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12-13 共553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 章 绿色发展的兴起

  人类社会历经上万年的变迁,发展始终是亘古不变的追求,然而发展方式的选择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适应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人们选择了不同的但适合当时的发展方式,并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和改变。

  3.1 传统发展方式与生态危机的出现。

  人类社会经过了几个文明的发展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现在所处的生态文明,每个文明下都以不同的发展方式作为发展基础,而传统发展方式就是指在生态文明之前各阶段所采用过的方式,重点是工业文明时期。

  3.1.1 传统发展方式及评析。

  相对于现代发展而言,传统发展方式是在历史条件下形成和采用的发展手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方式在其形成初必然是适应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发展的继续,发展方式就会逐步开始制约发展的活力,甚至阻碍发展的进行,这时就会被新的发展方式所取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随之进入新阶段。

  原始文明存在于人类出现到农业文明产生之前的阶段,大体上属于石器时代。原始文明时期,人们的首要任务是生存,是保证最基本的活下去的能力,因此也就谈不上发展方式的选择。此时,人类对自然是盲目崇拜和顺从的,只是在大自然间寻求自己生存的空间和可能,人与自然处于最原始朴素的和谐状态。

  到了农业文明阶段,人们开始制作和使用铁工具,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人们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已经可以通过农业生产活动满足更多的生活需求,可以说人类社会进入了从生存到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式属于自给自足式的农业和后期出现的小手工业,人们对自然从崇拜到影响,人们通过逐渐掌握的一些基本常识,作用于大自然并获取劳动成果,对自然的作用力和作用范围都很有限,基本上处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农业文明时期是奠定人类社会有能力持续生存与发展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文明成果,至今仍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性存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求生存,通过各种技能来谋发展,这是人类对自然作用的发轫,也是懂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始端。当时自给自足式农业的发展方式符合当时历史条件,在没有机械作业的情况下,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劳作是必然选择,这已然满足当时生存的要求。到农业文明发展后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继续提升和商品经济的萌芽,小手工业的出现也契合了社会发展规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农业文明将人们束缚在土地之上,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且周而复始没有突破,无论处于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都没有本质改变。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大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大机器生产的出现,雇佣关系的产生,对资源的大力开发,这一系列的变革使得人们发展的进程也随之加快,诚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式主是资本主义的资源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的大工业。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突破引导了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给人们带来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等的全新体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1917 年苏联的建立使得社会主义从理论成为了现实,苏联在发展中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与特点,因此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工业文明的发展就不仅局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也拓展到了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传统发展方式就出现了两种模式。一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形成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推动社会继续向前,创造了人类历史以来最为辉煌丰富的物质财富,这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所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另一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的,即苏联的发展模式,列宁时期为苏联从革命阶段向建设阶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之后的斯大林时期逐步形成了对苏联发展影响深远的斯大林模式,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以计划经济为导向,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建设,期间苏联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得到了极大发展,苏联也成为世界强国,社会主义制度也影响至今。但是,无论是哪种发展模式,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始终没有改变,加之所采取的粗放型、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方式,随着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力的极大加强,出现了单向的人对自然的索取和征服,人们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机。

  3.1.2 生态危机的出现。

  进入工业文明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机器生产的扩大,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对资源的需求来越来大,对自然的掠夺也越来越疯狂。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第一波突出的生态问题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过度开垦和滥伐森林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能源短缺及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生态危机由此开始出现。八十年代开始了第二波更为严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范围内的大气污染,资源短缺,人口爆炸,全球变暖等问题,已经深入影响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也从单个区域扩展到全球范围,影响的广度与深度都大为扩展。

  生态危机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的破坏积累而来的,纵观生态危机出现和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其所具有的几个特征。

  第一,人为性。当前人类所经历的生态危机就是人为肆意破坏所造成的,因此生态危机也深深地打上了人为的烙印。传统的人类中心观念长时间的盛行,人们想当然的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其他任何事物都应是为人类服务的,包括自然在内,这是人为破坏自然的思想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和发展方式的确立,开启了人们对利益的无上追求,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人们不计后果地攫取自然资源,排放废弃物,破坏生态平衡,强制地征服自然,这成为人为破坏自然的实践根源。事实雄辩地告诉我们,人类便是自己所承受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第二,全球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继续提高,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包括工业化、信息化等等进程在内,这也使得生态问题和危机超越出单个区域的限制,向全球扩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占用大量自然资源,在满足自身发展同时先出现了生态危机,发展中国家由于后发更要追赶发展的脚步,在工业化进程中走了对自然索取污染的老路,加之发达国家对资源需要和污染的转移,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生态危机成为全球面临的大问题。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生态系统,这样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蔓延,对这一系统已经形成了深层次的影响和严重挑战。

  第三,长期性。从出现较严重的生态危机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处于这个危机之下,生态危机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在某些地区还有扩大的趋势,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危机持续的长期性和治理的长期性。一方面,生态危机造成生态关系的失调和生态环境的脆弱,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其危害性和严重性,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但仍有国家和地区为了经济增长和对利益的追求,任由危机蔓延和严重。另一方面,生态系统本身拥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之下,对生态的破坏如此之深,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自净能力的范围,要修复自然能力必须依靠人的力量进行补救,而这个过程也是长期的。

  生态危机的持续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在意识观念上对传统提出了挑战,而且在行为实践上提出了新要求。

  人们在观念上要重新审视对自然的态度和责任,人不应是高于一切的存在,也不应是只享受福利和发展权利的主体。承担应当的道德责任,履行对自然对生态的义务,这些都是人类应该反思过去,面向未来要扛下的重担。在行为实践上,生态危机则影响更为深刻,作为人类作用对象的自然,随着人类对其大肆地破坏,人与自然的分离已经影响到了人与自然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持续,开发利用自然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气、土壤、水源、臭氧层等的污染和破坏,人类当前生存面临危机,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逐渐枯竭,人类后续发展所需能源没有了保障,这些都是自然对人的报复。

  人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其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对其他要素的索取,要素间关系的破裂会直接导致系统平衡的破坏,这就会反作用于人自身。

  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其他生命体的消失也就意味着人类的灭亡,生态危机对人们的警醒是严峻的,人类如果再不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约束,对发展进行重新选择,那生态危机威胁的就将会是人类生存的困境。

  3.2 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随着生态危机影响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理论和方式的批判,生态运动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人们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关注到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出现,这是学者们在认识地深化和对未来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所实现的跨越。

  1972 年,罗马俱乐部提交的《增长的极限--给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

  问世,这本着作引发了学术界极大的震动和变革。在报告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模型分析,作者阐述了地球有限论的思想,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发展的转变。

  在此引导下,同年 6 月 5 日,联合国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由此萌芽。1981 年,莱斯特·R·布朗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代表作《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1987 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其中给可持续发展下了个定义: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1992 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上,各国首脑签订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1 世纪议程》,这是一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涉及到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这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共识,开启了可持续发展时代。1993年,联合国又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补充:"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2002 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召开,会议回顾了《21 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这一重要文件。

  由联合国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其也指出了"持续"和"发展"的重点,但其内涵更应延伸到更广的范围,包括思想内涵、实践内涵,价值内涵及发展内涵。

  思想上,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意识产物,是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它是人们在同自然对立对抗之后所承担后果而必然要选择的结果,它是人们试图解决生态危机的产物,因此其思想自然有着生态的内在含义。这就要求发展要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和自然的承受能力,维持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不再重蹈之前发展方式的覆辙。实践上,可持续发展不仅应当作为意识存在,而且应当是被实践的存在,其内在的有着强烈的实践意义,是一种能长期存在的主体性实践方式。从增长到发展,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已有社会实践的反思,是对传统实践方式的否定和转型,更是对未来人类实践行为的战略部署。在价值层面,可持续发展使得"自然--人--社会"这个关系链中各因素能够有序和谐运行,更能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使其最终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作为发展的重心和本质追求,在发展中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这是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价值存在。在发展层面,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求是实现经济增长,而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系统在内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一直以来,人们在发展中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相应政治、文化、生态等内容的配套和辅助,只有满足多方面需要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才是完整且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层面的追求就是能实现这样有机社会的健康良好运行。

  3.2.2 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突破。

  从可持续发展的萌芽到成为全球共识,理论上的发展也推动着实践上的进步,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从书面落实到了实际中,这就成为这一理念的突破,为人类社会开辟了新的实践道路。

  在《增长的极限-给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中,作者指出人类社会的增长是指数型增长,而且增长是无限的,然而自然资源的存在是有限的,在成倍增长的欲望面前,就出现了冲突和矛盾,人类必须选择怎么去应对各种困难与问题,这给人们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地球的资源还能支撑多久经济的无限增长,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否有资源维持继续发展等等。人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改变实践方式,改变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在环境发展大会召开后,联合国组织成员国在国际共识的建立,运行体制的建设,公众参与和公约实施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是对工业文明以来发展观的一次重新认识,并且在实践上形成了突破,否定了一直以来的错误方式和形成了对现有问题的反思。在这基础上,各个国家都开始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行动,实施了新举措,签订了《京都议定书》,协议决定共同减少碳的排放量,并取得成效,召开全球气候大会,讨论并协商解决共同的环境问题,各国政府在本国内也开始了新实践。

  这些在实践上的选择,也促进了理论的不断丰富和推进,形成了在理论和实践间的互动,人们在看到实践上对传统的颠覆并收到益处时,就会自觉地认同这种理论参与这种实践,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