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内涵。
2.1.1 互联网+教育的内涵。
2.1.1.1"互联网+教育"的缘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句享誉千年的哲理名句阐述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规律,也正好应景了当下互联网时代一个新事物的诞生--互联网+."互联网+"最早是于 2012 年由于杨提出,他认为互联网+即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变。在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 "互联网+"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再加上"免费使用"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犹如一场海啸,席卷了各个传统领域,掀起一场改革的浪潮,"互联网+"计划应用到教育领域,即为"互联网+教育".
自 2012 年起中国互联网+教育开始进入人们视野,逐渐风靡整个教育领域,并且在持续发酵中,互联网+教育区别于早期的教育信息化。早期教育信息化是典型"教育+互联网"模式,是立足教育内部去审视教育信息化,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嫁接互联网渠道,是一种平移化的知识传播,传统思维占据主导位置,无论从技术、人才,还是运营管理来看,都与互联网免费共享的特点相去甚远,因此,教育+互联网并未促使教育形态发生实质性改变,教学质量并未明显提升,反而给师生增添了一定的负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数字化校园,这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必经的一个初期阶段。而"互联网+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也不再是对信息技术发展不断追逐,而是让教育去不断地适应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来看待教育,更重要的是它让师生共同参与使用互联网资源,从而让整个学校课程,从教学组织结构到课程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指互联网+学习,互联网+教学,而是指互联网+教育领域,生成的是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师生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智慧教学模式,其本质是为了全面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通过互联网传递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高的思维品质和较强创新能力的智慧型人才。"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为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了新的契机,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微信公众号、MOOC、微课、电子书包、翻转课堂、学习空间、云课堂等这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使用价值,加速了教育的自我变革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提高了教育质量。
2.1.1.2 互联网+教育的特点2.1.1.2.1 学生地位主体化"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科技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让教育更加体现出人文性,真正能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需求,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主要表现为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空间泛在化和学习内容丰富化。随着互联网和各种学习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包等)的迅速普及,学生已经由"数字移民"转变为"数字原住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生从被迫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索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模式,而是依托互联网开展的移动学习、微课学习、MOOC 学习、网易公开课程等各种多元优质的在线教学课程;而且学生的学习地点也不只是发生在教室,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泛在学习。具体而言,泛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多元技术支持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知识学习的场域,是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融合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化的学习活动环境[1].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 "随时性学习、螺旋式发展"的学习理念,也活化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智慧化学习者的活动过程。
2.1.1.2.1 教师要求挑战化顺应互联网潮流是教育领域无可选择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教师才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互联网只是协助教师教学的工具和手段。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和拓展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内容。因此"互联网+教育"对于教师来讲,意味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的现代教学系统中,教师必须得转变传统的教师地位、教学理念,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海量教育资源,师生都可以同时短时间内获取相应的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因此,首先,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师生一起合作成长的过程,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应该从课程开发者转变为课程的理解者。当今北美课程领域早已走出了课程开发范式,派纳曾准确指出:课程开发,生于 1918 年,卒于 1969[1].
"互联网+教育"的应用,让师生获取课程资源的方式不局限于单一的书本教材,只要接入互联网,海量知识就会扑面而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互联网媒介和互联网资源,加强对已有资源的理解,合理恰当的将各种已有的课程资源纳入课堂;其次,教师应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现在的学生被称之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其信息素养明显高于教师,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最后,教师应该积极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尝试 O2O(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2.1.1.2.3 教学媒介智能化"互联网+教育"时代带给我们越来越丰富的工具,让人们能分享和体验他们所想要的一切。回到十年前,我们的分享和体验大多通过文字,之后通过图片,现在我们进入了互联网视频的世界,只要打开随处可见的智能终端就能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畅想未来的课堂,我们甚至可以通过 3D 来全身心的体验课堂上的一些情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感受到互联网带给教育的机遇,积极应用智能化的媒介,真正实现互联网支持下的学习变革和创新。总的来说,在当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媒介主要是视频为主,而视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热点:
第一是微课:微课出生于"草根",以技术门槛低,制作方式快捷、人人皆可参与、传播交流高效等特色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阵热潮,主要被定位为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师教)或"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于学生学)。学者们普遍认为,微课是指以 5-10 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个知识重难点或某个精彩的教学环节,由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一种短小精悍、支持多元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综合看来,微课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基础是碎片化与完整化的统一,虽然时间简短但能完整地说明一个问题,所谓"5 分钟经历一次思考,300 秒完成一次学习",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散时间学习;第二:重点是精选教学内容,主题的选择和知识点的分解与联结决定着所开发微课的价值;第三: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用人性化的教学设计打破网络上时间和空间的隔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微课将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不断推进学生 O2O 学习、混合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泛在学习的发展。
第二是慕课:慕课(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的简称。随着开放和共享教育理论的推广,MOOC 这一互联网时代智慧教育需求下兴起的新课程于 2008 年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它是通过云计算平台使名师的授课覆盖传统意义上难以企及的受众人数。随着 MOOC 的不断发展,2011 年的秋天 MOOC 被称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开始席卷整个教育界,《纽约时报》甚至称 2012 年为"慕课元年".Coursera、edX 和 Udacity 是提供慕课平台的最有影响力的类课程,它们具有相同的教学宗旨和不同的教学服务与支持,前两个均进入中国。总的来说,慕课有助于扩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利于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由于慕课所需的资金成本较高,目前主要运用于高等教育阶段,但从长远来看,慕课也将适用于中小学,只有通过微课不断"慕课化",将零散的微课按照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组织起来,慕课和微课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即在互联网环境中,教师在课外提供给学生以教学视频(如微课、导学案)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首先完成对教学视频等资源的学习,而师生在课堂上则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合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教学过程来看,翻转课堂主张先学后教,让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而是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其次,从师生角色来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智慧发展的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的探索知识;最后,从教学环境的角度看,翻转课堂通过利用学习空间整合传统的线下课堂与现代的网络课堂,形成 O2O 的学习氛围,符合当前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
因此,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主张学生课外通过观看微课、慕课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课中则通过重点分析、开放讨论促进知识的内化。通过技术的外在与教育的本质相结合,从而不断地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
2.1.2 智慧的定义。
智慧,是人类完善自身的永恒追求。在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他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那智慧的出处来源于哪里?究竟何为智慧?
2.1.2.1 词源分析"智慧"一词的确切起源迄今尚不明了。据考究,在中国,"智慧"在古代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出自于《墨子·尚贤中》:"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 在此智慧意为聪明才智,英译为wisdom.孟子提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2]的思想,认为有智慧不如赶上一个好时期,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才能有所作为。在西方,智慧理解根植于神话传说:在希伯莱人的创世神话中,智慧是由知识之蛇带来的;在希腊人的英雄神话里,智慧女神雅典娜是从万物之主宙斯头颅裂缝中诞生的[3].因此,古希腊认为人是不能直接拥有智慧(sophia)的,但人可以"爱智慧".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造就哲学家,而哲学家首先应该是智慧爱好者(philosophy)。"智慧"也是由梵语"般若"( prajna) 意译而来,在佛教中智慧被解释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以及把握真理的最高能力。牛津英词典追溯词语演化,指明智慧的古英语为 smeortan,源于西日耳曼语,后衍生为 smart,1972 年,smart 一词第一次被解释为"智能的,且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技术设备".随着 21 世纪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智慧现在用得最多的释义是 smart,也叫智能,如智慧地球(smart planet)、智慧城市(smart city)、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智慧医疗(smart medical)等。
从中外"智慧"词源的起演变分析来看,智慧一直是东西方学者探讨的问题,古人们渴望获取智慧,饶有兴趣的去研究"何谓智慧"以及"如何获得智慧",关于这些都有着诸多论述。
2.1.2.2 内涵剖析从相关词典释义来看: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智慧"这一概念最先被发现于公元前 3000 年左右的古埃及文字记载中,"智慧"被解释为对事物认知、应对和创新的聪明才智和应用能力。《韦氏大辞典》将智慧定义为"一种对言行的敏锐感,以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或者避免触犯别人。"在第十版《新华字典》中,智慧即"对事物能快速、灵活、恰当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辞海》把智慧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犹言才智、智谋。梁实秋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辞典》中对智慧的解释主要有智慧、睿智;明智的行为,明智的言语,知识,学识。
从古今中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来看:首先哲学家对智慧的认识是异常丰富的,例如,苏格拉底认为:"一切别的事物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们要成为美,就都系于智慧;所以推论下来,智慧就是使人有益的东西。而美德,我们说,也是有益的。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结论:美德是智慧。"他的门徒色诺劳也说:智慧就是最大的善。由此可见,智慧就是善恶、是非的道德标准。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指出,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时所表现出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在其《教育目的》一书中阐述道,"智慧是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它涉及到知识的处理和选择,以及指导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可以使人类直觉经验更有价值".[1]
他认为教育是一门"转知为智"的艺术,教育的理想最终应转换到追求智慧上来。
其次,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普遍认为智慧是一种对社会情境的特殊敏感性并知道在其中如何表现。普遍认为,智慧的概念最初来自音乐。在音乐里,Takt是德语,指"节奏",音乐节奏是一个音乐作品的"脉搏",没有节奏,曲调是不可能存在的,乐队中打击节奏的指挥棒叫 Takstok.伏尔泰(Voltaire)大约于 1769年首次将 tact(节奏)的概念从音乐领域引入到智慧领域中来,后来智慧(tact)逐渐被理解为在人类互动中让人能够敏感地、灵活地与他人交往的特殊品质[1].由此可见,音乐的"tact"是对智慧的一个绝佳类比。
再次,心理学家对智慧也有着多样化的见解,如有的学者认为智慧是思考和认知的基本认知过程,有的认为智慧是辩证相对思维模式情绪和思索的有机整合等,代表性观点是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智慧平衡理论",他认为"智慧"即在价值观的调节下,通过运用未明言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平衡个体内部的、人际间的、个体外部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并且平衡针对环境的各种反应--适应现有的环境、塑造改造环境或者选择新环境,从而运用成功智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和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获得共同利益的过程。
最后,从信息化角度来解释,智慧更多解释为智能(smart)。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硬件的技术设备和互联网的价格成本已唾手可有,便携式个人终端已得到大面积的普及,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也催生着各个行业的改革。随着智能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相应的诞生了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以数字化信息和互联网为基础,利用云平台、微信、QQ、微课等平台,智能化地实现了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分析,使资源实现了高度的连接和共享,促使教育生态模式发生了深度变革。
总的来说,关于智慧的认识,主要有四个维度。第一,从心理学意义上讲,智慧是"Intelligence",指人的多元智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等;第二,从社会学意义上讲,智慧是"Tact",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能敏锐地察觉到人和事的变化,其思维和行为是切合情境且合理的;第三,从哲学意义上讲,智慧是"Wisdom",指人的三观所具有的格局和境界,也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达到的高度;第四,从信息技术角度讲,智慧是"Smart",指在相关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下,人类可以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生活。
2.1.3 教学智慧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2.1.3.1 教学智慧的内涵教学智慧,顾名思义就是体现在教学中的智慧。对于教学智慧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论。
在《教育大辞典》[1]中教学智慧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著名教育家叶澜[2](1998)认为,"教学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因此,她认为教学智慧是一种机智和魄力,它能使教育者有效的转化矛盾和冲突。
赵建军[3](1999)认为:"所谓教学智慧,指的是作为教主体的教师对教学所做的观念运筹、经验调度、操作设计等的种种努力及其体现于教学实践各环节的主体能动性。"这一定义是从教师的主体出发,认为教学智慧体现出出教师积极应对教学过程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主体能动性。
田慧生[4](2005)提出,"作为一种境界、状态,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钱学森先生[5](2005)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大成智慧"不仅包含进入广阔的信息空间所需要的网络智慧(Wisdom in cyberspace),也包含在知识更替加快,信息传递多元化的时代里所需求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其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这对于我国当前时代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韩大林[6](2007)把教学智慧定义为"教师的一种教育境界,即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三者合一的教育境界,是教师对教育世界和教师人生的真理性的认识,表现为应对复杂教育情境的综合素养,同时也是教师追求美好幸福教育生活的生存方式。"田慧生和韩大林教授都认为教学智慧是一个人人生境界的体现。
总体来说,各种主要大类的观点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逐渐走向融合。学者们对教学智慧的认识也逐步从单一的知识论或能力论等走向综合论,从体现教学智慧某一方面能力论、主体论等走向追求人生价值的境界论,体现出目前国内学者对教学智慧内涵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
2.1.3.2 教学智慧的相关概念辨析第一,教学智慧与教学机智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指出:"机智的基础条件是某种智慧和倾心的关注,是他们激发了机智的行为。"[1]"机智的行动是充满智慧的,全身心投入的。它们相互补充,没有智慧就没有机智,而没有机智,智慧更多也只是一种内部的状态而已。[2]""教育的智慧和机智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的本质和优秀性,我们不妨说智慧构成了教育学的内在方面,而机智则构成了教育学的外在方面。[3]" 由此可见,教学机智与教学智慧的内涵比较接近,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机智侧重教师对突发事件的瞬间反应能力,而教学智慧更加侧重于教师的内在素质。
第二,教学智慧与教育智慧从概念界定来说,教育智慧是优秀教育的一种核心内在品质,以一种自由创新、和谐开放的状态显现出来,表现为一种尊重生命、崇尚智慧的教育境界。
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教育智慧不断地渗透和内化于教育的方方面面。而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机智教学的能力。因此教育智慧涵盖着教学智慧,教育智慧的内涵和外延都要深于和宽于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教育智慧的下位概念。
从特点来看,教育智慧主要有独特性、缄默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和教学智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分类来看,教育智慧一般分为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大体也和教学智慧相同。总的来说,教学是教师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从微观角度研究教学智慧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更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当前研究已逐步趋向于教学智慧的相关研究。
第三,教学智慧与教学艺术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多层含义: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能技巧;然后,教学还要遵循审美原则进行创造性艺术教学;最后,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学艺术包括教学组织结构的艺术、教学启发的艺术、教学语言的艺术、教学非语言表达的艺术、教学板书的艺术、教学提问的艺术、教学幽默的艺术等。
由此看出,教学艺术不同于教育智慧,但他们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辩证而言,教学艺术是一种教育智慧,或者说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智慧,但教育智慧并不一定全部表现为教学艺术,教育智慧的内涵更广泛、更丰富,她涵盖着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育智慧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第四、教学智慧和智慧教学教学智慧的核心是智慧,是指教师内在综合能力与教学策略的总和。智慧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呈现与发展过程。智慧教学拥有预设性与生成性,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是充满智慧的教学,是充满思维发展的教学,是服从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优质品格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是返璞归真的教学。
总之, 教学智慧是教师内在的教学品质与能力,而智慧教学则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实践中的运用、发展与创新。教学智慧需要教师内在修炼,智慧教学需要外在锻炼,教学智慧和智慧教学完美结合造就智慧型教师[1].
第五、教学智慧和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相关论述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和外延也不断的得到扩充和发展。智慧教育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基于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上,另一种理解则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
所谓基于基于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智慧教育,旨在培育"有智慧的学生",通过"转知为智",培育人的整全的人格,引导人过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所谓互联网信息技术视角下的智慧教育,是指信息技术支持下为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教育,旨在利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技术创新)、运用智慧教学法(方法创新)、促进学习者开展智慧学习(实践创新),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高的思维品质和较强思维能力的智慧型人才(人才观变革,要培养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沟通、善于研判、善于创意、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型人才),落实智慧教育理念(理念创新),深化和提升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素质教育[1].智慧教育发展的愿景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尊重每位学习者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需要,创建智能化的教育环境,推动信息时代的教与学变革,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与智慧发展[2].
本研究认为互联网+教育,生成的必然是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这是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时代催生的变革。但智慧教育最终是为更好的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学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
2.1.4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内涵。
2.1.4.1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定义一直以来,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融合的误区在于: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质的变化这一重要事实[3].因此,基于以上教学智慧的相关定义,笔者认为,所谓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是指在现代互联网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支撑下,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紧跟时代的变革,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积极掌握各种必备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使用互联网支持下的信息媒介,从而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必备品格包含乐观、自信、效能感等,关键能力则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真正的教学智慧是一种迷恋学生全面发展的智慧,是教师在积极应对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利他性的实践智慧。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改变,使得教学情境变得更加的复杂和不确定,因此,就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应对各种教学情境,以学生受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知道如何使用、什么时候使用互联网支持下的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发展,就是充分展示教学智慧的过程。
2.1.4.2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特点2.1.4.2.1 合理性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的不断深化,各种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涌入课堂,面对如此种类繁多的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必须合理恰当地运用现有信息技术,而不是一味盲从。虽然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它能帮助教师更加高效、便捷地呈现教学内容,但是它并不能代替人类的主体性。信息技术无论如何发展,信息技术也无法取代传统的教师地位,反而会增强教师职位的专业性。
因此,无论何时,恰当合理地利用先进技术,积极发挥人类的主体地位才是正道。
在多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大多是从宏观层面阐述信息技术的使用,并没有细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点上,导致教师虽然知道在教学中应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却不知在何处使用,如何使用。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懂得如何合理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解决教学难题充分发挥使用主体的智慧。
2.1.4.2.2 利他性利他性也叫做以人为本,是指教师在处理教育技术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主张将人作为价值评判的尺度,教育技术活动不应该是物化人、奴役人,而应该是解放人、发展人。教育技术应该辩证处理"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始终牢记人才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在借助技术的教学中,要以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境界格局的提升、生命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标。另外一层意思是指在开发、设计以及使用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要避免"工具至上",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心理,辨证地对待技术,充分利用主体智慧来促进学习者智慧生长。
2.1.4.2.3 创造性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是智慧教育的主要目的。创新型人才是指不盲从于书本知识,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敢于以全新而富有个性的眼光进行独特的思考,能以科学的精神、独特的视角、综合性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审视固化的事物的人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的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的教学智慧应更多地关注未来和未知的世界,突出创新意识的觉醒、创新热情的持续、创新实践的指导、创新目标的达成以及创新成果的评估,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创新能力的发展。毋庸置疑,"互联网+"本身就是人类创新思维所生成的一种典型案例,互联网更是集结创新性高科技的产物。
没有创新的点子就不会产生互联网,更不会产生"互联网+"计划。因此,教师在使用互联网支撑下的信息技术时,也应加以创造性的灵活使用,如创造性的对课堂进行翻转,创造性的切入学科核心知识,创造性的阐述对事物的理解,创造性的抛出疑问等,而且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教学设计的多样性,通过寻求不同智能的切入点,从而实现学生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学设计应该包括各种创造性的复杂学习任务,让学生的大脑时刻保持在高度积极的状态。目的是为了更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让教学更加的充满智慧的灵动气息,从而更好地培养创造性人才。
2.1.4.2.4 理解性教学智慧的理解性,即从"知道"走向"理解".明确来说,教育者生活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之中,在这个世界里居住着海量的为教育共同体所公共享用的免费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以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形态分布在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作为个人,教育者或多或少的"知道"这些,但是知道并不代表着"理解"了它们,也不能代替个人所具有的教育经验。艾略特早就发出了"我们在信息中失去的知识在哪里"的呼喊[1].
莫兰则发出了与之相呼应的另一呼喊,"我们在知识中失去的智慧在哪里"确实,当我们不能理解时,再多的教育资源也只能具备"教育信息"的身份,而那些未被理解的教育资源则很难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其实这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脱离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促使教育者在公共教育资源上从知道走向理解,因此,理解性是教学智慧的又一大重要的特点。
从知道走向理解主要是通过运用,而运用的前提则是理解这种教学理论。正如伽达默尔所说的那样,解释、理解和运用都是理解,没有理解,运用无非是纸上谈兵,没有运用,理解也就无从谈起。理解教学资源并不代表作为教师不需要在理论和技术上进行变革,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创造性变革。因此,理解性的教学智慧意味着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教育领域各种教学资源的更新和趋势,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为了进一步理解作为教育学家的胡德海先生,我们主要提及他作为一个教育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的表现不再赘述,探其根源,应是他超越的人生境界。...
3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代价分析3.1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决策的代价分析。教育决策与教育代价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合理的教育决策会导致政策本身民主性、科学性、人文性的丧失。教育决策的民主性决定了政策能否被人们接受、理解和支持,而教育决策的...
只有通过知情意行的转化,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才能够真正提升“时代新人”培育结果的稳定倾向性。...
相比其他更成熟的技术,AR在教育中的应用处于早期阶段,但在促进学习成效方面已经显示了强大的技术效力。许多研究仍专注于开发AR工具的可用性和初步实现性,但这些实证研究大多比较简单,时间变量短,样本数量也较小。但教育领域对AR的研究不应仅仅着...
第四章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特色一、时代特色中国儿童在长期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但是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儿童中心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得到快速的传播,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使科学与民主成为时代...
3教师日常生活的实然状况3.1学校生活3.1.1忙碌的工作D中学的作息时间安排秉承着农村学校一贯起早贪黑的吃苦耐劳作风。从早上6:00到晚上8:00,有的值班教师甚至要到晚上9:00一直处于工作体状态。外界都羡慕我们教师一年两个长假,他们哪知道我们平时的工...
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来看,活化利用孔子教育思想开展博物馆教育,更是国人坚定文化自信和重塑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我们正处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以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为标志的新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高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当今教育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对教师的教学也提...
青少年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随着身体发育的基本成熟和自我意识的飞跃式发展,易出现一系列成长问题,情感淡漠便是其中之一。情感淡漠是指持续一年以上亲情淡漠,不关心他人、自私、生活意愿低、反感抗拒亲人之间的交流,对家庭对亲人冷漠无情[1].一、青少年...
摘要在经历了或持续或断续的教育改革之后,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人发展的教育理念成为了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引。然而,这些理念形成的艰难过程恰恰反映了现行的教育中依然存在不以人为本,不关注每一个人发展的现象,教育场域中边缘化学生的存在即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