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堂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精选5篇)(4)
添加时间:2018-03-28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四:
  
  题目: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分析
  
  摘要: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 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被广泛应用到各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 而其不但属于一门教育课程, 更是渗透在各个教育活动中的思想和理念。因此相关教育人员在进行德育教育时, 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并将其二者进行有效结合, 进而使其相互补充、相互提高, 从而实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佳效果。本文主要对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对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作用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心理教育; 德育教育; 大学生; 作用分析;
  
  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 大学生正面临着极大的诱惑和挑战, 而其是否能合理解决上述问题是由大学生的心理情况和德育素质所共同决定的[1]。然而根据目前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情况来看, 心理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进而将其带入到课堂教育中, 容易导致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却得不到有效合理的解决应对, 从而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 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 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性分析
  
  由于各大院校都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责任, 而人才的衡量标准就是全面发展, 既包括心理素质也包括身体素质[2]。然而根据德育教育实践情况来看, 大多数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都是来源于大学生的心理。因此为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有效提高, 教师就应重点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会自我调节, 进而提高自身德育水平。
  
  (一)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
  
  虽然在新时期的发展下, 大学生不再承担以往的“天之骄子”的角色, 但还是家庭的整体希望, 承担着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 大学生所面临的各个环境也在发生改变, 如社会、学校及家庭等, 这就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 出现各种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对德育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 大学生产生迷茫心理。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自我认识的重要阶段, 因而一部分学生极容易出现迷茫困惑的心理情况;第二, 大学生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影响。由于大学生正是处于友情积累、爱情萌发的重要阶段, 一旦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大学生受到困扰压抑, 从而使其逐渐走向极端。
  
  (二)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首要前提
  
  若想使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首先就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 心理健康能够带动身体健康发展。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环节, 但心理健康同样也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其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亲密的关系, 一旦大学生的心理存在不良情绪, 如愤怒、压抑、委屈、恐惧及失落等, 也会致使其身体出现疾病。第二, 心理健康能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由于大学生是社会中较为活跃的群体之一, 处于成熟和不成熟之间, 因而其在心理压力逐渐增加的前提下个性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只有保证心理健康才能有效抵抗心理疾病。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一)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德育教育中良好的个性心理
  
  各院校开展德育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自身的健全人格,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个性心理、道德意识、个体行为及理想追求等。其中个性心理主要就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诚实、诚信及仁慈等, 并且还要主动关心集体、他人[3]。然而根据目前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情况来看, 德育教育主要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法律意识及社会道德等为参考依据来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重点关注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及道德规范等问题, 却忽略了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和塑造。由此可知, 对于大学生来说, 其理想信念的建立是以个性心理为基础的, 如果没有充分的人格作为保障, 那么德育教育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存在意义就是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情感水平、意志力及认知水平等, 具体如下:第一,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意识, 提高其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记忆能力等, 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第二, 使大学生能够准确认识自己。教师还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身份和地位, 对自己提出明确的目标, 进而控制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提高自身的约束能力。第三, 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逐渐掌握准确的交往规范和技巧, 能够轻松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障碍, 进而解决心理困扰, 保持最佳的人际关系。第四, 提高大学生正确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让其能够脱离以往存在的心理困扰和烦恼的情况, 学会使用道德意识和理想观念来约束控制自身行为, 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二)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和核心。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是处于青年时期, 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自身思维意识已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 能够对社会发展及事件进行抽象化的整理概括, 进而准确掌握社会的发展规律, 还能逐渐养成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及自我完善的习惯和能力, 对于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进而真正体会到自身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4]。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发展环节, 其能够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 并且展开客观的评价, 进而能够在此过程中学会完善自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 帮助大学生找到认识自我的渠道, 进而使其能够详细了解自身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第二, 帮助大学生对自我进行有效控制, 进而使其全面改变自己。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最大限度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 还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 若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充分了解其心理意识, 进而给予适当的指引, 进而帮助大学生将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内容转化为积极因素, 致使德育教育实现最佳效果,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 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 提高师资团队建设水平
  
  若想充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资质团队的建设可以说是较为重要的一项环节,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 各大院校和相关教育机构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一系列基础条件, 如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 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管理机制, 进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5]。第二, 各大院校要积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师资团队, 充分了解各个大学生的不同情况, 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教育, 对于大学生内心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由此可知,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承担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职责, 这就要求其不但要有充分的热情, 还要具备专业化知识技能, 从而帮助大学生有效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使其得到全面综合发展。
  
  (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因而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其中, 不但可以促使大学生朝向德、智、体、美、劳方向全面发展, 还能帮助大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 进而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健康状态。由此可知,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二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不能互相取代, 但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德育品德出现问题大多数都是将心理因素和思想观念因素融合在一起, 既不能将其分离, 也不能合而为一, 只有将其准确定位, 才能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各大院校在进行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时, 一定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将其二者进行有效融合、互相促进, 进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 既可以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合理渗透心理教育, 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良好品质, 又能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人格发展能力等, 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二者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盈盈.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 2015 (7) :112-112.
  [2]白智敏, 永春.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J].考试周刊, 2016 (17) :149-150.
  [3]毛小菊.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德育实现途径的研究[J].时代教育, 2015 (20) :101-101.
  [4]岳海峰.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德育实现途径影响[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4 (4) :232-232.
  [5]徐胡燕.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原理与原则[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2) :46-49.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精选5篇)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