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家庭社会学论文 >

“零就业家庭”社会风险预防的理论基础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12-06 共420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及其预防和援助对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关注"零就业家庭",除了关注其就业问题本身,家庭成员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及其预防对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分别从管理学、经济学和犯罪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选择了需求层次理论、充分就业理论、社区治理理、犯罪预防理论和社会风险管理理论作为"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及其预防和援助对策的理论基础。

  2.1 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 1943 年在其着作《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的。他的理论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共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个体特征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个体需求具有差异性。尽管"零就业家庭"具有失业和生活困难等共性特征,但其成员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和实际困难却各不相同,相应地,每个成员的心理需求和对维持生活的基本要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需求层次理论中关于个体需求的差异性观点为实施"零就业家庭"援助指明了原则,即政策的制定和对策的实施首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过于笼统,要以能够有效地满足每个"零就业家庭"及其成员的个体需求为目标,并将援助对策落到实处。

  除了差异性,个体需求还具有层次性。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每个人都有需要,只有当某一个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后,另一个层次需要才会出现;二是在几个不同层次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之前,首先满足最为急迫的需要;当这一需要被满足之后,后面的几个需要方能凸显出它的激励作用。"零就业家庭"处于社会最弱势地位,他们的生存需求比其他任何失业人员都更加强烈。正如需求的差异性那样,需求的层次性更进一步地对如何满足不同类型的"零就业家庭"成员的个体需求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对"零就业家庭"成员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和层次性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零就业家庭"援助对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2.2 凯恩斯"充分就业"的经济主张。

  "充分就业"的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 J.M.凯恩斯于 1936 年在其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其核心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就业从而使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的问题得到缓解。充分就业是指处在一定工资水平的每一个有工作意愿的人,都拥有就业机会。充分就业不等于全部就业,而是允许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的存在,而且失业的间隔期很短。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不依靠外力无法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因而提出了以政府力量干预经济的主张。

  充分就业的意义在于:一是权利保证。当每一个劳动者都得到了心仪的就业岗位时,他也就实实在在的获得了与劳动相关的各项权利。二是经济支撑。劳动者拥有了工作,就拥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和配套的工作保障,这就足以支撑他们为自身和整个家庭的后续发展考虑更多。三是精神满足。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劳动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他们也找到了久违的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他们不再象失业时一样将自我封闭起来与社会隔离,不再被有工作的人视为"被社会抛弃的"和"不可救药的",他们心中原有的因失业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也会很快得到改善,通过工作重新证明了自己的社会价值,找到了自己的社会定位,精神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四是和谐发展。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经济繁荣,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人口、经济、社会三者的发展都处于和谐的运行状态。五是消解冲突。充分就业的本质是有利于人的发展,充分就业的实现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运行,借以及时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潜藏着的冲突和摩擦等不稳定因素。

  依据充分就业的经济主张,我国于 2006 年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活动,旨在重点援助就业困难户,消除"零就业家庭"现象,这一活动开展至今,全国成千上万个"零就业家庭"的生存和就业状况得到了巨大改善。因此,这一理论是研究"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对策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2.3 社区治理理论。

  "社区"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于 1887 年在其着作《社区与社会》中提出,他指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聚居的人们所组成的一个社会生活共同体".[1]

  "治理"的概念从古希腊语到现在始终在不断扩展,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赢利组织、非赢利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等基于公共利益、市场原则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这一概念包括了主体多元化,目标过程化,内容扩大化和多维度、过程上下互动等含义。

  社区是"零就业家庭"成员生活的聚集区,社区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零就业家庭"的生存状况,"零就业家庭"的生存状况也可以直接反映出其所在社区的治理状况以及成员生活的满意度。因此,社区治理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社区治理,一方面能够为"零就业家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稳定、便利的就业条件;另一方面,社区治理的主体有很多,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辖区居民等,不同的社区治理主体能够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解决失业状态下所面临的诸如心理、就业和生活等不同困难。

  2.4 犯罪预防理论。

  本文在探讨"零就业家庭"社会风险的预防对策这一问题上主要选择了国内外两种犯罪预防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国外实证派的犯罪预防理论和我国的犯罪预防体系。

  一、国外实证派的犯罪预防理论。

  实证派的犯罪预防理论以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和德国刑法学大师李斯特为代表。他们提出了通过社会政策预防犯罪的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了预防犯罪的根本是消除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这一主张。菲利认为,仅靠刑罚的威慑力已不能有效地预防犯罪,只有革除社会弊病,改变人类自身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给人们带来的犯罪诱因才是预防犯罪的根本。李斯特认为:"大众的贫困是培养犯罪的最大基础,也是遗传素质所以质变的培养液。改善劳动阶级境况是最好的和最有效的刑事政策。"[1]

  因此,社会政策的已有任务是消除犯罪的社会原因,其理论核心是"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采取实证派的理论预防犯罪基于这样一种假设:贫穷、教育的歧视和落后、各种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被剥夺是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出现犯罪的根源,而消除犯罪"根源"要靠社会发展。然而,我国的社会现实和犯罪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正符合这一假设。

  实证派的犯罪预防理论鲜明的点出了犯罪的基础因素是贫困和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而"零就业家庭"最大的现实就是贫困,作为劳动者,失业是导致贫困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原因,造成失业的原因既有"零就业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缺乏就业技能、就业观念陈旧等自身因素,也有因社会经济快速变化发展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均和社会不公等弊病。总之,"零就业家庭"的失业和贫困现状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和消除,在各种不良心理的驱使下,"零就业家庭"成员将非常容易走上犯罪之路,犯罪是一种巨大的社会风险,用菲利和李斯特的实证方法进行犯罪预防,就是要求政府通过实行良好的社会政策、改善就业状况来防止"零就业家庭"成员面临犯罪的社会风险。

  二、我国的犯罪预防体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国目前实施的犯罪预防体系,是我国多年来犯罪预防实践的结晶和基本模式。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简称"综合治理",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骨干作用,同时,组织和依靠国家政权、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文化和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实现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

  "综合治理"理论对于探讨"零就业家庭"社会风险的预防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明确了"零就业家庭"犯罪预防的主体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单位,而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共同管理。例如,作为"零就业家庭"成员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单元,社区预防的作用尤其重要。其次,就预防犯罪的方法和手段来说,充分运用了法律、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例如,经济手段就是运用经济政策、措施和力量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问题,如就业、就学和住房等,因为许多违法行为通常是由经济因素造成的。教育手段就是学校、社区、家庭和公安等多部门通过强化教育与法制宣传的手段,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中的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抵制各种不良思想,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第三,打击犯罪和改造罪犯是综合治理所要实现的双重目标。不仅需要由公安部门致力于控制和减少"零就业家庭"成员的犯罪因素和条件,也需要劳动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有犯罪前科的"零就业家庭"成员争取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以帮助实现对其的改造。

  2.5 社会风险管理理论。

  社会风险管理是世界银行在 1999 年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最先提出的社会保护政策的全新理念。社会风险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目前,尽管学术界对"社会风险"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多数学者都强调从不确定性这一角度来认识社会风险,即认为社会风险是"对社会和社会大众产生损害的不确定性因素".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风险包括社会目标单一、社会关系失调、社会结构失衡和社会冲突增生等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失业、贫富分化、腐败、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和突发的群体性案(事)件等问题。社会风险具有多重和复杂的特性,分析的视角和领域不同,能够发现的特征也不尽相同,比如社会风险的发生具有扩散性和潜在性,社会风险的承受具有不均衡性和可补偿性。总之,社会风险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使得进行社会风险管理具有现实可能。

  社会风险管理是对现有社会保障政策的有力拓展,其管理方式是运用多种风险控制手段、多种社会风险防范与补偿的制度安排,在处置新形势下面临的社会风险时更加注重管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和管理过程的动态性,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实施社会风险管理,落脚点和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包括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评估机制、风险分配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等。

  社会风险管理理论对于"零就业家庭"的援助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社会风险管理对于分析"零就业家庭"产生社会风险的原因具有直接帮助;其次,社会风险管理的主体多元性特征为实施"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预防和援助对策指明了方向,政府、商业机构、非营利性组织、社区和公民自身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与定位;再次,社会风险管理是对大众遭受损害的不确定性的事前管理,这为"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预防对策提供了直接依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家庭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