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即蛛网膜下腔-硬膜麻醉,兼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2种麻醉方法的优点,临床上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部麻醉(简称腰麻)非常广泛,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麻药在蛛网膜下腔过度弥散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给术中麻醉管理和操作带来不便,现临床中也采用小剂量轻比重的联合麻醉的方法。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由于高龄患者身体状况已经不能跟年轻患者相比,尤其是遇到循环、呼吸功能方面失代偿的情况,而采用腰-硬麻醉局麻药用量少、麻醉潜伏期短、麻醉时间不受限制、便于采用术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
本文收治老年下肢骨折患者6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比较小剂量布比卡因在CSEA 与 CEA 时对其手术循环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下肢骨折患者62例,男27例,女35例,年龄62~87 岁,平均(72.4±5.68)岁。患者ASA Ⅰ~Ⅲ级,均为股骨骨折,手术采用全髋置换、股骨头置换、可折钉、钢板螺钉固定等方法。多数患者至少患有下列疾病中的 1 种: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低蛋白血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等,经内科治疗后病情稳定。
麻醉方法:①观察组: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戊乙奎醚0.5 mg。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基本项目,常规吸氧,注意补液(晶、胶比1:1)。按手术要求摆正患者麻醉体位(侧卧,术侧在上),观察组选择L2~3或L3~4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随后确定脑脊液是否能够正常回流,通畅后 , 20~30 秒 注 入 0.25% 布 比 卡 因 5mg(轻比重)。完成后,退针并置入3 cm硬膜外导管(向头部方向),侧卧10分钟后调整麻醉平面(低于T10),观察麻醉效果适当追加麻药。②对照组:基本操作同观察组。选择L1~2或L2~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其他方法同观察组,根据手术要求调整麻醉用药。观察血压变化和心率变化,前者降低>30%,用麻黄碱纠正;若后者<50次/分,静注阿托品。
观察指标:观察麻醉前基础值,麻醉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的SBP、DBP、HR。麻醉起效时间(推注局麻药到出现麻醉平面的时间)以及麻药用量等情况。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采用 SPSS15.0进行,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χ2检验和t检测,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SBP、DBP及HR较麻醉前略有下降,但仅SBP的数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 SBP、DBP和HR的值对比,见表1。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5.5±2.6)分钟和麻药用量(4.1±2.8)ml,分别少于对照组(12.2±3.5)分钟、(12.3±3.5)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手术时间、起效时间及麻药用量对比,见表2。
讨 论
老年人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加上常有合并症、对麻醉和手术的承受能力降低,临床一般以椎管内麻醉为主,可降低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但较难掌握合适的麻药剂量,致使麻醉平面过广或阻滞不全,导致血压波动范围较大,老年人的麻醉处理一直困扰着麻醉工作者。轻比重腰麻操作方便,效果确定,对循环系统影响小,且同时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麻药用量小、麻醉潜伏期短、便于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本研究显示,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及HR较麻醉前略有下降,此结果分析的小剂量CSEA的方法可阻滞交感神经节前,其效果与回心容量相对较低有关。再者,老年患者神经多发生退行性改变,同时,此麻醉方法可导致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再由于体位改变,都能导致低血压,特别是可导致收缩压明显下降。两组对比分析,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5.5±2.6)分钟和麻药用量(4.1±2.8)ml,分别少于对照组(12.2±3.5)分钟、(12.3±3.5)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作用快,并且抑制应激反应的发生,麻醉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小剂量麻醉应用于CSEA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中具有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麻醉作用快,用药量小,神经阻滞完善,麻醉作用时间便于调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赵卫兵,杨小春.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21):2533-2534.
[2] 吴国勇.轻比重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30(3):17-18.
[3] 马莉.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4(10):138-139.
[4] 周小建,李定鲲,黄志超,等.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8):800-801.
[5] 胡劲杨.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74-3175.
[6] 吴声升.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03-104.
临床中由于小儿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个体耐受度较差,在外科手术中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方法,以保障手术顺利展开[1,2]....
临床一般采用氯胺酮对患儿实行麻醉,但内脏手术时此麻醉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对患儿麻醉后效果较好。为观察这种区域麻醉效果并为今后患儿术前提供更确切有效、更安全方法,本实验选取55例四肢和腹部手术患儿,应用亚麻醉剂量氯...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常常需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手术中的舒适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椎管内麻醉对阑尾切除术时肌松及牵拉等的反应影响也有差别。硬膜外麻醉是阑尾切除手术常见的麻醉方法,但硬膜外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对牵拉反射的抑...
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是新型的高选择性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自1999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ICU镇静以来,经过十余年的临床应用,由于其镇静及抑制交感活性的效应确切,并且无呼吸抑制作用,目前已在临床麻醉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中发...
左旋布比卡因(levobupivacaine)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是布比卡因(bupivacaine)的纯S型(左旋)异构体。而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布比卡因的同功异质体,两种药物具有相近或相似的代谢途径和作...
丁丙诺啡是一种阿片受体部分拮抗-激动剂,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具有镇痛效果强、作用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轻等特点。丁丙诺啡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临床未见严重呼吸抑制发生。丁丙诺啡肌肉注射后吸收良好,可通过胎盘及血-脑脊液屏障,在肝脏中代谢,随胆汁...
地佐辛为为新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不会对患者呼吸产生较大影响,本次研究特就在人工流产中应用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患者入选本次研究,年龄19~47岁,平均(29.85.7...
宫颈癌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可导致全身应激反应,而过度的应激反应会抑制患者机体免疫。氯胺酮是惟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麻醉药,但易引起高血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不良反应。最近的研究发现,小剂量氯胺酮有良好的抗伤害作用,可以有效逆转术后痛觉过敏...
手术因为能消除病患、改善预后,已被人们接受。但手术或麻醉有时会给人们带来不良记忆,这对病人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精神损伤,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它的发生。消除硬膜外麻醉中的不良记忆,对医务人员和病人无疑都是良好的保护。...
我国小儿外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为氯胺酮麻醉,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如对患者使用过多剂量的氯胺酮可导致患者镇痛不全,肌肉无松弛现象,且易出现心肺功能不稳定,若增强氯胺酮剂量,不仅不能提高麻醉效果,反而可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增加手术风险[1]。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