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失独家庭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
【第一章】石景山失独群体社会支持探究绪论
【第二章】失独家庭社会帮扶文献综述
【第三章】北京市石景山区失独家庭现状调查分析
【第四章】失独家庭的救助政策现状
【第五章】失独家庭的帮扶工作现状
【第六章】失独群体人文关怀存在问题
【第七章】失独群体社会帮扶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失独家庭帮扶政策完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7 对策建议
针对失独群体帮扶宏观政策与微观工作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政策、支持、工作层面构建多元、联动、均衡的支持体系,实施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帮扶。
7.1 政策层面:构建均衡、统一、部门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
政策是基础,是保障,是依据。只有进行好顶层设计,构建起均衡、统一、部门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才能从政策上保障失独群体合法权益的实现。
要实现部门政策的联动,必须明确一个牵头部门。笔者认为,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应以民政部门为主责,实现与计生、卫生、人力社保等部门的联动。
民政部门作为基本民生保障和社会救助部门,承担着各类弱势人群的政策扶助任务,由民政牵头,一方面可以将失独群体作为一类特殊群体纳入政策救助范围,制定专门政策,予以系统化的制度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轻失独群体对于计生部门的对立与怨恨情绪,有助于政策的落实与工作的开展。不仅各个部门在制定相应政策时,要将失独群体考虑进去,给予应有的照顾,实现政策的衔接,还需要部门联动制定专门的政策,对于失独群体给予系统化的关爱与支持,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政策上适当的突破,以保障失独群体权益的实现,切实承担起政府的责任。当前迫切需要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修订,加强法律上的权益支持与保障,迫切需要制定出对于《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的配套落实制度,让制度具体化、可操作,使其能够真真切切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对于社会的兜底功能,消除大家的养老顾虑。
在政策与制度体系的设计中,要注意均衡性原则,避免地区间差异过大,不足资金可以由中央财政予以支持与补助,以免产生失独人群间新的不平等,带来矛盾与隐患。
此外,要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从源头上化解风险,减少失独家庭的产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决定,各省市逐步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将使得大批的"单独"家庭(即夫妻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摆脱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困境,增强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大大减少新增失独家庭的数量。在适当时机要将生育政策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普遍允许家庭生育两个孩子,消除失独家庭产生的政策性根源。
7.2 支持层面: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失独群体的支持,应来自方方面面,调动各层次力量,构建政府、社区、社会、家庭、个人多元联动、优势互补的社会支持系统。
政府为主导,承担起主要责任,其支持重点应该放在政策完善、社会倡导、经济支持、资源调动上。从政策上加以保障,从制度上予以支持,大力加强宣传倡导工作,营造出关爱帮扶失独群体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于社区的指导,引导广大社会组织、单位、个人参与到失独群体帮扶工作中来,充分挖掘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加大财政投入与保障,提高经济帮扶力度,形成全社会帮扶失独群体的强大合力。
社区为主体,作为失独群体帮扶的重要落实力量。失独老人生活在社区,对于社区有认同感、亲切感,社区开展帮扶工作易于被失独群体接受,同时又具有地域上的便利性,能够快速调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邻里互助、志愿帮扶的作用,服务工作也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更强。
社会为补充,充分发挥专业性强、工作面广、资源众多的优势,弥补政府与社区的不足,这其中尤其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是一支新兴的力量,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呈现上升势头,尤其在弱势群体的帮扶上,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显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基于目前社会组织对于失独群体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政府应加强培育与引导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引导资金的投入,使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失独群体帮扶工作中,利用他们的专业化优势,发挥广大志愿者团队的作用,更好地为失独群体开展服务,提供帮助。
这里边还要注重加强对于失独群体自组织这类特殊社会组织的培育,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相似的经历能够增强共鸣,增进信任,互助互勉有助于失独家庭父母尽快树立信心、走出困境。要加大对于这类组织的支持力度,提供场地,给予资金,鼓励开展积极健康的活动,提升失独群体的自我认同与价值尊严,促进更快更好的社会融入,同时也要注意必要的跟踪与把控,避免负面情绪的放大。
家庭为支撑,这个家庭既包含失独父母组成的失独家庭,也指由失独父母亲戚、同事、朋友共同构成的以亲情与友情为纽带的大"家庭".家庭是失独群体的感情寄托,同时又能够提供生活上的照料、物质上的支持等帮助。在失独群体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首先求助的就是这个大家庭,家庭应发挥出它应有的支撑作用,在失独群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鼎力支持与帮助,失独家庭成员间互相关怀,共渡难关,尽快走出丧子的阴影,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个人是关键,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核心是失独父母自身,如果缺乏失独者个人的配合与响应,外界作用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失独群体应在专业化力量的帮助下加强自我调试与心理疏导,努力克服悲观、消极情绪,增强自身能动性,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投身各项社会工作,寻求新的追求与生活支点,尽快摆脱困境,实现自我发展。
7.3 工作层面:实施面向需求的个性化帮扶行动。
失独群体既存在共性的需求,也存在个体的差别,面临的困难与现实的需求不尽相同,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帮扶方式,提供一模一样的服务内容,否则,既容易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等社会资源的浪费,又会造成"被服务"的局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帮扶工作必须从需求出发,自下而上开展,既考虑共性,又关注个性,针对失独群体实施面向需求的个性化帮扶,才能切实解决失独群体的实际问题,满足需求,取得实效。
要面向需求开展服务,首先就要了解需求,实施对于失独群体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目前这方面工作开展较少,相关资料欠缺,使得政策制定与工作开展依据不足,针对性不强,需尽快夯实基础工作,弥补不足。
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调研情况看,失独群体的诉求,最迫切的就是解决养老问题。除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方面的保障外,需要探索不同模式的养老保障方式。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笔者建议加大政策的推进力度,制定配套的制度、文件,鼓励、支持养老机构与市场化养老服务的发展,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强化社区养老功能,探索互助养老模式,使失独老人拥有更多的选择,确保人人都享有基本的养老服务。针对失独老人无监护人签字无法入住养老院的问题,可借鉴北京爱心传递热线的方式,由爱心组织或者政府部门担保,确保失独老人能够安心养老。条件许可的地区也可为失独老人建立专门的养老院,或者在现有的养老机构中辟出专门区域用于失独家庭养老,使他们拥有入住养老院的优先权。
另外,社会保险的实施也是一种较好的手段,如北京的"暖心计划",可以进一步推广与拓展。
石景山区的调研显示,失独家庭的经济状况总体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多数家庭年收入在 5 万元以下。为此,对于失独群体来说,经济上的帮扶是必要的。
尽管不久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已经将失独父母的特别扶助金标准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 340 元,农村每人每月 170元,但标准依然太低。笔者认为扶助标准应该达到能够满足失独群体基本生活需求的目的,可参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随着物价水平与工资水平的变动,建立动态增长机制。调研中不少老人表达了希望提高特别扶助金的愿望,政府必须加大这块资金的投入保障力度。
健康问题也是失独群体关注的重点,对于此类人群的医疗保障必须加强。应该参照民政部门管理的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因公致残返城知青的医疗救助办法,按照"实报实销"的办法实施,同时降低失独群体医疗救助的门槛,让他们享受到充分的医疗保障,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免费或者低廉的护理服务或是发放护理补贴。相关部门应为失独老人就医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便捷服务;应为失独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家庭医生;定期组织他们体检,给予完善周到的医疗服务,解除失独父母的后顾之忧。健康的保障还在于健康意识的培育与健康知识的传授上,超过半数的失独老人希望政府提供一些健康关怀方面的服务,愿意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近距离郊游、健康保健讲座、文体活动等,反映出群体对于健康的关注。政府有关部门、社区应该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吸收志愿者积极参与进来,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生活照料的形式多种多样,老人们的需求也各异,宜发挥社会组织专业性强、社会动员能力强、资源丰富的特点,提供菜单式的服务内容,供失独老人自主选择。服务内容应包括亲情陪伴、家政服务、照顾护理、日用品采买、电器件维修、洗衣做饭等,涵盖老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资金来源可以是政府用于为失独群体购买服务的专项资金,也可以是慈善组织募集的扶助资金,还可以来源于福利彩票的部分收入,或是依托社会抚养费建立的失独老人关爱基金。
精神慰藉可以通过走访慰问、活动组织、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也应根据失独群体的需求来开展,尤其要注重对于独居失独老人的精神关怀。由于失独群体心理的转变与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服务工作也应渐进式开展,不可急于求成。
可采取一助一结对的方式,或是依托一些专业化力量来开展,也可以通过社区活动的组织促进失独群体的融入融合。
此外,根据失独老人的具体需求,还可以在收养政策、法律援助、住房支持等方面为老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需要强调的是,失独群体的状况千差万别,需求各式各样,在具体的帮扶工作中一定要因人而异,面向需求,实施个性化帮扶,如此,才能使有限的资金、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应,如此,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才能让失独群体真正满意、真正高兴,才是真正担负起了政府与社会的应尽之责。
6存在问题近些年随着政府对于失独家庭问题的重视以及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特别是2013年,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
题目:哈尔滨青少年忽视程度与过度保护干涉调研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关键词文献综述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以下是正文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程度及状况,以及两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
一、家庭的发展过程及其类型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并不是一开始就自然存在的,在原始社会中,原始人并不具有家庭的概念和思想。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与人类发展的特定阶段和历史条件相联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家庭,摩尔...
家庭作为人类社会这个复杂有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且具备相应的功能。简言之,家庭功能就是家庭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社会需求所发挥的功用和效能。家庭功能具有社会性,是家庭对社会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它影响和促进社会的生存发展;...
第2章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及其预防和援助对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关注零就业家庭,除了关注其就业问题本身,家庭成员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及其预防对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分别从管理学、经济学和犯罪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选择了需求层次理论、充分就...
一、社会性别内涵的逻辑演进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研究中,性别包含生物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物性别指男女的自然性别,是用生物标准来确定的男性和女性,这种生物标准包括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生理结构主要指性染色体的差异,解剖结构主要是指...
家庭暴力问题的出现由来已久,各国由于历史文化差异具有不同的特点,并逐步发展成为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的全球性社会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学者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研究,发起推动立法改革和帮助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社会运动,取得大量学...
2文献综述我国自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致全国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以来,1982年将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写入宪法,2001年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逐步以法律的形式...
题目: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两种模式二、家庭养老模式存在与延续的原因三、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出现的挑战四、社会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的综合使用(一)强化家庭养老模式(二)提高社会养老的效用结...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正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必然带来婚姻观念的变化与婚恋行为的多元化,新的婚恋文化静静的激荡着传统的婚恋模式。恋爱低龄、离婚率上升、婚外恋增多、未婚同居及婚外性行为等使爱情、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