用的是横向研究, 即通过问卷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 但缺乏长期跟踪研究, 同时也缺乏对变量的相关性研究。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可以发现, 今后的大学生心理压力和自杀倾向研究应该更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侧重回归本质研究。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大学生压力应对能力提升机制以及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方面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从自杀意念发生的根源动机出发的研究成果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 对高校心理工作者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并有利于高校日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 侧重多视角研究。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也可以得到具有创新的研究结论, 因此, 多视角的研究应该作为未来研究的大趋势。比如讲大学生心理压力与自杀倾向相结合, 深入剖析两者之间关联性, 从更具有实践性的角度提出院校危机干预机制, 缓解大学生自杀率。
第三, 重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更侧重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 即如何从更有实践意义、可操作性等角度提出对策, 能够为高校心理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促进院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减少大学生的自杀倾向与自杀行为。
参考文献
[1]田小东.大学生自杀的心理预防与危机干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3]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1.
上一篇: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精选5篇)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