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美学理论与林语堂文学思想的当代解读
当代生活美学的勃兴源自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大众文化的繁荣昌盛。大众化和消费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审美标准,生活化、平面化的审美精神的重构使文学回归平实、世俗。从哲学美学的意义上来说,"生活美学"并非社会上通用的实用主义美学,它是以人类生活为本源为动力的美学,是承载着叩问和解释人类生存终极关怀使命的美学,属于人类学和社会学范畴。只有明确了"生活美学"的理论定义、发端缘起、性质特点,才能更有助于我们研究林语堂生活美学思想的渊源、内涵和指导意义。本章主要探讨中西方现代美学视域下当代生活美学理论与林语堂文学思想的有机契合,为后文研究林语堂生活美学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
1.1 当代生活美学的勃兴与可能。
生活美学理论的生发与勃兴有其特殊的社会语境和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众文化的繁荣,文化的通俗性与消费性使得当代生活主体的审美精神由雅正、无功利性走向世俗性、功利性。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贯穿着审美消费,审美精神也于凡俗生活中发生了本质变化,在生活化、平面化的文艺娱乐中不断重构审美理想、消解崇高壮丽,为当代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可生存的空间和条件。
1.1.1 社会语境: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大众文化的繁荣。
在今天的消费时代里,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美感,追求和享受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成为现代人的奋斗目标。在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生活与艺术逐渐融为一体,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受到美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快餐文化"导致纯文学艺术在机械复制下不断走向消亡,文学艺术的商品化娱乐化占据了市场制高点,从而变成了逐名追利的借口。今天生活的社会与过去那种传统社会形态进行比较,仿佛是被浮华的美丽装点起来的花花世界,庄严、肃穆与崇高正渐渐被世俗、平庸与喧嚣消解和取代。
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文学艺术创作的自觉性、纯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从美学意义上来说,生活美学理念在大众文化环境中保留着一定的文化自觉和独立,不仅从表层关注生活审美化问题,而且从深层关注物质实体和精神本源的审美自主化,也就是说,中国美学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重要特色,其复兴和发展主要归因于生活美学的出现。当代生活美学的发展,其背景正是建立在当今国际全球化、市场经济商业化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等文化环境基础上的。
通俗艺术因大众媒介而成为可能并通俗起来,而大众媒介又因通俗艺术而得到了发展。大众用来休闲娱乐的电视剧、报刊、流行歌曲、杂志等方式都是以媒介作为基础的,因而,媒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没有了媒介,大众文化便无法形成和传播。文化的通俗化、商品化和大众化导致艺术品日益成为一种市场消费的物质商品。当代的生活与古人的生活理想因消费主义的兴起得以隔时空呼应。因此,生活美学之所以兴盛,与大众文化以及消费文化的发展传播是分不开的。
生活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勃发既与商品消费和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又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生活性这一美学特征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美学有着深厚的生活气息,从哲学本体论角度来讲,它与西方文艺美学的不同在于是否善于探究美的意义,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生活美学理念也不等同于当代中国的生活美学理念。
中国传统美学的生活性主要表现在文化理念和文人士绅阶层的文学创作中,儒家和道家文化皆把人看做生活的主体,注重主体的内在美和精神性,关注"此岸"的现世生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家庭之间的和谐、雅正,因此传统文学艺术既植根于生活并带有生活性的审美特点,其理念和思想又高于生活超越生活。
1.1.2 大众文化心态:通俗性与消费性。
20 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家本雅明对当代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表现出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与同属于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相比有很大不同。
本雅明清楚地了解到,在如今的大众文化激流下,艺术品可机械复制的时代已然来临,艺术品的可机械复制成为生活美学最直接的图景。传统艺术独一无二之美也随之消失。
大众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通俗性与消费性,这种通俗性与消费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当代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接收中。生活美学以日常生活为对象,主张回归日常生活,以感性快乐为本质,是大众化、世俗化、消费性的,将美学渐进地融入到大众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正如本雅明所认为的,我们生活的时代现在正处于艺术品可以进行机械复制的工业化环境里,艺术品在当代的广泛传播得益于众多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可机械复制的环境使传统的艺术审美方式在当代被动消失。对艺术品进行欣赏时,传统审美伴有"敬慕"和"膜拜"相互掺杂的心理体验,现代大众更多的是一种平视状态,审美过程往往变成寻求"震惊"与"剌激"的心理过程。艺术品的神秘性和朦胧性亦大打折扣,随之而来的是艺术品沦落为仅仅为迎合普通大众欣赏水准的泛泛之作。伴随当代市场经济而来的是商品的消费性、文艺的娱乐化与通俗性,艺术品已是降落世间人人皆可参与,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圣之物,这些都为生活美学提供了可以生根发芽的土壤。
由于创作和流传方式的不同,人们接受传统艺术品与当代艺术品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待传统艺术品是敬畏和膜拜的,然而对于当代艺术品人们则是以观赏和品玩的心情对待的。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当代生活主体的审美精神由雅正、无功利性走向通俗、功利性。正如本雅明介绍电影--这一可作为机械复制的艺术典型,目的是解释迥然不同的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的创作与传统艺术创作的差异也在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体现出来。相较于传统艺术的独立性创作不同的是,电影是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了多元复杂的因素、多样艺术门类和多领域人员。电影制作完毕后,以复制的形式发布到很多影院,这种视觉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让全球各地的人都能享受得到。所以说,艺术品的可复制性使得当代大众与艺术创作的心理距离得以缩小。生活美学的繁盛也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始的。
1.1.3 审美精神的重构:生活化与平面化。
"生活美学"源于生活与艺术的融合。实用通俗的大众文化使无功利性的审美精神得以消解,传统贵族式的审美趣味也随着大众自身的审美品位而发生了变化。
当年以手工制作为特点的传统艺术现在已经趋向消亡,复制性的现在艺术正在走向繁盛。因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艺术品审美的态度更多地变成了平和、无动于衷,失去了往日对于传统艺术品的狂热与崇拜。
人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刻不贯串着审美消费,审美精神也在这种普通生活中发生了变化,并得到了重构。就社会发展意义而言,审美与生活的融合是有所进步的。
生活与艺术之间界限的消融使人类更加清晰理解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人们经常解读的康德审美精神之要义也正在于此。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寻觅的以及当代生活美学所追求的也恰恰是美的享受与体验。或者说,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当代生活主体的审美精神由雅正、无功利性走向通俗、功利性。
自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和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艺术和生活相互靠近,"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被打破,"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成为普遍现象。也可以这样说,"生活美学"的成立得益于艺术与生活的和解。审美不再仅仅是停留在艺术这一领域,仅仅局限在艺术上的传统审美在当代社会泛审美化的美学趋势下越来越不合时宜,"生活美学"有了更加广泛的领地。在当代的美学环境下,审美也有了更多生活方面的语义,涉及到多方面的艺术之外的领域,诸如"享乐主义"、"科技"、"虚拟"、"设计和形构"等。在当下,美学概念的完整性需要将审美不再局限在狭义的艺术活动之中,而是要放眼到整个生活活动中来。审美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而是大步迈向生活化、平面化。"生活美学"的影子,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审美化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体现在日常生活化的大众审美中,与此相关的在现代高科技的应用所产生的审美化中我们也能够轻易搜寻得到。
1.2 生活美学思想的理论阐释。
当今世界美学朝着"生活论"转向,美学回归到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共通趋势,也就是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以感性快乐为本质,形成一种大众化、世俗现代性的生活美学。生活美学研究日益成为世界美学研究的新目标,这种新的美学理念已经在东西方之间达成基本共识。传统美学着眼于对美的本质的根源性研究,而生活美学则是着眼于对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的审美文化形态的研究,这是二者存在的重要区别。生活美学理念更贴近中国文化传统,其审美趣味是与日常生活、人生体悟紧密相连的。因此,生活美学不仅是当代国际美学的新潮流,同时也引领了中国美学发展的新方向。
1.2.1 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的接受与重释:审美与"生活"的抹平。
生活美学以日常生活为对象,主张回归日常生活,以感性快乐为本质,是大众化、世俗现代性的,将美学渐进地融入到大众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使大众日常生活更加幸福和谐。生活美学在关注日常生活细枝节末的同时,还从整体上观照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善于发掘其中美的部分以及对美的审视问题。"所谓生活美学,就是将美的始源、存在、本质、意义、价值等直接安放于人类感性具体丰富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美学。"感性的生活是以生活美学为基础,以审美的艺术的眼光来审视生活,着力发掘现实生活世界中具有审美价值和提升人们审美品格的要素,以增进现代人的人生幸福感。生活美学密切关注日常现实生活,是将美学从形而上的理论转向感性的、世俗的生活世界的一种新的美学形式。
这里"生活"一词的概念与现实主义文学力图描写现实社会生活全景不同,现实世界的生活描写往往是被动的、外在的对象,需要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来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本质。这种美学观念显然是建立在反映论哲学基础上的二元论思想模式。然而生活美学思想中的"生活"强调的是实践过程的动态性,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一切生存状态和生命活动的相加,采用总览全局式的整体意识的方法来对待生命和生活,使自然与社会、理性与感性、物质与精神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生活"中的个体独特性和本真性及其所蕴含的的生命价值受到高度关注,生活美学思想所遵循的是以存在论为基础的整体意识的思维模式,它将审美当做人类生存的最根本方式,摒弃了反映论那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也抛却了肤浅地让审美成为认识现实、反映现实的工具的观念。
西方传统美学关注的是"彼岸"的未知世界,认为人的生存是一场救赎的过程。
虽然西方传统美学在处理个体与群体、物质与精神等问题时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状态,但是由于受到宗教的束缚,他们更执着于对本体和实证的研究,因而弱化了文学艺术的审美功能。随着激烈的社会变革以及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开始打破常规,民众的精神得到启蒙,主体意识也开始觉醒,文人士绅阶层已不再是审美主体,普通大众正逐渐上位,审美品味也随之改变。传统文化之美已被商品经济和消费文化所遮蔽,平民性、世俗性、大众化成为社会常态,文学艺术进入到了雅俗共赏、全民娱乐的时代,传统美学的生活性逐渐进入大众化研究范畴,使其具有了更多的物化色彩。
生活美学思想中的"生活"一词较接近于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观,"此在"是指生存着的人及其生存状态,指明"此在"是真正的真理安放之处,"此在"与"真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相当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中提出的抽象思辨的哲学理念常常与凡俗庸常的生活糅合在一起一样,生活之"道"无处不在。林语堂生活美学思想中的"生活"把衣食住行作为生活主体,引导人们去细细品味平凡人生中蕴含的幸福与喜悦。生活美学理念既是人们每天所经历的感性具体平凡真实的生存状态,又是一种超越世俗、不断接近真善美的哲学美学建构,它拥有更广阔的文化历史语境,而非仅仅等同于传统美学和日常生活美学。在林语堂的思想观念中,"生活美学"的概念是广博深厚的,在看似普通平淡的外表下隐匿着具体而又坚硬的韧性,不断找寻人类生存的真正目的。
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的美学发生了"生活论"的转向,而这也正是当代生活美学的哲学指向。美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美的的现实基石,无论生活还是美,二者都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参照,相互给予的。在生活论转向中,美学注重以现实关怀为目标,以美的规律来为指导。渐渐地,美学不仅关注生活,也会注重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并且注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外,生活美学的深层意义在于对生活方式的关注及对生存情境的关怀,这与儒家与道家所倡导的关怀现世人生的观念不谋而合。
1.2.2 从传统美学到当代生活美学:生活性向世俗性的变迁。
中国的生活美学研究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旅游、餐饮、影视娱乐等产业不断兴起并取得长足发展,促进了社会公众审美消费的增长。这一时期的生活美学主要以大众文化为基础进行解析,日常生活成为审美对象,提倡寻觅生活的本源,深度剖析人们的生活审美心理,使中国的传统审美精神得以延续,属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研究范畴。2000年之后,在西方美学思潮和理论研究的影响下,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引起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生活美学成为新的美学形态之一,主要围绕何为生活美学、传统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超越性美学的差异等问题展开探讨研究。这一时期的生活美学主要通过吸收西方美学的理论来确立生活美学的本体,从而构建生活美学体系等,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生活美学研究。由此可见,中国的生活美学思想研究表现的领域已经不仅仅只是在大众生活审美实践中,在生活美学理论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寻觅到其所在。
生活美学是生活与美学的结合体,兼具实用性的特点,但生活美学并不是"实用美学",而是属于"生活本体论美学".一些书籍在评论"生活美学"这一概念时,只从衣食住行等表层来罗列现象,而未从根本上来剖解。我们应该知道,审美观的转变,第一就应该是审美主体的改变,审美主体由传统的读书人和乡绅士大夫阶层转换为当今的市民大众;其次从审美对象的改变上来看,由对文艺创作的鉴赏转变到对生活本身蕴含的美的欣赏和体验;第三从审美性质的变化来看,由传统文学所追求的无功利性转变为当代世俗的功利性审美。我们如今对生活美学的定义尚不明确,而且与传统审美生活性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异,当今学术界并没有对"生活美学"做出一个统一的定义,着名学者刘悦笛博士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本体论美学',生活美学所推崇的是崭新的'审美观'、'生活观'、'艺术观'、'环境观'和'哲学观'."区别于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无功利性,当代美学以审美的功利性为主要表现特征。具体而言,生活美学具有某种功利性、世俗性和大众化的特点。我们认为,生活美学是指普通大众基于对普通生活的审美观照,以日常生活为审美对象,获得感官欲望与快乐体验的一种美学形态。生活美学促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它促使形而上的美学不断向市井生活靠拢。
1.2.3 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娱乐性与学理性的对立。
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造成"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亲和性的大众文化成为了主导,过往的精英文化则越来越被人们所抛弃。面对这样的境况,两种不同的态度在学术界开始摩擦碰撞,第一种是坚持审美的超越品格,反对感性的泛滥的现代主义的态度,他们主张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批判;第二种是主张审美的娱乐化,认同感性审美的后现代主义的态度,推动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美学的不同,在于其根植于对现代性的解构,以身体性、世俗性、消费性解构精神性、超越性、审美性;而现代主义立足于对现代性的批判,以审美超越来实现人的自由。
"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是当代中国美学界的两大对立派别。"日常生活美学"对大众文化进行肯定,提倡回到日常生活中审美,它试图把感性快乐作为审美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提倡审美超越日常生活,批判大众文化。"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最大的分歧就在于,其不认同审美的超越性,而是崇尚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然而,感性快乐却并不一定能够通过审美获得。"日常生活美学"表述的纯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界限已经消失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区分纯艺术与通俗艺术的不同,源于现代性的分裂。通俗艺术更多的是表现娱乐性,让人们体会感性,因此对审美的超越性进行了掩蔽,而纯艺术突出的是审美价值,具有后视性,其发挥了审美的超越性。如今,虽然大众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却始终未能改变这个事实。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的代表,他们不会仅仅因感性体验而满足,娱悦享受的精神追求是他们始终不可能抛弃的。所以,纯艺术不会消失不见,而通俗艺术也不会是人的全部选择。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自新时期以来,虽然通俗艺术发展迅猛,但纯艺术仍然在苦苦找寻人类的精神家园。
如今的"超越性美学"承继了现代美学的基本立场,使美学的哲学性、思辨性得以坚守。对于后现代美学来说,我们需要也非常值得去吸收借鉴它的合理成分,然而为了使美学发展得更全面更深刻,我们还需要学会改造。审美的批判不可缺少,审美的升华当然亦是必须存在的。因此,我们了解到的超越性美学对日常生活美学的批判既有否定,同时也有肯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超越性美学"亦完成了对自身的改造和重建。当超越性美学重建之后,我们就需要改变对于大众文化的看法。
我们不仅需要肯定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更需要坚持超越性的审美,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
1.3 林语堂文学思想与当代生活美学观念的契合。
当今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其目的是达到物质和精神的更高层次。在当今的审美视野下重新审视林语堂的生活美学思想,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他的许多美学思想与当下的生活审美观有着相通之处,这可以给现如今的生活美学研究带来借鉴和启迪。在思想方面,林语堂提倡人生艺术论,强调自由抒发个体性灵,追求诗意理想的审美文化生活;在艺术方面,林语堂创作的幽默闲适的小品文追求雅与俗的共赏,无论在当时的战乱年代还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其积极、审美、幽默的艺术风格对我们今天的生活都具有指导与启迪。
1.3.1 人生艺术化:主体性灵的审美期待。
林语堂的生活美学思想可以理解为他对自己所处的历史境遇的一种回应。20 世纪上半叶,面临着中国社会独特的时代氛围和社会环境,林语堂经过缜密的独立思考,做出了带有自己鲜明个性色彩的文化选择与创作风格。同时,林语堂的生活美学思想与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产生了某种呼应。在东西文化传统的濡染中,林语堂执着于对个体独立与自由的坚守,始终以审美的眼光对待人生,强调生活的艺术化。在人生艺术化的追求中,林语堂注重小品文的幽默情趣,强调超脱近情的性灵,欣赏生活的闲适趣味。林语堂在创作中以冷静超远的视角、冲淡深远的心境和轻快自然的笔调,构成其小品文独特的幽默风格。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出现的林语堂在中国近现代美学领域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20 世纪前期,国家危机和求生思想使很多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一方面不断反思传统思想文化,另一方面试图从西方寻求救国良药。在有机融合中西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以梁启超、朱光潜等为代表的作家提出"人生艺术化"的观点。他们提倡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倡导以美的艺术精神来提升个体的人格情致与生命境界,进而建构诗意的人格和美丽的人生,实现共享人生的意义与韵味。人生艺术化突出了现实生存中情感、理想、诗意、超越这些富有意义而又常常容易被遗忘的纬度,在本质上试图从生存的事实朝向生命的意义拓展。此外,它也体现了对现实中科学与艺术、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情感、尚实与超越的期待。
在当今以经济与技术为前提的语境中,产生了人生艺术化的命题。人生艺术化的命题在今天这个高度重视技术、效益、物质的现实社会中,对应对当代新生活的挑战具有独特的意义。积极发掘重构其情感主义、理想至上、意义超越等原则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丰富生命中的情感、理想、诗意等纬度,努力改造外部物质世界和发展塑造主体自我相统一,并着力去实现人生艺术化与人生科学化的统一,实现自我生命与外部自然、自我生命与众生宇宙和谐诗意的共存。
1.3.2 幽默自然:闲适文学的雅俗共赏。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大陆,五四启蒙论调消靡,社会动荡,人心浮躁。上海,一方面是物质世界的极大繁荣,另一方面是精神领域的极大虚空。林语堂身处此情此景,转而提倡写幽默、性灵、闲适的小品文,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享受美好、体悟哲思的目的。林语堂的"闲适文化"观念不是浅显地指摘资产阶级的低级文化内涵,它具有特殊的"现代"意义,并且将它贯穿于五四以来中国文化的一种话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相联系。"现代性"是林语堂闲适话语的前提基础,是构筑生命主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很多人将"闲适"认为是一种"表现论",其显现的是一种浪漫的自由精神。当现代社会以理性态度认识感知世界时,观察到的是一元的此岸世界,美好的彼岸世界消失了。与之相对应,现代人开始寻找新的生存根据和生存方式,确立与之相契合的现代人生观。林语堂以具体的日常生活为人生之本位,推崇闲适享乐的诗情人生,这种最原初的感性化生存方式,亦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姿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成为过往,市场经济成为主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民众对物质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导向朝着消费主义、通俗化发展。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生活化正在逐步消解传统美学的超越性。大众文化带来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趋势,传统美学的趣味分层却造成了雅俗分圈。总体而言,这种大众审美文化泛化的趋势主要造成了生产对大众日常生活的包围,往深层次上讲,即形成了一种艺术化了的现实生活。同时,先锋艺术和精英文化裹挟了大众文化,如照搬现实生活的波普艺术;大众文化同时也吸纳着精英文化,如出现在大众文化产品上的许多世界名画的复制再绘,它们立足于全球化时代和大众文化时代语境下,加之丰富的中西方艺术经验,共同构筑了新世纪美学理论自成一家的理论形态--生活美学。如今,美学领域正处于生活论转向的背景下,生活美学也更加值得人们关注。
幻象一词,可被用来发掘和阐释中国美学史的逻辑本质,美学幻象也是最具有中国本土性的、向现代理论开放的阐释性概念,它在世界其他美学理论系统中能找到对应物,是最切合于当代美学本体论的阐释与整合的美学范畴。幻象一词由幻与象组合而成,象作宾词,指具...
(二)中西味觉审美差异成因尽管中西之味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形而上化的过程,然而中西味美其后的发展流变却截然不同。中国味美的内涵不断深化,已然成为我国古典美学世界里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西方的趣味却因审美的内在官能化而逐渐脱离了原始意义的味觉...
(二)诠释美学诠释美学是与本体美学不同类型的一种美学。与本体美学所体现的东方的思维方式--自本体诠释相反,诠释美学是本体诠释学体系中对本体诠释的美学体现。在诠释美学中,艺术作品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本体,这就需要观赏者从本体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
身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的成就跨越了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其观念对列夫托尔斯泰、普鲁斯特(MarcelProust)以及1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受到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道德主义等...
现代性仍然是我们思考当代生活时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所谓现代性,就是与传统社会足以形成分划的、现代社会独有的一系列特性和价值观念,比如理性至上、人类中心、文明进步、科技万能等。当我们讨论现代性时,从日常生活实践出发的经验分析,总是比概念推演更切...
生态美学是个包含存在论与价值论的美学范畴,肯定自然界的内在审美价值,倡导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的审美趣味。根据生态美学的存在论构成和价值观指向,无论把自然生态视为审美对象,还是把生态维度纳入审美实践,生态美学的基本诉求始终明确和统一,即把自然...
汉末至魏晋是中国美术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前代所未有的新画风,产生了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而且形成了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留下了我国美术史上第一批画论,无论是美术实践还是美学思想,都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
文章通过对设计美学与室内设计关系的分析以及地中海风格的概念、具体实践案例,深入探讨地中海室内设计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文化史上,自先秦以来,一直是以思想启蒙为主题的理学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到了明代,理学文化开始出现裂痕,并从中产生了阳明心学及异端李贽的童心哲学,促使明代价值观的更迭和审美观的新变。在文学创作方面,随着市民文化娱乐的要求日益增长,明代文学发生了...
一、生活花草树木,日月星辰构成了这个世界,宇宙苍茫,千万人中,每个人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形形色色的人创造了他们属于自己的色彩斑斓,那便是生活。生活是美丽的,美的不仅是它多样的存在,还在于它的艺术性,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