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精选5篇)(5)
添加时间:2018-03-24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五。
题目:浅谈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的运用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通过激发个人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帮助人们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 其研究目标与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目标相吻合。贫困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就业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 应运用积极心理学激发贫困大学生的积极体验, 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案, 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 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贫困大学生; 心理辅导;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不仅仅是人才的培养, 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这是当代社会人类发展的真实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以人为本, 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最大化地实现个体的个性特征, 发掘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积极心理学不仅拓宽了心理学的领域, 更体现出了对个体的人文关注, 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 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帮扶是实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 但是目前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大都停留在经济支援上, 对于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却鲜有涉足。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 将资助与育人并重, 帮助贫困大学生平稳度过大学生活, 积极成长成才, 应当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主旋律。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主要特征
积极心理学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 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2]。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 积极心理学日趋成熟, 是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也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3]。积极心理学主张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 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4]。积极心理学的建立实现了心理学发展的重大转向, 从传统的研究生命中的消极事件变化到研究生命中的积极事件。“积极心理学的特征可以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面上的对于积极情绪的体验;二是个人层面上关于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三是群体层面上关于积极组织系统研究。以上这三个特征是相互关联, 密不可分的。”[5]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的现状
(一) 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 学业问题
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入学前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知识面相对较窄的问题。这促使他们在进入大学后勤奋刻苦地学习, 一方面希望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另一方面试图争取奖学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但是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目的性强、功利心重等原因, 很多贫困大学生无法名列前茅, 挂科情况严重, 这为日后产生心理问题埋下了祸根。
2. 人际关系问题
高校“大张旗鼓”地开展资助工作使得贫困生在学生群中被标签化、特殊化, 部分自尊心强的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耻于自己的身份, 不愿意主动与周围同学交往, 虽然想快乐学习、生活, 但是始终无法付诸实际行动。更有甚者从心底不愿意与同学交往, 习惯独来独往、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 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3. 经济问题
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 少部分来自城镇下岗职工家庭, 家庭固定收入较低, 家庭经济负担较重。贫困大学生经济压力大, 在引发其心理问题的同时, 还会威胁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4. 个人前途及就业问题
贫困大学生来自贫困的家庭, 拥有较少的社会资源, 自身的职业能力相对有限, 普遍难以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此外, 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校表现平平, 难以交出一份有竞争力的履历。同时, 对于社会不良风气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 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信心, 容易产生消极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
5. 其他问题
现有资助体系的漏洞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冲击, 使得部分贫困学生谎报贫困程度, 夸大家庭遭遇, 诚信缺失;助学金的高覆盖率和申请程序的相对简易使得不少贫困生将助学金当做理所应当, 感恩意识单薄, 不劳而获心理泛滥;面对轻而易举到手的助学金, 贫困生易萌发不思进取的思想, 与其自强自立争取奖学金不如坐享其成申请助学金。
(二) 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不足
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这类课程,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实现自我引导, 避免或消除由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或心理障碍, 增进心身健康。但是课堂上教师大多照本宣科, 缺乏互动, 没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深入的分析, 没能使学生通过心理课堂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心理咨询室的设立也容易流于表面, 单纯地通过询问这种方式无法全面了解贫困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多学生在咨询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是害羞, 不会向心理咨询的教师传递真实的思想情感, 这使得心理咨询的老师无法了解其内心深处的想法, 从而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潜在心理问题, 这使得心理辅导工作步履维艰。
承担贫困生资助相关工作的老师将工作重心落在确定贫困程度、完成指标分配、分发助学金上, 片面将资助工作等同于物质资助, 忽略了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 更谈不上对贫困生心理动态发展的后续追踪。即使开展了涉及贫困生心理辅导的活动, 也很难深入到贫困生的内心世界, 不能体现资助工作育人的核心意义。
三、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应用
(一) 激发贫困大学生的积极体验
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塑造洋溢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青春活力的心灵[6]。就这个层面而言, 更多地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情绪, 激发贫困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采用积极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 创造正能量的学习氛围, 多多赏识学生的优点,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足够积极的学习体验。贫困学生常存在双困现象, 即经济困难和学业困难, 在学习过程中, 更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赞赏式地鼓励贫困学生, 激发其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使他们沉浸在愉悦的环境中, 这对于解决贫困生学业问题大有裨益。
(二) 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案
长期以来说教式、一揽子式的心理辅导易造成学生心理疲劳, 针对贫困生的特殊情况, 心理辅导应更多地采取灵活的形式, 更多地利用社会的资源, 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案。如:建立个性化成长方案, 针对学生的情况, 全程跟踪式展开后资助服务, 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爱心奉献, 回报社会活动, 在学校周边的街道、社区、养老院设立爱心奉献基地, 长期定点开展环保、义务导游、义务家教、义务疏导等活动, 使学生在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 树立感恩意识, 增强其社会认可度;转“助”为“奖”, 转“助”为“勤”, 给予贫困生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实习的机会, 实现“他助”走向“自助”。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更能纠正其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三) 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渗透着学校的办学思想, 更体现着学校的育人理念。优雅舒心的校园氛围, 可以使学生精神愉快, 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斗志, 进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进行创造性学习。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应从如下方面进行:第一, 丰富课外活动, 释放学生的天性。应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 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让整个校园散发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学生, 特别是心存戒备的贫困生敞开心扉, 融入到集体的大环境中。第二, 构建“流动”文化, 传递积极的信号。“流动”文化包括路边文化、广场文化、生活文化等, 在教学楼、宿舍楼、广场等空地呈现身边的先进事迹, 尤其是贫困生自强不息、改写人生的经历。第三, 提供支持系统, 形成良好的氛围。支持系统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支持, 也包括班级同学、宿舍室友的支持。贫困生常常因为自身是“受者”, 对教师存在着“施者”的敬畏, 基于此, 教师应和学生平等对话, 发展积极友好的师生关系, 了解学生的真实所需。同时, 宿舍、班级的同学也应平等看待贫困学生, 给他们以尊重和爱心。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现代社会大变动的环境中, 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社会的矛盾突出, 贫困生的心理症结愈加凸显。传统的心理干预是针对学生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疗, 而积极心理学是激励学生发现自身闪光点, 进而肯定自己, 完善人格。“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 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7]对贫困生加强人文关怀, 重视“积极”教育,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构建和谐校园有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燕, 谢刚.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J].高校教育管理, 2011 (1) :82-85.
[2]SELIGMAN M E,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1) :5-14.
[3]SHELDON M, 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3) :216-217.
[4]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0 (9) :134-137.
[5]朱瑞佳, 马永辉, 刘杰秀.积极心理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 2012 (2) :160-161.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精选5篇)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