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体"合"而用--宗白华的美感思想的当代启示
宗白华的美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仅仅围绕着其救世的价值理念。哲学的反思,使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文化救国的理想。宗白华现实性的终极追问与现实性的终极关怀成为了他实现救世目标的过程中两条同步进行的逻辑线索。一方面,宗白华徜徉于学术的海洋,从西方的主体性哲学中认识到了世人蒙昧无知的原因是在于他们不能把握到宇宙人生的规律性。因此,宗白华在哲学的世界里开始追寻这最本源的规律,通过在泛神论的哲学中获得生命同构得启示,宗白华最终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寻觅到这"生生的节奏"的宇宙人生规律。另一方面,为了找出一条具体可行的救国道路,宗白华以文化为起点,探索个体精神的独立,以实现个体精神独立为着眼点,开始了对个体人格塑造的探索,并最终发现艺术境界是个体寻得体悟这宇宙人生真相最好的场域。因此,对宗白华美感思想"合"的理论特质和精神旨归的阐扬,将对个体审美体验、当代中美学的理论建构以及社会审美实践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美感理论的三重指向。
叶朗先生曾指出,宗白华的学术思想给予中国当代学者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学者在学术文化领域(包括美学领域)应该有自己的立足点。"宗白华美感理论在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合"的精神,启示着当代中国学者在学术研究中要具有学以致用的价值追求,在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根基的同时要具有贯融中西的学术胸襟并具有致力于世界文化创造的学术视野。
(一)学以致用的价值追求。
学以致用的学术价值追求,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一学术理想是具有着中国儒家思想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极为重视个体人格与社会伦理的和谐发展。但到了近代,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学术传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引起了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恐慌。直至今日,在世界文化领域内,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未实现伟大的复兴甚至面临着文化失语的窘境。正是由于中国的文化丧失了其久经历史考验的传统魅力,这直接导致国人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进而丧失了民族的创造力以及民族的精神。与宗白华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相比,中国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落后的时代反而使宗白华产生了一种以救世为目标的学术追求,这与当代中国青年的学术追求相比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青年时期的宗白华就曾指出,文化的创造是"全体民族的事业",这就需要社会中每个个体的积极参予,所以文化的创造要基于个体人格的塑造。中国青年文化创造力的衰弱就与当代青年个体的人格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宗白华的人格既有对世间万象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又具有"天际真人"般的潇洒态度,既有西方近代科学理性的精神,又具有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宗白华的人格精神既体现出一种科学的宇宙观与艺术的人生观,这也是一种超世入世精神的体现。与之相比,当代青年的人格则缺乏对宇宙人生的科学探索和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关照。而造成当代青年这种人格现状的原因最根本的是对自然生命的疏离。
宗白华曾指出,塑造个体人格最好的场域是大宇宙自然界,也就是阐明了人格自然的内在关联。泰戈尔认为,"东方的文明是森林的文明,西方的文明是城市的文明。"而中国文化正是以森林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这就表现出中国文化与自然的内在亲和力。人格、自然、文化在宗白华的学术视野中始终具有着重大的势力,也是其美感思想中重要的概念范畴。对宗白华美感思想中人格、自然、文化内在关联的发掘将给予当代中国个体人格的塑造以莫大的启示。当代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国人不合理的实践样式却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使得个体所处的生态系统日益遭到破坏。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却在对物质金钱的追求中与自然产生疏离和对立。这种对立不只是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系统的破坏,更是对塑造个体完整人格的破坏。产生于上世纪末的生态美学,正是注意到了人、自然、社会协调统一的重要性,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这足以引起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再认识。
宗白华美感理论所表现的"合"的精神,启示了当代国民个体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启示了个体人格对于文化创造的重要价值,启示了自然生态对个体人格的塑造与民族文化创造的重要影响。宗白华学以致用的价值追求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术范围内的理论探讨,更是具有现实性的终极关怀。他致力于追求的是个体、社会以及自然的合一,是万物一体的人类生存的美感状态。
(二)贯融中西的学术胸襟。
青年时期宗白华的学术思想服膺于以康德、叔本华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并积极投身到西方的学术海洋中,去汲取近代西方科学与理性的精神,以实现其创造少年中国的理想。但同时,宗白华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始终报以谦虚的态度。在他留学德国期间就曾说道,"我实在极尊崇西洋的学术艺术,不过不复敢藐视中国的文化罢了。"在东西文化的对流现象中,他指出"静观"和"进取"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根本的差别所在,这两种文化呈现出动与静的不同特点。而动静结合的宇宙观也是宗白华在以道家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获得的深刻体悟。他认为,欧洲国家因为经历战争而感到疲倦,因此会自然的渴慕中国"静观"的世界,而中国人静观久了也终将会卷入西方"动"的世界中。
因此,无论是以"静观"为代表中国文化还是以"进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它们都是人类所需要的文化样态。宗白华正是具有这种融贯中西的学术胸襟,才能让他自由的往返于东西方文化间,不是为了沟通调和两种文化而是为了追求真理去进行文化求索。
宗白华所具有的贯融中西的学术胸襟,使得他的文化求索并不是仅仅为了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或是为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亦或是为了推动德国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内的横向移植,而是为了创造一种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基础上的,适应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他所提到的这种世界文化具体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宗白华对于他致力于创造的世界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方面更侧重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他认为,中国并不缺乏创造物质文化所需要的物质材料,而是缺乏"创造物质文化的学术与效力",也就是中国人缺乏对西方自然科学的了解。宗白华对物质文化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视的,他认为"物质文化是一切高等精神文化的基础".
这也是宗白华对近代西方具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文化重视的原因之一。宗白华对于世界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方面更侧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扬。宗白华承认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有很高的价值,但同时也指出这种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并不能代表中国当下的精神文化。但由于"中国人吸取西方新文化以融合东方比欧洲人采撷东方旧文化以融合东方,较为容易。"因此,在彰显本民族文化个性上中国人具有先天的优势。所以,宗白华认为中国人首要的责任是要先"发扬我们固有的森林文明",然后"再吸收西方的城市文明",最终创造出一种"最高的文化".
而对于社会文化方面,宗白华提出主要是依靠教育的手段。
在《致少年中国学会》一文中可以看到,宗白华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一栏里填的是哲学、心理学和生物学,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一栏内填的是教育。将这份志愿表与上文探讨的结论进行比对,宗白华学以致用的价值追求和贯融中西的学术胸襟得到事实的验证。宗白华先生综其一生都在以实现救世目标为己任而进行学术的研究,并且在他回国之后便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宗白华这种知行合一的精神值得敬佩与学习。
(三)世界文化的创造视野。
贯融中西的学术胸襟给予宗白华以世界文化的创造视野。宗白华对这种世界文化创造的基本手段首先体现在他对西方文化的汲取,进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理性精神的灌输。在此之后,宗白华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建构。
留德的期间的宗白华在谈到对中西方文化研究的计划时曾说过,他首先"预备在欧几年把科学中的理、化、生、心四科,哲学中的诸代表思想,艺术中的诸大家作品和理论,细研究一番",然后他打算在"回国后再拿一二十年研究东方文化的基础和实在,然后再切实批评,以寻出新文化建设的真道路来。"事实也正是如此,宗白华回国后在中央大学的任教期间,形成了一本《美学》提纲和两本《艺术学》提纲。这是宗白华学术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以西方科学理性精神对美学和艺术学问题进行理论阐述,这也可以试做是其留学德国致力于研究西方文化的成果。但是,在宗白华三十年代以后的文章中,尤其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述的方式上,却并没有明显的看出这种西方式的注重学术概念性、逻辑性、体系性的理论建构。那么,宗白华想要在西方文化中借鉴的能够使中国文化的"病体复苏"的"血脉和精神"到底又指的是什么。
其实,他想要从西方文化中汲取的是近代西方科学理性的精神,而并非是西方文化的理论建构方法。
宗白华通过三十年代以后对中西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进行比较之后发现,中西形而上学分属"唯理的体系与生命的体系",中西方哲学分属"象征哲学与数理哲学".
正是基于中西方文化特点的不同,宗白华并没有采用西方的理论范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新的理论建构,而是将近代西方科学理性的精神注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场域内,实现了西方科学理性精神的中国传统语言范式的转换。宗白华揭示出并不是只有西方的语言范式才能够做到对科学理性精神的传达,中国语言范式中的艺术精神也同样表现了这种科学理性的精神。中国艺术中的写实精神则是对这种科学理性的体现。与西方的数理体系所不同的是,中国艺术不仅仅只是注重事物的数量与比例,而具有"形"、"景"、"情"艺术的三层价值结构。
中国艺术所关照的"景"不是与人无关的客观对象,而是具有人的情感移入后的"情景相融"之景。中国艺术所关照的"形"不只是事物的数量、色彩等形式的组织,更是一种具有表现生命的形式的组织。中国艺术所关照的"情",就是对艺术启示价值的关注。中国的艺术不以抽象逻辑的思辩说服人,不以神秘预言的宗教方式说服人,而是依靠艺术感性直观的象征方式启示人。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精神中科学理性精神和感性象征精神的发掘,促使宗白华以艺术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时代性的艺术建构。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生命象征体系的认识,宗白华认为理性作为自然的立法者,个体"构此理网罩于自然之形色境上,俾得以精神把握之。"这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当代建构要用西方科学理性的精神把握现象界以达到科学的认识,但是对经验世界最终所到达到的目的是用"中和之音乐直探其意味情趣与价值".
因此,三十年代以后的宗白华更加侧重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系统发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宗白华的意境理论是其在对中国文化的艺术建构过程中形成的最具特色的建构方法。
二、审美体验的三层结构。
审美体验论是宗先生为了塑造个体的精神人格所提出的重要的美学方法。而其理论本身又是具有一个不断深化的纵向结构。从感官的情感体验到理性的思维体验再到艺术的生命体验。个体获得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的同时体验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也启示着我们当下的人们要不断深化自身的审美体验能力。在审美体验能力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个体自身得到了解放并最发展为自由完整的人。
(一)感性的情感体验。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同时,大众对审美文化的需求也日渐增长。这本应该是一个值得赞赏的现象。但是,普遍大众对艺术的欣赏往往局限于情感的宣泄,对娱乐文化往往倾向于满足低级趣味的选择。
因此,在这种审美文化的选择与鉴赏下。人们的情感不能得到艺术的陶冶,躁动的情绪也得不到艺术形式的启示。感官的情感体验仅仅沦为感官的生理体验。艺术对人情感的陶冶与对人格的塑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人们的情感也找不到形式的皈依。正如歌德笔下象征西方近代人的精神人格的浮士德。片面的追求个体生命与情感的扩张只会使个体趋于毁灭。人与自然的割裂导致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文化每况愈下。拿东北地区为例,东北人骨子里的文化精神是源自这白山黑水的农业文明。虽然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使得东北成为了老工业基地。但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的文化精神并没有在这生根发芽。工业文化的精神还没有渗透到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的血脉里。农舍变成了楼房,机器取代了牛马,耕地上兴起了小工厂。然而,这里的人民依然操着具有乡土气息的东北口音。变了的不是这世代传承的文化,而是体验这种文化的方式变了。农民花钱去商城购物取代了田间地头、房前街道的欢愉寒暄。都市的人们在超市中就能购买到大豆高粱、鱼畜海鲜。那么,他们便体会不到工勤种植谷物和精心饲养家畜时的温情。人们往往在节假日的时候会蜂拥而至各大旅游景点,却不曾像过去一样对他所生活的自然空间给予最深刻的热爱。造物主所恩赐的大山、河流、黑土成为了人以外的观赏景观。人便从这自然中成为一种对象化的存在独立出来。再想回到往日的时光,感受骨血里流淌的文化、自然。人们需要拿着金钱。不是身处其中的土地不值得热爱,而是人们失去了发现美的心灵。这片土地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人。可是没有哪一代人竟和他如此的遥远。
宗先生的美感思想便启示了我们处在这个时代的人们要回归自然。这当然不是指回到农业社会。而是要在自然的天机活泼中养成一种深刻的美感体验。从而塑造一个坚强坚固的人格。寄情与山水间,使得个体在移情的过程中,开阔了胸襟,拓宽了审美的视野。个体的情感得到自然的抚慰。在有情的自然中人们在丰富了感官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了对自然、人生的理解。
(二)理性的思维体验。
感性情感体验的完善会进一步促进个体理性思维体验的深入。正如宗白华先生一样。当安庆古城的云摇曳着他童年时期的梦,青岛壮美的海风吹醒他成熟的心灵的时候。这从自然、生命中所获得的深度的情感体验促使他将社会人生纳入到审美的视野。审美的世界是极其客观的也是极其自由的。个体不在为生活中的种种悲惨遭遇而意志消沉,不在被物质繁华的假象所蒙蔽双眼。以一种纯客观的并极富同情的视野关注社会人生的时候。才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人世间种种矛盾的根源。由此产生的理性的哲学思考,赋予个体更为丰富并有价值的生活。理性的思维体验固然要以感性情感体验的丰富为前提。但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宗先生的审美体验仅仅局限在情感体验范围内而不进入哲学的理论中进行理性的求索。那么,他是无法获得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无法真正的解放自己。
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当代的教育缺乏了对个体感性的情感体验的培养。使得他们无法对科学文化知识产生由衷的热爱与追求。抽象的数理知识使得个体与之始终保持对待的关系。由于不能进行感性直观的审美体验,因而便很难养成学习的兴趣。德国美学家席勒所提倡的审美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个体能在游戏冲动中获得理性的人与感性的人的统一。
理性的思维体验的养成一方面在于感性的情感体验的丰富,另一方面则在于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是缺一不可的。而理性的思维体验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于他能赋予个体以科学的精神和创造的能力。感性的情感体验在于使个体能够认识这个世界,而理性的思维体验则让个体赋有改造世界的能力。
(三)艺术的生命体验。
正如宗先生一样,童年时期感性的情感体验与青年时期理性的思维体验的融合,使其获得了艺术的生命体验,这是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宗先生一生也都是致力于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真正的艺术是要具有生命的形式。它是创作者人格形式的感性显现。这种生命形式的表现启示着人们在艺术境界内体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使个体在情感与生命的扩张中获得谐和的形式。只有个体的审美体验到达艺术的生命体验这一层次。个体才会感到与大宇宙的合一,而呈现一种生生的节奏的美感状态。
这种艺术的生命体验对当代社会所起到的最大的积极作用就在于它能够使个体挣脱异化的束缚。而最终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这就要就当代的艺术创造者要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完善个体的人格培养以创造出具有启示价值的艺术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欣赏者获得艺术的启示。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于对象的割裂与分离。宗先生认为我们的大宇宙包括人、社会、自然是一整个生命创化演进的过程。天人同构,万物一体是其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前提。然而,在当下人们往往是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存在而呈现出与自然、社会割裂的状态。而艺术的生命体验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则是人可以作为一种对象艺术化的存在状态。因为,当个体把自己当成一件艺术品,把他以外的人和世界都当成一种艺术品来看待。个体就往往会产生一种欣赏的眼光而避免种种纷乱的产生。个体如果能把自己的人生当做艺术品一样来进行创造,那么在个体的实践过程中就会感到节奏话、音乐化的美感。从而使个体在客服异化的同时实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审美实践的三个维度。
宗白华的审美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个体审美体验的深化以实现对个体美感的培育、个体的人格塑造以及个体的艺术精神的养成。另一方面,在文化创造的领域,宗白华致力于对意境理论的创构以实现中国文化时代性的艺术建构。宗白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精神的阐扬为人们提供了一幅艺术的世界图景,也为当代人把握世界提供了艺术的方式,更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提供了艺术的价值追求。因此,这启示着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对艺术鉴赏的方式积极地对个体进行美感培育,艺术创造者要在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重视对个体人格的塑造,社会全体要确立艺术人生化的理想建构,以实现审美实践对物质实践的精神引领。
(一)艺术鉴赏中的美感培育。
艺术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能使个体获得美感,但艺术所给予个体的美感与自然相比则略有不同。艺术作为个体情感、人格和生命的表现是要依靠特殊的艺术形式。而对艺术形式的理解与感受往往是艺术鉴赏中最难的环节。西方的现代艺术作品有时就很难让人理解从而无法获得源自艺术的美感。究其原因,这是由于艺术鉴赏者没有能够通过艺术形式的表现捕捉到创作者的情感和命意。
西方美学家席勒就十分重视个体的美感培育问题。席勒认为美感培育最大的意义就是"使堕落的分裂的近代人生重新恢复它的全整与和谐",也就是要实现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以成为完整的人。只有以完整的人的塑造为前提,"近代科学经济的文明"才能"进展入优美自由的艺术文化".
当代青年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对青年美感的培育,并以实现青年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完整的人为教育目标。
因此,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艺术鉴赏的重要性。个体在艺术鉴赏中会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获得人格的塑造。个体情感与人格的丰富和发展也就有利于他们对艺术形式的理解与感受。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体现了个体在自身情感丰富的过程中也同时深化了对艺术的理解。艺术鉴赏的这种双向互动性,也更加有利于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艺术鉴赏中个体美感的培育,在丰富个体情感,塑造个体人格,增进人际交往的同时,更会使个体能够以客观的审美眼光去把握世界,以艺术的审美胸襟关照世界,以艺术的审美理想来建构个体的生活内容。在个体获得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二)艺术创造中的人格塑造。
艺术创造的目的在于艺术创作者通过艺术的形象以表现出心中的境界。艺术手段的运用是为了能够创造一个丰富具体的形象以表现出一种意境。欣赏者通过对意境的感性直观体验获得内在的美感的积淀以获得人格的塑造与境界的提升。
所以,艺术创造要时时指向人,以实现生活在当下的人的感性复归为核心。这对于当下艺术作品的创作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如果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作品不以培育个体的美感,塑造个体的人格为目标,而去片面的追求商业利润,这种艺术品就不能称之为艺术。衡量艺术品的标准就是要看这个艺术的创造以何者为目的。
并且,艺术品是否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谐和的形式。
当下中国影视文化产业不仅缺乏创造性,更是缺乏对个体人格塑造的价值追求。艺术作品常常流于形式的表现,缺乏形式表现的内容的深刻性与其实性。大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变成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艺术创作固然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实现欣赏者情感的共鸣。但是,艺术作品更应该重视其艺术性的价值以实现对个体的艺术启示和价值引导。
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大众的审美趣味会影响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意图,而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作品也会引领大众的审美趣味。这本应该是紧密贴合、相互促进的良性过程。但是,当代中国人对物质文化的片面追求导致了国人艺术精神的沦丧。针对这一现象,艺术工作者要首先清醒的认识到这一问题。
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就在于他们能够在社会纷乱的诸多现象中发现时代的问题,并通过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引起大众对时代问题的关注与反思。艺术的创作应该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而不仅仅是个体性情感的无形式表达。
宗白华对中国传统美感发展史规律的总结就是对当代艺术工作者最好的启示。艺术工作者要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准确捕捉到人们群众美感发展的规律而进行艺术创作。无论是重视"错彩镂金"的形式美还是重视"芙蓉出水"的人格美。
艺术工作者要深刻把握中国历史上这两种美感类型"相济有功"的特点。
(三)艺术人生化的理想建构。
宗白华的美感思想对当下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宗先生认为,要把人生当做艺术品一样进行创造。就是要求个体在实践的过程中首先要悬设一个美的理想,进而在艺术境界内实现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把握,最后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从而使个体的生命、社会的生活与大宇宙一同呈现出万物一体的美感状态。
艺术人生的理想首先需要个体要具有唯美的眼光。宗白华在早期的《青年烦闷的解救法》一文中就曾指出,唯美的眼光"就是我们把世界上社会上各种现象,无论美的,丑的,可恶的,龌龊的,伟丽的自然生活,以及鄙俗的社会生活,都把他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
宗白华的这个观点是很值得拿来细细品位的。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表明了人类进入现代性经验以来,丑的东西开始占据了审美范畴的核心。只有个体具有审美的境界,才能包容世界上一切丑的现象,并且以艺术的唯美眼光在丑的现象中发掘其内在的价值。宗白华正是具有这种唯美的眼光,才能发现在当时黑暗腐朽中国的可爱之处。并且能以一种积极创造的态度去追寻未来可爱的新中国。因此,生活在以都市文明为基础的现代性审美经验的人们,更应该以唯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悬设美的理想作为当下人们实践的追求,会促进美的样态的实践样式的转换。宗白华美感思想中给予当代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合"的精神旨归。人类的实践应该像艺术一样呈现出节奏性的美感状态而与整个宇宙自然的生命演进同其节奏。这种美的理想在宗白华看来是文化的理想、人格的理想、艺术的理想的合一。是在对国人艺术精神的振作中实现个体完满的人格塑造与新文化的创造。
因此,人类在当下的实践过程中,要将实践的指向从物质实践领域扩展到人的审美实践领域并最终指向人自身的实践领域。这种"合"的实践样式,是宗白华美感思想为当代中国提供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幻象一词,可被用来发掘和阐释中国美学史的逻辑本质,美学幻象也是最具有中国本土性的、向现代理论开放的阐释性概念,它在世界其他美学理论系统中能找到对应物,是最切合于当代美学本体论的阐释与整合的美学范畴。幻象一词由幻与象组合而成,象作宾词,指具...
(二)中西味觉审美差异成因尽管中西之味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形而上化的过程,然而中西味美其后的发展流变却截然不同。中国味美的内涵不断深化,已然成为我国古典美学世界里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西方的趣味却因审美的内在官能化而逐渐脱离了原始意义的味觉...
(二)诠释美学诠释美学是与本体美学不同类型的一种美学。与本体美学所体现的东方的思维方式--自本体诠释相反,诠释美学是本体诠释学体系中对本体诠释的美学体现。在诠释美学中,艺术作品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本体,这就需要观赏者从本体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
身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的成就跨越了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其观念对列夫托尔斯泰、普鲁斯特(MarcelProust)以及1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受到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道德主义等...
现代性仍然是我们思考当代生活时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所谓现代性,就是与传统社会足以形成分划的、现代社会独有的一系列特性和价值观念,比如理性至上、人类中心、文明进步、科技万能等。当我们讨论现代性时,从日常生活实践出发的经验分析,总是比概念推演更切...
生态美学是个包含存在论与价值论的美学范畴,肯定自然界的内在审美价值,倡导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的审美趣味。根据生态美学的存在论构成和价值观指向,无论把自然生态视为审美对象,还是把生态维度纳入审美实践,生态美学的基本诉求始终明确和统一,即把自然...
汉末至魏晋是中国美术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前代所未有的新画风,产生了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而且形成了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留下了我国美术史上第一批画论,无论是美术实践还是美学思想,都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
在中国文化史上,自先秦以来,一直是以思想启蒙为主题的理学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到了明代,理学文化开始出现裂痕,并从中产生了阳明心学及异端李贽的童心哲学,促使明代价值观的更迭和审美观的新变。在文学创作方面,随着市民文化娱乐的要求日益增长,明代文学发生了...
一、生活花草树木,日月星辰构成了这个世界,宇宙苍茫,千万人中,每个人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形形色色的人创造了他们属于自己的色彩斑斓,那便是生活。生活是美丽的,美的不仅是它多样的存在,还在于它的艺术性,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激发了...
休闲美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目前,我国的休闲美学还处于理论建构阶段①.其建构也应该是一个沉下心来才能做好的休闲过程,一味追求快速立论或不加选择地追随西方休闲学、美学的构架,本身就违背了休闲美学的基本精神。能不能从反省自身、汲取中华文化一贯...