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3 共1218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3章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本章从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和具体内容两个方面来论述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从而阐释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总体特点。
  
  3.1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包括爱无差等、顺天应人和天下之利三部分。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主张无差别的爱天下万物,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指导思想。墨家在天人关系上,墨子强调天人和谐,主张人要顺天而行。天下之利是墨家救世哲学的根本目标,亦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目标。
  
  3.1.1 爱无差等的指导思想
  
  墨家主张无差别的爱,这种爱蕴含宽仁、谐和的哲理,墨家的爱不是局限于对我们身边的人和物的小爱,而是一种普世的大爱。这种大爱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指导思想,亦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具体措施得以实施的前提。
  
  墨子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他的思想可以说是代表底层社会的人民发声。在那个社会秩序极其混乱的年代,人民渴望安宁、协和,墨子正是这样的期下盼创立了墨家这个学派,墨子的根本目标就是救世济民,实现他们的政治目标。墨子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33]64,在他看来大家互相之间不想爱、不去爱是天下混乱不堪、战乱纷杂的根本原因,于是他提出“兼相爱”的思想来医治这个社会弊端的病根。“兼”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
  
  “异也,又从持秝,兼持二禾。”可见,兼是一个会意字,引申为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有总、全、兼顾之意。因此,“兼爱”指的是普遍平等的大爱,强调爱的范围广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可以说,从对“爱”的理解上来看,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墨家对其的思想造诣都远超过同时代的思想家。
  
  墨家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类之间的和谐,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而人与人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做到无差别的去爱对方。换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决定了人与自然的态度,只有实现人与人之间以爱相待,才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兼爱”,蕴含着以天下为家,爱天下万物的思想,这种思想正是人与自然得以和谐相处的根本。墨学中所包含着的丰裕生态思想,正是由于墨家对天下万物的仁爱,而这也是墨家的环境伦理思想得以产生的基础。
  
  “非攻”、“节用”等生态思想都是墨家爱天下的具体应用及措施,是以“爱无差等”作为墨家环境保护思想的指导思想而展开的。出于墨家对天下发自内心的大爱,墨家谴责战争对自然环境的造成的毁灭性灾难,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见,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从“爱无差等”的角度出发,把对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爱,推广到了对自然万物的爱。可以说墨家是一个很有情怀的学术组织,他们身体力行,自始至终都在为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而默默的努力着。
  
  墨家的“爱无差等”思想蕴含着一种大爱,这种爱是对天下这个整体的爱,具有一种浓厚的整体思维。这种整体的爱把人与自然、宇宙合二为一,从而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拓展到对自然界、生物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大爱,进而构建一个生态平衡的美好环境。由此可见,“爱无差等”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指导思想,对实现生态平衡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1.2 顺天应人的理论前提
  
  在天人关系上,墨家主张顺天而行。墨家认为,除了要依据天意安排生产及相关事宜,还要秉承天的意志,爱天下万物。遵从天的意志,必然会实现人人幸福,物繁盛,此即“顺天应人”.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运思路径下形成的,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是在人、天关系和谐的基础上进而论述的。墨家的环境观强调人是天的产物,人与人所构建的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自然要富有责任。顺应天意,保护自然,则天佑之;违背天意,破坏自然,则天罚之。也就是说,自然会依据我们所给予的,回馈给我们相当的赏赐或惩罚。
  
  墨家环境伦理的“天人观”,是在传统“天命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它的主旨是 “顺天应人”,墨家环境伦理观认为顺应天意,天会给予我们相应的奖赏,也就是顺应天意,合乎人心。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墨家首先从天的品性出发,说明顺天意的必要性。墨家强调天是无私、公正、忠厚爱人的,有意志的最高主宰,是我们应效法的对象。正因为如此,墨家提倡人民“敬天”、“法天”,以天志作为所有事物的标准。墨家的“天”,是有意志的天,而天的意志其实就是墨家的意志,墨家环境伦理的“天志”说从根本上讲,是墨家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达到天下之利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墨家的“天”爱世间万物,且赏罚分明。这个“天”会衡量人的善、恶罚,然后给予人们相应的赏、罚,从而达到引导人们彼此相爱,进而交相互利的目的;虽然,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的“天人观”的目的是假天行道,但墨家环境伦理“尊天”、“顺天”有助于确立“天”的权威,实现人们互爱互利,社会安然有序。人合乎天意,天才能合乎人心。
  
  墨家环境伦理中的“应人”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墨家的“顺天”并不是没有意志的完全“从天”,而是在“顺天”的同时坚持“尚力”.“赖其力者生”[33]是墨家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也是墨家所坚持的信念。墨家认为人与其他生物最根本的差别是人能够生产劳动,在这里墨家的环境伦理思想强调的是人支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墨家的环境伦理思想不是单纯的适应自然,简单地利用自然,而是突出人对自然的支配。墨家的环境伦理包含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支配、改造自然的思想,这是墨家环境伦理中“应人”思想的体现。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墨家环境伦理主张尊天道、顺人道,也就是以人道顺天道,求天人相合。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的“顺天应人”思想最终要达到的境界是天人相合,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理论基础。可见,“顺天应人”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对于建立既满足当代人的生存需求,又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的现代特色生态伦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具有珍贵的指导价值。
  
  3.1.3 天下之利的价值目标
  
  墨家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对百姓以力谋利的艰辛深有体会,知晓丰衣足食是普通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对于始终坚持从事的生产活动的墨子来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人和其他生物的重要区别。因而,墨学中的一大特色就是实用利,而这一特点也深刻的体现在其环境伦理思想中。可以说,天下共利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目标。
  
  在墨家学说中“利”即是“义”,“义利合一”也是墨家的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观。在价值观上,墨家是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终标准的,墨家的价值观认为“义”的定义就是利于大多数人,也就是所谓的“利天下”.
  
  墨家认为社会这个大集体包含个人、他人与天下人,相应的也就有私利和众利。
  
  墨家认为为天下人谋取利益的天下之利,是“义”;而只顾个人私利,弃天下大利而不顾,则为“不义”.墨家的环境伦理学说是在“义利合一”这个价值观的基础上展开的,也就是说,墨家的生态思想是围绕着其“天下之利”的价值目标而展开。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爱无差等”,而墨家之所以提倡“爱”,是因为墨家生态观认为兼相爱能够达到交相利的目的。可见,墨家是在“爱”能带来利的前提下,提倡“爱”的,墨家的“爱”与“利”是合一的。墨家的“爱”能带来“利”,因此“爱”可称为“义”,墨家学说中爱、利、义是想通的,是合一的。正是由于这样的价值观,墨家的生态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要关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墨家的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荣的关系。因此,关爱自然就是爱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真正的和谐。其最终目的是利于天下,因此,“爱无差等”可以说是墨家“天下之利”这一价值目标的直接体现。
  
  墨家环境伦理中的“非攻”、“节用”也都是根据“利天下”这一墨家生态观的最终价值标准而提出的。墨家是站在天下人的整体利益这一角度上,提出其“非攻”的反战思想。墨家认为战争对社会和自然的危害都是巨大的,反对战争就是对人与自然的利益的维护,也是实现天下之利的重要措施。墨家的反战思想可以看成是墨家“互爱互利”思想的具体内容,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爱,就不会发生互相侵扰、戕害这样的局面,从而实现国与国之间相互交利,达到利天下的目的。而墨家的节俭思想也是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其节俭的消费观指导人们理性的利用自然资源,以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激烈冲突。
  
  人类的整体利益,也即天下之利,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终极目标,也是其最终目的。墨家生态观把“利天下”作为衡量万事万物的基本标准,利天下则为“义”,应提倡;损害天下之利则为“不义”,应杜绝。可见,墨家的环境伦理思想是建立在“天下之利”这一价值目标的基础上,进而细致深入地展开其生态保护思想的。
  
  3.2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互爱互利的“兼爱”思想、反战的“非攻”思想以及以“节用”为主的节俭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强调“互爱互利”的兼爱思想;在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方面,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强调“节用”、“节葬”、“非乐”的节俭思想;同时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也意识到战争对生态的破坏,以反战思想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保障。
  
  3.2.1 “兼爱”的互爱互利思想
  
  墨家认为“爱”与“利”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爱”与“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关系,爱人可以得到利人的目的,而利人就是爱人的直接体现。
  
  “爱”、“利”在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开的存在,在墨家看来爱利是合一的、义利亦是合一的,可见墨家认为爱即是义的体现,爱人就是“义”,因此爱人能够达到利人的效果。作为一个有情怀、有抱负的组织,墨家是以兴国安邦、造福百姓为己任的,“兴天下之利”是墨子创立其学说的根本,更是墨家这个学派的信念和目标,而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也必然是围绕实现天下之利这个最终目的而展开的。
  
  墨家认为,可以通过施爱的方式,达到实现“天下之利”这个最终目的。这里的“利”指谋取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造福百姓,所以墨家的“利”必定包含关乎人类长远利益的自然环境,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危害人类长远利益的行为必然是不义、也是不利的。自然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爱自然,必然能得到自然的回馈,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而破坏环境,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严酷惩罚。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蕴含着深刻的互爱互利思想,因此,用墨家的互爱互利思想来处理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对于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行为有效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的关键和基础。从这个角度出发,他提出他的“兼爱”思想,以期望达到人人丰衣足食;家家父慈子孝;国国君明臣贤的理想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达到利天下的目的。墨家的环境伦理思想是以“兼爱”、“交利”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以“节用”、“非乐”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措施;以“非攻”、“反战”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保证。可见,墨家的环境伦理思想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他是把“爱利并举”作为墨家生态思想得以施行的途径。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的互爱互利思想,不仅仅侧重于处理同一时空中的人们之间关系,对于处理不同时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视[34].《墨子·大取》篇中说:“凡学爱人,与爱寡世,兼爱相若。”可见,墨家的互爱互利思想不仅仅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也具有了重要的作用。
  
  墨家的“爱利合一”、“义利合一”思想都体现了墨家思想中浓厚的功利气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的“爱”也是墨家注重实用、利益这一价值观的体现,墨家的“爱”是以其所能带来实际利益为前提的,但是这实际利益是利他、利天下的。因此,墨家的爱是既利己又利他的,这种“互爱互利”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为,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出发关爱环境,达到保护环境也造福人类的目的。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墨家生态伦理思想强调互爱互利这一思想,这种生态观即是墨家哲学思想的智慧所在,也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归依。墨家的“互爱互利”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互爱相利,和谐共存的思想,也蕴含对所有生命的爱、对大自然的爱,这种思想透露出墨家的生态智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关怀。
  
  3.2.2 “非攻”的反战思想
  
  在战国时期,对于战争墨家就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墨家认为战争对环境的损害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是巨大的,而且战争对自然的破坏不仅仅表现在战争发生阶段时期,还包括备战时期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墨家对战争是极力反对的,并提出“非攻”这一反战主张。墨家还指出,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违背了天意,要受到上天的惩罚,而只有停止战争才能避免惩罚,减轻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35].现在看来,墨家的反战思想对于保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墨家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指明战争是亏人损己的不义行为,不仅劳民伤财,还会对百姓的生活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对战争双方来说都是有害而无利的。
  
  墨家站在广大百姓的立场上,对战争进行激烈的谴责。墨家不仅站在被侵略之国受苦百姓的角度,详细的描述了战争带来的危害:“入其沟境,刈其侵略禾稼,斩其树木,残其城郭,以御其沟池,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牷。民之格者,则刭杀之,不格者,则系累而归。丈夫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36]257”还对攻伐治国分析了战争的利害关系,让他们深刻认识战争所带来的危害。首先战争会使本国百姓苦不堪言,同时也会在攻伐别国的同时,遭遇别国的攻击和报复。其次,战争不仅会带来不可胜数的伤亡,其对消耗的财物亦是巨大的。可见,就侵略者来讲,战争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非攻”的“反战”思想,是墨家从“天下之利”的角度出发,所提出的具体措施。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对百姓的担忧,还表现为墨家对战争给自然带来的危害的愤慨。墨家的环境伦理思想意识在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会对自然造成极大的破坏。墨家生态思想认为战争对森林、植被以及其他物种的破坏是巨大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墨子·杂守》说:“寇薄,发屋,伐木”[36]760.战争中大肆的砍伐和烧毁,使植被和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已远远超过森林每年的累积储蓄量。而这就会致使一些稀有的物种失去栖息之地,减少物种的多样性。而墨家在《杂守》中所记载的“常令边县豫种畜芫、芸、乌喙、袾叶,外宅沟井可填塞,不可,置此其中。[36]760”也描述了战争发生时,人们为防止敌人取水而下毒的现象。可见,当时战争的发生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损害,还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墨家从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的危害出发,旗帜鲜明地反对战争,尤其反对国与国之间的征伐掠夺。从墨家“兼爱”学说中衍生而出的“非攻”这一反战思想,不仅是墨家的“爱”的体现,也是利于天下、利于自然的有力措施,墨家反战思想包含着对战争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的谴责[37].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的反战思想还体现在其为抵御战争的积极防守等方面。墨家虽主张“非攻”,但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他所反对的只是大国攻伐小国,谋取利益的不义之战。墨家的“非攻”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以实际行动去鼓励、支持小国的防御,以这种方式来阻止战争的发起,把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墨家的防御首先表现在全民皆兵,结成抗敌守城统一战线;其次表现为充分准备,积极备战;同时,灵活外交、争取外援;最后,墨家认为必要时可主动进攻,反攻为守。
  
  墨家“非攻”的反战思想是墨家环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家的这一思想不仅体现出墨家对战争给百姓和自然带来的危害的痛心,还体现出墨家生态观是以天下大利、自然之利为根本前提的。墨家的反战思想对于阻止战争、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这是墨家思想的独特之处,亦是墨家生态思想的重要体现。
  
  3.2.3 “节用”、“节葬”、“非乐”的节俭思想
  
  “节用”、“节葬”、“非乐”包含了合理利用、适度开发自然的思想,不仅是墨家消费伦理思想的核心,亦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在经济方面的重要体现。墨家认为人的需求及欲望是无限的,而供我们所需的自然资源确实有限的,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供给必然会产生矛盾。随意放纵我们的需求以及欲望,会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打破人与自然的平衡,最终会威胁到人与自然的生存。因此,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认为物质资料只要满足人们的生存所需即可,超过实际需要,就是浪费。在此思想的基础上,墨家提出了包含“节用”、“节葬”、“非乐”在内的一系列节俭措施。
  
  墨家所处的时代统治阶层奢侈糜烂,下不堪其苦。因此,墨子提出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节用论。墨家的节用首先是指厉行节约,减少开支,“凡是以奉给民用,则止”[36]197.生产的物资能够满足百姓生存所需的最低标准则可,超过这个标准,不会给百姓增加利益,即是浪费。根据这个标准,墨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一一阐述其节俭思想的具体内容。在饮食方面,墨家提倡“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36]197.在衣物方面,墨家提倡“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夏服絺綌之衣轻且清则止”[36]198.在住的方面,墨家认为房屋冬天能抵御风寒,夏天能防暑、防雨,能抵御盗贼侵袭即可。在出行方面更是只要能满足各地沟通就足够了。可见,墨家的节俭思想颇有些自苦为极的意味。
  
  墨家在强调节用的同时对生产也是十分注重,墨家的节用是把节俭和生产放在同一层面上,把节约物资和提高生产放在一起来达到利民的目的。
  
  墨家的节葬思想是针对当时厚葬久丧的丧葬制度而制定的。在当时,统治阶层倡导厚葬久丧,下面的人上行下效,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厚重的葬礼、陵墓的修建、随葬的财宝都耗费了大量的物资,而残忍的殉葬更是令人发指的行为。而久丧也只是居丧的人要停止所从事的一切工作,严重影响了生产活动。墨家认为这是损害生者利益的行为,对“厚葬久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墨家认为,厚葬浪费了不必要的财力、物力,必然会使人民贫困;久丧不仅损害身体,还会影响人口繁殖,这直接导致了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居丧期间,人民不从事生产,统治阶层不过问政事。可见厚葬久丧的行为对人民是有害的,是不利的,也是不义的。因此,墨家认为要想实现利人民、利天下,就应当以节葬来施政。
  
  墨家的节俭思想还包括非乐,所谓非乐,就是反对和谴责以音乐活动为主的一切艺术活动。墨家认为沉湎于音乐会给国家造成损失,在政治方面,沉湎于音乐、歌舞,不理朝政,必然会致使天下动乱;在生产上,制造、演奏乐器所需的人力必然会影响生产。因此,墨家提倡“非乐”.墨家提倡非乐,不是因为不懂音乐,也不是否认文化艺术活动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而是因为这些艺术活动在当时是不利于生产,不利于人民,更是不利于天下的不义之事。
  
  先秦的思想家们大多赘述过关于节俭方面的思想,只是因为每个人对生活所需的标准有不同的定义,因此其节俭思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大大不同。墨家以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作为人们生活所需的标准,墨家认为超过这个限度就是浪费。墨家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组织,其节俭思想也因此具有实践性、实用性的特点,可以说墨家的节俭思想是那个时代的特定产物。由于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墨家小生产者的思维所限,墨家的节俭思想必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但是,墨家的节俭思想中存在着,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价值的可贵思想,也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应挖掘和继承墨家节俭思想中的精华,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引导和参考。
  
  3.3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总体特点
  
  墨子是平民阶层的代表,墨学的救世学说也是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展开的。因此,墨家深度关切人的生存问题,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本性和务实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墨家的学说是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上,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还具有可持续的特点,这在今天依然是值得弘扬和借鉴的珍贵思想。
  
  3.3.1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民本性
  
  墨子出身于小手工业生产者的士阶层,深知平民阶层以力谋利的艰辛,其学说具有鲜明的民本性,而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其环境伦理思想中。这一平民性不仅统率他全部思想,而且贯穿始终。
  
  首先,墨家的“义”和“利”是统一的,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宗旨就是实现人民之利、天下大利。而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观认为符合天下大利的才是“义”,反之即是不义。其次,作为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判定是非的标准的“三表法”,其观点就是以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作为评判对错的最根本的标准。凡是对人民有利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这些都说明了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对民利的重视。可见,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从根本上是以平民阶层的利益为出发点展开的。
  
  墨家环境伦理的全部思想,都是针对当时社会背景站在平民阶层的立场上提出的。其指导思想就是“互爱互利”,墨家希望能够通过无差等的爱,让大家相交相利,把“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然后再转化为“利己与利自然”相统一,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能够在相爱之中互惠互利。这体现了墨家反对剥削,提倡平等的平民性特点。
  
  然而,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虽然因为其民本性的特点具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也具有很多矛盾、不合理、不现实的地方。
  
  首先,人的善恶与否在墨家那里并没有确切的定论,而是依据墨家学说所要达到的效果而对其下定义。在论述爱无差优于爱有差时,他认为社会产生祸乱的根源就在于人自爱而不能做到爱他人,在这里他肯定人性是自私的;在论述爱无差代替爱有差时,他又强调“为彼犹为己”,肯定人不是自私的,具有善良的本性。
  
  显然,这是矛盾的,导致许多墨家思想自相矛盾,只能搬出天志、鬼神来论证、推行其学说。其次,墨家要求人们不分亲疏远近的无私的爱他人,泯灭了个体的差别。墨家的这种爱直接损害统治者的利益。相反,对于自力更生的下层百姓,痛恨强制性的赋税甚至是掠夺,因此非常接受这种思想。但是普通百姓觉悟低下,只看重个人利益,完全不可能认可利他主义,因此,“为彼犹为己”是不现实的。就平民百姓的觉悟程度来说,普通百姓通常是抱着功利目的去付出的,如果不能得到回报,他们去做施爱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墨家的兼爱思想虽然获得大多数人的称赞,但是能够真正贯彻实施其思想的毕竟是极其少数的存在。另外,支撑墨家以民为本,实现天下之利的天志中所谓的天,其实是墨家的思想主张。墨家提倡顺应天意,不过是实现其政治目的和主张的一种手段。这样的天志虽然是积极的,但只不过是墨家施政的工具罢了。最后,墨家虽然认为战争对百姓的危害巨大,但墨家只是反对不义之战和兼并而已,而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
  
  这些思想都反映出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局限性,作为平民阶层的代表,墨家的一些思想由于其时代,以及其小生产者阶层的限制,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性和缺陷。然而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以民为本的义利观、价值观,以及墨家站在人类的整体利益上希望实现天下大利,建设平等、和谐社会的愿望依然是值得赞赏的,而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这种以大局为重的整体思维也是具有借鉴的价值的。
  
  3.3.2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务实性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务实性,而务实性从根本上说源于其思想的民本性。作为平民阶层的思想代表,墨家是看中生产、劳动的,而他也至始至终都没有脱离过生产劳动。他还认为人和其他生物的区别就是人能够劳作,墨家的学说是通过他日常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墨家的环境伦理学说也具有浓厚的实用性这一特点[38].墨子注重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作用来更好地进行物质生产,以及对人类劳动成果的维护,墨家环境伦理的务实思想实际上代表的是整个平民阶层最实际的想法。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的“节用”、“节葬”、“非乐”等一系列节俭主张,也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而产生的。
  
  在墨家所属的时代,当时的生产力是远远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在生活上的物质需求。百姓受到连年征战的迫害,生产停顿;另一方面,统治者骄奢淫逸,发动战争侵略其它国家。面对这种状况,墨家很是激愤。而且墨家认为人的道德水平与其是否能够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墨家认为保证普通百姓能够过上安定温饱的日子是实现其社会、政治理想的根本前提。故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主张“节用”、“非乐”、“厚葬”等节俭思想。
  
  “节用”就是节约省生活消耗,避免无端的浪费。针对衣不蔽体、饿不得食的现实状况,墨家认为这是由于一部分的人出于享受的目的,而消耗了远远超出其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对于这样的情况,墨家提出其“节用”思想:凡是满足民用,则止。墨家提倡所生产的东西只要满足民用就可以了,那些超出生存、生活的需要就要停止。墨家的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统治者奢靡无度的生活而提出的,墨家认为超出生存需要的享受是侵害他人生存权利的行为,是不“义”、不道德的。墨家认为以节用的方针去治理国家,不需要去攻伐、掠夺,就可以达到让国家富强的目的。
  
  墨家的节俭思想除了“节用”以外,还包括“节葬”、“非乐”的思想。墨家的节用、节葬一方面是针对于儒家的繁文缛节而特地提出的,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奢侈糜烂的君王贵族。墨家认为厚葬不仅浪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而且也违背了古代圣人的道义。“重厚葬,国必贫,民必寡,刑必乱。[36]211”而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的“非乐”所包含的反对“声乐、歌舞”等一切艺术活动,不是因为墨家不知、不懂乐,也不是因为乐器的演奏不能够吸引人,而是因为它无益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安定;同时导致统治者玩物丧志,所以墨家才提倡非乐。出于节约资源,促进生产的缘故,墨家提倡节用、节葬、非乐。这些思想形成了完整的墨家经济伦理思想,墨家这一节俭思想的特点就是实用。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提倡节约,认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是消费标准,超过这个标准就是浪费,墨家的这种观念扩展开,便成了以物有用无用作为生产的标准。墨家的节约思想是墨家环境伦理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墨家的这些措施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体系上来说相对比较完整,而且大部分行之有效。墨家环境伦理中强本节用的思想,把的生产和节用联系起来,视为使人民丰衣足食的途径这些都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务实性的体现。另外,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最终理想“天下之利”、墨家的“互爱互利”思想,以及墨家“义利合一”的价值观,都彰显出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具有实用性、功利性的特点。
  
  墨家的节用、节葬学说,现在依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思想;在墨子那个时代,“非乐”是墨家为解决普通丰衣足食这个基本的生存问题,适应墨家所处的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而制定的应急措施。但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物资资源相比过去而言,已经有了极大的丰富,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是能够能到保障。
  
  因此,压制所有的文艺活动对于今天来说是不可取的行为。音乐、诗歌、舞蹈以及其他被墨家反对的艺术活动是人们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的方式,我们应尊重人们追求审美价值和精神愉悦的权利。人的需求是有层次性的,在保障人们生活安定的基础上,应满足现代人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保障现代人们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都同样丰富。从这个方面来看,墨子的“非乐”对于今天来说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了。墨家的节俭思想从出发点来说,还是没有脱离墨家小生产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对于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还是具有启示作用的。
  
  3.3.3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可持续性
  
  先秦时期思想家多数都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墨家也不例外。但墨家的环境伦理思想对生态问题的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视野,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从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具有浓郁的功利主义色彩。墨家环境伦理深度关切人的生活环境,因此,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
  
  墨家有别于诸子百家的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墨家能够深刻认识自然在物质资料上对人类的给予。墨家认为我们生活所需的物资大多源自自然界,对于大自然墨家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可以说,墨学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正是源自墨家能够清醒的意识到自然界对人类的重要性。
  
  墨家提倡节俭、自苦,墨家认为生产的物资只要能够满足百姓的生存需要即可,不宜过度、浪费。在资源短缺的今天看来,墨家的这一思想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墨家认为对于物资和自然资源,我们要适度开采、合理利用,表现在生产方面就是要有限度,有节制。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倡导“爱尚世与后世,一若今之世”.墨家认为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不能只考虑今世的利益,也要顾虑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是否会损害后世的利益。惟有如此,才能实行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相协调的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战争,墨家除了意识到其对人类的危害,也意识到战争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墨家认为在战争中,为了遏制敌国,难免会发生焚烧草木、屠杀动物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再加上战国时期频频发生的战争,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难以迅速恢复。而战争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动物失去栖息的环境,造成动物数量和品种的急剧减少,进而产生种种相应的生态问题。针对这种状况,墨家提出“非攻”的反战思想。同时墨家还认识到了森林、池泽的重要性。“贤者长官,收敛关市,山林,以实官府[36]60”墨家主张选贤任能,任用1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方面,蕴含丰富的可持续生态思想。
  
  “互爱互利”思想是墨家环境伦理观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在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的“爱”是能达到天下之利的大爱。这种爱要求我们既要爱众世,也要爱寡世;既要爱上世,也要爱后世[39];墨家的“爱”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要求我们要像爱今世之人一样,关爱我们的后代。因此,墨家的爱是对全人类的爱,具有平等性和整体性[40].而墨家的天下之利也是指人类的整体利益,这个利益不只是我们现存的人利益,还包括我们后代的利益。墨家的天下之利是一种把人类利益的永续性也考虑进去的义利观,墨家环境伦理的这种义利观包含着对代际伦理问题的考虑,是墨家的生态观胜过诸子百家的地方,也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特色之处。
  
  实现天下大义、天下之利是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目标。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生活安宁、美好的基础,亦是实现天下之利的基础。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可持续生态思想,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既注重整体性,同时又兼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我们应珍之、重之的可贵古代生态保护思想之精华。
  
  3.4 本章小结
  
  本章从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和具体内容两个方面来论述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客观、全面、理性的分析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特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以“爱无差等”的指导思想、“顺天应人”的理论前提、“天下之利”的价值目标作为其根本原则,以“兼爱”的互爱互利思想、“非攻”的反战思想,以及“节用”、“节葬”、“节乐”的节俭思想作为其具体内容。
  
  通过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民本性、务实性、可持续性的特点。墨子是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代表,墨学亦是站在小生产者的社会阶层的立场上,展开其救世济民的学说。
  
  因此,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特色在于其对人的生存问题的深度关切和妥善安排,具有民本性和务实性。同时,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还具有可持续的特点,在现代社会的今天依然是值得弘扬和借鉴的珍贵思想。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