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ERP 理论概述
ERP 是在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产生的。国内外研究者对 ERP 理论的内容多有不同见解,但对其基本内容认识是大体一致的。本章主要对 ERP 理论的产生和各个阶段进行比较分析,概述 ERP 所包含的主要管理思想及其实施的评价。
2.1 ERP 理论产生及其阶段
2.1.1 ERP 理论产生
ERP 是随着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和要求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中SAP(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既是公司名称,又是其产品——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名称)为 ERP 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SAP 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一的 ERP 软件。
ERP 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20 世纪 40 年代的订货点法,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物料需求计划 (时段 MRP)及闭环 MRP, 20 世纪 80 年代的 MRPⅡ、目前的 ERP、ERPⅡ各阶段,其产生背景及历程可用下图表达(见表 2-1):
根据每一个管理思想发展阶段的对比,可以看出 ERP 系统和思想是不断对生产制造管理思想完善的一种产物,其是体现了基于时间的、以客户驱动的、面向供应链全过程的、吸纳了多种先进管理思想的理论,随着时间变化和社会发展,它是在不断改变和完善的。
ERP 理论研究者对 ERP 理论发展阶段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也有的把 MIS 系统加入到其中。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下面就这五个阶段进行详细说明,这有助于加深对 ERP 应用重要作用的理解。第五个阶段即 ERP 系统阶段,下文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做赘述。
2.1.2 订货点法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生产适应于制造大量较简单的、标准化的产品。根据有关的经济理论,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便会大幅下降。
随着生产发展以及技术进步,逐渐地会产生一些管理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只能从降低成本着手来寻求解决的途径,并把希望聚焦到解决库存积压与短缺的矛盾之上,这样看来,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对库存的合理控制。为了解决这个关键而重要的问题,很多库存控制方法被不断提出,这其中就有订货点法,是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用以保证合理的库存量。
所谓订货点法也称安全库存法,就是指对于某种物料或产品,可以预先设定一个库存量,即订货点,当库存量降低到这个订货点时,便可以开始进行订货来补充库存,当库存量较低到安全库存时,发出的订货单所订购的物料或产品刚好运送至仓库,这样就正好补充了前一时期的消耗。从订货单发出到所定物料或产品收到这一时间段称为订货提前期。
2.1.3 时段 MRP 系统
时段 MRP 系统有时也称基本 MRP 系统,约瑟夫·奥里奇博士(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美国的管理专家)对产品生产以及库存管理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他把生产过程中有关的产品、材料等视为同样的物料,从逻辑上不对他们加以区分,同时把生产中所涉及的物料需求分为两种类型: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独立需求指的是一项与其他项的需求无关的物料需求,如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它一般是由市场决定的;相关需求指的是构成产品的零部件的需求,它是由独立需求决定的),由此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管理理论:物料需求计划,它的主要特点是按时间段的不同来确定物料的需求。在后来的发展中,MRP 管理理论逐步演变成一种能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的成熟管理体系。
MRP 是以产品零部件为计划对象,MRP 的计算是根据反工艺路线的原理,按照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它表示计划需求每种成品(产品)的数量和时间)确定的产品生产数量及期限要求,根据产品结构信息(产品零部件的层次从属关系,通常称为物料清单,或称为零件(材料)需求明细表)、零部件和在制品的库存情况、各生产(或采购)阶段的提前期、安全库存等信息,反工艺顺序地推算出各个零部件在各个时段需要生产(或采购)的数量与期限,得到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如下 MRP 原理图(图 2-1):
MRP 系统是对订货点法的一个完善和改进,主要是为了解决订货点法的一些缺陷,对订货点法的假设做了以下几点改进:
⑴把物料清单这一概念引入了进来,并把需求联系起来。
⑵将物料分为独立需求和非独立需求。
⑶把时间分段的概念引入到了库存状态数据中。
MRP 法对库存量的计算一般按照以下公式进行:
某时区库存量=上时区库存量+本时区库存量—本时区毛需求量
2.1.4 闭环 MRP 系统
MRP 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产物,时间在不断推移,管理方式在不断变化,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它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管理,主要问题或者说缺点是对约束企业生产能力和采购的一些限制条件没有进行很好的考虑,它计算得出的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有可能因为现有条件制约,如设备生产能力不足、原料供应不够等,或者环境变化的影响而无法执行,无法满足管理生产的需要。70 年代,为了解决时段式 MRP 的问题产生了闭环 MRP 系统。
这里的闭环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 MRP 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第二是指 MRP 中各个子系统是协调统一的。闭环 MRP 系统将物料需求按时间进行分解,使得 MRP成为一个实时的集物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计划系统工具,其不仅仅是一个订货系统,而且标志着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其一般的工作流程如图 2-2:
2.1.5 MRPⅡ系统
闭环 MRP 系统的出现,使得以前的一些生产计划子系统得到统一。但是,每一种系统或思想都具有时效性。MRP 制定好的主生产计划能使闭环 MRP 系统很好的运行,但对于企业管理来说,不仅改善生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利润,对企业资金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MRP 设计管理的主要是生产物流信息,而其他的信息如资金流等信息依然由人工操作,这就有可能当这些流在被集中使用的时候出现不一致、不协调的现象发生。因此,与物流相关的资金流管理问题就成为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着名生产管理专家 Oliver Wight 把 MRP 进行了扩展,把采购、销售、财务等功能也集成到 MRP 系统当中来成为一个系统,它是一种共享信息的全面生产的集成化系统,因为其是 MRP 的一个扩展而又必须与 MRP 区别,所以就把它命名为 MRPⅡ。
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从企业整体最优出发,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各种资源和环节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使它们协调发展。MRPⅡ有以下特点:
⑴MRPⅡ的所有数据都是统一的,各个子系统是个有机的整体。
⑵MRPⅡ是具有模拟功能的一种决策工具。
⑶MRPⅡ包含了财务管理和模拟的能力。
MRPⅡ系统原理图如下图 2-3:
在当时,它为企业提高运营生产效率、减少库存成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虽然它对 MRP 是一个提高,但它仅仅局限于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管理。
2.2 ERP 理论的主要内容
ERP 的实质是对 MRPⅡ理论的一个完善,依然是以供应链为面向对象的一种管理思想。其应用了 C/S 体系、关系数据库、OOT(面向对象技术)、GUI(图形用户界面)、4GL(第四代语言)等多种信息技术,是以 ERP 管理思想为灵魂的管理软件产品,其核心思想是对供应链上的资源进行管理。供应链是把过程思想体现在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一种描述,也就是说企业从一开始获得原材料到最后把原材料加工成最终产品并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生产及销售的过程。可以看出供应链不仅包括了生产企业内部的生产功能,而且也向给它提供原料的企业和得到最终产品用户提供了增值服务。这时就可以发现,所谓的“供”“需”是相对的,ERP可以很好的把它衔接起来,供应链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涉及不止两个组织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联,并以其自身企业为核心的全部增值的过程,形成一个网络。
在供应链管理出现以后,西方的企业管理科学出现过一系列的管理思想。其中同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有关的管理思想主要有:1988-1991 年的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 ,1989 年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 1985 年的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JIT),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Reengineering,BPR)在 1993 年由 Hammer 教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Management,TQM),以及Motorola和通用电气公司(GE)提倡的6西格玛(six sigma)质量管理概念。这些管理思想形成了 ERP 管理理论的基础,而且在后期的发展中还在不断充实和发展。
2.2.1 准时制生产理论。
1953 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次提出准时制生产(JIT)的概念。
我们可从方法和理论两个方面来理解准时制生产。准时制生产的基本点是消除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实现目标的方法主要有:废品率最低、库存率最低、生产准备时间最少、生产提前期最短、弹性配置劳动力、减少搬运等。
ERP 的早期形式 MRP 在生产管理方面与准时制生产有很多相似之处,MRP 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下一道工序正要开始的时候上一道工序刚好把它要加工的产品加工出来,做到时间和空间的无缝对接,这也从实践中体现了准时制生产的基本思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数量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实际上准时制生产的方法就是其基本思想的体现。
2.2.2 敏捷制造理论
敏捷制造是 1988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和里海大学(LehighUniversity)的雅柯卡(Iacacca Institute)研究所共同提出的振兴与发展美国制造业的战略。敏捷强调: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市场需要人来做出快速反应,有效地满足客户要求。
敏捷制造主要针对的是新产品在市场上的投放以及原产品在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机遇的一种思想。当市场出现新的机会时,企业自己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或无法提供新产品时,就需要有其他的企业与其形成一个短期的或一次的虚拟工厂,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占领市场或满足市场需要,这其实也体现了同步工程的思想,ERP 系统配置时应该考虑多种资源的相互协调,可以是内部协调也可以是同其他企业资源的配置协调,不过这就需要开通系统接口,所以接口对接、数据匹配会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在自己无法满足市场的时候快速形成一个动态联盟。
要使虚拟工厂有效运作,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实现敏捷制造的主要形式是全球性的动态联盟,而动态联盟的运作离不开 ERP/SCM 系统支持。敏捷制造是进入 21 世纪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有力战略武器。
2.2.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是着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E.Daming)和朱兰(J.Juran)创造的。全面质量管理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以客户为中心、重视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基础、改善供应商关系。保证 ERP 系统数据准确也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在争取 ISO9001 认证时,如果能充分领会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特别是价值链或增值链的思想,又有了 ERP 系统的基础,获得的认证资格必定是非常扎实可靠的。
当前普遍提倡 6 西格玛概念,把废品率控制在 3.4 个/百万个,或合格率控制在 99.9997%的范围,也就是接近于“无缺陷”。6 西格玛概念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其核心依然是不断进取,永无止境。
2.2.4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
美国 Michael Hammer 和 James Champy 两位教授分别在 1991 年和 1993 年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理念。这两位教授分析了逐渐走向消亡的企业,把他们与那些快速发展的企业进行对比,发现消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业务流程不合理,于是开始寻求解决它的途径,提出了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的想法。在后来的研究中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也即 BPR,这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企业变革浪潮。
该理论认为,应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彻底地再设计,从而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适应以 3C(3C:Customer,Competition,Change)为经营环境的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应以业务流程的方式看待他们的组织,不应该继续以企业的功能来看待企业。
如果企业要想真正运用好供应链管理,一定要领会以上这些当代管理思想和理念的核心精髓。供应链管理需要信息技术支持,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 IT 技术问题或信息化问题,它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内容丰富的管理科学;一定要同“供应链管理软件”区别开来。
实现供应链管理,不仅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而且受到许多文化理念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商业道德和诚信。
2.3 ERP 系统实施绩效评价方法
业绩评价是企业自我检查的增值流程。ERP 系统实施绩效有两种常见评价方法。
2.3.1 ABCD 检测表
1977 年,MRPⅡ创始人 Oliver Wight 提出了一个用于评价 MRPⅡ系统应用效果的评价体系—ABCD 检测表。目前 ABCD 检测表存在多个版本,第二版的 ABCD 检测表流传很广,使用也很方便,如下表所示:
除了前面提到的可以对 ERP 系统按功能分成多个模块进行效益分析外,为了总结 ERP 给企业带来的效益,Shang &Seddon 在对 233 个 ERP 应用案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最后总结出了一个 ERP 利益框架,这个利益框架很概况地表示出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对 ERP 实施效果来进行评判,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直观的参考:
2.3.2 平衡计分卡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R.S.Kaplan 和 D.P.Noron 对 12 家公司经过约一年多时间的研究,于 1992 年提出一种新的评价系统——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目的是将企业战略任务以特定的目标和评价表达出来。
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的战略分为 4 个部分: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而且每个部分都含有四项内容:目标、指标、目标值、方案。这样在利用平衡表进行评价的时候就有据可依,根据由公司反映来的数据及时调整目标等参数,并快速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所以,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实施 ERP 系统是一次管理革命,因此必须把改革的成果固化下来。这也就是建立了一套按新业务流程制定的工作规程和准则,是在保证各项基础数据准确性和迅速响应各方面环境前提下,建立一套有效的保证措施。必须要建立书面文档,使实施 ERP 的成果得以巩固,并为后续的充实、完善和提高提供有效的参考。反映出实施 ERP 系统后的重大业务流程改革成果和措施。
ERP 起源于制造业的信息计划和管理。制造业的运转过程:从市场获得原材料、资金、人力等,企业组织各种资源生产出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从中获益。随着规模的扩大,涉及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流程越来越复杂,资源的获取、转换和分配就成为制造业的主要内容。实际上,MRP、MRPⅡ、ERP 都是管理系统在特定阶段核心管理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总之,ERP 是信息系统的一种,而且是作用于企业各方面的智能信息系统,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整个企业供应链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ERP 已不仅是软件产品的名称,更是一种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理念,不仅在制造业而且在各行各业都获得很好的应用。
第3章G公司石油天然气部门供应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G公司以及其石油天然气部门简介G公司倡导梦想启动未来,是一家多元化的科技、媒体和金融服务公司,致力于为客户解决世界上最棘手的问题。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范围广阔,从军火、飞机发动机、发...
第3章F煤炭公司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3.1F煤炭公司概况3.1.1F煤炭公司简介F公司是一家以煤矿开发、电器生产、煤炭销售为主的煤炭公司,其前身是平煤集团自营煤矿公司,成立于1984年12月,是具有法人资格以煤为主的企业,现辖3口矿井,年生产优质原...
摘要2014年,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政策环境的改善,中国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工信部于2011年6月18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对中小微企业进行了明确划定,符...
第六章原材料业务流程重组结果评价在对飞思卡尔半导体原材料业务流程重组设计并实施后,根据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接下来对业务流程重组进行综合性的结果评价。6.1业务流程重组结果进行了业务流程重组后,飞思卡尔半导体原材料业务流程使用了新的管理系...
第3章H公司供应链及其信息共享机制3.1H公司及其供应链3.1.1H公司概况H公司全名为H糖业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淀粉糖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食用葡萄糖、果糖、低聚糖、果葡糖梁、葡萄糖酸钠等,其中结晶葡萄糖、葡萄糖酸钠和果糖三个产品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全...
摘要随着国内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法制环境不断完善,法商管理是快速发展的企业管理思想。实质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管理。法商管理强调法是为商服务的,商要符合法的规定,两只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其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核心是倡导从之前的追求利益...
第6章优化邯郸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6.1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6.1.1科学规划,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我市首次跻身国家战略,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原经济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心城市。规划中...
第1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从物竞天择的自然进化到适者生存的普适法则,竞争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进步的不懈动力和永恒主题。在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企业将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结论在当今汽车市场上,优质的售后服务包括备件服务已经成为新车销售中的关键成功因素。同时,随着各汽车厂商保有量的大规模增长,备件业务将为企业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和可观的利润汇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售后市场的发展潜力开始逐步释放,...
第6章改善的对策6.1加大贯彻实施内控体系的力度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涉及到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是某一个单位、某个职能部门一家的事,只有各职能部门、各单位通力协助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使公司的管理体系设计得更完善、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