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堂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精选5篇)(5)
添加时间:2018-03-28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五:
  
  题目: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探究
  
  摘要:自媒体作为个体传播为主的时尚媒介, 以其特有的“自传性”特质备受世人宠爱, 在日常学习生活的作用日益彰显, 扮演着信息传播与人际交流的重要角色。同样,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宠儿, 处于年龄与心理接受能力的阶段优势, 自媒体在高等院校更是广为流传。但由于自媒体传播“规范性”与“严谨性”的缺陷, 难免导致一些信息传播乱象频现。因此, 如何规范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校教育; 自媒体背景; 大学生心理教育; 探究;
  
  一、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阴影的纠结思考
  
  (一) 自媒体信息“肆意性”与认知承受“困惑性”的纠结。
  
  由于自媒体特有的互动性所致, 人们身在其中, 同时兼负信息传播与信息接受双重角色,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冲击, 不少大学生缺乏理性的思考与正确的判断, 多被其新奇、立异的特性吸引, 显得摇摆不定, 天长日久便深陷心理困惑的纠结之中。应该知道, 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与途径, 不仅限于阅读他人材料与洞悉他人见解, 而重在实践出真知。自媒体“天马行空”而来的信息, 缺乏实践的真正检验, 客观造成知识个体的适应性较差, 不能产生生活学习的应有指导作用, 更大程度上是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对弱化。
  
  (二) 自媒体导向“过度性”与现实交流“异化性”的尴尬。
  
  大学生相对独立性较强, 换句话讲,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是在享受不受外界牵制的独立性变量。除非情非得已, 很多大学生沟通与联系方式莫过于各种新媒介的选择, 正常的人际交往已渐行渐远, 导致日常交流能力逐渐变得脆弱。尤其对自媒体过度的依赖, 客观导致大学生性格内向, 自信心缺乏, 将虚拟世界的情绪带到学习生活现实中, 厌倦生活, 冷漠情感, 导致性格上的自我异化。信息时代乃时代大势所趋, 但绝非“P2PC”式人机交流能单一实现的, 社会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日常交流, 信息时代终究要通过“P2P”式人际交流得以呈现。因此说, 自媒体“病态文化”实际是对人际沟通的能力削弱。
  
  (三) 自媒体传播“冲击性”与价值观念“严谨性”的碰撞。
  
  自媒体对大学生“严谨性”的价值观念形成了无形冲击。尽管大学生已启步踏入社会, 已经初具自我决断的一定能力, 但其心智与价值观念并未成熟, 对事物的认识仍停留于初期学习阶段, 对一些信息尚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与处置。鉴于这样一群好奇心强、自我约束能力弱的学生, 置身“五光十色”的信息网络世界中, 受拜金、色情与暴力等不良情景诱惑在所难免, 若不及时积极纠正引导, 长此以往将滋长一些不良情绪, 如对现实的淡漠, 崇尚刺激与享乐, 追求金钱与权利等。无形中是对大学生价值观很大程度的扭曲, 不仅对其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还会导致社会责任的弱化与歪曲, 理应敲醒警钟。
  
  二、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策略探究
  
  新媒体时代作为一把“双刃剑”, 所带来大学生心理阴影的一面着实令人痛心, 而如何做出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应对策略, 则是我们“磨砺”探究的另一面。
  
  (一) 以思政教育, “形象兼备”网络体系
  
  心理学有研究表明, 在认识特定事物过程中, 人们仅凭听觉可完成事物认识的一成, 仅凭视觉可完成事物认识的两成, 而听视并用可完成事物认识的七成。由此可以看出, 集文字、音频、视频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多媒体化, 形象兼备的育人形式才是增强学生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的魅力所在。运用网络媒介占领我们的育人阵地, 实时结合政治教育热点与学生的思想特点, 精心创设主流“正能量”板块, 以健康的正确舆论为导向, 以积极的文化信息宣传为渠道, 集中开发思想性与艺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一身的培育内容, 让大学生在喜闻乐见中长见识, 增抗体, 不断增强学生思想的免疫力, 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又彰显海纳百川的时代进取精神, 确保先进的文化在先进的文化网络当中发扬光大。
  
  (二) 以校园文化, “并驾齐驱”媒体传播
  
  高等院校可通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进一步开阔大学生知识视野, 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同时, 校园文化活动又将大学生从自媒体的过度沉迷中解救出来, 品位现实的充实美好, 缓解紧张、单调学习生活所引发的心理压力, 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学习, 走进生活。尤其校园文化活动的周密组织, 可让大学生走出“宅”中的迷茫, 接触到身边更多的现实中人与事, 对彼此协调与沟通无形中做出有益的锻炼, 为健康成熟的踏入社会打好了基础。
  
  (三) 以网络评价, “兼收并蓄”心理教育
  
  我们要注重处理好与传统型心理教育的协调关系。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网络不失为的解决问题的一条捷径。有了它, 心理咨询面对面的尴尬已不再是问题, 网络平台中, 学生可以大胆地袒露心声, 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排解与根除。同时, 以网络评价体系, 可以辅助完成心理教育生动性的课件与讲座, 是传统心理教育的一项重要的补充, 具备兼收并蓄的组合功能, 与传统心理教育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黄进.如何强化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知网, 2007.
  [2]李卫红.利用网络新媒体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中国知网, 2009.
  [3]赵弘.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2010.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精选5篇)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