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急诊医学论文 >

AMI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当代临床医刊 作者:刘伟学,廖纪华,袁耀根
发布于:2021-05-13 共3021字

  摘    要: 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4例AMI患者,通过软件产生自动序列号,将序列号放入密封的信封中,按照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由患者盲抽,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急诊分诊时间(4.12±0.16 min vs 5.56±0.28min)、急诊抢救时间(30.23±4.15min vs 37.86±4.22min)、住院天数(5.15±0.62d vs 8.87±0.45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6.30%)明显较对照组(77.78%)高,(χ2=4.103,P=0.043<0.05)。观察组各项SF量表四个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914、7.760、9.668、8.066,P均为0.000<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中,运用急诊护理路径可辅助提高抢救效果,能够节约患者在急诊的分诊和抢救时间,进而缩短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更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着改善,临床优势突出,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抢救; 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临床上颇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患者发病时伴有持久性、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患者需要在发病后的短时间内立即入院接受治疗,否则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为提高急诊抢救的成功率,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需要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2],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较为系统的、完善的护理干预模式,可辅助抢救工作的顺利展开。现采用信封密封法将5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目的及意义在于探究急诊路径对于AMI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AMI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来源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4例AMI患者,通过软件产生自动序列号,将序列号放入密封的信封中,按照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由患者盲抽,进而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为42~78岁,平均(58.62±2.1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2~7h,平均(4.26±1.13)h。观察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为43~78岁,平均(58.65±2.1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7h,平均(4.15±1.12)h。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均衡性和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吸氧,综合医生的诊断结果和医嘱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急救护理操作。完成抢救步骤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患者转入心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1.2.2 、观察组行急诊护理路径:

  在患者进入急诊室的10分钟内,完成对患者的心电监护操作,并帮助患者取适宜体位,持续、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波动情况,保持患者绝对卧床。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对其进行血常规、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在患者进入急诊室的20分钟内,若患者的临床症状仍未达到改善,则遵医嘱给予患者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通过静滴硝酸甘油以缓解患者的胸痛症状。在患者进入急诊室的3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前向患者家属说明溶栓治疗的目的、重要性、方式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大概治疗费用等内容,在患者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获得家属的同意。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疾病进展过程,做好准确的护理记录。待患者抢救成功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患者并发出血、心律失常或其他相关并发症。待急诊抢救工作完全结束且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患者转送至心内科,并做好工作交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从进入医院到分诊的时间间隔)、急诊抢救时间(从开始抢救到抢救结束间的时间间隔)、住院天数(从我院信息系统提取数据)。评价标准(1)护理满意度。采用我科室自制的问卷对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从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效率、护理效果四个维度进行调查,每一个维度都是0~15分,统计每一例患者的评分。量表评分为0~60分,如果该例患者评分在41~60分范围,提示十分满意;如果该例患者评分在21~40分范围内提示基本满意;如果该例患者评分在≤20分提示不满意[3]。(2)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量表总分为100分,评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间存在正向相关性[4]。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生活质量、住院天数等指标的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比如满意度等指标)用χ2检验,有显着差异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急诊分诊时间、抢救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急诊分诊时间(4.12±0.16min vs 5.56±0.28min)、急诊抢救时间(30.23±4.15min vs 37.86±4.22min)、住院天数(5.15±0.62d vs 8.87±0.45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6.30%)明显较对照组(77.78%)高,(χ2=4.103,P=0.043<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患者满意度[n(%)]
表2 对比两组的患者满意度[n(%)]

  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各项SF量表四个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914、7.760、9.668、8.066,P均为0.000<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急症,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若不能在有效时间内接受抢救和治疗,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往临床上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然而实施常规护理并不能起到辅助提高抢救效果的作用,或效果并不明显[5,6]。本研究显示,经急诊护理路径干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这从三个层面上体现了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急诊护理路径从患者进入急诊室到完成抢救工作,均配备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且保障在患者进入急诊室的某个时间段内完成各项抢救与护理工作,这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有利于提高急诊抢救的成功率[7,8]。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路径一方面可以缩短患者的急诊分诊、急诊抢救和住院时间,在短时间内挽救患者的生命,并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患者本身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急诊护理路径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超如.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0):139-141+173.
  [2]杨娟,梁成,冯晓薇.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05):493-494.
  [3]张盼盼,王爽,刘姗姗.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梗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183-184.
  [4]刘宗美.延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40(08):1897-1898.
  [5]杨幸.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9,33(03):103-105.
  [6]蒋进枝.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1):121-123.
  [7]季彦楠.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急性心梗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05):3381+3376.
  [8]周红岩.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45-147.

作者单位:东莞市高埗医院
原文出处:刘伟学,廖纪华,袁耀根,郭玉兰.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价值[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2):45-4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急诊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