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弗洛伊德道德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弗洛伊德道德人格的出发点--潜意识
目前国内外关于道德人格研究的范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道德原型研究,它是让人们对道德榜样或道德特质进行评定、排列与组合,以此得到道德人格的有关特点及其稳定结构;二是道德榜样研究,它研究的是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个体,他们与普通人甚至不道德的人相比,具有何种不同的特质;三是道德信息加工研究,它研究的是具有道德人格的个体在编码、提取与储存信息时与普通人有何不同;四是道德民众概念研究,它研究的是在民众心理学水平上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具有道德人格的个体及其社会认知过程的。然而上述四种研究范式均是在个体的意识层面上,即是在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一层面上来研究道德人格的,并没有深入到个体的潜意识领域内。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的道德人格思想是对目前道德人格研究的极大扩充。
1. 潜意识的发现
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特别强调潜意识的作用,他指出,“精神分析把一切心理的东西首先看作是潜意识的;在精神分析看来,‘意识’作为心理的东西的更进一步的特性,可能是存在的,或者也可能是不存在的。”
1882 年,刚从维也纳大学毕业的弗洛伊德被布洛伊尔的“安娜·欧”病例所吸引,开始了针对癔症的专业研究。安娜·欧是布洛伊尔的病人,她智力出众,却不幸患有癔症。“她在叙述自己的生活时,沉湎于白日梦,她称这是她的‘私人剧场’……当她在做家务活时,她几乎连续不断地纠缠所做的事情,这是她平时的发泄。”
布洛伊尔发现,安娜在恍惚状态下会用几个轻声低语的词汇来显示她的思路,如果把这几个词记录下来,并在催眠状态下引导她说出与这几个词有关的故事,就能减轻甚至消除她的痛苦。他写道:“有一天,当她被催眠时,她抱怨过去未曾关心的那个讲英语、患同病的女士,并且以厌恶的神情不停地描述有一次她如何进入那个女士的房间,她的小狗--如此讨厌的家畜--在房里喝光了杯子中的水……当她在生气中进一步消耗了精力后,她停止了抱怨,要求喝水,毫无困难地喝完许多水……从此这个紊乱的现象就消失了,不再重现。”
布洛伊尔的研究使弗洛伊德意识到患者有一些记忆并不在他们的意识之中,当他们在清醒状态时,他们完全注意不到这些记忆的存在。但是,“当我们能使患者把激发的事件及其所伴发的情感清楚地回忆起来,并且患者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个事件,而且能用言语表述这种感情时,则每一个癔症症状就会立刻和永久地消失。”
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他将这些在意识之外的记忆称为潜意识,并指出这些记忆并没有被患者遗忘,它们依然存在于患者的大脑之中,但是却被某种力量排斥在意识之外,只有当患者注意到那些与它们有关的片段时,它们才能被再现出来。
2. 潜意识的特征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借助于潜意识这一概念,那些“经常在健康者身上发生的某些机能的缺陷,诸如失言、记忆和讲话出错、忘掉名字等等”才能很容易地加以解释。
他指出,潜意识“不但指一般的潜伏观念,而且还特别指那些具有一定动力性质的观念;这些观念尽管强烈而活跃,但却不能进入意识。”
于是,他将前一种具有描述性质的潜伏观念叫做前意识,而只将后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潜伏观念叫做潜意识。他进一步指出,潜意识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出发点,其能否转化为意识,取决于其能否通过转化过程之中的检验机制。他举例说:“正如一幅照片起初是一张底片,只有印成正片后它才成为一张照片。然而并非每张底片都有必要印成正片,每种潜意识心理过程也不必都转变为意识的。”
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指出了潜意识的特征:首先是非矛盾性。他指出,潜意识之中充满了各种本能欲望,在一般情况下,它们彼此独立,安静共存,也不产生矛盾。
“即便在两种看起来目的各不相同的欲望冲动同时被激活时,它们也不会相互冲突或势不两立,而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居间或妥协的目的。”
其次是非理性。也就是说,在潜意识这一层面上“不存在否定,不存在怀疑,也不存在某种程度的确定”.第三是原发性。潜意识内储存了大量的能量贯注,它们是心理活动的起始,“通过‘移置’过程,一种观念会连同其全部贯注配额转让给另一个;它还可通过‘凝缩’过程,把属于多个观念的全部贯注集于一身”.接着是无时间性。也就是说,潜意识不受时间的影响,也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在它之中储存了大量自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经验。最后是非现实性。潜意识不考虑外界现实,而只是一味地欲求实现,并且其能否实现只取决于自身能量贯注的强弱。
3. 潜意识与道德人格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潜意识导致了癔症及其并发症。
例如,在一般情况下,折磨癔症患者的幻觉通常是难以理解的,但通过催眠进入患者的潜意识,这些幻觉的意义和动机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第二,潜意识通过强化某些观念来影响联想,这些观念比没有受到潜意识强化的观念更为活跃,它们持续地、强制性地作用于患者,并迫使患者去想它们;第三,潜意识观念操纵着患者的情感状态。例如,在“安娜·欧”病例中,安娜对过去意外事件的强烈情感持续了数天之久,并且在催眠状态下,也呈现出清晰的回想。然而,潜意识的影响并未局限于此,通过对意识的作用,它还影响着个体的道德人格。其体现为:
首先,道德人格是个体潜意识中“俄狄浦斯情结”消解的产物,它是在“俄狄浦斯情结”解决之后才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个体的道德人格是建立在潜意识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础之上的。其次,道德人格之中的原始禁忌是通过潜意识的“本我”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的,最初形成的道德人格正是以潜意识为载体,才可以在后代中不断复制与发展。最后,潜意识之中充满了各种本能、欲望,弗洛伊德将其分为两类--爱欲本能与死的本能,正是这些本能促使个体作出了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它们构成了个体道德人格的动力结构,就连良心也是其产物之一。由此观之,弗洛伊德将潜意识作为其道德人格思想的出发点,正是在对潜意识的研究中,他发现个体会不自觉地偏离原初的目的,其虽然知道应该做什么,并且具备这么做的能力,但其却无法做出抉择。由此观之,“弗洛伊德的这一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道德知识和行为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 弗洛伊德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理解道德人格,在他看来,所谓道德人格即是影响个体道德行为选择的所有人格因素的总和。换句话说,道德人格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个体在其生理基础上,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方式,其既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等内在的精神结构,又包括精神结构外化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行为、道德习惯等。在此基础上,他认为超我的形成即标志着个体道德人格的初步成型。
1. 道德人格的个体起源
弗洛伊德在早年将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领域,然而,他在晚年修改了他的理论,他说:“我们无权将异于自我的那个心理领域称为‘潜意识系统',因为潜意识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我们效仿尼采的用语,采纳格罗尼克(GeorgeGroddeck)的建议,将它叫做’本我‘.”他认为“本我充满了来自本能的能量;但它没有组织,也没有产生共同的意志;而仅有一种遵循快乐原则,以使本能需要得到满足的欲望。”
但是,假如任由这种欲望的满足,往往会造成个体与外界现实之间的冲突。于是,“本我的一部分经历了特别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一个专门的组织,它源于本我的表层,配备了接受刺激的器官,并配备了免受刺激损害的活动程序。”
他将这一组织称为自我,其代表了个体的理性与经验。在对自我的研究中,他发现“自我可以其身为客体一如对待其他客体那样对待自己,能够观察自己,批评自己,并且做无人知晓之事。”
于是他做出推断,在自我之中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监视机构--监视是一种为了评判与惩罚的准备,是为良心的评判活动而服务的。在此基础上,他写道:“既然我们承认该事物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我们就赋予它自己的名字,从此以后,我将把自我中的这个机构描述为’超我‘.”
他认为超我是道德规范的代表,它监督着自我,并要求其说明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由此观之,弗洛伊德的超我正是良心的载体,其形成标志了个体道德人格的初步成型。
弗洛伊德指出,个体超我的形成时间大约在 5 岁左右,即潜伏期阶段。他认为“正是在这段潜伏期的整个过程或部分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阻止性本能发展的心理力量,它如堤坝一样阻止了性本能的奔流,这些力量包括厌恶感、羞耻感、伦理及道德的理想要求。”
一方面,超我是父母权威的继承者。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非道德的,不具备自制能力,只会盲目地追求快乐,因此需要父母以爱和惩罚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惩罚意味着失去父母的爱,作为儿童必然会惧怕这种惩罚,于是其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欲望满足,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父母的要求。他解释道:“是父母的权威--主要是专制的父亲的权威,以他的权利威胁要惩罚儿子--要求儿子做出本能的放弃,并且由他决定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禁止的。后来,当社会和超我取代了父母的地位之后,儿童所谓’表现好‘或’淘气‘便被描述为’好‘和’坏‘;或者’有道德的‘和’邪恶的‘.”
由此观之,超我正是外界权威的继承者,是社会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人格内的代言人。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认为道德人格首先起源于外界他律。
另一方面,超我是俄狄浦斯情结消解的产物。所谓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儿童潜意识中对异性父母的性欲望以及对同性父母死亡的期望,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可被发展为更大或更小的力量,甚至可以被颠倒;但它是儿童心理生活中固定的很重要的成分,我们往往低估其影响和早期的发展,这是很危险的。”
在此基础上,他指出,个体的超我是在俄狄浦斯情结解决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对于男孩而言,俄狄浦斯情结是从阳具性欲阶段自然地发展起来的。在这一情结中,男孩对其母亲产生欲望而且希望摆脱作为竞争者的父亲。然而,阉割情结的恐惧却迫使他放弃这种态度。在认识到失去阴茎的危险后,俄狄浦斯情结遭到抛弃、压抑,在最正常的情况下,则遭到彻底的摧毁,而且严厉的超我作为继承者建立起来了。”
也就是说,男孩在幼年时受到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将其欲望指向母亲,然而其力量难以与父亲相抗衡,为了避免被父亲“阉割”的命运(儿童知道所谓的“阉割”只是一句玩笑话,然而其潜意识中仍不可避免地对阉割存有恐惧),他不得不放弃这种欲望,而与父亲相认同,学习父亲的行为方式,并在这种过程中学会了道德规范。对于女孩而言,“阉割情结是为俄狄浦斯情结做准备而不是毁坏它;她因受阴茎羡慕的影响而放弃对母亲的依恋,并且进入俄狄浦斯情结,就仿佛进入了避难所一样。”
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和女孩性本能的第一个对象都是其母亲,但女孩妒忌男孩拥有阴茎而自己没有,因此认为自己是“被阉割了”的个体,并对母亲产生了怨恨。于是,她放弃了最初的对象选择,将性本能转向了父亲,这样就进入了俄狄浦斯情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女孩并不像男孩一样存在着对阉割的恐惧,因此她对父亲的依恋持续了更长的时间,其超我的形成必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超我的形成除了受到外界权威的影响,同时也是个体内部俄狄浦斯情结消解的结果。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认为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不仅要依靠外部他律,同时在其内部也有着根源。
2. 道德人格的种系起源
弗洛伊德指出,“儿童超我的形成实际上是以其父母的超我为模型的,而不是以其父母为模型。因此超我的内容都是相同的,它成为传统的价值判断的载体,这些传统的价值判断以超我的方式代代相传。”
也就是说,他认为超我具有历史继承性,过去的种种道德观念都储存在超我的意识形态之中,并通过超我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从弗洛伊德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在最开始一定有一个事件导致了超我的产生,之后超我才可以一代代地传承下去。那么这一初始事件又是什么呢?他解释道:“如果我们再次考虑一下我们已经描述的超我的根源,我们将认识到,它是两个非常重要因素的结果,一个是生物因素,另一个是历史因素”由此观之,所谓生物因素是指前文中所提到的儿童的俄狄浦斯情结及其对于父母的依赖性,而历史因素则是指他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所假设的那次史前弑父事件。
弗洛伊德认为在最初的原始氏族中,氏族首领独占着所有女性,并在儿子们成年之后就把他们无情地驱逐。有一天,那些被驱逐的儿子们聚在一起,他们合力杀死并吞食了父亲。但是,当他们冷静下来,并回想起曾经对父亲的敬慕之情时,他们后悔了。于是,“他们禁止宰杀图腾这一父亲的替代物,以此来否定自己的弑父行为。他们也放弃了对现已获得自由的那些女人的占有权,以此拒绝弑父行为的成果。”
在这之后,又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儿子们相互争夺父亲的继承权。
但不久之后,他们意识到进行这些争斗既危险又毫无用处,他们回想起过去共同进行的反抗活动,以及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这使得他们最终达成了一致,形成了最初的社会契约。也就是说,“伴随着本能放弃的第一种形式的社会组织便应运而生了,它承认相互之间的义务,引进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宣称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就是说,道德和正义开始了。”
从弗洛伊德对史前弑父事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德,即超我,起源于儿子们弑父之后所产生的悔恨之情,正是由于这种情感,儿子们克制了自己的本能欲望,并发展出最初的禁忌--不许宰杀图腾动物以及不许与图腾氏族的异性成员性交,这种禁忌正是道德的萌芽,其意味着道德人格的初步形成。弗洛伊德从人类心理的视角揭示了道德人格的种系起源,他认为儿童之所以要极力抑制自己的本能,是因为过去弑父事件的悔恨之情还保留在他们的超我之中,超我是原始禁忌的保持者。那么,超我之中的原始禁忌是如何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的呢?他解释道:“根据我们的假设,超我实际上起源于导致图腾崇拜的经验……当这些经验足够经常的重复,并在随后许多代人身上有了足够的强度之后,可以说,就转移到本我的经验中去了,即成为遗传所保留下来的那种印迹。因此,在能被遗传的本我中贮藏着由无数过往自我所导致的存在遗迹;并且当自我从本我中形成它的超我时,它或许只是恢复已经逝去的自我的形象,并且保证它们的复活。”
由此观之,最初形成的超我先是借助于自我以沉积在本我之中,之后便通过本我遗传给下一代,继而再发展为超我。
3. 道德人格形成中的认同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认同作用出现于父母权威转变为超我的过程之中,即道德人格从外部向内部的转化过程中。他指出,“该过程的基础就是我们所称的’认同‘--即一个自我对另一个自我的同化,结果,在某些方面,第一个自我像第二个自我那样行动,摹仿后者,并在某种意义上将后者吸收到自己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认同作用与对象选择并不是同一回事。对象选择意味着占有、拥有对象,而认同作用则意味着想成为这个对象,即“认同机制就是努力模仿被视做模范的人来塑造一个人自己的自我。”
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儿童由于受到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往往将其父母作为对象选择的第一个目标,但他们的这个愿望在其 5 岁以后将会受到无情地压制,这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最初的对象选择。“假如一个人失去了对象或被迫放弃对象,他通常通过认同该对象和在自我中重建该对象的方式来补偿损失,因而可以说对象的选择在此回复到了认同。”
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认为认同作用起源于儿童第一次对象选择的失败,是为了补偿对象选择的一种退行机制。随着俄狄浦斯情结的消解,儿童被迫放弃了第一次的对象选择,为了弥补这种放弃,他们就会在潜意识中加强对父母的认同。由此观之,认同作用就是对象选择,或者说是最初能量贯注的退行产物。儿童通过认同作用,进一步实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的消解。随着俄狄浦斯情结的消解,超我的力量逐渐增强,个体的道德人格也就形成了。
不仅如此,弗洛伊德还认为儿童之所以能对父母产生认同,是有其历史性根源的,即在史前的弑父事件中,儿子们不仅杀死了父亲,还通过吞食父亲实现了与他的认同。“这显然并不是最初对象贯注的结果;这是一种直接的、即刻的认同作用,比任何对象贯注都早。”
由此观之,正是这一次最初的通过吞食父亲而体现出来的认同作用,为以后世世代代的儿童认同其父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