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民生科技发展的伦理审视
一、民生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
民生科技旨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让人们惠及科技发展的成果。民生科技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使人的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最直接的科技形式,但是民生科技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些领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伦理问题。如生命科学领域,安乐死技术的问世,让人类开始争论这项技术对人的生命权利的践踏,类似于这样有悖传统价值观念的科技形式,它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且是一种社会伦理问题。这正是民生科技伦理问题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民生科技可以用科技形式改善民众的生存环境,有效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
前文提到民生科技被分为环保科技,健康科技、安全科技、数字科技和信息科技。民生科技在不同的领域中凸显出不同的伦理问题。
环保科技实际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工程,它不只是政府的管理职责,也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研究任务,它更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而在此过程中,公众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参与,科技人员研发出的科技环保项目,是否符合和满足了公众的真正需求,政府在实施环保政策的过程中,是否体现了群众的意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让科技人员站在发展民生,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立场进行科技的研发,这一过程需要科技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的自律,还需要政府和群众的监督。在环保科技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的关系的调节。公众在环保中不能局限在浅层的理解之上,而是应该身处其中,参与到环保的评价以及环保计划的制定中,并作为全民创新的一份子,积极参与到环保科技创新活动中去。
健康科技与民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健康科技在研发和推广的过程中,是否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众多的转基因食品和生物科技的药品的安全性是否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某些打着提高民众健康水平的保健品,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值得信任。我国很多食品和药品的实验过程不透明,产品投放市场的程序不规范,市场的监管也不力,这样产生的伦理问题也引发了极大社会不稳定。
由于健康科技具有的公益性的特点,它客观上要求公众必须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安全科技旨在保障人民的生活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安全科技想要实现其初衷,必须保障安全科技的研发目的是为了保障民众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的安全系数。一些自然灾害的预警体系的研发、城市的公共交通和安全性的提升、网络安全的运行机制等都需要安全科技来保驾护航。但安全科技的发展能否满足群众对安全的需要,以及安全科技的创新的脚步能够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民众能否信任安全科技能够帮助其面对突发而来的自然灾害。这些问题都是安全科技在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实际上,我国安全科技的发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城市的公共安全设施的管理有待提高,面对自然灾害的预警体系需要完善,企业工厂的安全生产能力需要提升。
数字科技的发展,让信息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珍贵的资源。信息科技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信息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信息的流动性大,传播迅速的特点,让人的隐私不断遭到泄露。隐私的泄露不但涉及安全问题,更给人的生活到来了诸多不便。比如苹果手机里的定位系统,垃圾短信的肆意传播,不健康和不安全的网络信息对青少年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逐渐加重。信息科技让人的思想更自由,民众可以在网络上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但由于网络文明和科技发展的不同步,不良的言论对人身的攻击,虚假信息的肆意流传,人类开始审视数字科技给人类文明史上带来的利与弊。数字科技领域的伦理争论凸显了民生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二、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的必要性
(一)民生科技伦理问题的特点
1、民生科技的伦理问题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民生科技发展中出现的伦理问题,都是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社会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一直没停过,转基因食品具有抗虫性,不可否认这一科技形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人类在对基因活动方式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在控制基因重组和转化的结果上并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大量使用转基因技术,不禁让人开始对转基因对生态污染、基因污染的可能性,以及食品的安全性抱有怀疑态度。生态危机的困境让人类开始关注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人类开始探索环境保护技术的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环境的压力,环保技术的研发脚步能否跟上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的脚步。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和减少了疾病带给人的痛苦,但是像生物制剂的应用的副作用问题、器官移植手术、安乐死技术、堕胎技术中涉及到人的生命价值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争论的焦点都与人民的切身利益相关联。
2、民生科技的伦理问题凸显了科技价值发展方向
民生科技凸显的伦理问题实际上是科技价值的一种反思。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之成为服务人的工具,从而造福于人类。
但是,由于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其涉及到的伦理问题的解决,科技的异化,让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我国在十五时期,科研经费在工业科技和民生科技的比例为7:3,到了十一五时期,科研经费的比例变成了5:5.最后,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要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民生科技问题今年的十三五规划依旧把民生科技作为工作重点,并提出了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水安全建设和网络安全建设。
可见,我国科技的发展方向已经做了很大调整,调整的目的在于,让科技真正回归到为人类服务,让科技创新的成果直接体现在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上。民生科技的真正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民生科技所致力于研究的科技,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简单的,无技术含量的科技,比如,医疗、卫生、环保、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公益领域都是民生科技的研发领域,这些民生科技的发展领域,其最终的发展目的就是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生态环境的最优化,社会秩序的最佳化。民生科技和其他科技形式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伦理上的争端,但民生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伦理争论都是关于科技能否实现和满足民众的要求,实现其利益,这样的伦理问题,这也正是科技价值和科技发展方向的一种指引。
(二)民生科技凸显伦理问题的根源
1、理论根源。
从民生科技和伦理之间的关系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科技与伦理体现出的关系呈现出相关性。民生科技和伦理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的关系。民生科技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分离出来的一种科技形式,它旨在最大化体现的人的价值,服务人的生活。民生科技的发展过程冲击着人类的传统价值观。
比如,人类传统的伦理观念认为,只有在法律规范下的,婚生子女的孩子才能被伦理所接受,但是,随着试管婴儿科技的发展,它一方面解决了一部分不孕不育的家庭的矛盾,但也激发了另一部分人的伦理底线。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工授精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难以界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事实证明,民生科技和伦理之间的矛盾是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必然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会促使伦理规范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它的外延和内涵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演变。
2、历史根源。
我们研究民生科技凸显伦理问题的根源,应看到两者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当前才体现出来的矛盾。其实,民生科技虽然是现代提出的新概念,但民生科技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开始,它就已经存在。我们研究民生科技凸显伦理问题的根源应该从动态的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如果说是当代的网络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漠然,不如说这样的发展结果有历史的原因。从人类进入了 19 世纪,大工业的规模化生产,让人类从家庭小作坊式的家庭工作者,变成了生产线上的工人。生产线上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人类的财富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
但是,在单调的、乏味的生产线上的生活却让让人的感情变得淡漠。人类的竞争压力开始剧增,社会矛盾开始凸显。到了 20 世纪,人类基因工程的发展,克隆技术的成功,生命科学的发展,让人的生命得以延长,甚至人的生命形态都能够改变。但同时,这也引发了生命科学领域的伦理问题。这些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始终是围绕人的生命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的,在更多关注民生科技发展对人的价值的实现的今天,这也成了是当今民生科技发展领域凸显的伦理问题的导火索。
3、现实根源。
民生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分支。民生科技涉及到的领域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从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着名的 DNA 双螺旋结构学说,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开始。人类开始涉足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工程、信息技术工程等领域。这些领域出现的伦理问题直接冲击着人的价值观,改变着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的和谐需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凡是民生科技发展中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的科技形式,就会出现伦理上的争端。
(三)民生科技伦理问题的紧迫性
1、民生科技凸显的伦理问题最直接、最集中
民生是科技的价值导向, 民生科技是民生价值方向的探索。科技是民生最有力的支撑,民生科技最能直接地、快捷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民生科技领域突显出的伦理问题对民众的影响也最直接。从广义上讲,凡是能运用科技力量达成民生目标的实现的科技都可以叫做民生科技。民生科技涉及到的领域众多,小到居民社区的科技化建设,城市的交通技术的改善,医疗卫生的科技化建设,大到环保节能科技的创新、教育的科技化建设、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的完善,行业生产安全的检测等等。这些技术都是能直接体现民生的科技,在这些领域中凸显出的伦理问题对民生的影响最直接,问题也最集中。
2、风险社会客观要求加强民生科技伦理建设
历史不断的证明 ,每一次科技的重大突破 都会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问题 ,特别是人类进入 21 世纪,科技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人类的文明和原有的伦理思想不断的受到新的科技形式的冲击,于是科技伦理建设成为时代的必然。伦理建设的目标是协调科技工作者、科学共同体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加强科技伦理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的协调发展。因此,作为引导科技发展方向的民生科技的伦理建设对风险社会的矛盾有调和作用。
3、民生科技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和谐社会构建既包括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这些要素,都可以通过发展民生科技的方式来实现。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围绕民生问题,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处理好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的问题。
十三五规划又在水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做了重要部署。而民生科技则是在时代强音下,以解决民众最现实的问题,从而改善民生为目标而出现的。有人认为,民生科技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民生科技以生物学为先导,是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的重要动力。但是民生科技的健康发展必须有民生科技伦理的方向指引,民生科技伦理能使民生科技沿着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前行,能有效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实现和谐的源动力。
三、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及内容
(一)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目标及原则
民生科技伦理的发展能够为民生科技的发展指引方向,能够促进民生科技发展中各种关系的协调。但是,科技发展是动态性的,我国乃至全世界正处于极大的科技风险中,再加上伦理发展具有滞后性,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民生科技的发展必须与伦理道德的建设相协调。
首先,民生科技与伦理发展要遵守以人为本原则。民生科技指与人民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技术,民生科技的服务对象是民众,因此在民生科技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实现人民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同时,以人为本原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出发点。在马克思的着作中,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就是以人本理念为出发点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人类解放是人类最高的价值取向,也是民生科技追求的最高目标。
其次,民生科技与伦理发展需要遵守真善统一原则。科学的真是指科学认识具有真理性。善是指科技的成果的实用性。只重视真理性,忽视实用性就失去了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即为人类服务。只重视善不重视真,会使科技走向功利化。
民生科技是立足于民生的科技,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因此,民生科技的实用性则显得更直接。若是一味的重理论轻应用,科技工作者不闻窗外事,只埋头研究,违背了市场需求和人民需求,这种科技应用率低下,难以实现产业化,必定不会成为核心科技。过度追求科技的善,则会伤害科技的真。致使民生科技的成果不是为人民所用,而是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也是万万不可的。所以,只有把真和善统一,才能实现民生科技的终极目标。
再次,缓冲互动原则也是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民生科技多数是直接作用于民众的科技形式。它的问世必须形成和群众的互动原则,不能背离群众意愿强行推行,同时让群众参与到新技术的讨论中,并且监督新技术应用的成效。形成民生科技和伦理道德的“软着陆”机制能有效实现民生科技成果的普及。创造机会让民众对新技术可能涉及到的伦理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经过反对方和支持方的协商,对新技术在伦理上可接受的条件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其次,科技工作者和决策者要尽可能公正地揭示民生科技存在的风险,并自觉用伦理道德规范其科技活动。科技工作者还提出了暂停研究的原则。这种举措虽然不能彻底解决民生科技和道德冲突,但是却给民生科技更多科学验证的时间,使其尽可能朝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方向进行,让民生科技和其价值体系之间冲突有一定的缓冲。
最后,民生科技和伦理协调发展必须遵守适度原则。两者协调发展需要保持必要的张力,为双方提供一个利于伸展缩放的弹力机制和驰骋的自由空间。这种适度的原则使民生科技与伦理的关系保持一种自由开放的向度,杜绝僵化与停滞的可能。适度原则能避免过于绝对化的伦理规范阻碍民生科技的发展,让科技文化与道德文化在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保持相对独立和稳定的状态。让民生科技背景下的人类文化不至于受到过时的伦理道德的约束而单向度发展,实现民生科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延展,不断调整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步伐。
(二)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相关内容
1、协调民生科技发展与人的生命价值之间的矛盾
民生科技是关乎人民群众最切实利益的普适性科技。它的发展与人的生命价值有直接关系,它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的生命健康的需求,生存安全的需求等,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化发展,人们对生命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以往能吃饱穿暖便是生命的意义。如今,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提升,人民对生命的价值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民生科技正是致力于研发一些最贴近群众、最便民的一系列项目。
但是,民生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人的惰性和物欲逐渐增长,人类不断追求的生命价值的逐渐被物利益所代替,这就背离了科技发展的初衷。比如。药品和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百姓的生命价值。我国食品和药品安全主要涉及的伦理问题就是人民生命健康和科技研发人员以及政府、企业在产品推广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益之接的矛盾。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争论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同时,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不断增长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原本服务于人类的大自然反过来报复人类,一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沉重灾难。
为了让民生科技服务于民,“十一五”期间全民健康科技行动在疾病防治、药品安全、食品安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科技综合示范、公众健康知识普及、人口安全、新药创制、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医疗器械国产化、全民健身等方面推出十个科技行动。
一些与健康相关的科技研究成果 ,医学保健以及养生等健康知识和医学设施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一些简便的医疗设备的研发让很多病人在家就能进行自我保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也减轻了医院的医疗压力;生物制剂的问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音,让一些重大疾病得以控制和医治。
协调民生科技发展与人的生命价值之间的矛盾 ,需要科技人员在研发新产品时把人民健康摆在首位,秉承科技责任道德,在不断论证和研究后,再将产品进行推广。政府要建立严格的监督体制,严禁有损人类健康的产品流入市场。
2、协调民生科技发展与人的自由之间的矛盾
科技的发展诚然是为了解放人类,让人类从原始的盲目和愚昧下解放出来。科技为人类自由发展提供了必要物质载体,不断地塑造着人的自由。马克思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地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社会生活节奏,人的自由成为生命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和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约。时间的节约,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地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的程度上成为规律。
民生科技作为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致力于在的生活的各个层面释放自由空间。比如,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极大地节约了人的时间,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释放出的剩余时间便提供给人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当前的通讯设备的快速发展,极大地释放了人的思想空间,互联网的发展,让人类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创新的空间。同时,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的工作方式,拓宽了就业渠道。很多人在家就可以轻松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给人类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移动通讯的发展,让身处任何地方的人都能随时随地进行工作上和生活上的沟通,这让人类不必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活动。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从家庭的劳动工具到生产线上的生产设备,都极大地节约了人的时间,给人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
然而,民生科技伴随当前社会节奏的发展逐渐背离它的初衷,民生科技正逐渐让人类失去原本的自由。正如美国哲学家芒福德指出的: “我们的时代正在由一种不得不借助工具和武器的发明去实现对自然的支配的人类的原始状态,转变为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人类状况。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人类不仅已经完全控制了自然,而且也把自己从他的有机的栖息地彻底分离开来了”.
人类为了实现自由不断发展的公共交通,让人类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寸步难行。没有了用于交流的手机,我们似乎失去了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让我们心神不安。事实上,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越高,人的肉体得到了释放,但精神却被套上了枷锁。
使民生科技的发展满足人对自由的需求,就不能背离民生科技发展的初衷,即始终把实现人的价值作为出发点。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社会的不断发展,并不意味着科技也就随之同步发展,民生科技作为科技的一个分支,它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人类在发展和使用民生科技成果的同时,必须把人的价值作为实现民生科技发展的桥梁。防止科学技术的异化让人失去原本追求的自由,让科技从属于人,服务于人。
3、协调民生科技发展与人的平等之间的矛盾
人类不断追求平等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平等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实现人类的平等和自由。民生科技致力于发展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从微观上讲,基础医疗设施的城乡覆盖面的增大,不同区域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城市污染物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应用以及城乡和区域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这些技术在范围和区域上的不断延展减小了城乡和区域的差距。从宏观上看,人类已经用智慧解决了疾病,生活便利等问题。发展与人的生活相关的科技实现了国家间、民族间的平等。
但是,民生科技的发展成果并不能惠及每一个角落,它与人的平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由于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技术的不正确认识和应用,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比如一些地区,人的技术水平和认识能力没有和公共设施以及现代教育设备的发展同步,这导致在技术的使用上又出现了新的不平等。许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控制,导致发展中国家成为技术上的奴隶,这种不平等又加剧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
所以,在我们发展民生科技时,要选择符合人的利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政府在制定民生科技的发展政策时,到实地考察并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建立平等的分配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让民生科技为减少人类不平等做出贡献。
4、协调民生科技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
民生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最直接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而通过科技的方式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正是民生科技的发展目标。
但民生科技在推广过程中,由于相关的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了奴役人的手段,在这个角度上,它也引发了社会的不公。比如,技术减少了工人体力劳动的强度,但也造成了大量工人的失业。互联网的发展让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年轻人成为社会主流,而不能适应新技术的人就被社会淘汰。同时,由于一些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前瞻意识不够强,我国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以及人民的科技知识水平的局限性,民生科技在推广过程中,致使了社会不平等的进一步扩大。
当然人类不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验证了社会是不断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的。
我们从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傅立叶的《和谐制度》这些 19 世纪杰出思想家的着作中,以及 20 世纪哈耶克的《通向奴役的道路》、冈纳·缪达尔的《世界贫困的挑战》等, 能看到人类对社会公正理想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 世纪,我们赋予了社会公正更多内涵,并试图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从民生科技中的数字科技看出,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更大范围促进了政府的信息公开,并提供给人民更多参政议政的渠道,信息的透明化让百姓获得更多知情权和选择权,这种层面的民生科技无疑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深化了和谐发展的目标。
同样,民生科技的发展本身涉及领域众多,覆盖的面积大,很多在校大学生可以获得国家的研究基金进行项目研究,这种不断延伸的领域还促进了就业。政府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的公共服务产品的推广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都是加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途径。
本章小结
本章节从伦理角度对民生科技进行研究,是论文的重点章节。首先,从民生科技的伦理问题入手,研究不同类别下民生科技伦理呈现的伦理问题。民生科技的伦理问题凸显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同时,民生科技伦理问题的研究对当前科技发展的现状起到价值引导作用,在这一层面上来说,民生科技的伦理的特点的挖掘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民生科技的内涵。本章从理论和历史两个层面,研究民生科技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民生科技伦理问题的紧迫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民生科技发展中产生的伦理问题,文章还研究了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原则的核心观点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最后,本章回归科技的本源,以民生科技发展为了实现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与人的平等以及社会公平正义角度,提出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